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为何总发生自毁;长城的悲剧?

历史上为何总发生自毁;长城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38 更新时间:2024/1/17 18:48:04

斛律光是北齐名将、是北齐老将斛律金的长子,少年时代即跟随父亲在军营中效力,因屡立战功,不断获得升迁,先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后又受封咸阳

斛律光是个军事天才,骁勇善战、治军严明,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他所指挥的战役多次获得胜利,为北齐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当时的北齐来说,斛律光可谓是“长城”。

然而,可悲的是,这样一座长城,最终却被谣言害死了武平三年(572年),斛律光在凉风堂被杀死,时年五十八岁。

仔细分析斛律光被杀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是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其主观原因有三点:

一是性格残暴、得罪了很多人。据《北齐书》记载:“光性少言刚急,严于御下,治兵督众,唯仗威刑。版筑之役,鞭挞人士,颇称其暴。”斛律光对待下属严格,本不是病,但为了达到治军严格的目的,他“依仗威刑”,甚至“常常鞭挞役夫”,这就暴露了其残暴的本性,使手下人怨声载道,失去了群众基础,为日后的败亡埋下了祸根。

二是性情耿直、口不择言,因此得罪了权贵。《北齐书》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斛律光常在朝堂上垂帘而坐,有一天,有个叫祖珽的大臣骑马从斛律光朝堂门口走过,斛律光见后大怒,对人说:“此人好大胆子!”还有一回,祖珽在内省高声大气地讲话,斛律光正好路过,听到后,又十分恼怒,当众表达了自己对祖珽的不满。

祖珽见斛律光对自己特别不满意,碍于斛律光的地位,他心中很忐忑,便斛律光的一个随从奴仆行贿,问他:“相王(斛律光)很恼怒我吧?”那个随从回答:“相王经常长叹说,‘盲人入朝,国家一定破灭!”“盲人”就是指祖珽,因为他眼睛不好使,所以被称为“盲人”。

祖珽因此更加忌恨斛律光。还有一个叫穆提婆的权臣,有心巴结斛律光,请求娶斛律光庶女为妻,斛律光对穆提婆极其讨厌,便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这还不算,过了些日子,后主将晋阳的一处田地赏给了穆提婆,斛律光得知后,便在朝上大声说:“晋阳的田地,神武帝以来常种禾,饲马几千匹,以平寇难,如今赏赐给穆提婆,这不是破坏军务吗?”这样一来,就把穆提婆也给得罪了。

斛律光敢于直斥权贵阶层,说明他是一个性格耿介、正直的人,但同时也暴露了其性格的缺点。因为明目张胆地得罪人,难免要为自己结祸。

三是不懂得避嫌。《北齐书》载:武平二年(571年),北周派兵围攻宜阳,斛律光率五万步骑赶往援救,两军在城下大战,北周军队大败,斛律光夺取了北周建安等四戍,还俘获了周军千人、凯旋而归。

然而,军队还没有抵达邺城的时候,皇帝就下了敕令,命斛律光放散兵众、令归其家。皇帝的做法也许有欠妥之处,但在那样乱纷纷的局面下,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道理,作为统兵主帅的斛律光,即使有意见,也应该保留自己的意见、无条件地执行皇帝的旨意。

可是呢,斛律光认为兵士多立有军功,还没有得到慰劳奖赏,如果放散、不施恩泽,就不能赢得民心。于是,他一边上表,请皇帝改变主意,一边令军卒仍然前进。但朝廷迟迟不传新旨,所以当军队走到紫陌时,斛律光只好命令驻营等待。

皇帝听说斛律光的大军已逼近都城,很不高兴,连忙请斛律光入见,然后慰劳奖赏了兵众,这才令其放散。在这件事上,虽然斛律光有他的道理,但这样做,显然有拥兵逼迫皇帝听从自己指挥的嫌疑;当时的斛家,可谓是满门贵戚,他就应该处处避嫌了,还这样一意孤行,很难不引起皇帝的猜忌。

标签: 历史上为何发生自毁ampldquo长城rdqu

更多文章

  • 比范进更悲情的是;聊斋中的叶生中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范进,悲情,amp,ldquo,聊斋,rdquo,中的,叶生

    古代科举考试考场蒲松龄(资料图片)《聊斋志异》插图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为功名所困,活到老考到老,甚至还有梁灏82岁中状元的传说。《三字经》有云:“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而史上真实的梁灏,23岁就中进士了,那是雍熙二年(985年)的事,没想到以讹传讹,成了奋斗不息的典范

  • 谁最先倡议反隋?说说唐高祖李渊美人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最先,倡议,反隋,说说,唐高祖,高祖,李渊,amp,ldqu

    中国古人有“八拜之交”,顺便普及一下,所谓“八拜之交”是指:与好友不计较得失的“管鲍之交”。一块儿做生意,管仲总拿利润的大头,鲍叔牙拿小头却从不在意,更重要的是,关键时让贤力荐管仲做了齐国丞相。人生互为唯一读得懂对方的&ldqu

  • 诗圣杜甫也要借诸葛亮涨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amp,ldquo,诗圣,rdquo,杜甫,也要,诸葛亮,诸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后,其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形象,被广大受众所认同和接受,成了中国的一道文化符号。其实,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诸葛亮就已是各个时代的超级大偶像,拥有粉丝多多,膜拜他的人范围极广,上到帝王,下至贩夫走卒,无不网罗。尤其是饱读诗书,有志于报国的

  • 毛泽东曾遭遇谁暗杀?毛泽东经历惊险爆炸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毛泽东

    毛泽东中央领导的出行常常受到各方的关注,有些心怀不轨的人就会想尽方法要谋害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就遇到过不少次这种情况。毛泽东的专列在北京出发前两小时,突然传来了令共和国卫士们十分震惊的消息:在北京和天津结合部的杨庄车站附近,发现了足以使火车颠覆的爆炸物。公安部长罗瑞卿、副部长杨奇清接到报告后,立即驱车

  • 周恩来临终前交代邓小平什么 鼓励邓小平称你干的比我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恩来,邓小平

    周恩来和邓小平1974年5月,周恩来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亟需动手术。但是许多事情又等待着他去处理。邓小平对于周恩来的病情非常关心。他回国不久,周恩来要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布托时,邓小平建议:遵照医生的劝告,周总理参加今天的会谈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先谈主要问题。从邓小平参加联合国的特别会议回国、又处理完

  • 杨贵妃为何没能当上皇后呢 与唐玄宗得到她的手段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贵妃

    杨玉环作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集三千宠爱在一身,但为何就是这么一位让皇帝喜欢得不得了的女人,偏偏就当不了皇后,而至死都只是一个贵妃呢?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能与他得到杨玉环的卑下手段有关。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大

  • 胡耀邦与华国锋的关系如何 胡耀邦如何取代华国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耀邦,华国锋

    胡耀邦华国锋等人胡耀邦曾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文革结束后他积极为一大批老干部平反冤假错案,开启真理标准大讨论,对改革开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虽然他有争议,但无碍于他的崇高。胡耀邦与华国锋的关系如何粉碎“四人帮”以后,胡耀邦复出的第一个岗位,就在中央党校。1977年3月

  • 黄帝的妻子是谁 黄帝有几个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黄帝,妻子,有几个,黄帝,开辟,一个,新的,时代,中华民族

    黄帝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黄帝的家庭生活比正常人要热闹些,因为他有四个妻子。老大叫嫘祖,也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发明家,她发明了养蚕抽丝,用蚕丝制成轻柔的绸缎。可以说,中国纺织品至今仍然在世界享有盛名,就是得益于嫘祖的创造。嫘祖除了养蚕,还喜欢休闲旅游,她南游时,死于衡山的道路上,因

  • 秦国最初仅是个穷地区 为什么能反超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国,最初,是个,地区,为什么,反超,六国,春秋战国,一个

    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其中许多故事,都能为今天提供参考。有这样一个国家,套用今天的话说:它发迹于老少边穷地区,建国初期人口少、底子薄,资源贫瘠,政治文化落后,人民素质普遍较低,还常受外族侵略。这,就是当时处于西北边陲的秦国。然而,在其后短短一百年间,秦国通过变法图强,迅速超越中原各国,一跃成为

  • 关羽墓棺里尸体是谁?关羽墓中两具女尸一个是貂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墓棺里,尸体,墓中,两具,女尸,一个,貂蝉,关羽,盛名

    关羽盛名在外,加上孙权一直很敬重关羽,就将他的身体以侯王礼制葬在阳城。曹操也不甘示弱,将关羽的首级以侯礼葬在洛阳。后世说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关羽墓中两具女尸身份至今成谜,难道真的是貂蝉?关羽墓中出土时意外挖出的两具女尸,虽然专家一直在研究,但并没有发现女尸的真实身份,曾有传言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