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伯夷叔齐的评价 伯夷叔齐为何被司马迁称颂

对伯夷叔齐的评价 伯夷叔齐为何被司马迁称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76 更新时间:2023/12/11 6:06:15

伯夷叔齐的评价

古代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他们是备受先贤盛赞、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他们的高风亮节被《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高度赞扬。太史公司马迁把他们放在列传之首,加以褒扬。

伯夷叔齐劝解武王图

但将伯夷叔齐的事迹放置今日,并加以评头论足,会有很多以当世思想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会认为伯夷叔齐正是恪守陈规、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者,是老古董,在历史进程中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不过正因为我们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君王到臣子学士皆视伯夷叔齐为思想最高标准的理由,正是因为伯夷叔齐的思想符合了当世社会制度。

把伯夷、叔齐上升到“饿死不食周粟”的高度,使他们成为忠孝道德观的典范,更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春秋战国期间,各国王侯为争王位,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事件,层出不穷;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社会也就平安无事了。因此,伯夷、叔齐的结局很可能是诸子百家为说教诸侯,减少纷争,而加以发挥利用的素材。

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

太史公司马迁把伯夷叔齐放在列传之首,足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褒奖之意之高。众所周知,《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载入《史记》的人都是代表着当世时代特征的领袖人物,具有其独有的精神高度与特点,而伯夷叔齐的身份仅为商朝的贵族,便享有如此殊荣,细细想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足以思考一番。

伯夷叔齐图

《史记》记述:伯夷、叔齐是殷末周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王生前指定小儿子叔齐继位。他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认为君命不可违,要尊重父亲的决定,因此拒绝就位,并出逃外国。叔齐则认为伯夷贤德,治理国家最合适,又符合长幼尊卑秩序,便执意离开孤竹国,追随兄长伯夷而去。

之后又发生了武王攻伐商纣王一事,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伯夷、叔齐听说现在是周朝的天下,他们都变成了周的子民,兄弟俩无法接受这种历史的必然更替。他们认为做弑君夺位的武王之臣民是可耻的,对商纣王是不忠不义的,因此逃到首阳山上采薇菜为生,坚决不食周粟。

以上两件事迹表明了伯夷叔齐是维护封建社会规章制度的守门人,从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正是维护封建大厦最为有用的思想禁锢,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事件也会大量减少了,如此一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这一疑问,就顺理成章了。

标签: 伯夷叔齐评价为何司马迁称颂伯夷叔齐评价古代

更多文章

  • 无毒不丈夫 汉武帝灭自己三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无毒不丈夫,汉武帝,自己,三族,真正,原因,是什么,不甘,屈

    不甘屈辱的太子终于忍无可忍,准备发兵捕斩江充,武帝当时正在甘泉宫养病,闻讯大怒,立马派兵讨伐太子,结果太子兵败被杀,皇后上吊自缢,自己的皇孙也赔进去了三个,使得整个长安笼罩在一片肃杀景象之下……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句话很形象的阐明了生物的多样性。在这里我们不们不妨顺势发挥一下,把这句

  • 揭秘:关于孔子的出身和武功的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秘,关于,孔子,出身,武功,未解,之谜,人类,举步维艰,缓

    在人类举步维艰缓缓前行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科技或者人为地掩盖等等,造成了无数难以解释的谜语,他们就像迷雾中的星星之火,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关于孔子的家世,《史记--孔子世家》是如许形貌的,孔子的先人本是殷商后代。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

  • 中国那些消亡的民族 都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那些,消亡,民族,隐藏,什么样,秘密,宜宾,居民,最早

    宜宾居民,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僰(bo,同博音)人。如果不是明朝末年的那一场惨烈的战争,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可能会多一个民族僰族(或称都掌族)。"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氐羌呼唐,离水(今金沙江)之西,僰人野人……多无君。"由此可知,距今24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已 有僰人聚

  • 历史上借东风的诸葛亮 真是借来了东风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借东风,诸葛亮,真是,借来,东风,历史,记载,诸葛亮

    历史记载诸葛亮是一个妖道,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借东风,甚至做出了撒豆成兵等逆天之事,最牛的估计就是诸葛亮过世前打算和老天爷借十年阳寿,好让他能在十年内帮助蜀汉夺回王权,不料却被魏延捣乱破坏,导致施法失败,丢下濒危汉室,撒手西归。借东风的故事起因:当年诸葛亮借东风的事情并没有《三国演义》中说的那

  • 秦朝李斯是什么原因能忍受宦官赵高的欺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李斯,是什么,原因,忍受,宦官,赵高的,高的,欺骗,故

    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秦始皇刚死,赵高想让胡亥做皇帝,但是又害怕丞相李斯不答应,于是对李斯说:“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我不想让扶苏继位。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元芳,你怎么看?”李斯当然不赞成,说这是亡国之论。赵高一

  • 夏启是谁儿子?史上的夏启为何成了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启,儿子,史上,为何,成了,私生子,中国,历史上,五位,改

    中国历史上五位改变天下的私生子——启【启】是华夏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只是没有他父亲有名。启的父亲就是那个接替鲧治水的大禹,而鲧是大禹的父亲,启的爷爷。启比伏羲强,至少他的父母有名有姓,只是他们还没结婚就一见钟情未婚先育有了他这个龙种。传说大禹巡治洪水,有天走到安徽蚌埠的怀远,在涂山的一处桑林与涂山氏

  • 宦官赵高对秦国到底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宦官,赵高对,高对,秦国,到底,做了,什么,灭亡,罪魁祸首

    代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些人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那就是指鹿为马的赵高。赵高,秦朝宦官、权臣。原为赵国宗族远支。其母在秦国服刑,故兄弟数人皆生隐宫。赵高为内官厮役,因精明强干,通晓法律,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他私事公子胡亥,教以法律。后因犯罪,秦王命蒙毅审理,被蒙毅依法判以死罪。秦王惜其才干,下令赦免

  • 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为什么没有取得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为什么,没有,取得,印度,孛儿只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

  • 秦始皇身世之谜 嬴政的祖先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身世,之谜,嬴政,祖先,竟是,2200,年前,生物

    2200多年前,生物医学的研究不说等于负数,至少也是接近于零。人类发现DNA,充其量才不过五十余年时间,用于亲子鉴定更是晚近才有的事。古人的原始方法——滴血认亲——其可靠率顶多只能达到50%,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我们读史书,常常会遇到棘手的难题。比如《史记》就提供了一个近乎八卦的版本,吕不韦将有孕在身

  • 揭秘:清帝里嘉庆天子的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秘,清帝里,嘉庆,天子,因之,人类,举步维艰,缓缓,行的

    在人类举步维艰缓缓前行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科技或者人为地掩盖等等,造成了无数难以解释的谜语,他们就像迷雾中的星星之火,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嘉庆天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天子,乾隆帝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5年~1820年在位。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