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明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75 更新时间:2023/12/27 9:03:18

明末农民起义是发生在明朝末期天和崇祯年间的一场农民起义。通常来说,农民起义之所以爆发都跟当时的社会状态有关,只有在民不聊生,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农民才会奋起反抗朝廷的统治,明末农民起义也不例外。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有社会的普遍性,同时还有其独特性。

明末农民起义配图

说到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最先想到的无疑是当时所处的时期。明末天启和崇祯年间,朝廷陷入内乱外患的两难境地。先是面临着边疆外敌的入侵威胁,祸不单行,国内陕西地区又恰巧正逢干旱,一场饥荒不可避免。在这样天灾和人祸的双重压力下,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而尖锐,农民的起义活动终于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的普遍性。

而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的独特性则在于,朝廷对于臣民的态度上。陕西原本就是土地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即使是在风调雨顺的时节,当地农民能够自给自足,足以果腹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在当时旱灾严重、颗粒无收的情况下,政府的赋税和徭役依然啧啧逼人,让农民不堪重负。饥荒在贫困的农民间蔓延,而朝廷非但没有开仓赈荒,反而不管农民死活地只管征收赋税。被逼无奈,陕西的王二在天启七年,带领众人,率先发动起义。期间不断有人响应号召,起义军的队伍愈来愈壮大。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崇祯年间,长时间受到政府压迫的农民,终于进行反抗,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这场起义爆发于明朝气数将尽的时候,因此被称为明末农民战争,那么这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有哪些人呢?这些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们又是怎样推翻明朝的统治的呢?

李自成画像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主要有两位,一位是李自成,一位是张献忠,因此这场起义也被称为李自成之乱或者是被称为张献忠之乱。由于连连天灾,陕北的土地颗粒无收,这片地区的农民首先爆发了起义,明朝政府集中兵力对付北部地区的农民军。之后两年内,起义军的军队进行流动作战,同明朝政府军进行抗战。之后,张献忠打着八大王的旗号在陕西地区起义,同年,李自成在起义军中以闯将的名义领导起义军作战。

起义军经过七年的抗战,起义军逐渐在南北两个地区进行作战。由于起义军大部分由农民组成,因此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特别是李自成率领的部队,他的部队接纳了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并采取他们的意见笼络人人心,因此李自成的军队受到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支持。1644年,李自成率领军队攻入京城,明朝政府的统治正式被推翻,李自成建立政权,张献忠在成都也建立了大西政权。之后在消除明朝残余势力时,吴三桂投降清军,连同清军一起对抗起义军的部队。在顺治初年,李自成和张献忠纷纷牺牲,农民军的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明末农民起义的简介

明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涌现出了如闯王李自成等一批历史著名人物。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为什么爆发,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文便是明末农民起义简介。

明末农民起义配图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接连而至,统治阶级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明朝统治者面对来自皇太极的外部威胁和内部的饥荒,开始缩减机构,对驿站等进行改革。而一向土地比较贫瘠,生产也较为落后,赋税、徭役都很重的陕北,又恰巧遇上了连年的饥荒,于是在这里率先爆发了农民起义。陕北的农民起义震惊了当时的朝廷,他们打算采用以安抚为主、以剿杀为辅的政策,来打击农民起义。当时确有一部分人向明廷投降,但是明廷不能很好地管理他们,一时间形成了一会儿投降一会儿起义的复杂局面。尽管如此,起义的军队并没有就此停下,虽然有多人领导,但起义军采用了流动作战的策略,从分散阶段进入到了协同作战的阶段。经过十几年的游击战争,起义军逐渐集中,在一六四四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顺利攻入皇城,明朝皇帝自缢,明朝政府被推翻,建立了大顺政权。至此,明末农民起义达到了最高峰。随后,由于采用了错误的战略以及清军入关后对起义军队的镇压,经过十四年的顽强抵抗,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便是明末农民起义简介。

更多文章

  • 卜式的历史记载 《汉书》原文和注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卜式,历史,记载,汉书,原文,注释,汉书,原文,注释,卜式

    《汉书》原文和注释原文:卜式,河南人也(1)。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2)。注释:(1)河南:汉县名。在今河南洛阳市。(2)数(shuò):屡次。原文: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

  • 明神宗朱翊钧墓葬之谜:皇帝入葬姿势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神宗,朱翊钧,墓葬,之谜,皇帝,入葬,姿势,揭秘,神宗,朱翊

    明神宗朱翊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受争议的皇帝,是明朝统治期间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王,他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间接推手,那么这位明神宗朱翊钧是怎么死的?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死亡呢?朱翊钧像关于明神宗朱翊钧究竟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明确,在他五十八岁的时候病死的,导致他死亡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

  • 南子是谁 南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她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孔子,是什么,关系,她是,怎样,论语,见南,一个,人的,名字

    《论语》:”子见南子“,一个女人的名字就此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而在前几年上映的大片《孔子》,以”子见南子“大做文章,一时间”感情戏“、”三角恋“等等各种街边传闻炒得沸沸扬扬,赚足了各方的眼球。抛开这部影片,究竟南子又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她和孔子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南子,春秋时期女政治家。南子原是宋国公主

  • 夏姬是谁 夏姬之乱是怎么回事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姬,之乱,怎么回事,是个,什么样,权力,游戏,女人,永远

    在权力的游戏里,女人永远是男人玩弄于鼓掌间的玩物,古来皆说红颜祸水,可知这大祸小祸并非都由女子闯下,色字当头一把刀,要不是男人拼命追逐美色,纵情声色,又岂有祸水之说。若真个遇上个祸水,自己又是个昏君,也就不奇怪为何古来这么多帝王的江山都拱手相让与人了。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貂蝉之类的这个大家都知

  • 息夫人是谁 息夫人是怎样的人最后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夫人,怎样,最后,她是,怎么,死的,今时,难忘,旧日,看花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描写了一个容貌倾城的女子,她的名字却没有在诗里提及,但是”不共楚王言“却会道出了此女的名字,那就是息夫人。息夫人生在春秋乱世,是诸侯陈国的公主,却有着夷狄的血统;她,曾与心仪之人邂逅,却为天意所弄,先嫁息侯,后依楚子,人生跌宕

  • 小周后是谁 宋太宗侮辱小周后历史上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小周,宋太宗,侮辱,历史上,她是,怎么,死的,美的,事物,总

    美的事物总是消逝得很快的,昙花再美,转瞬即逝,烟火易冷,寂灭而终。这世间的红颜也如那烟火那昙花,她们无心于留名史册,只求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就这么简单,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不能与爱人白头偕老也不愿自己孤独终老,历朝历代的佳丽,几乎都没有善终,何以?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小周后(

  • 十八路反王的人物生平 刘武周 割据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八路,反王,人物,生平,刘武周,据称,人物,经历,早年,刘武

    人物经历早年经历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他的兄长刘山伯便经常告诫他:“你不择友而交,最终会毁灭我们整个家族的。”并责骂羞辱他。刘武周因此离家前往洛阳,投奔隋太仆杨义臣。公元612至614年(大业八年至十年),隋炀帝曾三次进攻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

  • 冯小怜是谁为什么叫她郑儿 冯小怜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冯小怜,为什么,叫她,郑儿,最后,怎么,死的,冯小怜,一个

    冯小怜,一个聪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从皇后身边的婢女逐渐为皇帝所赏识,后主临幸冯氏,并最终成为了左皇后。在深宫之中的小怜,经历了什么什么,才使得后世的文人骚客发出:“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感慨。才艺双绝 步入深宫冯小怜可说是北齐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名字紧

  • 许攸为何在官渡之战最紧要时投奔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攸,何在,官渡,之战,紧要,投奔,曹操,许攸,袁绍,旗下

    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旗下的谋士,而袁绍兵力强横,实非曹操所能比,但是许攸却在官渡之战最为紧要的时候投奔了曹操,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许攸自认为有才有能力,自然要得到重用,但是在袁绍军中,袁绍听信谗言,不仅不重用他,反而羞辱于他。之后,再加上许攸的儿子犯罪被抓,他求救无用,因此嫉恨上了袁绍。适时,袁

  • 三国谋臣许攸最后死于谁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谋臣,许攸,最后,死于,谁之手,许攸,南阳人,河南,开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今河南南阳人),开始为袁绍出谋划策,官渡之战后由于家庭变故投奔了曹操,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袁绍最后也因为许攸的计谋从而败在官渡,后来一直跟着曹操到处征战四方,最后因为惹怒曹操被杀死。许攸一生聪明绝顶,火烧乌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准确的显现了许攸的才智。也是这场战导致袁绍几乎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