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清朝为何拒绝苏禄并入中国?

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清朝为何拒绝苏禄并入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93 更新时间:2024/1/20 11:43:47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望,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以及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米沙鄢人、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外来居民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等。由于历史原因,菲律宾融合了许多东、西方风俗习惯特点。

苏禄苏丹国是菲律宾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算是菲律宾的前身。苏禄苏丹国由苏门答腊岛移民米南加保人于1390年建立,国都位于和乐。

一、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中国人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早来到菲律宾群岛的外来人种。据《吴时外国记》记载,早在三国时期的公元226年,东吴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曾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

公元1409年,郑和三下西洋时路过苏禄,在和乐与苏禄第二代东王巴哈剌会晤,并赠对方丰厚礼物。叭哈剌十分仰慕富庶繁荣的中国,与郑和一见如故,请求随船到中国“朝觐观光”,但郑和当时还有出访印度、锡兰(斯里兰卡)等任务,归期未定,因而婉拒了叭哈剌的请求。

郑和走后,叭哈剌向西王、峒王转述了中国的“盛况”,令二王羡慕不已,于是三王决定共同设法赴华。1417年,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及随员、家属等共340多人渡海来到中国。

当时,明成祖朱棣正在为迁都北京做准备,苏禄三王抵达南京后,又换船沿运河北上,于八月初一抵达北京朝觐朱棣,逗留了整整27天,受到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和赐封。

据史料记载,菲律宾三王向朱棣进贡了“金镂表文”和“珍珠、宝石、玳瑁诸物”,而朱棣则赐三王“印诰、袭衣、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其从者亦赐冠带有差”。临行时,三王再获接见,各获得“金镶玉带一条,黄金100两,白金2000两,罗锦文绮200匹,绢300匹,钞1万锭,钱3000贯,金绣蟒衣、麒麟衣各一袭”。

九月十三日,叭哈剌由于南北往返,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等原因,在沿运河南下至山东德州时,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遗命留葬中国。朱棣闻讯后,派礼部郎中陈士前往祭奠,以国王礼节将叭哈剌葬于德州,赐谥号“恭定”。

安葬叭哈剌后,西王、峒王一行辞别归国,东王一家除长子都马含回国继承王位外,包括王妃葛本宁、叭都葛苏性,次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剌等在内的10人家属全都留在德州守墓。这10名家属,后来仅叭都葛苏性一人在6年后归国,其余都留在德州。终明朝一世,他们的国籍都是苏禄,是明朝的“客人”。

17世纪,清朝取代明朝统治中国,此时的苏禄苏丹国,江河日下,其国王正是东王后裔,他们希望依靠中国,抵御西班牙人的入侵。

1726年(雍正四年),苏禄苏丹派使者来到中国向清廷“朝贡”,重建了与中国的“藩属”关系;1731年,苏禄苏丹亲自“来朝”,并拜谒了苏禄东王墓;1733年,苏丹应在德州守墓的东王后裔请求,上书雍正,希望给予这些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

二、清朝为何拒绝苏禄并入中国?

1753年(乾隆十八年),苏禄苏丹国弱不敌强,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希望依托中国,寻求庇护,于是向清廷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纳入中国版图。

但此时,满清政府正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岸线以外并无兴趣,乾隆皇帝甚至认为华侨都是“汉奸”,死不足惜,殖民者杀死华侨对中国有利。

在这种思维定式下,乾隆皇帝显然不会对纯属“外人”的苏禄的请求有丝毫积极回应。苏禄希望成为“中国固有领土”的请求因此被婉言谢绝,但双方仍然维持所谓的“藩属”关系。

更多文章

  • 王莽女儿嫁汉平帝后守寡 父亲安排相亲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莽,女儿,嫁汉,平帝,守寡,父亲,安排,相亲,大怒,公元

    公元13年某日,汉平帝遗孀、史称孝平皇后的王氏正在寝宫休息,忽有侍者传报:医生来了。待觐见毕,王氏发现,来者并非医生,而是成新公孙建的世子孙襐假扮的,名为问疾,实如相亲,不由大怒,当着孙襐的面。将身边的人挨个鞭笞,惨叫声中,孙襐只好灰溜溜告辞。问题来了,孙襐的贼胆子为何这么大?王氏发飙,是杀鸡儆猴吗

  • 有关中国历史上的神奇预竟然全部都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有关,中国,历史上,神奇,竟然,全部,应验,中国,5000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里,出现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出现了很多的圣人、贤人,虽然这些人数不胜数,但唯独一类人却并不常见,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种。这类人,我们称之为神人。何为神人?通晓天机,拥有像神一样本事的人。这种本事就是:洞彻天机、 经天纬地、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神奇预言十:刘

  • 西周井田制是什么制度?实质施行的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周,井田制,是什么,制度,实质,施行的,行的,情况,如何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

  • 朱祁钰痴心立杭氏之子为太子怎奈天意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祁钰,痴心,立杭,之子,太子,怎奈,天意,弄人,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回到京师,从东安门入宫。景泰帝迎拜,英宗答拜,兄弟二人相抱哭泣,对于传授皇位,两人推让了很久。于是,英宗被送到南宫,百官随之进入,行朝见礼。这个南宫,就在今北京故宫东南角北池子一带。 但是,此后十一月辛亥,礼部尚书胡请令百官贺太上皇万寿节,十二月丙午,又请求明年百官朝见太上皇于延安

  • 闭关锁国的表现有哪些 清朝要闭关锁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闭关锁国,现有,哪些,清朝,原因,闭关,国是,一种,封闭,国

    闭关锁国是一种封闭的国家政策,该政策严格限制了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外交流。闭关锁国的表现主要有国家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下令将沿海的居民向内地迁了数十里,并规定民众不得擅自出海。这一政策影响了众多在沿海地区生活的人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条件。同时国家还禁止商船出海通商,规定不得与外国建立

  • 地震仪器是谁发明的?最早的地震仪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地震,仪器,发明,早的,地震仪,什么,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大厅里,许多国内外的参观者都被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的复原模型所吸引。人们不觉惊叹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的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我国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这架地震仪的发明者是我国东汉着名天文学家,南

  • 乾隆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对经济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为什么,闭关锁国,经济,影响,闭关,国是,国家,为了

    闭关锁国是国家为了所谓的自我保护而进行的,不与外界接触的政策。它严格限制了我国多方面对外发展。而闭关锁国政策是从1757年开始的,当时乾隆皇帝颁布了“一口通商”的圣旨。而乾隆皇帝决定实施此政策,一来是觉得自己的国家物产丰富,不需要与外来的国家进行贸易等方面的交流;还有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中外势力之间勾结

  • 老子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期 老子有妻子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老子,他生,活在,一个,怎样,时期,妻子,孩子,经过,千百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老子和他的学说已经经历了无数风霜雪雨的洗礼,在两千年后我们重新翻开老子的《道德经》,他和他的著作重新给我们以思考,他虽然离我们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他的思想却仍在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老子又叫做李耳,出生于约公元前571,卒于公元前471年,曾任周藏室之史。据说他诞生

  • 如何评价老子本人及其思想 老子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如何,评价,老子,本人,及其,思想,最后,怎么,死的,老子

    老子是历史上最难定义的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就如同他的思想一样,玄妙不可言,神秘又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了道家的甚至是先秦哲学的一道标杆,在众人的眼里老子是神一般的存在,而在老子自己眼里,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 惠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出家为僧还是归隐于山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惠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出家,还是,归隐,于山水,山水,1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