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惠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出家为僧还是归隐于山水

惠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出家为僧还是归隐于山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06 更新时间:2023/12/17 11:15:23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

建文朝廷曾从朝鲜输入许多战马,想以此增强它的战斗力,因为朝鲜国王李芳远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这些办法未能影响一败涂地的战争结局。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huì)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

《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

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标签: 惠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出家还是归隐于山水山水1

更多文章

  • 闭关锁国有哪些历史教训 闭关锁国的表现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闭关,国有,哪些,历史,教训,闭关锁国,现有,清朝,闭关锁国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危机,使得整个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最后被西方殖民者凌辱。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至今依然留在人们心中,激励着人们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努力。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在当时虽然隔绝了国内反清势力同国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清朝的统治。但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西方

  • 平原君赵胜有哪些故事 平原君赵胜拥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平原,君赵,哪些,故事,拥有,怎样,性格,特征,平原,战国

    平原君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那时候的四大公子有点类似于如今的什么四大天王、四大天后什么的,在战国时期是人尽皆知的名人,他以贤明而闻 名战国,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世人对他的评论也褒贬不一,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富有戏剧色彩的人物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平原君叫做赵胜,他的出身很显贵,他的父亲是

  • 戚夫人人彘是真的吗 高祖皇帝与戚夫人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戚夫,人人,真的,高祖,皇帝,人的,关系,夫人,刘邦,生前

    戚夫人是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而当时的吕后已成年老色衰之妇,于是刘邦对其甚是冷落,天天与戚夫人在宫殿中歌舞奏乐以此享乐,于是引得吕后甚是嫉妒,便在刘邦逝世后将其折磨成“人彘”,于厕所中逝世。而当时戚夫人年轻貌美,加上擅长舞蹈刘邦便十分喜爱她,而戚夫人一味的依靠刘邦的宠爱,却没有料到刘邦此时已是近七十

  • 孟尝君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孟尝君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孟尝君,有没有,妻子,孩子,最后,怎么,死的,今孟,尝君,之

    “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司马光对孟尝君的评价不高,甚至在言语之间是瞧不起孟尝君的。孟尝君的一生饱受争议,他战国四大君子里面,可能在后世的名声不太好,但他的军事才能又是我们不能够忽视的。孟尝君在战国四君子里

  • 李冰有什么功绩关于李冰的儿子是谁 李冰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冰,什么,功绩,关于,儿子,最后,怎么,死的,都江堰,落在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之上,在世人的眼里它是一座完美的水利工程,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都江堰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占有光辉的一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成功解决了蜀地的水旱灾害,还使成都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今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的洗礼,都江堰仍旧

  • 元朝为何是最丢脸的一个朝代 此话怎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为何,是最,脸的,一个,朝代,此话,怎讲,元朝,127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匠籍制、籍没制、人殉、宵

  • 汉朝戚夫人简介 戚夫人活该没好下场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夫人,简介,活该,没好,下场,夫人,刘邦,生前,爱妾

    戚夫人是刘邦生前的爱妾,年轻貌美擅长舞蹈,故虽刘邦征战的吕后因年老色衰不被宠爱,因此戚夫人得到吕后的记恨。最后在刘邦死后,戚夫人和他的儿子如意被吕后设计害死,死相极其残忍。戚夫人的出生年月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是为山东陶定人,其父曾为汉高武侯,戚夫人本名为戚懿,后人也有称为戚姬,她生活在秦末汉初时

  • 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天下 齐桓公称霸天下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齐桓,为什么,能够,称霸,天下,原因,哪些,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顺应时势而生的,时势造英雄,齐桓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时间追溯到公元前716年,齐桓公诞生的时候。作为家里庶出的幼子,齐桓公在王位继承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而他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没为他赢得足够多的尊敬。但后来,他却成为了一国之君,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成功可以说令大多数人都

  • 戚夫人歌内容介绍 戚夫人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夫人,内容,介绍,戚夫,人的,儿子,戚夫人歌,夫人,作在,她

    《戚夫人歌》是戚夫人创作在她被吕雉困于永巷内,整日着破旧衣裳不停舂米时绝望而作,想着自己曾为倍受帝王宠爱的贵妃,如今王死自己便沦为如此地步,不如一个女婢,甚是感伤,却无人能述。引原文: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开头便交代了戚夫人当时的处境,被铁链铐住双脚,犹如阶

  •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中国,历史上,一场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甲午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战争,不仅仅因为此战的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更是因为这场战役的结果惨烈。中国在这场对抗日本的战争中投入了巨大的兵力以及武器,但最终却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丧失领土、丧失主权、割地赔款,这些屈辱的印记自此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身上。中午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