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没道义只讲权术埋下灭亡祸根

李斯:没道义只讲权术埋下灭亡祸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03 更新时间:2023/12/29 5:35:13

赵高,一个玩大了的小人;李斯,一个玩小了的君子。

先秦诸子,在韩非之后,哲人的时代就过去了,而政客们则亢奋起来。李斯,就是其中一个。李斯是富有远见的大政治家,也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他成功利用权力极其极端形式——暴力,横扫天下,走上事业顶峰、权力顶峰。最终,遭受无以计数的酷刑,还是走向毁灭。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司马迁何等人物?玩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于股掌之上,秤他们的斤两,论他们的货色,一言而九鼎,盖棺而论定。第一等人物也!《李斯列传》写李斯,写这千古一相,一开篇,即墨毫轻扫,如灶妇扫尘,李斯就入了另册,成了鼠类,在历史的长廊中,画定了他贼眉鼠眼的形象。司马迁写人物,往往在开头写一两件不太起眼的小事,似乎写的仅是人物的小节,却往往借此给人物定性,并暗示将来之命运。上引《李斯列传》的开头一节,即是典型的例子。

在写韩非时,我提到,先秦诸子,写到韩非,结束了。哲人的时代过去了,而政客则亢奋起来。这“亢奋的政客”,我隐隐指的就是李斯。他既是韩非的同窗,又是韩非的嫉妒者和谋杀者。在先秦,有着作有学问而在一般场合不被人以“子”相称的,只有商鞅和李斯。这好像不仅因为他们是官僚,那齐国国相矮脚佬晏婴,不也称“晏子”么?连苏秦张仪这样的人也偶有称他们为苏子、张子的。“子”是尊称,必须兼具道德学问两方面的优长才行。大约是商鞅和李斯在当时人及后人的眼里,道德上的污点太大吧。

李斯做出了惊天动地改天换地的大事,但他自己却一直没能大起来。他好像永远是上蔡小吏,永远摆不脱那种小人物小人格的心态。小气小器小心翼翼,永远蜕不出那种委琐细屑,患得患失,首鼠两端。他既不及商鞅的一意孤行一往无前,更不及后来王安石的坦荡磊落忘怀得失。是的,他终身受控于他皮袍下的那个“小”字。他绝顶聪明,但心智有限,德不胜才。我这里讲的“德”,不光指“道德伦理”之“德”,更是指一个人的定性,一个人面对世界时的那种自大自信,超然豁然,那种把握自己,不被世界左右的定性,在诱惑或在压力面前保全正常理智,不被其淹没或误导的心力。在这一点上,李斯显然有些弱不禁风。他的老师荀子是知道他的缺点的,所以,当李斯做了秦丞相的消息传到他老人家耳朵后,这位世故的学者和地方老吏(他长期做楚兰陵令),不仅不为他高兴,反而忧愁得吃不下饭了。他已预见到这位不能把握自己的学生将要自蹈不测之祸了(见《盐铁论·毁学》)。

李斯一生孜孜矻矻,机关算尽,他好像总是皱着眉头,心事重重。他是一个典型的以聪明处世的人。我以为,就处世而言,最高境界是以赤子之心待人接物,超越利己利他;其次是以正常理性处世,摒弃大费周章的一切人生戒律和道德教条;再次就如芸芸众生,随自己的喜怒哀乐待人接物,不求活得高尚,只求活得真实,不求有理有据,只求随性适意。而最差也最危险的处世方式就是以一己的聪明来对付世界的万千世相及其不可穷尽的变化。人之聪明有限,而世途之险暗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以有限去应付无限,危险啊!这是庄子的告诫。

说这些,我是想说,李斯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一切以聪明来处世的人无一不是机会主义者。但李斯仍有他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是一个鼠,但却似乎并不全是“鼠目寸光”,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富有远见的大政治家。他两次力排众议,顶住压力,反对分封而倡立郡县,其中第一次他所顶住的还是来自他上司—丞相王绾的压力,其时的李斯还只是一个廷尉。

标签: 李斯道义权术埋下灭亡祸根赵高一个玩大了的

更多文章

  • 庄子有哪些出名的名言警句 庄子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庄子,哪些,出名,名言,警句,故事,望洋兴叹,鹏程万里,曳尾

    “望洋兴叹”、“鹏程万里”、“曳尾涂中”,翻开《庄子》诸如此类的成语比比皆是,庄子留给世人不仅是他天马行空、波诡云谲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满着智慧与道的世界。在时人眼里,庄子的洒脱实在是难以让人理解,而在后人眼中,庄子虽然不富有却很逍遥,正是因为他的洒脱和他的天真,才使得庄子在那个时期显得尤为特别和可爱。

  • 庄子的妻子是谁庄子试妻是怎么回事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庄子,妻子,试妻,怎么回事,最后,怎么,死的,庄子,春秋战国

    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怪人,当世人都在积极为自己的前途奔波时,庄子似乎很清闲的样子,他伸伸腰抬抬眼看着世间,劳碌奔波的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其实他要的不多,无关功名利禄,一个清净的世界仅此而已。在几千年的岁月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庄子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他

  • 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清朝为何拒绝苏禄并入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菲律宾,中国,历史渊源,清朝,为何,拒绝,苏禄,并入,菲律宾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望,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以及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米沙鄢人、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外来居民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等。由

  • 王莽女儿嫁汉平帝后守寡 父亲安排相亲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莽,女儿,嫁汉,平帝,守寡,父亲,安排,相亲,大怒,公元

    公元13年某日,汉平帝遗孀、史称孝平皇后的王氏正在寝宫休息,忽有侍者传报:医生来了。待觐见毕,王氏发现,来者并非医生,而是成新公孙建的世子孙襐假扮的,名为问疾,实如相亲,不由大怒,当着孙襐的面。将身边的人挨个鞭笞,惨叫声中,孙襐只好灰溜溜告辞。问题来了,孙襐的贼胆子为何这么大?王氏发飙,是杀鸡儆猴吗

  • 有关中国历史上的神奇预竟然全部都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有关,中国,历史上,神奇,竟然,全部,应验,中国,5000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里,出现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出现了很多的圣人、贤人,虽然这些人数不胜数,但唯独一类人却并不常见,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种。这类人,我们称之为神人。何为神人?通晓天机,拥有像神一样本事的人。这种本事就是:洞彻天机、 经天纬地、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神奇预言十:刘

  • 西周井田制是什么制度?实质施行的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周,井田制,是什么,制度,实质,施行的,行的,情况,如何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

  • 朱祁钰痴心立杭氏之子为太子怎奈天意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祁钰,痴心,立杭,之子,太子,怎奈,天意,弄人,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回到京师,从东安门入宫。景泰帝迎拜,英宗答拜,兄弟二人相抱哭泣,对于传授皇位,两人推让了很久。于是,英宗被送到南宫,百官随之进入,行朝见礼。这个南宫,就在今北京故宫东南角北池子一带。 但是,此后十一月辛亥,礼部尚书胡请令百官贺太上皇万寿节,十二月丙午,又请求明年百官朝见太上皇于延安

  • 闭关锁国的表现有哪些 清朝要闭关锁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闭关锁国,现有,哪些,清朝,原因,闭关,国是,一种,封闭,国

    闭关锁国是一种封闭的国家政策,该政策严格限制了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外交流。闭关锁国的表现主要有国家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下令将沿海的居民向内地迁了数十里,并规定民众不得擅自出海。这一政策影响了众多在沿海地区生活的人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条件。同时国家还禁止商船出海通商,规定不得与外国建立

  • 地震仪器是谁发明的?最早的地震仪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地震,仪器,发明,早的,地震仪,什么,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大厅里,许多国内外的参观者都被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的复原模型所吸引。人们不觉惊叹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的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我国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这架地震仪的发明者是我国东汉着名天文学家,南

  • 乾隆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对经济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为什么,闭关锁国,经济,影响,闭关,国是,国家,为了

    闭关锁国是国家为了所谓的自我保护而进行的,不与外界接触的政策。它严格限制了我国多方面对外发展。而闭关锁国政策是从1757年开始的,当时乾隆皇帝颁布了“一口通商”的圣旨。而乾隆皇帝决定实施此政策,一来是觉得自己的国家物产丰富,不需要与外来的国家进行贸易等方面的交流;还有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中外势力之间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