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的酒量真的很小?传说中的一杯啤酒就倒?

李白的酒量真的很小?传说中的一杯啤酒就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74 更新时间:2023/12/28 3:22:55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这得先从“斗”说起。现在已经没人用斗了,我们曾经见过的斗,一般是称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大约是50斤粮食。谁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惊人。古时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现代称粮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

《公羊传》:“熊蹯不熟,公怒,以斗击而杀之。”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够顺手拿起来投人,体积一定是有限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走时,让张良送给项羽白璧一双,送给范增玉斗一双,这玉斗也是酒器,张良可以随身带着,体积也不是很大。

还有另一种称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来的形状就是这种斗的样子,这种斗有长长的柄,实际是盛酒的勺子。

《诗经大雅行苇》有“酌以大斗,以祈黄考”。朱熹注:“大斗,柄长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现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还要小。从出土的青铜斗看,也就是现在家里饭勺大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现在常用的一个玻璃杯。《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斗亦醉”,这是说喝得很少,不算什么;“一石亦醉”,这是说喝得很多。

古代酒的度数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现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水浒》中的武松,在景阳冈上喝了十八碗,是悬了点,但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夸张,并不为过。如果换成现在的白酒,那可就悬了,没有可信性了,成了“广州雪花大如席”式的夸张,成了败笔。

只有李白喝酒的记录,没有发现李白连气喝上几斗酒的记录,估计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汝阳三斗始朝天”,“张旭三杯草圣传”,“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诗百篇”。比较起来,人家是三斗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老李只一斗就“长安市上酒家眠”了。论酒量,李白显然不如那几位。

杜甫说他“一斗诗百篇”,实际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够写出许多诗来。只喝那么一杯啤酒,就上了诗情,显然是酒精起了作用,这正说明了他酒量并不大。从李白的诗作来看,他喝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进肚里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发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李白的白的酒量真的很小传说中的一杯啤酒李白

更多文章

  • 公主并非风月之人 为何被曹雪芹写进秦可卿卧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公主,并非,风月,之人,为何,曹雪芹,写进,秦可卿,卧室,夜

    夜读红楼,不知不觉又读到了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隐隐觉得其中有些蹊跷。该回在描写秦可卿卧室时,用了大量篇幅,“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

  • 安倍晴明的十二式神是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倍,晴明,十二,式神,几个,安倍,晴明,出生于,921年

    安倍晴明,出生于921年2月21日,于1005年10月31日。他生活在日本的平安时期,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夏季贵族,据说母亲是一只狐狸。在日本,无论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安倍晴明都是日本首席阴阳家,关于他的死亡和出生众说纷纭,十分的神秘。那么安倍晴明的十二式神是怎么回事呢?安倍晴明的职业是阴阳师,作为阴

  • 阐教中十二金仙是哪十二位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阐教,十二,金仙,二位,神仙,阐教,十二,金仙,要说,需要

    阐教十二金仙要说阐教十二金仙需要先了解一下阐教是什么,阐教就是由元始天尊为教主的一个神仙的派系,与截教同属于鸿钧门下,阐教的元始天尊收徒的原则是宁缺毋滥,对于收徒弟比较严格,所以真正的徒弟只有十二个,被称为阐教十二金仙,阐教的十二金仙在《封神演义》中支持周武王,所以在伐纣结束后上了封神榜。阐教十二金

  • 戴宗人物性格分析 戴宗绰号是什么?戴宗的甲马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戴宗,人物,性格,分析,绰号,是什么,甲马,戴宗,水浒传,一

    戴宗是《水浒传》中一个比较总要的人物,他是梁山军前期的前辈之一,是白龙聚义二十九个人中的一个。他入山比较早,因此为梁山作出的贡献也比较大,是不可多得的功臣。戴宗此人会甲马奇术,因此能日行八百里,人称“神行太保”。戴宗在《水浒传》中算的上是一个比较讨喜的角色,他人物性格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 皇帝赐宫女给太监 军官说太浪费被饿成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宫女,太监,军官,浪费,饿成,神仙,任何,事情,不可能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包括祖制。明太祖时,对宦官的管理制度非常严苛,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官衔,禁止宦官干政。成祖以来,祖制成了空文,宦官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一支皇帝的心腹力量。永乐年间,英国公张辅平定交趾(今越南)叛乱,俘获了当地一批长相秀美的儿童,阉割后送入宫廷服务,陈芜

  • 魔家四将和四大天王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魔家,四大天王,一个人,封神榜,魔家,版本,几乎,人都,看过

    封神榜魔家四将老版本的封神榜几乎人人都看过,并且封神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几乎都是童年的记忆。因为老版封神榜里的神话历史人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内心当中。封神榜从头到尾,想必大家的记忆依然是非常清晰的,其中封神榜当中的魔家四将,相信大家仍然记忆犹新。封神榜魔家四将剧照相信一提起魔家四将,大家一

  • 秦始皇手下大将蒙恬和项羽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手下,大将,蒙恬,项羽,谁更,厉害,蒙恬,项羽,秦末

    蒙恬与项羽是秦末的两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由于两人生活的年代相隔不远,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二人并没有正面交过手,所以现在不少历史爱好者便常常将蒙恬与项羽两人相互比较,试图计较出两人的高低。蒙恬是秦朝大将,他与项羽一样都是出身贵族,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见识和胆识都是当时一流的,因此很受秦始皇的器重,

  • 芈月传郑袖为争宠施掩鼻计 历史是怎样评价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芈月,传郑,争宠,施掩鼻,掩鼻,历史,怎样,评价,郑袖,战国

    郑袖,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姿色艳美、性格聪慧,但善妒狡黠、阴险恶毒、极有心计,深得楚怀王的宠爱。郑袖还干涉朝政,收受贿赂,放走张仪,让楚国终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芈月传》中郑袖是个工于心计的女子,她不惧怕楚怀王身有异味,玩弄心计上位,机关算尽的她最后也阻挡不了死亡的命运

  • 雷震子最终的归宿究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雷震,最终,归宿,究竟,怎么样,雷震,什么,宿命,大型,古典

    雷震子有什么宿命大型古典神话名著《封神演义》讲述了三千多年前华夏大地上发生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浩劫。故事的结局还算完美,经历了这场浩劫的三界众生在封神台前各自寻找到了自己的命运归宿,那当初以将星身份降临人世的雷震子呢?他的宿命又如何?或许我们能从影视版《封神榜》中找到答案。雷震子剧照90版封神榜中提

  • 张献忠传写了些什么 张献忠入川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献忠,写了,什么,入川,发生了,张献忠,一生,颇受,争议

    张献忠的一生颇受争议,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正史记载很多,野史杂谈更是不少。只是这些记载有的是相互矛盾的,无法一一采信。下面就以《明史·张献忠传》为基础,结合其它史料,对张献忠的生平作一个简介。聚义起兵张献忠(1606~1647),陕西延安卫人。曾在延绥总兵手下当兵,因罪除名。公元1630年,陕西各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