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继位时并无实权 他是如何逆袭夺权呢?

汉武帝继位时并无实权 他是如何逆袭夺权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13 更新时间:2023/12/31 22:45:55

在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一次廷尉带上一个囚徒,叫作年。因为年的继母陈杀了年的父亲,所以年又杀了继母,于是年被司法官吏定了大逆之罪。汉景帝对这个案子比较困惑,按照法家的成法,法不容情;按照儒家的伦理,情有可原。于是,汉景帝把刘彻叫来问询。

刘彻说:“这种情况,年的继母对于年来说,所以挂了一个‘母’字,是因为年的父亲的缘故,继母所以挂了一个‘继’字,是因为她并不是年的真正母亲。现在继母先作孽,下手杀了年的父亲,则继母下手之日,‘母’字蕴含的恩情就已经断绝了。这个案子,应该依法判处年杀人之罪,而不应该以大逆之罪论处。”

汉景帝听了仅仅14岁的刘彻的一番分析后,年以杀人罪被弃市。如此看来,刘彻是一位天资聪颖且条理清晰的太子。

但是,没吃过苦头,没受过挫折。

前141年,刘彻从太子成了皇帝。十月,刘彻以“建元”为年号。皇帝以年号纪元,自此始于刘彻。这位少年天子即位之初,便是一番大有作为的派头,诚如后来太史公所说:“汉兴五世,隆在建元。”

站在汉武的角度上,放眼帝国周边,虽有北方的匈奴不时袭扰,但有持续几十年的和亲政策作为保障,还有边关农贸市场作为辅助手段,算是安宁踏实。回头再看看自己的身后,宫廷之内有窦太皇太后掌舵,秉持黄老治道。除去依附祖母的窦婴及一干老人们,就是仰仗母亲王太后和舅父田蚡的一干新人们。至于姑母大长公主和妻子陈阿娇那一脉,也不过是祖母的跟班,不成气候。

于是初登帝位的汉武准备撸胳膊、挽袖子,大干一番了。

可16岁的少年天子随后就吃了一次大亏,这是一次很大的政治挫折,只因为汉武帝看到的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

首先说当时的社会背景。

挟“七国之乱”的威名,汉景帝虽然把该扫除的障碍都扫除了。但汉武帝即位之时,他的奶奶窦太皇太后还在。窦太皇太后除了喜欢小儿子梁孝王刘武之外,还喜欢黄老学问,这也是她的意识形态。

建元元年(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刚一即位,立即下令招贤,重用纲领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儒家、法家,也就是思想渊源于贾谊晁错这两脉的人士。他在位的第一任御史大夫赵绾、第一任郎中令王臧,也是他当太子时候的主儒学思想的蒙老师。看上去,年轻的汉武帝准备开始“大有为”了。

结果?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年轻天子的一番新政还没走出第二步,赵绾仅仅上书建议皇帝处理国事不必请示太皇太后的东宫,赵、王两人就被处理到了狱中,然后自杀。同时愣头青一样的丞相窦婴、投机家一样的太尉田蚡全部免职。

这出戏怎么比喻?一个马上就要跨入成年人行列的16岁官二代,迫不及待地想要做点大事业,可一番大动作被自己的保守派奶奶迅速镇压。挑事的干掉,没头脑的皇亲斥退,小机灵的国戚斥退。官二代受到了大挫折,才明白自己是名义上的天子。

这么干的结果,有三种:一种是受了政治挫折,从此在经济上花天酒地——浪、叛逆、折腾和对抗;一种是受了政治挫折,从此在政治上循规蹈矩——怂、顺从、唯唯诺诺、被吓倒了;最后一种是受了政治挫折,但保持政治态度,不过学到了政治教训——忍、观察、学习和分析。汉武帝是最后一种。

这件事情之后,紧接着,建元二年(前139年),淮南王刘安献书于朝廷。这本书叫《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召集众多知识人才汇编而成的,成书于景帝朝后期,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但它的主体思想是黄老道家的,当然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博采了战国以来的非儒之外的百家言论。

标签: 汉武帝继位并无实权他是如何逆袭夺权刘彻还是

更多文章

  • 揭秘项羽自杀真相:不肯过江东竟事出有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项羽,自杀,真相,不肯,江东,事出有因,史记·项羽本纪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此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这以记载,后世人每每提到项羽的死,总会唏嘘不已。司马

  • 潘金莲嫁入西门庆府后 为什么会再次萌生杀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潘金莲,嫁入,西门,庆府,为什么,再次,萌生,杀意,潘金莲

    潘金莲对西门庆的性爱索求是强烈的。西门庆不到她房里,到哪里去了?她是时刻窥视、偷听、监视、打探、猜测的。书里写到西门庆,虽然在那个男权社会里,特别是在自己的大宅院里,他到哪一房妻妾屋里交欢是绝对自由的,他在妻妾之外爱找哪一个女子戏耍,其他人对他也是莫可奈何的。但是,无论是妻妾中的哪一位,还是比如应伯

  • 郡国并行制的历史作用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并行,历史,作用,怎样,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

    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把齐国分成六个小

  • 你知道故宫有多少间房屋吗?故宫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知道,故宫,多少,房屋,之谜,故宫,住了,许多,皇帝,明朝

    故宫居住了许多位皇帝,从明朝开始的历代皇帝都居住在那里,也可能那里充满了尔虞我诈、宫廷斗争,死在那里的冤魂不计其数,如今的故宫被赋予了更多的灵异未解事件,而其中故宫的房屋数也备受争议。主持修建故宫的是刘伯温主持修建的,而故宫房屋数量一直都是说法不一,不过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是流传最广的!但故宫的房

  • 墨家为何神秘消失 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墨家,为何,神秘,消失,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小编,战国

    小编对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特别感兴趣,那时在东周各国里,最大的显学是儒学、墨学及道学等。前几年看了《墨攻》后,小编便对墨学越来越上心,但让人奇怪的事墨家学派居然没有传人!而且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墨学真是就一点踪影也没有了,在近二百年间战国时期展开过轰轰烈烈学说的学派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连司马迁写《史

  • 孙武为什么要斩杀吴王的两位爱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武,为什么,斩杀,吴王,两位,爱姬,孙武,十三,兵法,大致

    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大致对吴王阖闾讲解了之后,吴王对这个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吴越春秋》上记载:“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吴王高兴地问道:“先生,你说的虽然很好,但不知实战起来究竟如何,能不能找个什么地方练练?”“行!没问题。”“那就寡人让你带上一支队伍,去教训教训楚国蛮子,或者越国鸟

  • 古人为什么要用活人铸剑 有效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人,为什么,要用,活人,铸剑,有效,吴国造,剑最,出名,人

    吴国造剑最出名的人叫干将,他是欧冶子的师弟,曾与欧冶子一起学习铸剑技术,曾经为楚王铸造了“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吴王阖闾听说了他的大名后,便付了定金,把他请来铸剑。《吴越春秋》上说,干将做剑时,“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选择吉日,开炉锻造,百神临观。然而烧炼了很久之后,那些采集来

  • 慈禧太后独宠珍珠的秘密 竟可让她死后尸身不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太后,独宠,珍珠,秘密,可让,死后,尸身,不腐,慈禧

    慈禧是历史上对于珍珠极其迷恋的,鼎鼎有名的人物,据说因为当年她曾一度重症病危,后来得到一颗神奇的东珠,握在手中数日竟转危为安,自此对珍珠的迷恋无以复加。而她死时口中含的那颗绝世夜明珠,更是成就了她尸身不腐之传奇。天下万千宝物,慈禧独宠珍珠。封建统治者中,从没有一个人对珍珠如此执着和贪得无厌。慈禧太后

  • 阿房宫竟从未建成?项羽这锅背的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房,宫竟,从未,建成,项羽,这锅,背的,冤枉,近年来,阿房

    近年来阿房宫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与秦二世在位时兴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阿房宫遗址中也未发现火烧的遗迹,因为从始至终就没建成过!这与《史记》中“阿房宫未成”以及书中没有说“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相吻合的,项羽就这么被冤枉了。传说中秦始皇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

  • 揭秘古代皇帝的洞房习俗!程序与百姓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秘,古代,皇帝,洞房,习俗,程序,百姓,有何,不同,古代

    在古代皇帝娶一位女子成为皇后,母仪天下,成为后宫之主。其实基本程序上与民间百姓都是一样的!不过都要遵照《礼记》中所说“六礼”。何为“六礼”,“六礼”便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与民间百姓不相同的是,皇帝举行大婚的仪式特别隆重讲究,不过女方能够收到很多皇帝所送的彩礼,可是做为皇帝他是不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