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爱恨情仇 慈禧太后谋害了光绪帝?

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爱恨情仇 慈禧太后谋害了光绪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3 7:25:13

慈禧光绪这一对母子冤家恩仇爱恨、改良保守、权位是非,如水如火,缠夹不清。他们分率后党、帝党交替影响着晚清的历史进程,却突然在同一年年(1908年)的两日之内接连逝去,堪为称奇。

帝、后皆崩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病逝,终年三十七岁,在位三十四年,谥孝景帝,庙号德宗。事隔不到二十四小时,慈禧太后亦病逝,终年七十四岁,执政四十七年,谥孝钦显皇后。事前,即11月7日,慈禧太后命奕劻去东陵验收其“万年吉地”工程;13日,以光绪帝名义命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入上书房读书,授载沣摄政王。14日光绪帝逝后,命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承继穆宗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以摄政王载沣为监国。谕旨称:

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储贰,曾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大行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祧穆宗毅皇帝为嗣。现在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亦未有储贰,不得已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现值时事多艰,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着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

15日,慈禧太后颁发懿旨:“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嗣后所有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随即崩逝。

1908年12月2日,年仅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即位,颁布即位诏书,王公大臣皆得封赏,文武官员俱加一级。

内幕之一:光绪帝猝死之谜

光绪帝英年猝死,且与慈禧之死仅相差一天。其死因引起世人种种猜测,成为清末重大疑案。关于光绪的死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正常死亡”说。认为光绪帝是患重病而死。

《清德宗实录》、《清史稿》、《光绪朝东华录》等官书均记载光绪帝久病体虚,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病入膏肓,最后驾崩。又,据第一历史档案馆专家介绍: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在清理崇陵地宫时,发现光绪帝遗体完整,体长1.64米,无刃器伤痕。通过化验颈椎和头发,也无中毒现象,与清史档案专家、医学专家的分析判断相吻合,应该说光绪属正常死亡的结论是正确的。至于为什么光绪帝仅比慈禧早死一天,此观点认为“是偶然的巧合”。

事实上,光绪帝的确自幼体弱多病。他名为皇帝,实为傀儡,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日久天长,精神抑郁。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欲废光绪帝而另立他人,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被囚瀛台十年的光绪帝却处于前途绝望、日夜忧惧、坐以待毙的境地。他曾仰天长叹:我还不如汉献帝啊!病势日渐加重,自不待言。其间更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到宁寿宫外井中害死之事。光绪帝得知珍妃死讯,精神彻底崩溃,旧病复发,日趋沉重,再也无法康复。

光绪帝的病状属于虚痨之病日久,加之长期精神抑郁,造成严重的气血两亏。他遗精频繁,有时一月达十几次,到最后肾亏严重得已排不出精血。而旧有的结核症又波及肺、胃及其他器官,五脏俱病,六腑皆损,引发了诸多综合病症,终以阳散阴固、阴阳离决而亡。直接的死亡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衰竭,合并急性感染所造成。

据清宫医档、脉案及当年申报记载,光绪帝发病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时他“肝气大发,以手扭太监顶戴,以足踢翻电灯”。6月以后,病情日渐加重,卧床不起。宫中御医束手无策,清廷急征江苏名医陈秉钧、曹元恒入宫诊视。6月6日,军机处又电命各省督抚选名医,迅速来京。曾有杜钟骏等六位名医参加会诊,均认为病入膏肓,已属不治,所开药方无非静养补身而已。11月初病势增剧,用药由庆、醇两亲王商酌,可见病入沉疴,已处危殆之中。

标签: 光绪慈禧间的爱恨情仇太后害了光绪帝慈禧光绪

更多文章

  • 周文王的故事 周文王六十四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文,故事,六十四,周文,周朝,历史上,明君,一直,致力于

    周文王是谁?周文王是周朝历史上的明君,一直致力于周国的强盛,他广招贤才,礼贤下士,做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情。他的功绩为世人传颂,他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流传着。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吧。周文王图像周文王,姓姬,名昌是周太王的孙子,“周西伯”季历的儿子。由于父亲季历的骁勇善战,招致商王的猜忌,父亲

  • 暴君夏桀与妹喜是如何断送夏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暴君,夏桀,妹喜,如何,断送,夏朝,夏桀,历史上,著名,昏君

    夏桀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他是夏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妺喜是夏桀的王后。关于妺喜,后人将她称作红颜祸水。文字关于妺喜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国语》,上面有说:“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历史认为,妺喜和伊尹的出现,让夏朝灭亡。夏桀统治期间,使用暴政,百姓们苦不堪言。妺喜

  • 阿巴亥是被皇太极杀死的吗?阿巴亥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阿巴,太极,死的,殉葬,太极,作为,大清,王朝,建立者,历史

    皇太极作为大清王朝的建立者,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而且因为他和孝庄的姐姐海兰珠之间的爱恋,给这位铁血帝王,蒙上了一层痴情的面纱。一位手握重权的君主,最可能的就是三千后宫。但是难得的是,后世人却从皇太极身上看见了他对一个女人全心全意的爱恋。他将她封为宸妃(宸此字又元的意思,也就是说在皇太极心里,海兰

  • 杨贵妃如果当上了皇后 结局又会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如果,上了,皇后,结局,又会,怎样,杨贵妃,专宠,多

    杨贵妃专宠多年没有晋升皇后之位,很多人都在想杨贵妃为何没能从贵妃升到皇后的位子,毕竟唐玄宗这么爱她,且不说原因为何,如果杨贵妃真当上了皇后,也未必是好事。其一、自从唐玄宗废了元配王皇后之后,皇后之位就一直空着。其实在唐玄宗的内心,很想立杨贵妃为皇后。然而杨贵妃毕竟是自己从儿子寿王李瑁手中夺来的的妃子

  • 武则天为何要当皇帝? 如果不在唐朝武则天当得上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为何,皇帝,如果,不在,唐朝,得上,武则天,皇帝,天

    武则天皇帝是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从武则天带着“见天子焉知非福”的心态进宫时,就注定了要孤独地走上权力之路,而权力的巍峰就是为帝。武则天不服命远的倔强决定了她要一条道走到黑,更何况她也不愿交出权力。不管称帝会付出多少代价,会引来多少侧目唾弃,武则天要做的就是惊世骇俗,称帝亦是她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无论

  • 潘金莲的争宠之谜 她嫁了西门庆为何仍不满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潘金莲,争宠,之谜,她嫁,西门,为何,不满足,明朝,展到,金

    明朝发展到《金瓶梅》成书的那个历史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流通性加大,有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缝隙,可以容纳许许多多以前难以存活的“社会填充物”,形成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往约束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的观念与规则,都被侵蚀、解构,从皇帝、权贵到富人乃至平民,都看重“房中术”,对于性享受,越来越放纵,皇帝

  • 一个曾经的囚徒凭什么取代刘贺做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个,曾经,囚徒,什么,取代,刘贺,做了,皇帝,元平,元年

    元平元年(前 74 年)四月,年仅二十三岁的昭帝突然病死。昭帝无子,他的猝然离世令霍光和大臣们措手不及。国不可一日无君,然而,立谁为帝令霍光等朝臣十分为难。武帝六子中,此时只有广陵王刘胥在世,群臣都认为应立刘胥。但霍光不这么看,当初武帝放弃年长的刘胥而选择昭帝,就是因为刘胥品行有亏。他和大臣们商议,

  • 水浒中最不守妇道的女人:竟不是潘金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中最,不守,妇道,女人,不是,潘金莲,首先,我得,水浒

    首先,我得将《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改一个字,叫做“替天行盗”。坦率地说,《水浒传》里的打家劫舍和比武格斗的场面写的非常吸引人,对勇武刚强的男性描写也精彩绝伦。但我认为,《水浒传》多少有些属于那种反人性的作品。它的反人性,我看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女性的刻画上。《水浒传》里浓墨重彩的主要人物绝对以男性为

  • 同为归降曹操的谋士 为何他们命运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同为,归降,曹操,谋士,为何,他们,命运,截然不同,许攸,贾

    许攸的“争”和贾诩的“避”公元200年,许攸因不满于袁绍的刚愎自用,转而投奔曹操。当时曹操正欲睡觉,突然听说许攸来降,高兴得鞋都来不及穿就出去迎接他,由此可见曹操对许攸的高度重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凭借许攸提供的军事情报,在少于袁绍数倍兵力的情况下大获全胜。之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 明清两代女子追求性感的方式 是病态还是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清,两代,女子,追求,性感,方式,病态,还是,艺术,悦己

    “女为悦己者容”,指女子为钟情于自己的男子描眉扑粉、穿着打扮,以求赏心悦目。其实,生为女子,天性中潜藏着愿为天下所有人“容”的本能,很难说仅限于某一个人。这也就是自古人们把女人比作花的缘故,花开四季、花香四溢、花色迷人,这里似乎没有特殊固定的对象,为的是装点整个春天。女子的美常常与“性”紧密关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