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书法对比王羲之

赵孟頫书法对比王羲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77 更新时间:2023/12/5 19:36:57

赵孟頫书法对比王羲之

赵孟頫,是元朝初期的著名书画家,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王羲之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书法家,而且两人都比较擅长行书。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但是也有人将赵孟頫的行书地位提升到和王羲之相同的地位。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赵孟頫最初学习的行书作品,就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毕竟在赵孟頫之前,是没人能够在行书之上比王羲之厉害的。赵孟頫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人,他并没有迷信王羲之的笔法,而是通过大量临摹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的笔法,找出其中的优点和适合自己的地方,然后开创出了有着自己特色的行书书法。

人们喜欢将一些名人进行比较,那么同为书法大家,赵孟頫王羲之这两个人,有很多人将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是很难分出强弱。因为,赵孟頫虽然是学习王羲之的行书,可是他却形成了和王羲之截然不同的书法特点。

王羲之的行书潇洒飘逸,就拿他的《兰亭序》来说,行书书法如行云流水一般,俊秀飘逸,有着一种乘风归去之感。另外,王羲之的行书又显得比较刚健优美。而赵孟頫的行书则显得更加沉着恬静,书法的变化更加的平稳。

其实赵孟頫和王羲之,本来就是不可比较的,两人都是比较著名的书法家,而且两人的书法学习之路也是非常的相似的,都是通过学习前人的书法,来进步完善自己。

赵孟頫洛神赋作品欣赏

赵孟頫洛神赋并不是指赵孟頫写的《洛神赋》,这是指赵孟頫手书的三国时期曹植所作的《洛神赋》,这是一幅书法作品。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子,也就是继承王羲之的书法技艺的王献之也曾手书过《洛神赋》。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植辞赋的代表之作,有人说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就是自己的嫂子甄宓,相传曹丕曹操经常在外打仗,留下年幼的曹植呆在家中和嫂子甄宓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对甄宓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曹丕即位后,甄宓遭到迫害被杀,曹植知道嫂子被杀之后,在回自己封地的途中,有感而发,模仿《神女赋》,写下了这首《洛神赋》。

赵孟頫洛神赋是其行书的代表作,《洛神赋》全卷共80行,总计984字,可谓是字字如金。赵孟頫《洛神赋》在行书之中,也兼有楷书的特点,他是将楷书和行书进行了有效的结合,点画方面非常的自然舒缓,深得王羲之和王献之二王的真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

赵孟頫洛神赋结构端正匀称,字体姿势优美潇洒,运笔圆润灵秀,布局疏密有致,疏密结合非常的不错,有着以前行书大家的风范,同时也有着自己所独有的东西,显示出了赵孟頫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的特点。赵孟頫遍学诸家,汲取各个时代书法名家的优点,然后为其所用,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点,他的行书《洛神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赵孟頫小楷书法欣赏

小楷,即是楷体小字,通俗的来讲,就是缩小了的楷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而小楷则是在楷书的基础之上,经过了一些改良,变得更加适合书写小字的一种特殊的字体。元代书画名家的也是一名小楷大家,赵孟頫小楷的代表作是他的《汲黯传》和《道德经》。

赵孟頫小楷局部

小楷的创立者是三国曹魏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钟繇,钟繇本是隶书大家,楷书发展起来之后,钟繇也非常的热爱这种超脱于隶书的新的字体。他在书写楷书的时候,笔意纵横,笔势如那蛟龙入海,又如飞鸿戏海,所写的书法作品非常的生动有致。但是,钟繇所写的楷书,在结体的部位宽而且扁,横的笔画非常的长,竖得得笔画又非常的短,还保留着一些隶书的特点。

标签: 赵孟

更多文章

  • 中国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铁路,工程,专家,天佑,哪里,中国,铁路,工程,专家

    中国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是哪里人詹天佑祖籍徽州婺源,童年时随父母长期生活于广州府南海县。目前,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的詹天佑故居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依稀可见当年詹天佑与家人共同生活的情景。如今,每年各地都有不少游客来到这里,参观馆藏珍品,聆听伟人事迹,本着一颗真挚的心缅怀詹天佑先生

  • 袁绍的儿子都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绍,儿子,什么,名字,袁绍,儿子,什么,名字,生有,三个

    袁绍的儿子都叫什么名字袁绍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二子袁熙,三子袁尚。不过袁绍更喜欢长得俊美的小儿子袁尚,对其极为偏爱,他已经有了想将爵位传给袁尚的打算,只是表面上没有表态。这让长子袁谭自然不能接受,所以一直嫉恨着自己的三弟,这也为日后兄弟相争埋下了隐患。袁谭袁绍集结军队南下攻打曹操,却没想到在官渡

  • 武昌起义是由谁领导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昌起义,是由,领导,武昌起义,是由,领导,众所周知,发生于

    武昌起义是由谁领导的众所周知的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这是为了废除封建统治而做的一次努力,由于发生在湖北的武昌,所以将它以武昌命名。这场起义为之后彻底结束清廷的腐朽统治的那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场成功的起义里必定有着一个很重要的人力因素。所以,武昌起义是谁领导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孙中

  • 揭秘黄家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黄家驹,怎么,死的,揭秘,黄家驹,怎么,死的,死令,无

    揭秘黄家驹是怎么死的黄家驹的死令无数喜欢他的人伤心,那么黄家驹是怎么死的呢?在1993年6月24日,Beyond乐队的成员们在日本东京氟沙山电视台参加一个游戏节目的录制。这个游戏节目叫做《Ucchan-nanchannoyarunarayaraneba》,是日本非常受欢迎的一个节目。当时黄家驹和成员

  • 赵成文制成香妃复原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成文,成文,制成,香妃,原图,赵成文,成文,制成,香妃,原

    赵成文制成香妃复原图香妃复原图是由中国刑警学院人相复原专家赵成文制作的,他先后恢复过辛追夫人和楼兰新娘两位古代美女,成形后的香妃容貌酷似影星李冰冰,令人啧啧称奇。香妃复原图香妃是一位数百年前的传奇人物,据说她出生时满身异香,后被乾隆皇帝纳为了妃子。但是她到了北京之后没几年,就由于水土不服而去世了。关

  • 阿难的故事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难,故事,讲了,什么,阿难,故事,讲了,什么,佛陀,十大

    阿难的故事讲了什么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全名是阿难陀,本是佛陀的亲堂弟,后来追随佛陀并成为佛陀的左右侍者。阿难的故事很多,有佛祖问阿难、阿难帮助女人出家、摩登迦女等,下文主要介绍的是阿难帮助女人出家的故事。阿难雕像阿难在佛教教团渐渐长大,容貌越来越秀气,加上阿难性格温润,所以很多女众都喜欢阿难,

  • 太监安德海简介 丁宝桢为什么杀安德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监,德海,简介,丁宝桢,为什么,杀安,德海,清朝,慈禧,时

    安德海,清朝慈禧时代著名太监,一生只活了25年,却取得了别人穷其一生都达不到的成就。安德海照片(网络图)安德海从小父母双亡,他又被人贩子连续倒卖了好几手,最后年仅八岁的安德海就被卖到了宫中净身做了太监。从小吃苦的安德海净身入宫之后,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那时的他和后来晚清著名太监李莲英同在咸丰的掌

  • 温峤绝裾燃犀温峤的故事 温峤的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温峤,绝裾,燃犀温峤,故事,在哪里,温峤,东晋,时期,著名

    温峤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一生战功非凡,在平定叛乱上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又名温泰真、温太真,是河东太守温襜和曹魏司空崔林孙女崔氏的儿子,生于公元288年,终年42岁。据说他离世之后无论是当时的当权者还是百姓都很悲伤,可见温峤是深得民心的。而燃犀温峤一事就是人们关于温峤将死流传下来的故事。温峤像温峤

  • 九大自残式养生法:要不要对自己这么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九大,自残,式养,生法,要不,要对,自己,这么,自残式,饿透

    “自残式”1、饿透养生理由:历代医家有“想长寿、肠须清”之说,此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有些人因肠中食物积滞而容易生毒,很多肠胃疾病甚至癌肿都由此而发。图片来源于网络适度的饥饿使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冲击,然后通过机体生理内环境稳定功能的重新调整,提高人体承受生理负担的能力,使各种身心疾病得到改

  • 一代圣人韩非子竟被自身聪明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代,圣人,韩非子,自身,聪明,害死,世上,什麽,有力量,当

    世上什麽最有力量?当然是权,蒯大富说,有了权就有了一切。最大的权是皇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次有力量的是钱,老百姓说,有钱使得鬼推磨。现在的说法是,“利益驱动”。还有一种力量,可以独立于权钱之外,那就是“势”。有关“势”的研究和学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韩非子那里。韩非子说,“故善任势者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