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代禁酒多为与民争利 唯乾隆禁酒为国计民生

历代禁酒多为与民争利 唯乾隆禁酒为国计民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17 更新时间:2024/1/18 18:38:29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历朝多曾实行过酒禁,然而大多只是为了与民争利而实现国家垄断造酒,非为百姓生计着想。乾隆帝严行酒曲之禁,则不是为了从中牟利,而旨在通过限制消费而节约粮食,以解决“地利有限而生齿无穷”所带来的困境,这是与此前历代禁酒的根本区别所在。

网络配图

清康雍时期,人多地少,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其后继位的乾隆帝对此忧心忡忡,他在鼓励垦荒以尽地利,禁种烟草以广耕地,大力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同时,一再晓谕不可浪费粮食,寄希望于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式,化解“人口众而货物寡”的矛盾。以限制消费、节约粮食为目的的禁酒、禁曲政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纵观中国历史,禁酒法令屡见不鲜。周公作《酒诰》以禁酒,是担心因嗜酒而伤德败性;汉朝禁止民间造酒,强力推行榷沽制度,则是受垄断酒类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所驱使。汉唐以降,政府时因“酒耗民食”而屡颁禁令;然迄清代康雍年间,禁酒之令尚属“歉岁禁酒而丰岁开通”的权宜之策。乾隆初年所颁布的禁酒令,则标志着禁酒政策由此前的暂时性举措,变为一项后世严格执行的成法规。

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方苞奏称,西北五省(即直隶、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每年因造酒而耗费大量粮食,北方平原素无塘堰以资灌溉,粮食生产本来就少,且水上交通不便,一遇荒歉之年,运输甚感艰难,岂能任“岁耗千数百万石之谷”?方苞还认为,酒不但能“耗民财,夺民食”,平民百姓还因喝酒而起争斗、兴狱讼,乃至发生命案,“载在秋审之册,十常二三”,因此不能不加以严禁。他进而提出对策:“禁造烧曲,毁其烧具;已烧之酒,勒其自卖;已造之曲,报官注册。”对那些“逾限而私藏烧曲烧具、市有烧酒者”,一旦发现,随即对地方官做降职等严肃处理。

乾隆二年(1737)五月,乾隆帝基本采纳方苞的建议,严令直隶等西北五省禁造烧酒,并在上谕中历数禁酒的种种理由与好处,大致有:养民之政,莫先于储备,以使粟米有;欲使粟米有余,必先除去耗谷甚多的烧酒。而烧酒之盛行,则莫如河北等五省。因饮酒有害而无益,乃祖乃父酒禁綦严,只因官员阳奉阴违而未收实效。与其禁于已饥之后,节省于临时,不如禁于未饥之前,积贮于平时。如果禁酒,北方五省一年可多千万余石米谷,禁酒有利无弊。因此,乾隆帝下令五省永禁造酒,“至于违禁私造之人及贿纵官员,如从重治罪,其失察地方官如何严加处分之处,著九卿即行定议具奏”。

更多文章

  • 《长城》中的饕餮到底是什么? 饕餮形象有何内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城,中的,饕餮,到底,是什么,形象,有何,内涵,古神,饕餮

    上古神兽饕餮伴着电影《长城》的热映火了一把,电影中的饕餮凶残无比、食人如麻,影片的故事情节更被观众戏称为“打怪兽”。不过说起饕餮,我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和吃相关的成语“饕餮盛宴”。但是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饕餮是什么形象?其内涵意义又怎么理解?武汉晚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网络配图饕餮长什么样?传说饕餮是龙

  • 电影《长城》中古代十大神兽之一的饕餮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电影,长城,古代,大神,之一,饕餮,是什么,东西,饕餮,是什

    饕餮是什么? 饕餮怎么读呢?饕餮的拼音是:”tāoti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网络配图今天,“饕餮”这个词经常和美食联系在一起。人们喜欢用“饕餮大餐”或者“饕餮盛宴”来形容美食

  • 清朝最牛开发商 炒一套四合院如何净赚三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最牛,开发商,一套,四合院,如何,净赚,三倍,核心,提

    核心提示:更厉害的一位个体开发商是同治年间北京宛平县的缪子集缪老板。缪老板慧眼识珠,在同治十年(1871年)农历八月,瞧中了北京城区西坊二铺大马神庙西头一套四合院,当机立断,花150两买了下来。网络配图 然后他一不翻建,二不装修,只在大马路口贴了很多张小广告,就拉来很多买主。他让买主竞价,最后竟然按

  •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九个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上,死得,窝囊,九个,英雄,所谓,大英雄,一者,最

    所谓大英雄,一者最赋正义感,二者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但善始不能善终者,必为千古遗憾!中国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英雄,善始不能善终,他们的死因,内因或刚愎自用或优柔寡断,外因却皆为错过了历史千载难逢的机遇所致!怎一个冤字了得——一、变法图强却遭五马分尸的商鞅死因:战国期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异军突起,军事

  • 广东发现25座商至明代古墓 含大规模六朝墓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广东,发现,25座,明代,古墓,大规模,六朝,墓群,广州市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增城开发区新塘镇龙井山、松仔岗两处用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发现商时期至明代墓葬25座,其中商时期墓葬3座、西汉晚期土坑墓1座、晋南朝时期砖室墓19座、唐代土坑墓1座、明代墓葬1座。该工地西距广州市区约36公里。此次考古工作共计完成勘探面积6.6万平方米。分布如此密集、结构保

  • 四小碟压桌菜本是满族饮食习俗 与努尔哈赤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小碟,压桌,菜本,满族,饮食,习俗,努尔哈,有关,顺治,元年

    自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解体,清王朝在北京统治了268年,与此同时老北京饮食习俗中也融入了很多满族特色。单说这老北京过年或家里请客,不论上几道菜,这炒咸什、炒酱瓜儿丁、豆儿酱和芥末墩儿四道压桌小菜是必备的,其实这原本是满族的饮食习俗,传说跟老罕王努尔哈赤有

  • 成吉思汗陵墓几大千古谜团终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陵墓,几大,千古,谜团,揭开,700,多年来,世界

    700多年来,世界上许多考古学家一向在苦苦寻觅成吉思汗坟墓,惋惜的是始终未有断定结论。近年来,又有考古专家估测元代皇帝坟墓的也许散布地址在张家口、保定、承德、山海关以内圈中。日前,有关人士在张家口市宣化县境内发现很多痕迹,疑与成吉思汗坟墓有关,或可为这个千古之谜供给答案。疑团之一:奥秘的羊房堡村羊房

  • 绿帽子和乌纱帽之间一悲一喜的传奇史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帽子,乌纱帽,之间,一悲一喜,传奇,史话,中国,男人们,大抵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顶“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顶特殊的“帽子”,对中国男人来说无疑是一悲一喜。说到这两顶“帽子”的来龙去脉,则各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图片来源于网络自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娼妓”、“乐人

  • 古代官场年龄潜规则:为何官员在年龄上造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官场,年龄,规则,为何,官员,造假,西方,风俗,询问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忠厚人”范进都一减就是24年,那些滑头滑脑的人该减多少?网络配图北宋的一个夏季,一道发自汴京的人事任命,在朝野掀起广泛质疑。任

  • 考古发现古炼锌场遗址 出土清代圆形炼锌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考古,发现,古炼,锌场,遗址,出土,清代,圆形,炼锌,近日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桂阳县境内发现大规模古代矿冶遗址群。通过发掘,发现了较为完整的古代以炼锌为主的多金属冶炼作坊遗存,再现了当时的冶炼场景。网络配图遗址位于湖南省桂阳县仁义镇大坊村炉沙坪组和浩塘镇桐木岭村交界处,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中心的山体平台上,呈“品”字形分布着三个功能单元,一个用于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