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帝如何挑选贴身保镖?背景比武功更加重要

古代皇帝如何挑选贴身保镖?背景比武功更加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32 更新时间:2024/2/21 22:57:14

不要以为古代帝王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虽然有令人羡慕之处,但当帝王的压力也是高于常人数倍的。毕竟全国也就一个皇帝,所有人可都盯着这个位置呢。所以对于古代帝王来说,他们的安全措施必须放在第一位,那皇帝要如何挑选保镖呢?想要当皇帝的保镖必须保证绝对的忠诚,如果在这里面出了叛徒,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这些侍卫的背景要比他们的武功更为重要。

周朝的警卫人员重出身

保卫国家领导人的条例,在古代叫皇家禁卫制度。在上古夏商周三代时期,就有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记录周代典章制度的《周礼》中,便出现了负责皇家禁卫的专业人员,安保设计相当周密。

负责周王安保工作的,叫“宫正”。宫正负责周王宫中禁令的制定和日常纠察、查禁,按时检查王宫中各官府及值宿守卫人员,并做好记录,整理成册,以备查验。

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警卫人手不够,则会紧急征调各官府的官员子弟参与警卫,对进出人员严格盘查,禁止宫内外人员不按规定时间进出 王宫。如果有需要,可随时对可疑人员进行检查。

古代国家领导人居住地、办公地,称为“禁地”,故其警卫人员称为“禁卫”,警卫部队称为“禁军”。当时周王禁地内明暗岗哨很多,行刺者很难得逞。

保卫周王分几班人马,依居、行、守三种警卫要求的不同,而选派出相应的警卫人员。其中负责王宫内日常值守的人马最重要,要经过严格“政审”,必须是贵族子弟出身。宫内值守负责人叫“宗伯”,算是周王心腹中的心腹,地位很高。

周王的警卫人员重出身,主要考虑贵族子弟“政治上可靠”,还有当人质的意思,可避免诸侯、大臣在外叛乱。这套“政治上可靠”,讲究家庭出身的政审制度,为历代统治者借鉴,非亲信、心腹是当不了“警卫队长”的。

秦汉的教训

进入封建社会后,保卫国家领导的警卫人员数量大大增加,素质也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完整的警卫体系,出现了独立的武装警卫部队。

秦朝建立的一套武装保卫国家领导人制度,成为后代范本:从内到外有三个警卫层次,有“卫尉”“郎中令”“中尉”分别统领的三套人马,执行不同的安保任务,警卫力量分工明确。

遗憾的是,虽然秦朝保卫国家领导人有“三保险”,却是出纰漏最多的朝代之一。比如,秦二世胡亥便是让自己的“警卫队长”、郎中令赵高杀死的。

可能是吸取了秦二世被禁军杀死的严重教训,汉朝在保卫国家领导人的制度设计上更讲究,分工更明确。西汉有两支武装保卫力量,即“南军”和“北军”。

南军是核心警卫,负责西汉皇宫未央宫的警卫工作;北军是负责整个长安城防卫工作的,相当于京城卫戍部队。接着,刘彻又改造了北军,增建 7 支禁军,总共 8校尉,分别驻扎在都城郊区,互不统属,直接由皇帝指挥。

后来,刘彻还成立了“绣衣直指挥使”,也由皇帝直接指挥。绣衣直指挥使可随时到街头侦察缉捕不法之徒,是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特务恐怖组织,后来的明朝锦衣卫或受此影响。

如果皇帝控制不了禁军,麻烦便大了。如东汉末期,皇帝根本指挥不动禁军,曹操成了禁军的实际统帅。最精锐的“虎豹骑”是禁军中的亲军,名义上是保卫献帝刘协,实则是奉曹操之命看守这位皇帝。

宋朝的警卫部队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任后周禁军将领,又是通过兵变坐上皇帝宝座的,深知警卫部队的重要。所以,他格外重视禁军的组建,营建禁卫精兵的同时,又收编地方军,扩充中央禁军,构筑出了史上最庞大的国家警卫部队。

宋太祖开宝年间,全国军人 37.8 万人,其中禁军便有19.4 万人。后来每位皇帝都重视禁军的建设,宋太宗至道年间,全国军人 66.6 万,其中禁军35.8 万。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全国禁军达到了 82.6万。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禁军不只保卫皇帝,还保卫国家疆土,为国出征。有的驻屯地方,但大部分护卫京城,驻扎于汴京城外。禁军很讲究训练,《水浒传》中的林冲便是汴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其枪棒功夫尤其出色。

然而,宋代禁军不少都是摆设,仪式化明显。因为禁军实在太多,到国力下降时,连军饷都没有。宋神宗赵顼便曾为此感叹道:“穷吾国者,冗兵也。”后来,朝廷每年都进行一次禁军整并。到南宋时,禁军的规模便缩减很多。

明朝的秘密警察

到了明朝,对国家领导人的保卫更为严密。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创建了现代警卫制度中的“秘密警察”制度。在尚未称帝时,开国皇帝朱元璋便建立了自己的直属警卫团“侍卫上直亲军拱卫司”,称帝后次年又扩编为“亲军都督府”。

洪武十五年(1382 ),朱元璋撤销了此前的皇家警卫团“亲军都督府”和“仪銮司”,创造了一支新的皇家警卫力量“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简称“锦衣卫”。随后又组建了“旗手卫”“府前军卫”等十二个禁卫机构 ,总 称“ 上十二卫”。

明成祖朱棣对这套安保体系很青睐,篡位当了皇帝后便恢复了一度被朱元璋撤销的锦衣卫镇抚司,并将十二卫亲兵扩充为二十二卫,建立了一套比汉唐更先进的、“军队与警察”相结合的国家领导人保卫体系。

这“警察”,就是负责京城区域巡逻、维护治安的五城兵马司。

更恐怖的是,朱棣设了“东厂”,这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秘密组织,“厂主”都是皇帝宠信的太监。朱见深(明宪宗)当 皇 帝 时 又 设 立 了“西厂”。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与东厂一样,是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机构。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古代做媒的人都被称为什么?不仅有女性媒人也有男性做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做媒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古代做媒的人,大部分都是女性,其实媒人这一行业男女都有。一般女性媒人称为媒婆,男性媒人称为月老。在古代,媒人是很受尊敬的,毕竟古人谈恋爱比较含蓄,总是需要一个中间人来帮忙牵线介绍,到了决定终身大事时,就更加需要媒人上门说亲了。其实古代关于媒人的称呼还有很多种叫法,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

  • 包拯是龙图阁大学士吗 电视剧的包拯为什么穿着“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包拯

    在中国历史上,内阁大学士之设,始于明朝。因此,包拯时候(宋朝),并无大学士,更无龙图阁大学士!后世的剧作家,出于剧情的需(包拯应当是实际上的宰相),就虚构了一个宋朝的龙图阁大学士!明初,设中书省,其长官曰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后废。洪武十五年,始置大学士,以备顾问,定为正五品。明成祖时,大学士

  • 古人为何喜欢在春节期间结婚 四分之一人选择春节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结婚

    中国古代的人们喜欢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甚至还喜欢在春节期间行房(又叫圆房,即性爱和受孕)。那么,古人为何喜欢在春节结婚和行房呢?我想不外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他们统计说,古人有相当一部分(大约有百分之一二十)是在新年初一到十五元宵之间举办婚事和合卺的;若是把春节期间再延长点,即广义的大年春节,

  • 宋英宗驾崩前被逼着书写遗诏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英宗

    宋英宗赵曙是一位遭遇很可怜的皇帝,他的人生悲剧始自被宋仁宗接入宫中收为养子。由于仁宗所生诸子皆早夭,所以为了江山社稷考虑,便把堂兄、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曙接入宫中抚养,视作“备胎”储君,但一直没有给他皇子的名分。直到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仁宗自知不可能再得子,才正式册立

  • 梁启超为什么四次拒绝迎娶何蕙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何蕙珍

    1891年冬,梁启超与大家闺秀李蕙仙完婚。此后,梁启超为政治奔走或者海外流亡,而李蕙仙则承担了家庭的重担。1899年12月,梁启超赴美国檀香山处理保皇会事务。客居此地的半年内,一位当地侨商的女儿何蕙珍(芳龄二十)担任梁启超的英文翻译。那时的梁启超二十啷当岁,风华正茂,文名著于海内外,何氏早就是他的铁

  • 何蕙珍为什么终身未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何蕙珍

    世间自是有情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逃不过“情”这关。民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女子,在青春萌动的时候,就倾慕一代大家梁启超,她多次主动示好、表白,却终身未获得回应,一直到她老去……这位女子名叫何蕙珍,出生于1879年, 比梁启超小6岁。从小生长在

  •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段时间做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蒋介石

    蒋介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始,先后统治中国达22年之久,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日,蒋介石的威望可谓如日中天。然而1949年12月10日,他却不得不从成都仓皇起飞,前往台湾,从此再也未曾踏回大陆半步,直至客死“孤岛”。1949

  • 为什么匈奴女子都不嫁到中原 只有中原远嫁匈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

    匈奴在中国历史上有昭君远嫁到匈奴和亲的故事,但却未有听说匈奴女子嫁到中原的事例,中原人为什么不愿意娶匈奴女子做妻子呢?中国在经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个伴随着中原王朝旁边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匈奴。它使各个王朝都非常的困扰,因为匈奴经常在边境挑衅,想

  • 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侍寝

    说到古代的妃子其实大家都知道的,看是光鲜亮丽,但是真正的了解之后还是很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毕竟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了,但是又没有办法,他们或许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希望的,这个希望就是怀上皇帝的孩子,也就是龙种,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怀龙种得有个过程吧,那么网友们十分好奇的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

  • 为什么泰山会被印在人民币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泰山

    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名字来,其中有很多名山,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去游览,并且文人墨客都喜欢写下自己游览的心得以及感悟,就更让和这些山川闻名。但是其中有一座山很特殊,那就是泰山,因为它是出现在人民币五元的背后的。为什么中国名山有那么多,华山、嵩山、甚至是珠穆朗玛峰,但是偏偏只有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