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影武者和影有什么关系?日本古代影武者形象是怎样产生的?

影武者和影有什么关系?日本古代影武者形象是怎样产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73 更新时间:2024/1/23 12:27:19

黑泽明的影武者其实并不算一部意境片,写实成分还是主体,但影似乎又看到了一种熟悉的身影,就是比较虚无缥缈的感觉,很多不具化的表现都呈现了出来。所以看起来会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那日本古代的影武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其实关于日本的武士道还是比较严肃的,影武者的出现更是将这种化输出到了全球。影武者更多是一种寄托上的意义,带来一种美感但却很残酷。

那武者身着黄绿色胴肩衣,以白巾缠头,乘坐月之马径直奔袭而来,连伐三刀。(武田)信玄公站起身,用军配团扇抵挡,后来观瞧,这团扇伤痕八处。后听得,这武者便是辉虎公(上杉谦信)。

若熟知日本战国史,这一段想必不会陌生,这正是日本军记小说《甲阳军鉴》记载战国名将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展开“一骑讨”(单挑)片段。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剧,这场爆发在1561年的第四次川中岛战役都是创作者反复触及的题材,其中种种传奇故事也让人对战国时代心驰神往。

川中岛之战“一骑讨”塑像

但在这个故事里,还隐藏着一个更不为人知的传奇之处:在江户时代成书的《上杉家御年谱》里,“伐三刀”之人并非上杉谦信,而是位列“上杉家十七将”之一的家臣,荒川长实。若真是上杉谦信所砍,上杉家一定会将其当作主君的丰功伟绩加以歌颂,然而官方记载却写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武将,这说明这个记载更有可能是真的。

换言之,荒川长实故意打扮成上杉谦信的模样,单骑前往敌方阵营里攻击敌军主将。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代替主君出战,甚至孤身进入敌阵,荒川长实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看作是主君上杉谦信的“影武者”。

上杉谦信

艺谋导演近期即将上映电影《影》,塑造了一个代替主君出现在人前的“影子”形象。但在历史上,“影武者”并不一定是一个专门的职位或是专门的人,更有可能是在战场上穿上与主君同样的衣服与甲胄,以保护主君或是执行诸如袭击武田信玄这样的特殊任务。

传承:影武者的来源与发展

“影武者”的概念很简单,就是找一个面容相似、身材相仿的人去替自己担负风险。而越是战乱,风险也就越大,那么欺骗敌人、甚至欺骗己方人员都显得颇为必要。

日本最早出现“影武者”传说便与日本历史上唯一一次自行称帝的平将门有关。平将门起兵反叛,意图统一关东地区,另立朝廷,遭到其他武士的围攻。为了让自身免于灾难,据说有六位“同姿之人伴左右”,号称”七人将门”。之所以一共七人,传说是平将门得到了北斗七星之神妙见大菩萨的保佑,因而降下六位武者保卫这位“新帝”。

再就是镰仓时代末期,后醍醐天皇意图颠覆镰仓幕府,重新让天皇执掌政权,因而纠集亲信发动“元弘之乱”(1331-1333)。为了不让未经战阵的天皇直接操刀军事指挥,心腹重臣花山院师贤便穿起天皇的衣服与饰品,指挥着比叡山延历寺的僧兵大破幕府军。不过在战役结束之后,花山院师贤的身份暴露,延历寺僧兵军心动摇,他也被迫逃出比叡山。

而在元弘之乱的终局阶段,后醍醐天皇的皇子护良亲更是获得“影武者”的保护。当他被6万幕府军队围困在吉野山,武将村上义光挺身而出,穿上护良亲王的铠甲,先是高呼“吾乃后醍醐天皇第二皇子一品兵部卿亲王护良”,后则挥刀切腹,死前还用最后一丝力气将肠子掷于敌军身前。在其拼搏下,护良亲王逃出升天,为日后重掌政权打下基础。

村上义光切腹图

很明显,在这一阶段,“影武者”的主要功能还是在战场上保护主君的生命安全,在紧急时刻争取时间,但从战国时代开始,“影武者”便出现了另一种职责,即黑泽明《影武者》塑造的那种出现于政治场合的“替身”。

1549年,大国(奈良县)大名筒井顺昭病危,儿子只有两岁,主少国疑情形下,筒井顺昭一边要求家臣宣誓效忠,一边秘不发丧、而是找到与自己容貌相似的奈良盲僧木弥作为“影武者”代行职责。直到3年后孩子少许长大,木阿弥才回到寺院重新修行。由于木阿弥并没有贪恋身为大名的优遇,也没有试图抢班夺权,而是遵守约定按期交还政权,日本便也有了“原来的世阿弥”这种俗语,形容一个人能够坚守初心。

筒井顺昭(传以木阿弥形象所画)

更著名的是武田家“影法师”群体。由于武田家拥有要害山城(城池)、踯躅崎馆(居馆)两座首府性质的居所,为防刺杀,他便安排了数名与自己相貌、身材相仿的武士作为替身,出现在不同居所以让人难以了解武田信玄的具体行踪。根据武田家旧臣在1600年一份回忆录(曲渊宗立斋等言古主武田家之事上书)里提到,武田信玄身边至少有三位“影法师”,这些武士经常穿戴着属于武田信玄本阵的旗帜,让战场上同时出现多个“武田本阵”,有些人甚至认为,在川中岛之战“一骑讨”的“武田信玄”也是一名影武者。如果这个说法为真,那么这起著名的传奇故事恐怕也要重写了。

武田信玄

按照《甲阳军鉴》记载,1573年武田信玄去世之前曾要求三年秘不发丧,自己的遗骨要沉于湖底,“影法师”定为自己的弟弟武田信廉。为了确认武田信玄是否死亡,亦敌亦友的北条家派出使臣拜访,但使臣看到武田信廉并没有发现破绽,足见选人用人之成功。不过也正因武田信廉有着“影法师”地位,日后一直不愿意完全听从武田家的后继者武田胜赖指挥,甚至在1575年决定武田家命运的长筱之战中擅自脱离阵型后撤,直接导致武田家惨败。最终在1582年武田家灭亡以后,武田信廉也身死人手,属于武田家的“影法师”故事就此终结。

传说:德川家康也是影武者?

1902年,一本名为《史疑德川家康事迹》的奇书在日本出版,引发舆论界轩然大波。

对于一般人而言,德川家康以江户幕府初代将军的身份与战国时代的最终赢家而著称,但在这本书作者村冈素一郎看来,最终坐在将军位置上的那位德川家康却不一定是真人,而是有人冒名顶替。

德川家康

作者认为,真正的德川家康在1560年前后、也就是还叫做松平元康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而当时长子松平信康只有3岁,同样为了家族安全,日后的松平元康乃至于德川家康都是一名叫做世良田元信的“影武者”所扮演。按照这种解释,真正的德川家康只有长子松平信康一个后代,剩下所有德川家康的儿子都是“影武者”的后代,正因如此,到1579年织田信长要求德川家康杀死私通敌人的松平信康之时,这位“影武者”才能痛下杀手,抹除这个碍事的正统继承人,改让自己的后代继承德川家。而且即便日后成为“天下人”,“德川家康”也从未给这位儿子提高过祭祀待遇。

相似的解释也用于德川家康一生的另一大重要事件,即重臣石川数正在1585年叛逃一事。石川数正与真正的德川家康是一对发小,两人一起走过很多艰难坎坷,感情很深,而因“影武者”逼死松平信康,他也心生愤慨,最终背叛德川家而去。由于丰臣秀吉随后成为全国统治者,“影武者”德川家康并没有处罚石川数正的后人,但进入到江户时代,在德川家成为全国统治者后,石川数正的两个儿子先后被废除封地,似乎也是这一说法的佐证。

黑泽明《影武者》海报

《史疑德川家康事迹》出版以后,仅仅卖了第一版500本以后就没有再版,随后在历史上几乎绝迹。究其原因,还是德川家与家臣的后人们在近代都依然受封高级贵族(华族),不可能容忍这种言论充斥于世。不过到了二战以后,社会风气大变,这种论调便从故纸堆里重新出现,1958年,历史小说作家南条范夫根据这个理论出版《愿人坊主家康》,1963年《史疑德川家康事迹》作者的外孙把这本书重新出版,重新引发舆论讨论,甚至引起历史学界注意。

按照日本战国史专家桑田忠亲《战国史疑》考证,村冈素一郎这本《史疑德川家康》与史实存在大量出入,逻辑推理也存在问题。如松平信康事件,其实德川家康一直对这位这位早逝长子记挂在心,1600年德川家康面临一决天下的关原之战,而继承人德川秀忠率领的3.8万人主力部队却未能即时感到现场,德川家康曾感叹“若是信康在世就好了”;至于石川数正出逃一事,历史学家则认为,如果这位与德川家康亲密无间的“发小”真是因“影武者”而叛逃,那么他一定有充足理由新主君丰臣秀吉汇报这件事。

《影武者德川家康》剧照

综合来看,德川家康是“影武者”这件事在历史学界并不值得一论,但文学界对于这个噱头却是乐此不疲。受到“影武者”说法的影响,1986年开始,小说家隆庆一郎开始连载小说《影武者德川家康》,其中虽然保留了世良田元信本人的出身设定,但把真正的德川家康死亡时间延后到了1600年关原之战时分。为了让德川家挺过难关,世良田元信暂时接过家主之位,帮助属下家臣稳定军心,日后他为了开创自己理想中的社会,便离开主城江户城,来到不远处的骏府城、以退休将军(大御所)的身份继续执掌政权。这部小说以虚构情节暗合历史事实,受到热烈欢迎,1998年与2014年,这部小说两度被改编为电视剧,对历史爱好者而言有着很有趣的观影体验。

流传:“影武者”电影的象征意义

其实从历史来看,“影武者”只是权宜之计,其存在形态并没有太多特殊之处。但对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而言,“影武者”确实寄托着一种奇幻的美。

黑泽明在1980年拍摄的《影武者》是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虽然采用了武田信玄死后秘不发丧的故事,但核心却是讲述一个普通小人物逐步走向“体制化”的过程。从最初一名即将被砍头的盗贼,主人公“影”被迫抛弃身份而装扮成武田信玄的样子,却又受到武田家这个巨大体制的影响而被迫依附于这个身份,乃至于他的身份被周围人识破揭穿以后,他已经难以适应原有的身份,而是选择作为一名武田家士兵战死沙场。应该说,正是有了“影武者”的设定,整部电影关于身份错位的阐述、对于虚幻庞大帝国的讽刺才能站住脚跟。

黑泽明与科波拉等人的合影

当时的黑泽明既是诸如乔治·卢卡斯、科波拉这种好莱坞大导演眼中的“电影天皇”,却又在整个70年代不受日本影坛的欢迎、乃至于被人认为已经过时,黑泽明对于身份错位的理解与体验恐怕并不亚于《影武者》主人公。事实上,《影武者》正是黑泽明的第一部彩色长片,这也为他日后的鸿篇巨制《乱》打下坚实的基础,80年代以后的黑泽明在精神层面脱胎换骨,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50年代黑泽明的“影武者”。

今天的张艺谋,年龄、名望、地位都跟当时的黑泽明有点相近,也是毁誉参半,面临创作瓶颈期,选择这一时点拍摄一部张版“影武者”,他会像当年的黑泽明一样,迎来翻身吗?

标签: 影武者

更多文章

  • 张飞和关羽谁更忠于刘备?刘备不怕兄弟反目成仇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飞,关羽

    虽然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是结拜兄弟,但随着刘备的权势越来越大,兄弟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其妙的变化。那关羽和张飞到底谁更加忠于刘备一些呢?可能关羽给刘备的压力还是会更大一些,毕竟关羽能力最强,而且不管是带兵还是亲自上阵杀敌都是三国一等一的高手。但最后关羽却为自己的大意买单,而刘备也为了帮关羽报仇,导致自

  • 古代帝王为何会经常大赦天下 对所有罪犯实行大赦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

    在古代,作为一朝天子的皇帝常常会在重要的日子等大赦天下,那么,皇上大赦天下是不是因为心情好呢?尽管古代大赦频繁,但是不是对所有罪犯实行大赦呢?中国古代帝王以施恩为名,常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或者遭遇大天灾情况下,常颁布赦令。一般在新皇帝登基或者皇宫有重大喜庆时,通常会赦

  • 古代女子为何婚假年龄特别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

    如今各国对于男女婚假都有法律规定的最低年龄,只有到了成年,结婚生子才适合。那么,古代女子还没有发育“完全”,为啥十三四岁就出嫁?说了你可能不信。人的身体构造服从自然界动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但是最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与普通动物的区别是,人类的神经控制能

  • 古代判死刑并不容易 断头饭大有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

    看古装剧时,总是难免会有很多犯人被斩首的桥段,不过一般镜头总是较为温和地表现行刑的场景。其实在古代,被判死刑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并不是动辄就要砍头那么简单。古人信奉神明,对人的生命更是十分宝贵,所以即使有各种刑罚,也不会轻易地降下死罪。死刑在古代有着极为严格的考量标准,而且判死刑的权利只有中央的中枢

  • 唐朝建立后李渊为什么要杀掉功臣刘文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李渊,刘文静

    开国功臣,听起来的确是风光无限,可以光宗耀祖的那种,但是同时也意味着非常大的风险,因为有些皇帝很可能会一声令下,就把那些功臣都给斩杀殆尽了,毕竟皇帝是可以共患难的,但是享福就很难了,伴君如伴虎。不过,唐朝建立之后,开国皇帝李渊,谁都没有杀,就只是杀掉了宰相刘文静,这是为什么?1.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

  • 吕布谋士陈宫被俘之后为什么求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宫

    陈宫,是东汉末期的一名谋士,还是吕布手下的首席谋士,也是一名将领,可谓是足智多谋。不过,我们都知道,最终吕布被曹操俘获杀掉,而陈宫,曹操其实一点也不想杀他,毕竟陈宫才能出众,曹操爱才之心太强烈,自然不愿意陈宫死。只是,陈宫本人却只是一心求死,一点也没有想要活下来的意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陈宫被曹

  • 古代为什么要把犯人送到边疆而不是关进监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

    历史上,几乎各朝各代都会把部分罪犯送到边疆,而不是就近的监狱,这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送到边疆几乎等于是判了他们死刑,甚至有很多犯人还没到边疆就已经去世了,不过把他们送去的目的还是当苦力,为了修建边疆的防线,所以必须派很多人力过去。所以对于很多犯人来说,去边疆还不如直接给个痛快,当然你肯定是没得选,如果

  • 光绪帝的年号为什么没有避讳"道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光绪帝

    我们都知道,古代一直都有一个“避讳”的说法,后辈人是不能使用先人使用过的名字里面的字的,这也就造成很多古书里面出现一些让很多人有的时候不太能看的明白的名字。因为避讳,所以古人经常会改动一些字。但是清朝时期,光绪皇帝的年号光绪,为什么没有避讳道光皇帝的道光?年号需要避讳吗?1.

  • 汉成帝刘骜怎么死的?汉成帝刘骜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成帝

    汉成帝刘骜的梦想大概就是玩遍天下美女,对于刘骜好色的事迹,史书上说的可是非常香艳,比如说班婕妤、赵飞燕、赵合德……反正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大明星美女。据说刘骜最后就是在美人怀里挂掉的,因为服用春药过多,导致脱精而死。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刘骜生活荒淫,先是专宠少年结发妻子

  • 东汉的宗庙是会供奉西汉皇帝的牌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汉

    说到东汉和西汉其实也还是很纠结的,当然了这些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了,比较都是历史了,话说其实在东汉的一些宗庙会不会贡献西汉皇帝们的牌位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不妨就这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首先回答问题,东汉的宗庙是会供奉西汉皇帝的牌位。那么为什么会供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