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宣太后芈月下台的原因

宣太后芈月下台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4/1/22 15:22:36

最近宣太后芈八子(后世称其为芈月,但史书并未记载她的名字)成为人们热议的人物,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太后的人,以太后的身份与自己的异父弟魏冉统治秦国长达四十一年之久。

同是宣太后芈八子又是一位谜一样的人物,她为何后被自己一手拥立的亲生儿子赶下台?又是谁极力促成此事?宣太后、魏冉等人最终的人生结局又如何呢?

宣太后芈八子被自己儿子赶下台的原因很简单,两个字权力!《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不止一次介绍父子、兄弟间血腥的争权斗争,权力面前无父子,也没有母子!

公元前307年,18岁的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史书记载“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确实在宣太后、魏冉执政期间,秦国国力蒸蒸日上。

如果说18岁还“年少”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昭襄王逐渐长大成人,而宣太后、魏冉却一直没有归政的意思。

秦昭襄王这一等就是36年,他已经从青葱少年,成为54岁的大叔了。36年间,他空有国君之名,无有国君之时,秦昭襄王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不愿意继续做傀儡。此时一个人的出现帮他促成他解决这个问题!

公元前270年,穰侯魏冉想越过韩国、魏国,去攻打齐国。一个名叫的人范雎(jū)立即上书,秦昭襄王读罢,立即派人招其入宫。入宫时,范雎故意做错路,遇到秦昭襄王出来,也不跪拜。

旁边的宦官呵斥道:“大王来了!”范雎反而故意说道:“秦国哪里有什么王?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对于范雎的话,秦昭襄王都听到了,但却更他更加恭敬。

见秦昭襄王态度十分诚恳,范雎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阐述了自己对于秦国发展的看法,原很长,但道理明白,四个字远交近攻!

范雎提出了这个非常著名的策略,同时他也很清楚,现在宣太后在宫中势力强大,所以他对宫中之事并未涉及。秦昭襄王大悦,立即任命范雎客卿,为自己出谋划策。

经过几年的酝酿,公元前266年,范雎与秦王展开了一场密谈,范雎引述古今的历史实例,来说明君主无权的危害。

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其有王,提出“善治国者,乃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最后他还秦昭襄王做了一个预测,“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秦昭襄王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下令废去芈八子太后之位,同时把她的几个弟弟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出秦国,同时任命范睢为相国。

当穰侯带着财物返回自己的封地时,守门的管理检查,其金银财宝竟然比国库还多。失去权力与地位的芈八子迅速衰老,第二年就病死,她的弟弟魏冉也因失去权势抑郁而死。

宣太后堪称中国古代一位女政治家,但她的悲剧在于“只知进,不知退”。当秦昭襄王彻底摆脱母后专权的时候,这位君主已经59岁了,即位也已经41年了。

不过好在秦昭襄王长寿,他在位56年,秦国在他的引领下,独霸天下,为秦始皇的统一奠定基础。

标签: 宣太后

更多文章

  • 萧太后为何下嫁韩德让是真的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太后

    在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死对头,她就是辽国的萧太后。那位萧太后实际上是当时辽国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极具才能。历史上,杨业和儿子的确死在了宋太宗对辽发起的“雍煕北伐”战争中。萧太后本名萧绰(953年-1009年),小名燕燕,故也称她为萧燕燕

  • 愚民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对民族强盛和进步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愚民

    说到愚民文化好像是一件很有争议的话题了,话说其实大家都知道愚民文化真的不好,那么他到底不好在什么地方呢?如果真的要研究的话,那么愚民文化会对民族强盛和进步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愚民思想的特点是,扼杀思想,扼杀言论。使人民愚昧无知。愚民思想的鼻祖是法家的商鞅和韩非子。把愚

  • 戊戌变法中袁世凯为什么要出卖光绪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世凯

    很多人说光绪帝被慈禧害死,袁世凯有很大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维新变法失败后,袁世凯出卖光绪帝开始说起。有的读者可能会问袁世凯为何出卖光绪帝,袁世凯是如何出卖光绪帝?1898年,清廷年轻的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推动下推动下,冲破顽固派的阻挠,开始实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初期,袁

  • 清朝皇帝后宫妻妾能拿多少“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

    自古以来,古人都是很注重长幼尊卑,高低贵贱。而清朝后宫更是如此。从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到答应等后宫妻妾都是按照品级来领俸禄的。那么,清朝后宫妻妾的俸禄是多少?后宫妻妾俸禄真的很少吗?后宫人员多,靠吃“大锅饭”,无节制地花销,再厚的底子也受不了,必须

  • 清朝皇子们的婚礼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

    以往电视剧上皇子们的婚礼总是热闹非凡,极其讲究的。那么,清朝皇子们的婚礼究竟是怎样的呢?清皇子结婚有何特殊习俗?带着这些问题,随着小编一起,好好了解一下吧!1.指婚:皇室婚礼没有议婚的过程,而由皇帝指 婚代替。皇子长到15岁一般就要成婚。婚姻由皇帝在入选的秀女中指定,内务府行文钦天监选取指婚吉日,

  • 清朝试婚格格的由来与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

    试婚格格是干嘛的?关于清朝试婚制度大家肯能略有耳闻。下面就重点给大家介绍下试婚格格具体是干吗的?PS:试婚之仪是清宫特有的习俗,此举仅限于皇家公主下嫁,其他王公贵族禁行。清朝试婚制度发展:清朝皇室实行“试婚”制度,主观是想让小皇帝、小太子在婚前就懂得男女房事,在正式大婚后面

  • 宋高宗赵构为何盛年主动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高宗

    对于一位活了八十多岁的封建帝王来说,五十来岁恰好是盛年,也是执政的黄金时期。再者,大凡封建帝王,没有一个不贪恋权势的,只要不受外力逼迫,只要健康状况尚可,只要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龙椅上,没人情愿将皇权拱手让人,哪怕继任者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这一规则下,宋高宗盛年主动把皇位让给养子赵眘的壮举,在中国历史

  • 烛影斧声什么意思?烛影斧声和宋太宗皇位继承有何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

  • 金匮之盟来由简介 金匮之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记载是奉太后“金匮遗诏&rd

  • 古人行房事时都注意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行房事

    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是人的自然本能,就像人需要饮食一样,但是性与饮食如果过度或不加节制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西汉名医淳于意医治病人的故事就有多例因放纵淫欲不知道避讳而得病,最后导致死亡的,很值得借鉴。酗酒同房导致死亡西汉齐国(刘邦庶子刘肥的封国)有一个叫成的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