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写罪己诏是真是假?

汉武帝写罪己诏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29 更新时间:2024/6/23 3:36:34

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晚年时期做了不少错事,尤其是听信小人的话,将太子逼到走投无路,皇后也因此而死,而知道真相的他下了轮台罪己诏,反思自己的错误,这一点一直都让很多人称赞,因为身为皇帝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所谓汉武帝的这个轮台罪己诏的真假了,不仅如此,还认为就算真的有罪己诏,那也是汉武帝在作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汉武帝晚年过失甚多,却并没有改变初衷

首先来看一些"罪己诏"之前发生的事情。汉武帝从掌权开始,便把对外征战当成重点事务,一心想通过辉煌政绩来名留青史。但是,长年战争所引发的后遗症是相当严重的,国库空虚没有存粮,百姓们的生活更是困苦无比,这不应该是明君治理下的情景。

汉武帝暮年时,巫蛊之祸再次爆发,他并没有吸取之前陈皇后的教训,反而大肆诛杀数百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当汉武帝回过头再看,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他自责后悔更害怕,总担心那些冤死之人的报复。就在这时,有人建议在轮台屯田,这样才能供应西域战争所需。汉武帝思考过后,居然驳回了这些人的建议,与此同时,他还下了一道"罪己诏",陈述过失弥补错误。所谓的汉武帝"罪己诏",过程看似有理有据,却并不符合历史。那么,那份诏书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

在诏书中,汉武帝否决了轮台屯田的建议,他觉得这件事弊端太多不可行;其次,检讨征讨匈奴的失利原因;最后,汉武帝还提到了来年的武备政策。换句话说,这本诏书中的内容多是寻常国事,并不涉及"罪己"内容。重点来看一下"李广征讨匈奴"这件事,汉武帝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失败,原因肯定在皇帝的身上。

其一,派兵出征的原因是匈奴事先挑衅,而且他们扣留大汉使者,不出兵不能维护国家尊严;其二,在正式出兵前,曾经征求过众位大臣的意见,他们都表示了同意;其三,方士占卜后,认定出征必能大胜。细想一下便能看出,汉武帝根本就没有自责,反而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其他人,这难道就是"罪己诏"吗?

据说,太子刘据惨死后,汉武帝幡然醒悟,不但诛杀陷害之人为太子报仇,还看清了方士们的骗局,再也没有长生不老的心思。翻阅史书后可以发现,这些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那一年的正月,汉武帝到东莱想要东渡,后来又泰山封禅,如何会在几个月后便突然改变心意呢?

2、罪己诏内容不实,受错误史料的误导

在汉武帝所出的诏书中,马政是为了战争储备,如果他真的有意休养生息,应该以农业为主。而且,通篇内容看下来,汉武帝没有表现出丝毫悔意,只是在推脱自身责任而已。去世之前,汉武帝为新君准备了几位顾命大臣,其中便有桑弘羊这个人。

桑弘羊的职位是御史大夫,如果上一任宰相离开,他便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而且,当时的宰相田千秋基本不管事,桑弘羊才是外朝臣子的领头羊,比如说之前提过的轮台屯田一事,便是由桑弘羊主导。桑弘羊注重财政改革更支持对外战争,所以他才能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换句话说,汉武帝把这样的人留给新帝,就是希望他延续之前的对外政策。总而言之,"罪己诏"完全不符合历史。

"罪己诏"一事,受到了《资治通鉴》的错误影响。在《资治通鉴》当中,汉武帝的史料多是根据故事小说改编而来,而正史当中却不见记载。司马光编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后世帝王要以文兴邦,这样一来,很多事情便都能说得通。中国人素来讲究以史为鉴,当过多的政治原因参与其中时,史料的真实性便不再重要。

3、总结

若是站在老百姓的视角评价汉武帝,会觉得他是扰乱世道的暴君。在汉武帝登基之前,百姓们的生活水平相当不错,就算是那些普通人家都有存粮。但是战争过后,百姓家徒四壁朝廷财政亏空,这样的代价真的值得吗?换个角度再想,汉武帝之所以对外征战,终究是为了统一天下的大事业,这才是明君风范。人无完人,君王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私心与考量。

标签: 罪己诏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的一天都是怎么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

    在古代,皇帝就是一个国家的大BOSS,最高领导者,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肯定是威风凛凛,高达帅气的形象,能够呼风唤雨、挥斥方遒。然而历史上真正的皇帝真的就是这么一个形象吗?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真是的皇帝可以说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民公仆。下面小编小编就来讲讲清朝皇帝一天的安排和生活是怎样的吧。大家心里会不会

  • 鲜卑人为什么长得俊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鲜卑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鲜卑人的故事,有的人说这个鲜卑人长得非常非常的俊美,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这个鲜卑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吧!鲜卑人拿现在人的审美来看,也的的确确是比较漂亮的,毕竟有白人血统,什么高鼻梁啊,什么这个金发碧眼啊,也都是

  • 皇后胡善祥为何被明宣宗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善祥

    1426年,朱瞻基即位,当时他册封了胡善祥为皇后。不过谁也没想到,看似恩爱的皇帝和皇后,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1428年,胡善祥皇后的位子被废,她也因此成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胡善祥被废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法师,得到张太后眷顾。很多人想不通胡善祥到底做了什么,朱瞻基要废掉她。其实她并没有做什么,这

  • 清朝大妃阿巴亥为何一定要被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阿巴亥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晚,沈阳盛京宫中哭声一片,其中最为悲切的是一位容貌秀美、丰仪端庄的满洲贵妇,这位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位大妃不仅在这一天失去了她的丈夫,而且刚刚从皇太极宣读的遗命中得知她将被殉葬。这将意味着这这场劫难中,不但她是牺牲品,连她的深受努尔哈赤喜爱的儿子也将无缘汗位。一这位大

  • 明悼毛皇后为何会被魏明帝曹叡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悼毛皇后

    皇帝是一个国家的首领,权力至高无上,所以皇帝的妻子在地位上也是很尊贵的,如果能有幸成为皇后,成为皇帝三宫六院的掌权者,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吧。可是三国时期有一位皇后,只是对着皇帝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皇帝当时也没有表露声色,可是转身就下令把皇后直接赐死。这位皇后就是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明悼毛皇

  • 碽妃究竟是不是朱棣的生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碽妃

    都说明朝还算是有骨气的封建王朝,因为好像都没有听说过把皇女公主们远嫁和亲当作政治的牺牲品,也有人说是因为明朝的皇帝太过于抠门了。可是这些皇子皇女的生母皇帝的后妃们好像表面荣光无限,然总有那么些个例存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碽妃就很是悲惨了,即使给皇家开了支散了叶还是难逃酷刑,死后还没有被下葬皇陵中。

  • 圣母血泪是怎么回事?圣母血泪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圣母血泪

    最近有人问这个圣母血泪的故事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好像非常的有意思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了,下面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其实故事也非常的神秘加精彩了,哈哈,话说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一起揭秘吧!圣母血泪事件始末1995年,在意大利港口城市奇维塔韦基亚,一名5岁女孩看见圣母玛利亚雕像

  • 平西将军马超投降刘备后为何被雪藏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超

    三国时期是豪杰并起,英雄辈出的时代,流芳百世的武圣关羽就是这个时期杰出的人物,“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用来形容吕布的天下无敌,常胜将军赵云也是后世尊崇的对象。但能够独当一面的英雄却不多,关羽一人镇守北有曹魏南有东吴的荆州,却能够保荆州无恙,能够达到关羽成就的人不多,但马超确实能

  • 王莽在位期间出现的巧合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莽

    自从量子力学普及,王莽身上笼罩的谜团越来越多,让人欲罢不能。于是,除了那个著名的“穿越”游标卡尺和改制外,很多人又挖掘出更多王莽时期超越时代的奇迹!基于量子力学的“穿越”理论不同于超光速的时光倒流,而是像《复联》那样,通过力场回到过去。让我们回到正题,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究竟是预言还是后人所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很多人都知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在史书记载当中,这句话是楚南公所说,而结合后来的历史来看,也更像是一句实现了的预言,因为后来的确是楚国又灭掉了秦国。但是,这句话究竟是一句在事情发生之前的预言,还是事情发生之后后人所说的话呢?有没有可能其实是司马迁自己所说呢?下面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