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何突然败走麦城?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何突然败走麦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35 更新时间:2024/2/10 3:35:45

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关羽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襄阳还有樊城。后来关羽利用十几天的霖雨,让城内的魏军只能被困其中,然后乘船进攻拿下魏军的支援部队,还生擒于禁庞德。此时关羽形势一片大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故事便由此而来。不过好景不长,关羽没想到孙权竟然派出吕蒙偷袭荆州,还暗自联合曹操对他形成夹击之势。最后关羽等不到援军,落了个败走麦城的下场。

蜀汉大将关羽的败亡,一直都是无数读者唏嘘感叹的地方。想当初,关羽千里走单骑,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樊城之战,曹魏守将曹仁,只能龟缩不出,曹操急令于禁解围,却被关羽利用地形优势,借来大水淹了曹营七军。一战之下,庞德战死于禁投降,这又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只可惜,关羽锋芒毕露,不懂得韬光养晦,最终为自己惹来了大祸。从关羽一生行事来看,他确实得罪了太多人。对此,陈寿对他的评价是“刚而自矜”。而且关羽这份矜傲,还是面对士大夫,这和张飞恰好是相反的。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陈寿这句对关张二人的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张飞出身名门,对一些名士都非常礼遇。比如他曾经拜谒过蜀中名士刘巴,虽然遭到后者冷遇,但依然是没有生气。但是张飞对手下的士卒,却是“暴而无恩”,这才导致他最后死于张达、范强之手。

再回到关羽身上,他对士大夫的矜,也最终害了自己。《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孙权曾派人向关羽之女提亲。对此,关羽的回答则是:“虎女岂能嫁犬子?”这句话一出,算是彻底得罪了孙权,最终为他被东吴偷袭,埋下了深重隐患。这个桥段,其实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鲁肃为孙权提出的战略构想中,荆州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环。正因如此,孙刘联盟的战略目标自然在荆州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矛盾。关羽虽然知道一些,但他表现的确是太过强硬。正因如此,关羽水淹七军,才让孙权真正感到了威胁。孙权最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除了荆州也是江东必得之地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曹魏集团许下的重利。据《三国志·蒋济传》记载:“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孙刘联盟的面和心不和,其实有很多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可惜关羽太过高傲,把江东才俊都视作为一群鼠辈,这才又了后来的败亡。

其二,孙权不是没想过和刘备集团继续保持表面上的亲密状态。《三国志·关羽传》注引《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于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铬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话都说的这个份上了,哪怕孙权再能隐忍,他也是江东六郡之主,岂能一再遭受关羽的羞辱?由此,一场针对关羽的阴谋,便悄然展开了。

而关羽败亡的导火索,正是他这时候的大胜。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打出了他人生中最辉煌,也是最后的一场大胜仗。据《华阳国志·卷六》记载:“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汉水暴长,皆为羽所获。”目前一种主流说法认为,关羽的锋芒毕露,让孙权为之忌惮,最终同意了魏军联合。不久之后,吕蒙白衣渡江,开始对荆州南郡发起了进攻。

关羽远攻樊城在外,他不是没有想过孙权可能会突袭的原因。但是关羽,却非常相信自己留下来的对策。因为在樊城和南郡的这段路上,关羽命人每隔三十里,便搭建一座烽火台。万一荆州有变,消息很快便会传到樊城,到那时自己再领兵回防,也为时不晚。但是关羽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水淹七军,擒获了数万敌军,竟然成为了他败亡的导火索。

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值得玩味的是,关羽营中因为得到了数万俘虏,导致军士们的粮食无法满足。然后关羽理所当然的用出了老办法,命人“擅取湘关米。”可以看到,关羽的这个举动,可谓是驾轻就熟的表现。可以肯定的是,关羽镇守荆州多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同一次发生了。但是这时候的孙权和吕蒙,便利用关羽的这个行动,做起了文章:“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舟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关羽派去拿粮的士兵,被吕蒙偷袭,换做了自己的手下。就这样,在江东军队的里应外合之下,南郡轻易失守,甚至连点燃烽火台报信都来不及。而关羽轻慢他人的隐患,在他陷入劣势之时,终于爆发了。麋芳、傅士仁望风而降;刘封孟达见死不救。最终,一代武圣关羽就这样戏剧性的陨落在了麦城。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最后一年为何要杀掉朝中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前半生躬耕陇亩,韬光养晦,后半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智慧的化身,劳模的最佳代言人,任劳任怨的工作狂魔。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五丈原,萧瑟秋风起,一代名相陨落,徒留千古叹息。今日,正是孔明的忌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诸葛孔明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到底是如何度过的

  • 隋唐真的有燕云十八骑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燕云十八骑

    《隋唐英雄传》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过了,在里面罗艺带领着燕云十八骑给观众的影响非常深刻。这十八个人可以说个个都伸手不凡,就像是现在的特种兵一样。这燕云十八骑基本上都是在沙漠中行动的,很少会来到中原,但是只要有他们的出现,那就必定是一张腥风血雨。那么在历史上真的存在着燕云十八骑吗?其实这只是《隋唐英雄传

  • 唐太宗一生的耻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

    隋末,由于隋炀帝接连出现了决策性的错误,于是导致了名声怨起,各个地区都起义不断。最终隋朝便在李渊对率领的起义军给推翻了。在推翻了隋朝之后,李渊便称帝建立了唐朝,并将长安定为国都,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市。帝位稳定以后,唐高祖李渊便将大儿子李建成册封为太子,将二儿子李 世民封为秦王,四儿子李 元吉封为齐王,

  • 隋朝江南第一美女宣华夫人到底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宣华夫人

    说起宣华夫人,这是南北朝时期江南出名的美人,号称“江南第一美人”。在隋朝灭掉了陈国之后,宣华夫人就与其他陈国皇室都被送到了隋朝后宫。之后隋文帝垂涎宣华夫人的美貌,想要将宣华夫人那位嫔妃,在饱受丧国之痛后,宣华夫人成为了仇人的妃子。隋文帝的皇后是当年与其一起举兵的独孤皇后,独孤

  • 朱元璋曾经想要迁都西安最后为何要改变主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北京始终作为中国的都城而延续至今,然而若不是一位皇帝的意外死亡,明朝的都城可能就是西安了。而西安的著名的古迹钟鼓楼就是正式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接下来小编来给大家讲讲为何西安差点成为明朝古都的事情吧,希望大家喜欢。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

  • 古代女人生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不停的烧热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

    相信看过古装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古代女子生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当时医疗技术差,古代的医生里没有女性,而中国受男女有别的封建思想约束,只有产婆帮助接生,而产婆是并没有专业妇科生产知识的,接生婆对产妇生产情况基本靠经验和观察,所以生产时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在电视上我们看到,古代女人生孩子时,接生婆都是

  • 传国玉玺真的是由和氏璧做成的吗?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国玉玺

    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因为璧的意思指的就是环形的玉,所以即使我们没有看过和氏璧的实物,但还是可以通过这个字来判断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那我们知道玉玺是长方体的,那确实从环状玉变成长方体确实是比较难。毕竟玉不像金或者银其他的金属可以先进行熔化,然后再重新浇筑成型,有人说可以把玉先磨成粉,再塑成长方体,但我

  • 古代青楼女子是怎么避孕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避孕

    相信很多人会纳闷:古代帝皇后宫嫔妃数千,每晚都有被皇帝临幸的,他们是怎么采取避孕措施的呢?小编同样也好奇这个问题。其实,不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度,都有自己一套避孕方法,一起来看看。青楼女子避孕法:喝水银水银的确可以避孕的,但水银有剧毒啊,也许可能喝少量的不会死人。现在,在我国的北方农村,许多老年人年轻

  • 古代女人为什么会答应丈夫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纳妾

    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男人都耐不住寂寞,于是就开始找小三,包二奶,养情人……当媳妇发现后,就开始上演一场场老婆和小三撕逼大战……当然当发现男人找小三后,也会被社会各行各业唾弃,所辱骂,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男人娶妻纳妾都是很正常的事…&

  • 朱棣的母亲到底是谁?是元顺帝的妃子还是高丽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

    皇帝的身世,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真相,那些父母确定的新皇,自然是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但是有很多父母身份成谜的人,就是很多人讨论的对象。比如很多人好奇秦始皇到底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嬴异人的儿子,还有朱棣的母亲究竟是元顺帝的妃子,还是一个高丽妃子。接下来就一起来揭晓,朱棣的母亲究竟是什么人?说起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