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翦的生平事迹简介 秦朝名将王翦介绍

王翦的生平事迹简介 秦朝名将王翦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4/2/27 11:33:39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早年经历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少年时就喜欢军事,后来事侍奉秦王政(秦始皇)。

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十一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2、横扫三晋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十八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公元前227年(秦始皇十九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失败后,秦王政盛怒,并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攻燕国,燕王喜和代王赵嘉联合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二十二年),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攻打楚国,大败楚兵。

然后王贲军迅速北上,进攻魏国,最后用黄河、大沟水淹大梁城,城尽毁,魏王假投降,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国各地,设魏地东面为砀郡。

3、攻灭楚国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

不久,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是为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听说楚军正在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在身,难道忍心抛弃我吗?”

王翦推托说:“老臣病弱体衰,昏聩无用,希望大王另选良将。”秦王政再次致歉说:“好了,请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就说:“大王一定要用我,非给我六十万士兵不可。”秦王政满口答应:“听将军的了就是了”,于是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程。

秦王政自送霸上,王翦因手握六十万重兵,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秦王政大笑;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说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二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楚军因为兵少而无可奈何,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随后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晋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贲,也以战功著名,燕国就是被王翦、王贲两父子合力破灭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王翦和蒙恬立的战功最大,美名流传至后世。

王翦得胜班师回到咸阳,秦王为他举行庆功宴会,会上王翦便向秦王要求告老还乡,此后,他便回到家乡,过着农耕生活,终老于家,王翦南征北战,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盖世之功,现今陕西富平县道贤乡保留有王翦的墓址,后世人凭吊他为国统一所做出的贡献。

总的来说,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他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翦一生征战无数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

标签: 王翦

更多文章

  • 刘备用人的几种方式 除了慧眼看人还有什么高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

    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会用人,选贤举能是影响成功因素的重要条件,三国时期,刘备作为三足鼎立的一方力量,会用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刘备有慧眼会看人,象关张这样没于市井的奇才他都能发掘,这种言论的代表作品是黄易的《三国异侠传》,赋予了刘备面相术这种法术或技能;另一种说法是刘备会笼络人心

  • 诸葛亮的八阵图是怎么回事 关于八阵图的猜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八阵图是诸葛亮推演兵法而创设的一种阵法,诸葛亮的八阵图名气很大,但到现在人们已经搞不清那是怎么一回事。《三国志》中的记载很简略,后世的大军事家们虽也有继承和发挥,但也难说有多少真实性。《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陈寿编辑的《诸葛亮集目录》,也不见有“八阵图”一章。晋朝时,皇帝曾命

  • 杨门女将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杨门女将是否确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这些人物经常活跃在各种戏曲当中,有很多戏曲中都有她们的形象和故事,而她们的故事经过演绎,也基本上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不过,因为在这些故事当中,也有出现过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可能会被人认为是真实的故事,那么,杨门女将在历史上真的是确有其人的吗?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杨门女将?中国五千年封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 十二铜人下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

    史料记载,秦始皇完成了他的统一中国大业后,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收缴天下兵器,冶铸了十二个重各千石的大铜人,立在阿房宫的前殿。秦始皇为何铸造十二铜人?铜人有多重多高?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怎样铸造?在什么地方铸造?是谁铸造的?又是怎样消失的?有没有重新发现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均成为千古之谜。&

  • 妲己是怎么成为红颜祸水的 商朝灭亡到底是谁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妲己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商朝末期的苏妲己看作是亡国的代表人物,把她称作是红颜祸水,认为偌大一个国家的倾覆,完全都是妲己一个人的锅。后世更是将她化身成为狐狸精,而“狐狸精”也慢慢地有了非同寻常的意思,以至于现在一提起这个词,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在脑海里。但是,妲己最初到底是一个什么形

  • 清朝有哪些秘密组织?大清密探真的存在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密探

    大清可能存在密探,但是专门为了密探建立的组织可能就不存在了,而且肯定也没那么神秘。清朝的官府体制已经相当复杂了,如果还弄出几个秘密组织估计皇帝会被累死。不过用来收集情报和侦查的部门肯定还是会有的,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不像其他朝代皇帝会专门建立一个只和自己对接的机构。但这样并不利于政权的发展,有可能会

  • 明朝皇帝是怎样选皇后的?明朝选皇后有何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后

    明朝吸取了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严格控制后族的势力,因此明朝的皇后多为小家碧玉,来自民间。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

  • 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为何夜夜萧歌却终身不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飞燕

    赵飞燕,汉成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原名未被正史记载,通常认定为宜主,在位9年,汉成帝死 ,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历史上有“环肥燕瘦”的说法,瘦指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据说她能在掌上起舞,故有:“美人上马,马不知&rdqu

  • 楼兰古国为何会消失?楼兰古国埋藏着什么宝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楼兰

    楼兰,曾经是中国西域丝绸之路明珠和著名的沙漠绿洲。 后来,由于环境和时势变迁,楼兰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并最终淹没在自然和岁月的风尘之中。据传,盘踞大漠数年的楼兰皇宫里面财宝满盈,由此引来了无数西方探险家们的到来,楼兰古国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探险家们撩开……楼兰地处新疆巴音郭

  • 历史上的后妃是怎么侍寝的?盘点明清时期的后宫侍寝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侍寝

    古代皇帝的后宫美女如云,佳丽荟萃,甚至有的皇帝连自己究竟有多少嫔妃也记不清。而这么多妃嫔每晚都在等待着皇帝去宠幸。因此后宫对于嫔妃侍寝的管理制度应运而生。这种管理,到了明朝达到了一个相当完整严密的程度。虽然形成了制度化,可是,其中充满了荒唐、压迫和无耻。这种制度化管理,首先是对皇帝性生活的管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