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衡地动仪真实存在吗 有没有办法百分百复原

张衡地动仪真实存在吗 有没有办法百分百复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85 更新时间:2024/1/13 4:25:34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张衡地动仪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它能预报地震还是监测地震呢?我们看到的张衡地动仪是真的还是假的?

实际上,每过一年半载的,类似的讨论总要在网络上“卷土重来”。支持者们从不同角度寻找历史依据,以求为“张衡地动仪”的历史正本清源《后汉书》的记载被认为是铁证;反对者则坚信,地动仪是历史杜撰,经不起推敲。

张衡地动仪是真是假?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史书上的简短记载后来演变为流传甚广的故事东汉时期,地震灾害频繁,太史令张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探究,于公元132年创造了地动仪,成功监测到了包括陇西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地震。

一千多年前,张衡是否有能力造出如此高科技的地动仪?检验地动仪神奇的“陇西地震”是否属实?一直以来,各方学者争议很大。

质疑者认为张衡地动仪在原理上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有的甚至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这其中尤以奥地利人雷立柏最为尖锐,他曾撰写《张衡:宗教与科学》,认为中国人对张衡地动仪的情绪是一种宗教式的崇拜,在他看来,地动仪失传了,就说明它不科学、无实用性,没有不失传的道理。

但更多学者相信地动仪真的存在过,因为“如果明确记载的历史都不相信的话,一切历史都会变得虚无”。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学院教师陈天嘉博士认为,张衡地动仪是存在的,而且具有地震监测的功能,但复原工作暂时还没能完成。

地动仪长啥样?你看到的那个是“假货”

大家关于张衡地动仪的直观印象大多来自于课本中一张形似酒樽,外侧有龙珠、蟾蜍的图片,实际上这个在历史教科书中和科技馆里频繁亮相的地动仪,只是20世纪50年代一位叫振铎的老先生制作的复原模型。由于存在原理性错误,这个复原模型并不能真正进行地震监测。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是《后汉书》中关于地动仪的全部描述。后世的所有研究都是建立在这段文字的基础上。多少年来,学界对于这段记载逐字逐句都进行深入分析,仅其中“都柱”的理解,就产生了 “立柱”“倒立摆”“悬垂摆”等多种。

陈天嘉表示,一直以来关于张衡地动仪的研究不少,复原工作也一直在做,但因为古文记载太简略,后人的复原工作面临很多挑战,人们对于地动仪的争论也很多。

复原工作进行中,100%复原无法实现

1800年前的地动仪什么样?不仅是我们好奇,我们的前辈也很好奇。从100多年前开始,对地动仪的研究和复原就开始了。

近代地震学奠基者、英国人米尔恩,曾经用立柱做过实验。但实验中立柱在受到轻微的震动后就会四面乱倒,根本不能指示地动方向,后来他提出“悬垂摆理论”。1936年,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的学生王振铎画出了第一套自己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图稿,并在1951年根据“直立杆”模型的工作原理进行推断,做出了张衡地动仪的展览模型,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一模型广为流传,但其真实性和工作原理一直受国内外科学家质疑。

20世纪初,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冯锐和他的课题组做了大量研究并做出复原模型,但学界对这一版本的模型同样存在质疑,认为其关键之处与原始文献记载不能密合。陈天嘉表示,100%还原难度比较大,目前确实没能实现完全的复原。

最近一些年,尽管民众对地动仪的关注热度不减,但学界对张衡地动仪的关注热度有所减弱。对许多网友期盼的“复原地震仪实现地震监测和预报”,学界并不看好。在陈天嘉看来,科学界对张衡地动仪的研究和复原,历史意义多过现实意义。

标签: 张衡地动仪

更多文章

  • 阴婚是如何举行的 古代何时有阴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阴婚

    阴婚又称冥婚,如今只在一些偏远的地方还会有阴婚现象的存在,然而在历史上,阴婚在汉朝以前就有了,而且阴婚的仪式错综复杂,不同朝代不同地方风俗又各有不同,作为最特别的婚礼,阴婚也在历史上存在了不短的时间。阴婚也叫冥婚,是为死了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那时,老人们认为,

  • 古代近亲结婚十分流行 为何不怕小孩出现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近亲结婚

    如今是明文禁止近亲结婚,因为生出来的小孩容易患有先天性疾病,而在古代,对于近亲结婚不仅不排斥,甚至相当流行,那古代生出智障儿的却不多,这是为何?所谓的近亲(或称亲缘关系)是指3代以内有共同的祖先。若他们之间通婚,就称为近亲婚配,那就很有可能从他们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基因,并将之传递给子女。生出的孩

  • 古人是如何解决卫生问题的 竟比我们想象得要干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人

    讲究个人卫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注意的是也是对他们的尊重,而现今我们的卫生条件也越来越好,想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卫生环境是相对容易的,那么在古代古人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代女子,一个个都水灵灵的,看起来白白嫩嫩,光彩照人。尤其是一些清朝和明朝年代为背景的历史剧,给人感觉在那个年代

  • 古代钱币中间打孔的原因 为何最后改为无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

    中国使用钱币的历史久远,中国人最早用钱、最早铸造钱,有关钱的传奇说法亦多。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古人常用的是金属货币,金、银、铜铁都曾是铸钱的材料,其中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是铜钱。铜钱,与现在的硬币一样,圆形,中间有方形孔洞,专业上称为“圜钱”。因为铜钱这个特点,加上与大家生

  • 扬州十日造成了什么影响 如何评价扬州十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扬州在抵抗清兵失败后沦陷,清兵连续屠杀十日不封刀,尸体堆积如山,伴随屠杀而来的是抢劫、纵火、强奸等恶劣事件,给扬州百姓甚至整个扬州城、江南都造成了严重后果和影响。那么,国内、国外都是如何评价扬州十日的?国内关于扬州大屠杀,除了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有亲历、亲睹的逐日实录,《扬州十日记》在史学

  • 扬州十日时间 扬州十日记是伪造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扬州十日是发生于1645年5月20日5月29日,一场清兵对扬州百姓进行大屠杀的事件,这次屠杀被幸存者王秀楚记录在《扬州十日记》中。但清政府为了掩盖事件而封锁此事,世人对此一无所知,直至辛亥革命前夕,《扬州十日记》重回国内才将此事公布于天下。扬州十日时间关于屠杀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十天;一说

  • 项梁起兵反秦的原因_揭秘项梁起兵反秦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梁

    有了陈胜、吴广带头,各地起义军纷纷起来响应,嚷嚷着打土豪、分田地。在浙江会稽这个地方,率先起来打砸抢的是项梁、项羽叔侄。项梁本是楚人,他老子项燕是楚国名将,死于秦灭楚的战争中,因此,项梁对秦国可谓是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早期,项梁因为杀人,为避祸逃到了会稽,并在那里安定了下来。不过,杀父之仇他却从来

  • 秦末楚国将领陈婴为什么不称王_揭秘陈婴不称王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婴

    当各地的造反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浙江东阳这个地方也不甘落后。是个羊群就会有领头羊,是个山头就会有山大王,同理,是个地方就会有德高望重之人,东阳也有,这个人叫陈婴。陈婴,时任东阳县令史,也就是县政府里一个小小的办事员,他面相和蔼,待人亲善,大家都觉得这老头儿不错。看到其他地方纷纷举起反抗暴秦的造反

  • 明代严管官员私生活 嫖娼终生不录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代

    历史上各个王朝对官员的私生活,即个人生活,一般都要予以密切注视。不仅对官员的“公德”,而且对其“私德”,即个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实行严密监管。官员嫖娼被捉,终生不得录用明代对官员的私生活管得很严,禁止使用官妓,禁止嫖娼。而且明太祖还现身说

  • 古人压岁钱都发什么 原来古代早有存钱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压岁钱

    压岁钱如今称之为红包,是过年时候小孩们最喜欢拿到的“礼物”,我国传统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你知道吗?压岁钱由来已久,但你知道古代的压岁钱长啥样吗?宫廷特制“压胜钱”假如回到汉代,春节前夕,你会看到庄严的未央宫里,灯笼高挂,燃烛焚香,礼官正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