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奏折如何传递到皇帝手上 程序太多易泄露

奏折如何传递到皇帝手上 程序太多易泄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57 更新时间:2023/12/27 17:02:03

古代皇帝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批阅奏折,知道地方每天都发生了哪些大事需要怎么应对解决,而少有人好奇,这些奏折都是怎么最后传送到皇帝的手上的,现代有秘书处之类的机构,其实古代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机构。

就拿明朝来说,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传送奏折:通政司。

明朝的奏折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个人名义上奏的奏折,称为“奏本”,其他类都称为‘题本。而“题本”里的内容多为公事,禀报皇上,或着是有公事需要皇上拿捏。

题本一式两份,一份是由通政司直接送到宫内,交由管门的官员,呈递到皇上的办公桌上。而另外一份则会交给六科廊坊抄录。

另外一种,则就是奏本,奏本则是以个人名义通过官员直接递给管门官员,由管门官员再传递给皇上。奏本在皇上没看之前,是不会公开的,也不会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

因为由个人名义呈递的奏本,里面的信息一般都会是比较严重情节。所以都得由皇上看完、处理完之后,才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

这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因为电视剧里有说到‘我要去皇上面前参你一本、‘臣有要事禀奏皇上。

但明朝的题本、奏本有两个主要缺陷,一是格式太复杂,批复太缓慢,耽误时机,题奏本的书写,还有固定的格式,必须用体写,洪武正韵,字数和纸也有规定。

而且题奏本上传递,要经过通政司、书房备案、皇帝御览、内阁票拟、皇帝批红(明代中期以后多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和六科抄出等许多繁琐程序。

另外,题奏本非容易泄漏机密。程序太多,经手的部们多,人多眼杂,一些奏章有时候还未批复,就已经朝野皆知。如果通政司不小心或故意为之,章奏泄密太正常不过,也给敌人有机可乘。

标签: 奏折

更多文章

  • 古代官职和现代官职的比对 分管什么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

    古代官场也是画风三六九等,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权限,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能听到这些官职的名称,但是却不清楚到底是负责管理什么的,而如果将古代官职和现代官职一一比对,就可以清楚很多。宰相国务院总理大将军军委主席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吏部尚书中组部部长礼部尚书外交部部长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工部尚书建设部长刑部尚

  • 反其道而行之:道光帝选择储君的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光帝

    清朝自雍正以后的皇位继承制度,是所谓的“秘密建储制”,即在老皇帝还活着的时候,秘密定下储君人选,写好密诏,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背后,等到老皇帝翘了辫子,再由辅政大臣当众打开密诏宣读。此法一向为史家所称道,说它既让诸皇子有盼头,又弄不清到底是谁,

  • 残忍的刑罚方式之一劓刑 到了西汉时期才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劓刑

    我国的刑罚历史悠久,各种刑罚方式都能出乎常人想象,受罚者的痛苦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夏商时期,我国的刑罚就已经极其完善了,甚至还划分了类别,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劓刑就是夏商时期的五刑之一。所谓劓刑就是指割掉受刑人的鼻子,这种刑罚虽然不会像其他酷刑一样取人性命,但却是一种使人长久痛苦的刑罚。人的呼吸和嗅觉都

  • 中国古代早有指纹识别技术 成最早发明并使用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

    盖手印指纹识别如今运用于各个重要场合,以至于现在办理重要文件还需要用手指盖章,因为具有独一性,在古代,也能经常听到签字画押一说,原来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指纹识别。虽然在近代刑侦司法领域,指纹识别技术的应有,也就只有一百来年时间。但早在1927年时,德国学者海因德尔就在其著作《世界指纹史》里就做出重要

  • 开国典礼为何选择在天安门 原来背后故事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开国典礼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这个日子也成为历史上最庄严和最值得被铭记的日子之一,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必很少人会突然好奇,为什么当年的开国典礼选择在天安门进行呢?新中国成立之日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典礼上要举行阅兵式, 这个设想早在1949年7月底就确定下来了。可是,开国大典的地点

  • 历史上的镖局到底是怎么样的 保镖六戒需要戒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镖局

    现如今的物流往回倒历史的话前身就是镖局,古代镖局就是受人钱财,凭藉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又称镖行。在武侠小说中,也经常出现镖局,那么在真实历史中,镖局又是如何呢?旧时交通不便,客旅艰辛不安全,保镖行业应运而生,镖局随之成立。镖局有镖旗、镖号。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镖局承担的工作越

  • “理学名臣”丘濬是怎么得罪刘吉的?丘濬与王恕又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丘濬

    丘濬丘濬被誉为明朝中期一个全才式的人物,史称他“三教百家之言,无所不涉猎”,有着“理学名臣”、“有明一代文臣之宗”、布衣卿相等赞誉。丘濬作为明朝中期大臣,除了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外,在文学、经济方面也不逊色,他是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

  • 故宫太和门匾额上的错别字为何多年不改 背后真相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故宫

    细心地人可能会发现故宫太和门的匾额上“门”字是没有勾的,并不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而是特地让其留到今天,其实这个“门”字,一开始是有勾的,后来删除又恢复,恢复又删除,其间还出过人命,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一开始,秦汉时代,皇宫门字是有勾的。到了南宋,建都

  • 林则徐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林则徐用哪道菜反击外国领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林则徐

    林则徐林则徐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民族英雄,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更是清朝禁烟第一人。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至今我们都能从中领悟他不屈的民族脊梁,巍巍中华之骨。那么,生活中的林则徐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林则徐林则徐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目前流行两种说法,一种是:传说林则徐

  • 古代嫔妃制度的历史 古代妃嫔是如何划分等级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嫔妃制度

    关于帝王妃嫔制度始于何时,难以确考,而帝王妃嫔的数量、名号、等级制度,历朝历代也各不相同。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只是民间一种大概的说法,与实际的后宫体制并不符合。《史记·五帝本纪》以及《烈女传》等典籍记载,帝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一并嫁给了帝舜,姊妹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