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曹植闯司马门事件 曹植闯司马门是真的吗

历史上曹植闯司马门事件 曹植闯司马门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30 更新时间:2023/12/5 6:25:23

历史上曹植闯司马门事件:曹植闯司马门是真的吗

曹植醉酒夜闯司马门

邺城,曹丕府上。甄宓找到司马懿,向他说明了卞夫人召回曹植的意思,请求司马懿劝说曹丕开口,请求魏王曹操将曹植接回邺城。曹丕得知此事后,极其不情愿并且对着司马懿大发雷霆,司马懿负气离去。邺城郊外小河边,司马懿陪着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钓鱼玩乐,司马懿故意指鱼为马逗儿子司马昭,聪颖伶俐的司马昭毫不上当。天光大好,景色秀美,父子三人其乐融融。翌日,魏王宫。上朝在即,司马懿却迟迟没有出现,曹丕问及左右缘由才得知司马懿告假,遂直感慨其脾气真是越来越大。

稍刻之后,曹丕驾临,众臣随侍移驾新修的林园观赏。曹操在赤红朱漆的门楣上手书一个“活”字,并询问众臣此为何意。一时间,群臣愕然,面面相觑。就在这时,才思敏捷的杨修站出朗言此门当拆,曹操顿时欣赏不已。杨修趁机站出,进言曹操召回曹植,没想到在他之后,曹丕竟也站出来恳求父王曹操召回四弟曹植。曹操闻此欣慰万分,直言自己果然有得一双好儿。荀府,自此曹操封王后,荀彧一直抱病在家。其侄劝他上书向曹操解释,以免引起曹操的猜忌。荀彧失望地表示,自己当初是因为看到乱世下的希望之光才追随曹操,可是现今,天下却依旧纷争大乱,自己也与自己的初衷渐行渐远,日趋背离。对于今日朝堂发生的事,荀彧也直感慨杨修果然才思过人非常人所能及。司马府,从父亲司马防的口中司马懿得知了曹丕的作为,大为高兴,直言自己没有看错人。司马防语重心长地表示,这场夺嫡之战,只有曹丕赢了才有可能保全司马家。司马懿来到曹丕府,喜形于色毫不掩饰,与曹丕主仆二人冰释前嫌相视言欢。深夜,曹丕与曹真设宴,为抵达邺城的曹植接风洗尘。曹植为曹丕的求情动容不已,鞠首垂谢。正当众人要饮酒助兴时,杨修站出来阻止曹植,劝他应该先去拜见曹操夫妇。

可是,宽仁的曹植在看到母亲与嫂子甄宓亲自为自己缝制的绣袍后,再也挪不动步,执意要留下来饮酒。杨修别无他法,只得吩咐丁仪陪着曹植留宴,小心照看着他。曹丕府上,甄宓与郭照裘衣立于雪中。对于曹丕曹植兄弟二人明争暗斗,甄宓担忧不已。宴会上,酒过三巡,曹植被灌得大醉。醉醺醺的曹植随即深夜驱车前往魏王府,在半路错行至司马门前时,曹植车驾被城门守将崔申拦下,崔申直言没有天子诏令,任何人不得私闯只有天子才能过路的司马门。掾属司马朗睁开醉眼,吓得酒醒八分,赶忙准备掉头。可是,正值酒兴的曹植却是勃然大怒,执意驱车纵马硬闯。从司马门驰道入宫的曹植,借着酒兴在魏王宫里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惊得曹操也夜半乍醒。翌日,清晨。狂怒万分的曹操下令,将曹植捉拿,关押在宗正府等待依法论处。六神无主的卞皇后苦苦哭求曹操,请求丈夫饶了儿子曹植。曹操被夫人哭得心软,转言道也不能让曹植就这样白白让人给坑害了。杨修方面,丁仪焦虑不安。杨修决定将计就计,将曹植的黑锅转移给掾属司马朗背着。

曹丕府上,幕僚们举杯相庆,祝贺曹丕棋胜一着。在司马懿得知了昨夜发生的事后,顿时方寸大乱,火急火燎赶回司马府找到司马朗。司马懿分析道,为今之计,能救下司马朗的只有司马门守将崔申的证词。然而,不待司马家众人商量毕,魏王府的官兵就赶来捉拿司马朗。崔尚书处,丁仪带着崔尚书咒骂曹操的书信,以此为把柄要挟崔申做伪证,把硬闯司马门的过失全数嫁祸给司马朗。

曹魏司马门事件:曹植因嘲笑曹彰而失去曹操信任

在曹植一生中,最让曹操不满,并最终决定废弃曹植,立曹丕为后的,就是司马门事件。在史书中记载,曹植在打开司马门,纵马驰骋时,一直在大笑,笑话曹彰。

那曹植究竟在笑曹彰什么呢?

在《三国志·任城王传》记载:

“建安二十二年封鄢陵侯,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令西见上,宜勿自代,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曹彰奉命出征,大败北方作乱的少数民族势力。当曹彰从代郡回到魏国都城邺城的时候,曹丕亲自接见了远征归来的弟弟曹彰,并且和一直不大和睦的弟弟倾心交谈。曹丕告诉曹彰,你这次建立大功,父亲命令你去拜见天子,希望你把功劳都让给手下的将领,表现得谦虚一点。曹彰后来果然按照曹丕说的去做了,曹操非常高兴,摸着儿子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你太了不起了!”

或许,当时,因为曹彰远征归来,由天子出面,举行了大型的庆功宴。曹植和杨修也陪坐其间。可是,当曹操当中夸奖曹彰,当曹植知道曹彰已经和自己的对手曹丕联手,曹植再一次感受到,机会一点一点的远离自己,甚至从此之后已经没有机会了吧!

不服,失落,怨恨,萦绕在心间。曹植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杨修喝得大醉,大醉之后却再也无法在筵席上看那些人夸赞曹彰,于是,带着对父亲曹操的怨恨,带着对曹彰的鄙夷,带着对曹丕的仇视,带着对前途的迷茫,曹植和杨修打开了司马门,纵马奔驰在空无一人的驰道上。

边走曹植边笑,笑的内容就可想而知,父亲曹操刚刚在宴会上称曹彰为黄须儿,黄须儿……父亲和自己的所有兄弟都是黑胡须,唯独曹彰是黄胡须,哈哈,太奇怪了,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于是,空旷的驰道上,充斥着曹植和杨修放肆的笑……或许大醉的曹植没有想到后果,或许清醒的曹植也早就不在乎什么后果……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明朝名妓的收入有多高 常人一年收入不如她们一次的费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

    古代妓女虽然地位低,但是凭借着姿色和才气却获得不少名流望族公子的喜爱,古代的笔记、小说中,为名妓一掷千金的故事有很多,“千金”是泛泛之词,把她们的收入换算成真金白银,那时的社会景象就更为真切。京剧《玉堂春》起解一折,苏三有一段西皮慢板: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想起了,当年

  • 古代官员是如何参加早朝的 如果迟到或缺勤受什么惩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

    我们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除非特殊情况之外,不然皇帝每天都是要上早朝的,和文武百官商议重要的政事,这形式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开会,而文武百官们又是如何来开早朝的呢,如果迟到或者缺席将怎么办呢?鸡鸣即起古代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辰上又比现代一般机关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

  • 历史上真的存在”刀下留人“吗 清朝皇帝为何屡屡赦免死刑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我们经常能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一幕:在等待午时三刻被行刑的犯人突然在最后一刻,有人骑着快马举着圣旨大声喊着“刀下留人”冲入刑场,然后带走囚犯。一条人命就这样保住了。在这种惊险时刻被救看得观众是惊心动魄,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刀下留人”的情况吗?在古代有

  • 杨玉环为什么没生孩子 杨贵妃不能生育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玉环

    杨玉环为什么没生孩子:杨贵妃不能生育的原因唐玄宗几乎夜夜独宠杨贵妃,为何杨贵妃没有生孩子杨贵妃,唐玄宗李隆基的最宠爱的妃子,凭借举世无双的美貌和丰满的身材,得以独宠后宫。李隆基几乎夜夜都临幸杨贵妃,但为何她没有为李隆基生下任何子嗣呢?“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

  • 皇帝选妃子的全过程 古代选妃子最苛刻的条件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选妃

    皇帝选妃子的全过程:古代选妃子最苛刻的条件是哪个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后宫除了虐心宫斗还有皇帝和妃嫔的一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如唐明皇和杨贵妃、汉武帝和卫子夫等。殊不知,皇帝选妃的过程会这么的苛 刻,入选女子不仅要出身名门,重要的是脸上没有麻子,不能有口臭,不能有鼻炎,没有腋臭,没有痔疮,没有脚气,没有任

  • 蒋介石为何杀害唐绍仪?唐绍仪被谁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蒋介石,唐绍仪

    1938年9月30日上午,曾担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的唐绍仪,被人砍杀于位于上海法租界的住宅里面。消息传出后,舆论大哗。凶手是谁?众说纷纭。事后正面,刺杀唐绍仪是不是别人,而是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手下的特务赵理君。而对这件事知根知底的军统骨干沈醉更是进一步认为,刺唐是军统奉蒋介石之命行事,实属&ldqu

  • 鲁迅为什么讨厌林徽因?林徽因为什么会被鲁迅讨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鲁迅,林徽因

    在鲁迅面前的苏雪林一直是以“学生”自居的,足可见其对鲁迅先生是敬重的。她还曾在在《国闻周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对鲁迅的《阿Q正传》等小说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说:“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中国著名建筑师,为中国古代

  • 鲁迅是怎么死的?导致鲁迅去世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鲁迅

    十几年前,周海婴在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中对鲁迅的死因提出质疑,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论,迄今为止仍未平息,而且已被列为“鲁迅生平疑案”之一。这里只就其中所涉及的一个环节稍作梳理。说来并无新鲜材料,均见载于《鲁迅全集》。然《全集》虽非稀见,有些发议论、抒感慨的人却好像不大查阅。鲁

  • 清朝后期东太后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慈安太后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慈安太后

    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钮祜禄·穆扬阿之女。出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七月十二日。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初封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孝钦显皇后

  • 滴血认亲是真的吗?滴血认亲有科学依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滴血认亲

    电视上常看到滴血认亲,九品芝麻官里星爷用一场滴血认亲判定那个坏蛋是说谎哒。还有以前看到的滴骨认亲,把血液滴入埋骨来判定死人是不是自己的亲人有科学依据吗?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滴骨法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记载,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