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唐秘史:徐知诰与申渐高的恩怨介绍

南唐秘史:徐知诰与申渐高的恩怨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93 更新时间:2024/1/7 4:12:08

徐知诰本名昪(即后来的南唐开国皇帝),自幼随老爹四处流浪,后来老爹不知所终,他则被吴太祖杨行密收作养子。但杨行密的儿子们瞧不上他,常对他冷嘲热讽。于是,杨行密将他送与大丞相徐温抚养,李昪改名为徐知诰。徐知诰天资聪颖,弓马娴熟,且会来事,因此深得徐温青睐。在徐温的助力下,徐知诰官运亨通。及至徐温去世,徐知诰已掌控南吴朝政。

角力的另一方是徐温的次子徐知询,时任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他曾试图取代徐知诰的摄政地位,但没成功。老爹去世后,他继承军权,又动了弄死徐知诰的念头。在权力的促使下,各怀心事的兄弟俩坐到了酒桌前。

徐知诰笑呵呵地递来一杯酒,徐知询的心一下子蹦到嗓子眼这十有八九是毒酒!徐知询也不是吃素的,拿起另一只杯子,将酒一分为二,递了过去,“兄长在上,弟岂敢独饮?”

徐知诰愣了,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这时,优伶申渐高上前抢走那两杯酒,一扬脖喝了下去,咂咂嘴,笑道:“这杯子挺沉的,我也一并要了。”说着,他将酒杯往怀里一塞,摇摇晃晃地出门而去。史载,徐知诰私下派人带上解药去寻申渐高,可找到时他早已七窍流血而死。

关于这桩公案,后世多称申渐高懂大义、识大体,替饮毒酒意在用一己之命徐知诰进谏:切莫兄弟相残,遗臭万年。但事实真的如此?

其实徐知诰和申渐高早有过节。

自古官升脾气长,徐知诰也不例外,没少横征暴敛,惹得百姓怨声载道。朝中同僚知他刚愎自用又非常敏感,大多噤声不语。

一年,南吴京师大旱,徐知诰接连办了几场求雨法事,老天丝毫没给面子。再旱下去,庄稼枯死,百姓饿死,南吴可就完了。徐知诰焦头烂额,问众臣,“全国各处都下雨了,为单单京师不下?”

众臣只能沉默,这时人堆里传出申渐高的嘀咕,“雨不进城,是怕收税啊。”徐知诰闻言,脸色顷刻泛绿,众臣见状不由心颤:这是找死的节奏啊!不过,徐知诰并没杀申渐高。

也许有人会说,揽权称帝、建立南唐的徐知诰对外弭兵休战、对内兴利除弊,且以艺青年自居,名声还不赖。然而,在夺权过程中,他架空养父,得势就改回李姓;强逼南吴末代皇帝“禅让”,坐稳龙椅后却杀了人家;修筑永宁宫,名义上是厚待南吴皇室,实则将他们软禁长达18年,还不准他们与宫外的人通婚,逼得他们乱伦婚配若生女孩,任其生长;若生男孩,五岁即封以官爵、授以冠服,然后赐死,葬于宫外荒地。

由此可断,徐知诰没有当众杀申渐高并非出于宽仁,只是不想跟优伶一般见识,免得让人笑话。同样可以想见,在鸩杀兄弟的大戏开场前,徐知诰料及徐知询定会作妖,或许事先向申渐高做了交代。于是,申渐高只能做替死鬼,在史上留下可怜的一笔。

标签: 徐知诰

更多文章

  • 古代圣旨第一句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圣旨

    在古代电视剧中几乎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太监宣布圣旨的时候都会先宣读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长此以往,大家都认为古代帝王颁发旨意的时候都都是以这句话开头。其实这里存在两个错误,都是因为电视剧的不考究而误导了大家。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是所有

  • 锦衣卫和血滴子是同样的组织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血滴子

    作为一个富有四海、万万人之上的皇帝,最怕的是什么?当然是被推翻统治,从皇帝之位上被掀下来。因此,历代的皇帝们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也为了更好的把控朝堂和天下、监察百官,都会设立一些不同名目的特务组织。在近些年所上映的影视剧中,明朝锦衣卫与清朝血滴子,大概是古代特务机构中最著名的特务部门了。明清时期的

  • 清朝大臣上朝为何要佩戴长串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朝

    在中国的古代,封建王朝专制,国家大事都是臣子们上报给皇上,由皇上下决断,在清朝之前,中原都是汉族人的天下,但是清朝进入之后,成了满族人当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些影视剧的清朝片,那些大臣们,总喜欢在脖子上挂一串珠子,可能有的人听说过,这珠子叫做朝珠。不了解的人,可能以为这是潮流,或者是用来辟

  • 古代的“碎银子”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碎银子

    在今天,我们都对钱不陌生,每个人都知道钱的作用,但是人民币是近代才有的,那大家知道古代的是用什么当钱吗?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钱这个概念,人们都是以物易物,后来呢,有的物体体积太大,就有了钱的概念,而在古代时,人们用的不是人民币,而是银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银子不像人民币

  • 历史上嬴傒是个怎样的人 嬴傒为什么甘愿放弃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嬴傒

    嬴傒这个角色让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他是秦孝文王长子,但后来却甘愿放弃王位,还帮嬴政成为秦王,这样的转变也是令人一头雾水。所以大家都十分好奇历史上的嬴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真的如此性情吗?实际上,《史记》并没有对嬴傒有一个详细的记载,所以他做过什么根本无人知晓,这些剧情也都是编剧赋予嬴傒的。不过历史

  • 古代是如何人口普查的 古代人口都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人口普查

    我们现如今能够得知我国人口的数量,基本上都是需要人口普查,而在很多古书典籍当中,也有对于古代的人口的记载,包括数量、分布地区等等,那古代是否也有人口普查类似的工作呢?古代是如何得知人口的准确数量的,古代时期的人口数量又是怎么样统计出来的呢?古人在这方面有什么办法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胡亥和扶苏的生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亥

    胡亥和扶苏是秦始皇嬴政众多儿女中最出名的两个,秦始皇究竟有多少子女并没有准确的记载,而他们几乎都被上位的胡亥清洗,没有留下什么活口,而胡亥一直都被认为是受到李斯和赵高的扶持,夺了扶苏的皇位,又逼死扶苏。但是关于胡亥和扶苏两人的生母,却也没有过多的记载,他们的生母并不是同一人,那她们究竟是谁呢?下面就

  • 古代皇后一年的俸禄有多少银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后

    导言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古代时中国的皇后被嫔妃、侍女等称为娘娘(殿下)。在西方称呼为陛下。在宫廷戏之中大家常常能看到皇后这个人物,皇后作为后宫一宫之主,不但地位尊贵,更加能执掌后宫之中的一切事情

  • 秦朝灭亡王翦去哪了 历史上王翦最后为何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翦

    王翦是继白起之后又一位秦国“战神”级别的人物,他帮助嬴政攻灭三国,还维护了嬴政在国内的地位,王翦可谓有着不世之功。不过功劳太大往往会引起帝王的猜忌,严重的话可能还会招至杀身之祸。但王翦很聪明,他最后选择明哲保身,并没有一味的贪恋权利,这也使得王翦过了一个安稳的晚年。我们都知道

  • 凌迟完的骨架有多恐怖 历史上最残酷的刑罚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凌迟

    封建社会有很多惨无人道的刑罚手段,其中凌迟最令人闻风丧胆。可能听名字还不足以感受凌迟的恐怖之处,实际上被判以凌迟处死的犯人,最后会被千刀万剐,感受最极致的痛苦,然后慢慢死去,可以说凌迟是毫无人性可言。历史上也有很多被判以凌迟处死的名人,有时候甚至会殃及家人。凌迟完的骨架一般人根本就看不了,生理上也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