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仁宗到底是怎么死的?明仁宗死亡之谜

明仁宗到底是怎么死的?明仁宗死亡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76 更新时间:2024/1/24 8:11:00

明仁宗朱高炽死的时候48岁,距离他登基不到10个月,从《明仁宗实录》的记载来看,尽管身体不是太好但没有什么大病的中年男子明仁宗死前两天还端端地临朝理政,到了死前一天似乎突然不行了,支撑不到一昼夜就撒手尘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明仁宗一夜之间突然驾鹤西去?

明初以来有关明仁宗的真正死因一直是个谜,大约有以下四种解释:

第一,明仁宗在北京皇宫里被雷劈死

这很奇怪,又不是在野外,明仁宗好端端地在皇宫里待着,怎么会让雷给劈死?

朝鲜的《李朝实录》记载:洪熙元年,也就是明仁宗死后的二、三月后,朝鲜圣节使通事赵忠佐等来到北京,惊闻才即位不到一年的明仁宗已经驾崩了,但官方一直没有说出死因,他就私下里打听,有人告诉他:“天震之”,也就是雷电劈死的。

这种小道消息也就哄哄朝鲜人了,我是不信的。

第二,明仁宗是被宫中美女郭妃毒死

据说明仁宗后宫美女中有个叫郭妃的,是个有着很大野心的漂亮女人,她一直想篡夺中宫之位,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后来听说皇后张氏要举办生日宴会,她就一起过去凑热闹,当然作为她们共同的丈夫明仁宗也少不了要一同出席。工于心计的郭妃觉得这是个下手的好机会,乘着喜庆忙乱之际她向张皇后敬酒,可没想到给拒绝了。在旁细心的明仁宗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对郭妃说:“皇后不喝,莫非你在酒里下了毒?”说完端起那杯酒一饮而尽,郭妃顿时傻眼了,想说又不好说,想拦住但已经晚了。只见明仁宗一眨眼的工夫就七窍出血,当即身亡。惊恐万状的郭妃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偷偷地溜回自己的宫里,上吊自尽。

那么明仁宗到底是不是被郭妃误杀的?不妨先去看看郭妃其人,清人张廷玉编纂的《明史》中有关仁宗的妻子只有张皇后一人有传记,没有郭妃什么信息。再查《明实录》,其中有:“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册妃张氏为皇后,郭氏为贵妃,李氏为贤妃,赵氏惠妃,王氏为淑妃,王氏为昭容,封翁氏为赵王妃”。

这里确实有一个郭妃,确切地说应该是郭贵妃,那么这个郭贵妃是不是那个有很大野心的心狠手辣的女人?非也。《明实录》说她当年是作为大家闺秀来参加皇太子选妃的,“柔顺靖恭齐庄静一,进退谨珩璜之节,雍容着诗礼之华,比德古先”。

一个地地道道的贤妻怎么会成为心肠歹毒的恶妇?不可能。再来看看郭妃是怎么死的,《明宣宗实录》记载:洪熙元年,“谥皇庶母贵妃郭氏曰恭肃淑妃……”这是讲明仁宗死后按照殉葬制度,将贵妃等5个妃子与明仁宗一同下葬了,换句话说,郭妃不是上吊自杀的,而是被殉葬了,由此,明仁宗被宫中美女郭妃毒死之说是不可信的。

第三,被美色掏空了身体,不治而亡

这种说法流传最广,电视台不让播的故事也多。大致是说:明仁宗自从即位以后不顾父皇大丧期间不可亲近女色的戒律,天天偷偷地撩妹子,甚至还撩那个啥,最终身体垮掉了。《明史?李时勉传》中的记载与此大同小异。

在明中后期也有笔记记载:“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这段记载否定了劈死和毒死的说法,作者通过向一个姓雷的太监质问,弄明白了仁宗死于“阴症”,“所谓阴症多与行房事后着凉有关,或是事后汗出为阴风所袭,或是事后误服冷饮,所构成的绝症。”

但《明仁宗实录》说了仁宗死前一两天还好好的上朝呢,就算他得了阴症就会马上死去?甚至连遗嘱都来不及留下,现代的医学专家都说绝不会死那么快。可见纵欲说也是不可信的。

第四,明仁宗是被夺权的皇太子朱瞻基毒死的

《明实录》记载了一段仁宗驾崩与朱瞻基回京的经过:洪熙元年,明仁宗感到自己可能不行了,就急召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黄淮、杨荣4人到思善门,命令杨士奇写敕谕,随即派宦官海寿带上敕谕赶到南京,让朱瞻基火速回京。海寿找到朱瞻基后,向他递交了皇帝敕谕。朱瞻基当天就上路,就在这时,南京城到处流传仁宗归天的消息,朱瞻基身边的人委婉地向皇太子建议:“眼下正是加强戒备的时候,殿下北上应该调集一些兵马再走。”也有人劝他走小路,这样安全。但朱瞻基就是不为所动,反而镇定地说:“君父在上,天下归心,难道还有人有别的想法?况且我来南京的时候就料到我会马上回北京的,不是大家所能猜测到的。再说君父的命令,怎么能有一点儿违抗的。”

这里有两个重点:

a、海寿上路时,仁宗还没死,只是快不行了。可接到父皇病危信息的朱瞻基就马上上路,而恰恰这时南京城里就流传仁宗驾崩的消息,这消息从何而来?海寿带来的是仁宗病重的消息,而不是死讯,仁宗是在海寿走后第二天才死的。古代又没有手机,南京城里的谣言出自何处?谁有那么大的胆量和本事能搞到这种最高机密呢?

b、朱瞻基说的那句让人一头雾水的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朱瞻基来南京前已经作了安排,不想也不可能再南京久留。由此看来,朱瞻基压根就不愿来南京留守,是仁宗硬逼他来的,而要回北京就得推翻老爹的成命,但这是不可能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老爹死了,朱瞻基迅速回去奔丧即位。再看那句“我来南京的时候就料到我会马上回北京的”,似乎说明朱瞻基原先的计划成功了,在看海寿传信、南京城的谣言,说明当时有人在北京实施了最高机密行动结束明仁宗性命?换言之,朱瞻基勾结宦官毒死父皇,海寿至少是知情人,不然朱瞻基怎么会如此自信的说:“我来南京的时候就料到我会马上回北京的”。

再加上二人的兴趣爱好相异,二人相处的时间也很短,况且皇家往往只顾权力的诱惑,而不在乎亲情,朱瞻基勾结宦官毒死仁宗也不是不可能的。

标签: 明仁宗

更多文章

  • 清代的皇储制度演变历史介绍 清朝为何实行秘密建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

    皇位继承,是古代王朝的大事,常实行预立储君制度。但这种制度也有弊端,就是明定出将来的皇帝继承人,难免有攀附者,形成太子党,无论在太子时期还是太子继承皇位以后,都有可能因太子党造成朝政的动荡。再有,储君的人选也是个大问题,不制定一个众人必须遵从的原则,也会发生争夺与政乱。古代开国时期之君主的传位一般有

  • 明末清初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肌肤颜色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末清初

    李渔是明末清初杰出戏曲和戏曲理论家。其著作《闲情偶寄》颇负盛名,常为时人称道,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这部书中,李渔对明末清初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他认为,无论男女,喜欢美色即漂亮的异性,是人类固有的欲望和情感,这并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对一个女子来说,虽然容貌姿态的妩媚可爱之处很多,

  • 蒙古大汗的正妻改嫁皇太极为贵妃 地位仍高于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的几个女人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孝庄和海兰珠,就连正宫皇后都要靠边站,更不要说名不见经传的其他妃子了。其实,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孝端文皇后地位最高,其次是他最爱的宸妃海兰珠,第三位则是懿靖大贵妃,她在皇太极时期地位是高于孝庄太后的。懿靖大贵妃懿靖大贵妃名为博尔济吉特·娜木钟,是蒙古阿

  • 和尚为什么不能吃韭菜?佛门"荤菜"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尚

    和尚这个群体,我们都知道,身为佛家弟子,自然就要遵守一些佛家的规矩。有些规矩我, 普通人也是知道的,例如在吃的方面,就要“戒荤”。可能很多人对于“荤”的理解就是肉类的食物,然而在和尚的食谱里面,却有一样蔬菜也不能吃,那就是韭菜。这就很奇怪了,韭菜又不是

  •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何没有眉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达芬奇,蒙娜丽莎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多才多艺的人才。要说起画作方面最翘楚的就是达芬奇了。他的画作《蒙娜丽莎》可以说是震惊了世界,成为了无价之宝。看过蒙娜丽莎画像的小伙伴们因该都知道,蒙娜丽莎画像中的蒙娜丽莎没有眉毛,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达芬奇当时的一种思想或是手法的表现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 古代女子为什么喜欢荡秋千?荡秋千是什么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

    秋千,很多人小时候一定都很喜欢玩,有些人非常喜欢坐在秋千上,被人推到最高点,来回摇晃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将要飞起来一样,虽然很危险,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冒一冒险。其实不只是现在,我们在看很多古画的时候,上面也有很多荡秋千的活动,而且基本上都是女子。那么,古代女子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荡秋千?荡秋千是为了什么

  • 皇权象征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国玉玺

    【导读】象征着中国正统皇权的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传国玉玺下落之谜也备受中外人士的关注。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追逐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传国玉玺下落之谜。传国玉玺的来历非凡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

  • 古代各国新娘结婚初夜权先给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

    近代学者在讨论中世纪的婚俗时,对于新娘的初夜权普遍持有一个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在很多地区,新娘的初夜权必须献给那个地区的统治者,这个统治者或者是国王、祭司,或者是酋长、封建领主等等。在有些地区,初夜权也要求献给新郎的亲友。1、五花八门的习俗在塞内加尔的巴兰特人中,酋长对其部落中的所有属民不仅拥有生杀大

  • 古代皇帝驾崩后嫔妃的5个下场 古代皇帝死后后妃结局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

    古代帝王在生前都拥有众多的妃嫔,号称三千佳丽美女如云。那么当皇帝驾崩去世以后,皇帝生前拥有的这些嫔妃们应该怎么办呢?他们的命运应该由谁也决定呢?1、殉葬 皇帝死后如果没有为皇帝生过孩子也没有很高的名分很有可能会被殉葬,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常见,尤其是在明朝,秦朝,夏商周。2、遣散出宫 殉葬制度并非在每朝

  • 古代妓女退休后的四种出路:多数结局落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妓女

    古代妓女以年轻貌美、色艺出众为资本取悦于男子的,然而她们也都是吃青春饭的,当她们的年纪一过,总归还是要找寻自己后退的归宿,那么她们有几种归宿可去呢?一是少数知书达理、色艺俱全的名妓,在得到贵人的宠爱后,成为贵夫人。 她们中有的妓女是在新贵苦读赶考之际相识,曾情投意合,并以资相助,文人学士一旦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