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代的皇储制度演变历史介绍 清朝为何实行秘密建储

清代的皇储制度演变历史介绍 清朝为何实行秘密建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39 更新时间:2023/12/22 13:22:17

皇位继承,是古代王朝的大事,常实行预立储君制度。但这种制度也有弊端,就是明定出将来的皇帝继承人,难免有攀附者,形成太子党,无论在太子时期还是太子继承皇位以后,都有可能因太子党造成朝政的动荡。再有,储君的人选也是个大问题,不制定一个众人必须遵从的原则,也会发生争夺与政乱。

古代开国时期之君主的传位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传位给共同打天下的本家兄弟,即兄终弟及;另一种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父死子继。但皇帝妻妾多而子女多,皇位只有一个,嫡长制因此应需而生,但嫡长制仍有不可克服的固有弊端。家庭中的嫡庶之分属于等级制,一夫多妻的皇家中,等级下的不平等及由此产生的矛盾,是不可改变的痼疾,所以虽然制定嫡长制,并不能彻底解决皇位继承上的矛盾。

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上述弊端,在清代被一定程度地消除,这是由于清代满族皇帝实行特殊的秘密立储制度。为说明这一制度的来历,有必要把满族皇家立储制度的演变做简要介绍。

清政权的开创者努尔哈齐(赤),最初曾立嫡长子褚英为继承人,后废掉而继立嫡次子代善,不久代善也被废黜,而定其死后由本家诸旗主推举其中一人为“汗”的办法,结果嫡子正白旗主皇太极被推举为汗,后称皇帝。皇太极死后,其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之子肃亲王豪格争夺皇位,这场争夺实质上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的斗争。结果以折中方案解决,二人都不入选,而以皇太极之子年方6岁的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而由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这一结果,实际是父死子继制取得初步胜利,因而顺治帝生前便曾有意立嫡子为太子,因其早夭而未能实现,但父死子继制在满族皇家中已成为主导观念,因而顺治帝临死前,其子玄烨被定为皇位继承人,并没有发生皇家其他人争执的风波,顺利继位,是为康熙帝。康熙帝的继位,标志着满族皇家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最终确立。

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年仅两岁的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当时正值三藩之乱,此时立太子,当还有以“国本”稳定人心的考虑。迨至康熙四十几年时,皇太子胤礽已是30多岁的成年人,当太子也已有30多年,父子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矛盾。与此同时,太子党也逐渐形成,胤礽的权力欲也在不断地增长,更因他娇惯成性,凌辱鞭笞王公大臣。康熙帝终于忍无可忍,将太子废黜监禁。他只有这么一个嫡子,于是其他庶出皇子乘机纷纷谋求储位,甚至不择手段,出现残酷激烈的储位之争。鉴于这种情况及储位久虚,康熙帝不得不又把他复立。可胤礽仍恶习不改,且纠结党羽又形成太子党。其他皇子也继续谋夺储位,诋毁胤礽,制造舆论。储位之争使康熙帝终日愤懑、心力交瘁,愤怒难忍,严厉处死几个太子党人,断然再次废掉太子。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延续多年,很多官员被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皇四子胤禛继位。他究竟如何获得皇位,至今学界未能取得一致意见。

雍正帝继位后,鉴于以前严酷的储位之争及其给朝政带来的严重影响,决定实行秘密立储。其方法是,皇帝将心中默定的太子人选书写为密诏,于匣内密封,当众藏于皇宫之乾清宫内最高处正大光明匾之后,向臣民表示“国本”已立,以安天下。另写一份与此内容相同的密诏,由皇帝自己收藏。皇帝临终前,以两份密诏所书太子之名宣示而传位。即使皇帝突发不测,未能以身藏密诏示人,或猝亡而别人未能找到这份密诏,也有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的密诏为凭。雍正元年(1723)八月,雍正帝就是以这种方式密立了储君,被密立的储君,便是皇四子弘历,也即日后的乾隆帝。此后,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也都是先被密立为太子,而后登上皇帝宝座的。咸丰帝只有一子载淳,其临死前当然地由此子继位,是为同治帝。此后同治、光绪二帝都无皇子,均是死时从旁支选取继位者。

秘密立储除了将所立太子保密外,另一要点是不拘嫡长,从优选择。乾隆帝在最初实行秘密立储时,还有嫡长情结,这或许与他对嫡妻孝贤皇后情笃有关,并爱及其所生嫡子。嫡子死后,乾隆帝对传统的嫡长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权衡其利弊,决定废除嫡长制的局限,不拘嫡庶长幼,择优选储。为避免皇家内部及朝臣出现异议,还专门为此发表上谕进行说明。他也进一步表明观点:立储“以长不以贤,以贵不以长之说”,“实甚谬”。实际上,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实行秘密立储,就必须破除嫡长制,否则人们仍可从诸皇子中谁嫡、谁长的身份中猜测出谁是被密立的储君。实际上,第一个实行秘密立储的雍正帝就已经不拘身份高低、长幼之序而选储君了。

雍正帝密立储君,所立之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其身份就既非贵,也非长。雍正帝所以弃长选幼,立身份并非最高的弘历为皇储,当是弘历的才能与品性被他看重。乾隆帝在实行不拘嫡长的密立储君之制后,最初想立瑜妃所出、文武才能皆优之皇五子永琪,但永琪英年早逝。乾隆三十八年(1773),再次密立,乾隆帝也是弃长立幼,立品德较优口碑最好的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储,即后来的嘉庆帝。此后嘉庆帝、道光帝密立储君,也都在自己诸皇子中德、才方面作权衡考虑,才进行选择的。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肌肤颜色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末清初

    李渔是明末清初杰出戏曲和戏曲理论家。其著作《闲情偶寄》颇负盛名,常为时人称道,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这部书中,李渔对明末清初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他认为,无论男女,喜欢美色即漂亮的异性,是人类固有的欲望和情感,这并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对一个女子来说,虽然容貌姿态的妩媚可爱之处很多,

  • 蒙古大汗的正妻改嫁皇太极为贵妃 地位仍高于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的几个女人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孝庄和海兰珠,就连正宫皇后都要靠边站,更不要说名不见经传的其他妃子了。其实,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孝端文皇后地位最高,其次是他最爱的宸妃海兰珠,第三位则是懿靖大贵妃,她在皇太极时期地位是高于孝庄太后的。懿靖大贵妃懿靖大贵妃名为博尔济吉特·娜木钟,是蒙古阿

  • 和尚为什么不能吃韭菜?佛门"荤菜"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尚

    和尚这个群体,我们都知道,身为佛家弟子,自然就要遵守一些佛家的规矩。有些规矩我, 普通人也是知道的,例如在吃的方面,就要“戒荤”。可能很多人对于“荤”的理解就是肉类的食物,然而在和尚的食谱里面,却有一样蔬菜也不能吃,那就是韭菜。这就很奇怪了,韭菜又不是

  •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何没有眉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达芬奇,蒙娜丽莎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多才多艺的人才。要说起画作方面最翘楚的就是达芬奇了。他的画作《蒙娜丽莎》可以说是震惊了世界,成为了无价之宝。看过蒙娜丽莎画像的小伙伴们因该都知道,蒙娜丽莎画像中的蒙娜丽莎没有眉毛,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达芬奇当时的一种思想或是手法的表现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 古代女子为什么喜欢荡秋千?荡秋千是什么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

    秋千,很多人小时候一定都很喜欢玩,有些人非常喜欢坐在秋千上,被人推到最高点,来回摇晃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将要飞起来一样,虽然很危险,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冒一冒险。其实不只是现在,我们在看很多古画的时候,上面也有很多荡秋千的活动,而且基本上都是女子。那么,古代女子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荡秋千?荡秋千是为了什么

  • 皇权象征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国玉玺

    【导读】象征着中国正统皇权的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传国玉玺下落之谜也备受中外人士的关注。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追逐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传国玉玺下落之谜。传国玉玺的来历非凡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

  • 古代各国新娘结婚初夜权先给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

    近代学者在讨论中世纪的婚俗时,对于新娘的初夜权普遍持有一个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在很多地区,新娘的初夜权必须献给那个地区的统治者,这个统治者或者是国王、祭司,或者是酋长、封建领主等等。在有些地区,初夜权也要求献给新郎的亲友。1、五花八门的习俗在塞内加尔的巴兰特人中,酋长对其部落中的所有属民不仅拥有生杀大

  • 古代皇帝驾崩后嫔妃的5个下场 古代皇帝死后后妃结局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

    古代帝王在生前都拥有众多的妃嫔,号称三千佳丽美女如云。那么当皇帝驾崩去世以后,皇帝生前拥有的这些嫔妃们应该怎么办呢?他们的命运应该由谁也决定呢?1、殉葬 皇帝死后如果没有为皇帝生过孩子也没有很高的名分很有可能会被殉葬,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常见,尤其是在明朝,秦朝,夏商周。2、遣散出宫 殉葬制度并非在每朝

  • 古代妓女退休后的四种出路:多数结局落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妓女

    古代妓女以年轻貌美、色艺出众为资本取悦于男子的,然而她们也都是吃青春饭的,当她们的年纪一过,总归还是要找寻自己后退的归宿,那么她们有几种归宿可去呢?一是少数知书达理、色艺俱全的名妓,在得到贵人的宠爱后,成为贵夫人。 她们中有的妓女是在新贵苦读赶考之际相识,曾情投意合,并以资相助,文人学士一旦高中,

  • 古代选美标准 到底最看重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选美

    中国自古以来便对“美”有着一套成型的审美理论。而选美,自然也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选美,可以说是从宫廷甄选后妃开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古代选秀在古代中国男人的眼中,一个女人身体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她的脸蛋,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