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杀父淫庶母是真的么?

隋炀帝杀父淫庶母是真的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3 更新时间:2024/1/20 6:29:44

隋炀帝(569~618年),即杨广。隋文帝之子,在皇帝位9年。即位后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开掘运河,开辟驰道。因每项工程均耗人、物无数,国运渐衰。各地起义烽火连天,隋朝覆灭。其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死。一说其是弑父篡位。

隋炀帝还未出生,怀孕的独孤皇后某夜梦见一条龙从身中钻出来,在天空中飞了十多里,然后坠落于地,尾部折断了。独孤后将这个梦告诉隋文帝。文帝沉吟不语。传说隋炀帝出生的时候,红光漫天,乡间牛马皆鸣。

隋炀帝三岁时,一天在文帝身边玩。文帝抱着他玩视良久,然后叹气说:“此儿极贵,然而破灭杨家的恐怕也是他。”隋炀帝到了十岁左右,喜欢读书,甚至于方药、天文、地理、伎艺、术数,无不通晓。然而他性子偏急,阴贼刻忌,好猜测别人的心理。自权臣杨素死后,隋炀帝开始肆无忌惮地淫乐。

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他造的西苑方圆二百里,役使的民夫超过百万。苑内分十六院,聚集精美的石头堆成山。凿池做成五湖四海的规模。下诏令凡天下所有珍异的鸟兽草木,全部送至长安。西苑十六院的名称都是隋炀帝亲自所起,每院有二十位美女,选炀帝经常幸御的那个为首。院里的树叶冬天凋落后,就剪彩绢为花,点缀于枝条。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成莲叶荷花布置在上。隋炀帝又凿了五湖,这每湖方圆都有四十里。湖中积土石为山,山上有雕刻精美的亭台楼阁,澄碧的湖水四周环绕。接着又凿了北海,方圆四十里。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山上都是台榭回廊。到了大业六年,后苑草木鸟兽逐渐繁息茂盛。炀帝的离宫遍天下,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各离宫都置备大量宫女。炀帝照《礼记·昏义》所说的,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其实《礼记·昏义》的说法,只是古人设想的一种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而炀帝却替古人实行了。

隋炀帝造迷楼,互相连属,回环四合,进入迷楼的无不迷路,连续几天都出不来。隋炀帝对左右说:“就是仙人游在其中,也会迷路。”他在迷楼上设了四副宝帐,分别称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延秋月。接着诏选后宫良家女子数千,住在迷楼中。隋炀帝好御童女,但童女往往因羞涩不能配合。大夫何稠便进了一辆专门御童女的车,这车只可容一人,其中有机关,小女孩躺在里面被机关锁住不能动弹,御女的时候车子会自己摇动。

隋炀帝大悦,问何稠:“此车叫什么名字?”

何稠说:“臣任意而做,未曾取名。”

隋炀帝说:“卿以巧意成车,朕任其意自乐,可叫‘任意车。”又有观风行殿,殿开间为三间,可容纳数百人,饰以珍宝,光辉洞彻,房间可开可合,殿脚设轮轴,行走如飞。

隋炀帝令画工绘制男女交合图数十幅悬在阁中。大臣上官时铸了乌铜屏风数十面,铜屏风被磨成镜子,环绕在床榻边。隋炀帝在屏风内与女子交合的身影,纤毫不漏地映在屏风上。隋炀帝大喜:“绘画绘得像才好,这是真容,胜绘画万倍。”隋炀帝日夕沉荒于迷楼,与诸女周旋,身体慢慢地就有些吃不消了。他对近侍说:“朕还记得登极的时候,十分辛苦却不瞌睡,只有枕在妇人腿上,才能合目。如今却一睡下就醒不来,一近女色就疲倦,这是为什么?”他身边的弄臣侏儒王义说:“臣是一个废人,不如别人明白事理,但臣听说精气是人的根本。陛下当初处世勤俭,少近声色,精实于内,神清于外,如今陛下数年来日夜声色,以有限之体而投无尽之欲,怎么会不枯竭呢?”隋炀帝连连点头,第二天在后宫选了一间静室养身,宫女皆不得进入。才过了一天,隋炀帝忿然地出来说:“像这样活一千万岁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又进迷楼纵乐去了。

后廷宫女无数,一生都见不到隋炀帝的有很多。侯夫人有沉鱼落雁的美色,一天她以白绫自尽于梁柱下。身上的锦囊里有一篇《自伤》诗:“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春寒入骨清,独卧愁空房。飒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平日新爱惜,自待聊非常。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性命诚所重,弃割良可伤。悬帛朱栋上,肝肠如沸汤。引颈又自惜,若有丝牵肠。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内容是在寂寞后宫里无限的幽怨。隋炀帝见此不禁伤感。他看着侯夫人的尸体说:“人虽死而颜色犹美如桃花。”于是急召中使许廷辅说:“朕要你择后宫女入迷楼,你为何独弃此人。”令许廷辅自尽。炀帝欲效汉成帝,可惜侯夫人不是王昭君

大业八年,有炼丹的术士进媚药,隋炀帝服后淫思不可抑制,一夜御女数十人。入夏的时候隋炀帝烦躁不安,每天要引饮水数百杯,却仍旧口渴。御医找来冰盘,使隋炀帝望着以治烦躁。从此后,后宫美人都去买冰制成冰盘,希望得到炀帝的宠幸,京师的冰一时涨成了天价,凡藏冰的人家,都因卖冰成了富室。

大业九年,隋炀帝游江都。有个迷楼内的宫女静夜高歌:“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杨花飞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隋炀帝披衣起来侧耳倾听,他召那个宫女问:“谁教你的这首歌?”宫女说:“妾有个弟弟在民间,乡间道途儿童多会唱。”隋炀帝默然良久才说:“难道是天意么?”接着取酒自饮,内心不胜悲凉。

大业十二年,炀隋炀帝再幸江都,命越王杨侑留守。一路上炀帝每天在行走的车里御女,车窗挂着鲛绡网,缀着玉片鸣铃,车走时铃铛摇动发声以掩盖车中的呻吟浪语。长安进贡了一个叫袁宝儿的御车女。袁宝儿年仅十五,隋炀帝极为宠爱。当时洛阳进献了一种不知名的异花,花色殷紫,粉蕊红心,散发着醉人的芳菲,香气粘在襟袖上经月不散。隋炀帝令袁宝儿持花,号为“司花女”。炀帝对虞世南说:“昔传赵飞燕可以做掌上舞,朕曾以为是儒生的文字粉饰,现在得到袁宝儿,方才相信传说的不假。”

隋炀帝所乘龙舟上有舞台,台上垂着“蔽日帘”,是蒲泽国进贡的,以负山蚊的睫毛串小珍珠编成,日光不能透过。每条船上都有妙丽的女子千人,手持雕板镂金楫,号为殿脚女。一天隋炀帝见殿脚女吴绛仙滟滟独立,姿色不凡。吴绛仙善画长蛾眉,隋炀帝色不自禁,在她身边一步也不离开。从此殿脚女都效仿绛仙以螺子黛画长蛾眉。螺子黛出自波斯国,每颗值十金。隋炀帝对近臣说:“古人语秀色若可餐。像绛仙这样美色真可以疗饥了。”

日子就在温柔乡里倏忽而逝,一天,炀帝问萧后:“日月若白驹过隙,今年是哪一年?”

萧后说:“听说外边群盗蜂起,希望陛下稍以社稷为重。”

隋炀帝说:“国事一切已托杨素,人生能几何,想也无用,别说那些烦心事了。”炀帝每夜必召幸侍女来梦儿,来梦儿在床上上下迎合,极尽浪态。

萧后私下对来梦儿说:“帝身体不适,你怎么可以夜夜恣意取媚?”

来梦儿说:“妾见陛下常在如意车,车摇时女自摇,妾今侍寝帐下,效仿车中之姿态以使陛下不动身子就可愉悦。”

萧后无词可驳。炀帝在扬州日夜游乐,各地的反叛势力已是风起云涌,隋朝江山摇摇欲坠。炀帝是只图眼前的快活,根本不愿知道外面真实的情况。萧后忧心如焚。一位宫女听说外间情况,便告知了萧后,萧后把这个消息转述给炀帝。不料炀帝竟大怒,将该宫女斩首。自此,萧后不再寄任何希望,其实隋的灭亡已非人力可以挽回了。当有人要报告说宫廷宿卫们也想要谋反时,萧后冷静地说:“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药。不用上奏了,徒令皇上忧烦!”

一天黄昏,隋炀帝在北海泛舟,月色朦胧,晚风轻轻吹过,波浪汩汩地一层层推过去,恍惚间水上有一叶小舟,只容得下两人,起初隋炀帝以为是十六院中的某个美人。待舟到了跟前,才看见是已经被隋平灭的南朝陈后主,陈后主死去多年,但隋炀帝心意恍惚,竟忘了陈后主已死。隋炀帝起来迎接他。陈后主身边环绕舞女数十,其中一女尤其美艳,仿佛见过,又想不起来,后主说:“不认识了么?这是张丽华。”隋炀帝请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张丽华起来舞了一曲。后主问炀帝:“萧妃比她怎么样?”隋炀帝说:“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啊。”陈后主又与炀帝说了一会儿话,临走时说:“我走了,我走了。一年后吴公台下相见。”说着便隐没于茫茫的水际。炀帝这才想起后主已死去多年。不由得十分惊悸。

明霞院的美人杨氏对炀帝说:“酸枣邑所进的玉李,一夜之间忽然成熟。”

炀帝沉默片刻问:“这是什么原因?”

杨氏说:“那天晚上,听见空中好像有千百个人一起喊:‘李木当茂!第二天一看,那些李子竟然茂盛如此。”炀帝便将这些李树全部砍去。

又一夜,晨光院的周氏来奏:“院中的杨梅一夜忽然繁盛。”

炀帝大喜,问她:“杨梅的繁盛,比玉李如何?”

周氏说:“杨梅虽然繁茂,但终比不过玉李。”炀帝亲自去看,院妃献上杨梅和玉李。

炀帝问这两种果实哪一种好吃。院妃说:“杨梅虽好,但味涩清酸,比不上玉李的甘甜。苑中人多好吃玉李。”

炀帝叹息说:“恶杨好李,难道是人情天意么?”后来隋炀帝在扬州被弑前,院妃报知杨梅已全部枯死。不久炀帝便在扬州丢了江山和性命。

还有一次,打渔的在洛水获鲤鱼一尾,金色的鳞片,红色的鳍尾,十分好看。炀帝问打渔者的姓名。姓解,没有名字。炀帝用朱笔在鱼额写下“解生”二字以做标记,接着又放入北海中。后来炀帝在北海见到这条鲤鱼长已丈余,浮出水面见炀帝。炀帝当时正与萧后同看,鱼的额头红字犹存,只是“解”字没有了右边的一半,单剩一个左边的“角”字。萧后说:“鲤鱼有角,那不是龙么。”炀帝怒道:“朕为人主,岂不知此意?难道还要你说!”接着弯弓射鱼,鲤鱼沉于水中。所谓“玉李”、“鲤鱼”不过与李唐王室的“李”字谐音,当时民间流传李氏当得天下的谣言,隋炀帝对此十分反感,因此才有了砍李射鱼的举动。

大业十四年,少监宇文智与郎将司马德勘、直阁裴虔通等人,推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煽动士兵,于傍晚时入室杀了隋炀帝。炀帝死后,萧后叫宫女拆去床做成棺材以装殓尸体,宇文化及将他葬于江都西的吴公台下。不久李渊灭宇文化及,取得天下,建立了唐朝。到了唐太宗贞观初年,除夕时大事装点宫掖,到处灯烛掩映,宫女穿着缀满珍珠宝石的衣服笑语喧哗,殿内诸房绮丽异常,殿阶下的火堆映得庭院明如白昼。在酒乐声中陶醉的唐太宗感到很得意,便请被俘的萧后同观此景。太宗一再问萧后:“朕这里比隋炀帝怎么样?”萧氏被追问无奈,便叙述了隋炀帝当年宫内的奢华情形,太宗听了黯然不语。

隋炀帝是个极其复杂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文才在天下文士之上,曾对侍臣说:“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但当发现一些文士的才华竟超过他便不能容忍。他杀薛道衡时,恨恨地问说:“看你还写不写‘空梁落燕泥!”“空梁落燕泥”是薛道衡诗中的佳句,未想到引得炀帝如此衔恨。叛乱被俘的杨素之子杨玄感死前,隋炀帝说:“‘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做此语邪!”今天想来,其性格幼稚得可笑,他杀得了人但又怎能杀得了那些巧夺天工的诗句呢。

标签: 隋炀帝

更多文章

  • 隋文帝相貌之谜 隋文帝长相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文帝

    《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

  • 元睿宗拖雷死亡之谜 托雷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拖雷

    元睿宗拖雷(1193年1232年),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之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1231年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1232年初与金军在均州(今河南禹县)遭遇,三峰山役毕,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同年北返,死于途中

  • 中国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古代

    事件:汉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长公主密告栗姬“挟邪媚道”,于是景帝日渐疏远。施展“媚道”却被打入冷宫的阿娇为求皇帝专宠宫廷密修“相爱术”埋头发吃怪药既要治失宠也要治得宠古代女子“媚道”对付爱情转

  • 古代女子如何散发性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

    在看描写欧洲宫廷生活的电影之时,总是会发现那时候人家确实挺开放的,现在的低胸装根本不能望其项背。与其同时出现的往往还有超级庞大的鲸骨裙,就是那种让女人看上去像个走动的花篮似的裙子。同时自然还有紧身胸衣,这个主要的作用当然是把腰部勒紧,以便于突出体型。勒得太紧的结果,就是一旦某些女士一激动的话,嘤咛一

  • 努尔哈赤三女儿犯了什么错为何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

    “凌迟”是古代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犯人都会被按照要求一刀一刀地割去身上的肉,而且动辄都是成百上千刀。光是想想都会觉得极其残忍了,更不要提曾经遭受过凌迟之刑的人,该是多么痛苦。不过,我们所知道的人,很多都是男性遭受凌迟,很少听闻女性被凌迟处死的,一般都是白绫赐死,但是努尔哈赤的

  • 武则天为何重阳节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

    唐睿宗载初元年,即公元690年,就在这一年的九九重阳节,武则天废唐睿宗李旦,自己改名武瞾,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定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那么,武则天为何在一千三百二十年前重阳节登基称帝?九月九

  • 谁最早将戒指当作订婚的信物 奥地利王麦士米尼用戒指赢得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戒指

    在结婚之前,订婚是两人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且订婚仪式也是严肃而隆重的,在订婚中,最重要的物件当属订婚戒指,只要女生戴上订婚戒指就代表承诺会与你成为夫妻,那么最早将戒指用作订婚信物的人是谁呢。世界上第一个把戒指用作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在一次公开场合认识了一位叫做玛丽的

  • 武周梁国公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什么只有三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狄仁杰

    在很多人的眼中,狄仁杰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神探”,神的程度堪比国外的柯南和福尔摩斯,而且在很多影视剧中,狄仁杰似乎也都是官职很高的“宰相”,宰相在我们眼中那就是百官之首,只在皇帝一人之下,然而狄仁杰这个宰相实际上却只是个三品官,

  • 清朝官员见皇帝为什么要拍袖子?清朝服饰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

    清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非汉人统治的时期,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满清皇族们的服饰与之前的朝代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一点,很多影视剧中也有所体现,虽然大多数其实并不严谨,但是其中的差别却也是比较明显的。而在那些清宫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官员在面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袖子拍两下,这是什么原因呢?清朝

  • 梁秋实故居在哪 如何评价梁秋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梁秋实

    梁实秋与胡适梁实秋是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人物,他与鲁迅等人常年笔战不断,虽然各有各的观点,但都为我国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梁实秋曾任教东南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1949年去了台湾,于1987年病逝台北,享年84岁。梁秋实故居梁实秋故居位于鱼山路33号。30年代初,梁实秋在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