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官员见皇帝为什么要拍袖子?清朝服饰有什么特点?

清朝官员见皇帝为什么要拍袖子?清朝服饰有什么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29 更新时间:2024/1/29 14:43:04

清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非汉人统治的时期,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满清皇族们的服饰与之前的朝代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一点,很多影视剧中也有所体现,虽然大多数其实并不严谨,但是其中的差别却也是比较明显的。而在那些清宫剧中,我们常能看到,很多官员在面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袖子拍两下,这是什么原因呢?清朝时期的服饰又有怎样的特点?

1.对于官服的选用,清朝皇帝曾伤透了脑筋。对于一个朝而言,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服饰。这种服饰又不能简单的照搬。清朝又是起源关外,他们希望能保留自己的服饰特点。

而且,从帝王、官员,最好连同百姓的服饰,都要拥有这些特点。但他们又不能只使用关外的服饰。清朝宣称自己继承前朝的正统,这意味着,它必须从各种细节,吸收过去朝代的服饰化。

比如马褂,这是过去在关外骑马射箭的服饰。这种服饰不像明朝袍服那么宽大,较为干练,便于射箭。马褂最初也是在宗室皇族,以及官员使用,后来成为民间的流行服饰。

2.还有清朝官服上的马蹄袖、皮,这两种配饰,都是因为清朝起源关外,那里较为寒。使用马蹄袖皮毛,主要是为了抵御严寒。

清朝在官服上使用这些装饰,也是为了告诉他人,不要忘记弓马射箭。所以,我们在一些清宫戏中可以看到,官员在下跪时,都有用手拍打袖子,发出很大的声响。这种原本出于实用的装饰被沿用下来后,又演变出一套自己的礼节。

官员见到王公大臣,或者皇帝时,需要把平时卷起的袖子翻下来,让它自然垂下,手藏在袖子中。做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携带暗器,但更多的是用来表示恭敬。

马蹄袖的演变,其实代表了过去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原本只是出于实用目的的配饰,配合礼仪后,就形成了一种自身独特的文化。

3.除了马蹄袖,清朝官服上最有特点的配饰,就是补子。补子位于官服的前胸、后背两个位置。后背的补子是一整块的,前胸的补子为了方便纽扣,一分为二。

补子底色偏暗色,上面有各种色彩的搭配,看起来比较显眼。在官服上缝制补子,也是从过去其他朝代里继承来的。明朝官服中,就有补子。只不过清朝官服的补子是缝制在褂服上,而明朝是绣在袍服上。

这种补子,自然是装饰的用处更多一些。补子的位置、大小、颜色都比较显眼,目的是为了让人一眼望去,就知道官员的身份地位。在过去那种崇尚上下尊卑,皇权第一的文化中,补子成了最好的途径。

补子上面就有各种的图案。主要是一些动物。这些动物可以直接区分官员品级、职务。文官上面绣的是飞禽,如仙鹤、锦鸡、云雁等。武将上面绣的是麒麟、狮子、豹、虎等。不同级别的官员,配上不同的动物。

在动物纹饰的旁边,通常还会有日纹或火珠纹。这种纹饰代表着天子,动物纹饰的眼神或动作会朝向它,代表服从的意思。

图腾的文化,其实也是过去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晶。在过去中国的传统中,一直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说法。所以,官服上还会有一些代表吉祥的装饰。

比如山水江崖、代表这江山永固;云纹,属于连绵不绝;蝙蝠,代表着福运。这些都是过去中国传统服饰留下的特点。所以说,在清朝官服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国过去传统文化的积淀,以及清朝自身文化的特点。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梁秋实故居在哪 如何评价梁秋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梁秋实

    梁实秋与胡适梁实秋是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人物,他与鲁迅等人常年笔战不断,虽然各有各的观点,但都为我国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梁实秋曾任教东南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1949年去了台湾,于1987年病逝台北,享年84岁。梁秋实故居梁实秋故居位于鱼山路33号。30年代初,梁实秋在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

  • 清仁宗嘉庆帝是怎么死的?嘉庆皇帝是被雷劈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帝

    在正史上,清朝的皇帝死得都很正常,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都会记录得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的死,正史就记载的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和传说就不同了,可谓是五花八门,让后人一头雾水。在清朝的皇帝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上说他是被雷给劈死的,而且是众说纷纭。第一种说

  • 明仁宗到底是怎么死的?明仁宗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炽死的时候48岁,距离他登基不到10个月,从《明仁宗实录》的记载来看,尽管身体不是太好但没有什么大病的中年男子明仁宗死前两天还端端地临朝理政,到了死前一天似乎突然不行了,支撑不到一昼夜就撒手尘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明仁宗一夜之间突然驾鹤西去?明初以来有关明仁宗的真正死因一直是个谜,大约

  • 清代的皇储制度演变历史介绍 清朝为何实行秘密建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

    皇位继承,是古代王朝的大事,常实行预立储君制度。但这种制度也有弊端,就是明定出将来的皇帝继承人,难免有攀附者,形成太子党,无论在太子时期还是太子继承皇位以后,都有可能因太子党造成朝政的动荡。再有,储君的人选也是个大问题,不制定一个众人必须遵从的原则,也会发生争夺与政乱。古代开国时期之君主的传位一般有

  • 明末清初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肌肤颜色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末清初

    李渔是明末清初杰出戏曲和戏曲理论家。其著作《闲情偶寄》颇负盛名,常为时人称道,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这部书中,李渔对明末清初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他认为,无论男女,喜欢美色即漂亮的异性,是人类固有的欲望和情感,这并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对一个女子来说,虽然容貌姿态的妩媚可爱之处很多,

  • 蒙古大汗的正妻改嫁皇太极为贵妃 地位仍高于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的几个女人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孝庄和海兰珠,就连正宫皇后都要靠边站,更不要说名不见经传的其他妃子了。其实,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孝端文皇后地位最高,其次是他最爱的宸妃海兰珠,第三位则是懿靖大贵妃,她在皇太极时期地位是高于孝庄太后的。懿靖大贵妃懿靖大贵妃名为博尔济吉特·娜木钟,是蒙古阿

  • 和尚为什么不能吃韭菜?佛门"荤菜"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尚

    和尚这个群体,我们都知道,身为佛家弟子,自然就要遵守一些佛家的规矩。有些规矩我, 普通人也是知道的,例如在吃的方面,就要“戒荤”。可能很多人对于“荤”的理解就是肉类的食物,然而在和尚的食谱里面,却有一样蔬菜也不能吃,那就是韭菜。这就很奇怪了,韭菜又不是

  •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何没有眉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达芬奇,蒙娜丽莎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多才多艺的人才。要说起画作方面最翘楚的就是达芬奇了。他的画作《蒙娜丽莎》可以说是震惊了世界,成为了无价之宝。看过蒙娜丽莎画像的小伙伴们因该都知道,蒙娜丽莎画像中的蒙娜丽莎没有眉毛,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达芬奇当时的一种思想或是手法的表现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 古代女子为什么喜欢荡秋千?荡秋千是什么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

    秋千,很多人小时候一定都很喜欢玩,有些人非常喜欢坐在秋千上,被人推到最高点,来回摇晃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将要飞起来一样,虽然很危险,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冒一冒险。其实不只是现在,我们在看很多古画的时候,上面也有很多荡秋千的活动,而且基本上都是女子。那么,古代女子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荡秋千?荡秋千是为了什么

  • 皇权象征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国玉玺

    【导读】象征着中国正统皇权的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传国玉玺下落之谜也备受中外人士的关注。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追逐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传国玉玺下落之谜。传国玉玺的来历非凡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