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男子有多爱美?古代男子会化妆吗?

古代男子有多爱美?古代男子会化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60 更新时间:2024/1/21 11:15:39

一说到化妆这个词,很多人都会自动将它归类为女性的一种行为,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古代,其实就有很多男子也是很爱美的,甚至会为了美而去给自己化妆。那很多人一定就更好奇了,古代男子化妆用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化妆品呢,会不会和女子化妆用的是一样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男子为了爱美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呢?今天就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魏晋时期:追求美白

想必大部分东方男子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对美认可的基础颜色,那就是白。

“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魏晋时期的男子对肤色有一种病态的执念,认为白得像玉石一样透亮才是最美的,所以对于大部分符合审美的肤色,他们想到了涂粉底。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粉底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用米制作成的天然粉底,原生态绿色材料,制作工序繁复不说,工艺也极其讲究:贾思勰·《齐民要术》:“作米粉法:梁米第一,粟米第二……各自纯作,莫杂余种。”

而铅粉,是来自炼丹产业的支线产业。经过加工的铅粉能使人的容貌增辉生色,故又名“铅华”,我们常说的“洗尽铅华”一词便从中而来。需要注意的是,“铅粉”顾名思义,含有重金属铅,是有毒的。

《水浒传》中,武松跑路的桥段,孙二娘用铅粉给武松化妆伪装逃跑,这种粉底具有一定的粘黏性,光亮度也很高,长期涂抹会让皮肤变得灰暗,失去原有的光泽和油脂。

2、唐代时期:口红

唐朝之前,口红一般都是装在盒子里的,古时又称“唇脂”,在管状口红出现之前,口脂其实和胭脂是通用的,装在小盒或者小罐中,用手指直接蘸取、点涂。以前的口红大都是鲜艳的朱赤色,但是唐宋时还流行过檀色点唇,檀色就是现在的肉色、裸色调,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

与女子对各色口脂的执着追求不同,男子所使用的口脂,一般不含颜色,是一种透明物质,主要起滋润唇部的作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润唇膏。

在超级会玩的唐代,皇帝在腊日就会把各式各样的口脂、胭脂赐给喜欢的官吏,表示慰劳一年的辛苦付出,简直就是年终奖一样的存在。被誉为最疯狂的口脂爱好者唐高宗,他喜欢收集口脂的程度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口红控,碰到喜欢的学士,就会挑一些赠与给他们,表示自己的器重。

3、宋代时期:簪花

到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宋代,装饰品成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男子也会将当季的鲜花或者类似的装饰物插在发髻、鬓角或者冠上。所簪之花,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把四时之景别于鬓边。

古人认为相信簪花可以求吉纳福、袪病辟邪,是好运的象征。男子簪花不仅是一种流行的风俗,也是礼仪制度的体现。文人雅士们在赏花饮酒的时候,会“折花歌以插之”,摘了朵花就往头上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您好雅呀!

著名文人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曾提及,宋代每遇大典、佳节、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骑从卫士无不簪花。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头上开。

4、明朝时期:美容美发

到了明朝,男子对自己的形象管理做的更为细致了,“三天一沐发,五天一沐浴”又是洗澡又是洗头的,整体必须得干净整洁。正所谓头可断,发型不能乱。民间男子为了保证头发的平整,还会将头发扎起来,带上网巾,假如风吹乱了发型,说不上还气得直跺脚。

公子哥儿们穿着颜色艳丽,花纹考究的衣服,别着雅致的香囊,迷死一片少男少女。而且不仅讲究美发,美容也是非常受重视。据说,首辅张居正还深谙护肤之道,起床后、入睡前都要经历一套完整的护肤流程。“膏泽脂香,早暮递进”

5、男子形象管理极致的朝代:魏晋南北朝。

如果真要说哪个朝代将形象管理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上层士族之间,敷粉之风盛行。其实早在汉代,就有男子敷粉的记载。汉惠帝的男侍们就有“不敷粉不得上值”的规定。

曹操的女婿何晏,有“敷粉何郎”的雅号。因为只要他何晏出门,粉不离手,随时补妆,偶尔还停下来,对着自己的影子欣赏一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曹植,在得知好友突然到访后,仍坚持上妆,让朋友足足等候了一个多时辰。

为了美白,魏晋士人更是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敷粉上妆毕竟属于一种外在的修饰,士人为能彻底改变肤色,不惜通过“服石”,即服用五石散,来达到长期美白的效果。五石散吃多了会浑身燥热,脱衣服。看来兼具美白和展示的作用呀,啊哈哈。

总结

难以想象,面容白皙、体态清瘦恰恰符合魏晋名士的审美标准。相较于秦汉对于男性的审美取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标准更像是一种偏离。男女人们固然外在美重要,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才是真的美呀。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上朝要带一百名侍卫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对于诸葛亮的了解,很多人大多数还是来源于《三国演义》小说里面所描写的内容,不过这其中毕竟还是有很多虚构的内容,而《晋书》作为史书,相对来说可信度还是要高很多的,不过在《晋书》当中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说诸葛亮每次上朝的时候,身边都要带着一百多名侍卫,这究竟是真是假呢?如果是真的,诸葛亮带这么多侍卫是要防

  • 齐桓公夺取国君之位的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霸主。在管仲的的建议下,齐桓公实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援助燕国,追击山戎是为“攘夷”,划沟为界,赠土于燕是为“尊王”。女儿哀姜引发庆父之乱,齐桓公没有选择包庇,而是大义灭亲,帮助鲁国恢复安定。&ldquo

  • 蔡锷真的喜欢小凤仙嘛?蔡锷对小凤仙是真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蔡锷,小凤仙

    说起蔡锷,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可以说同事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者了。蔡锷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民主革命家,是中华民国初年的优秀领袖。纵观蔡锷一生,可以用两件大事概括: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

  • 李陵投降匈奴后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陵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陵的故事非常的感兴趣,李陵这个人真的不简单的,但是后来却还是投降了匈奴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李陵投降匈奴后,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李陵在匈奴过得好不好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虽败犹荣的李陵很受匈奴人的敬重,被匈奴大单于封了王,在匈奴娶妻生子,终生再也

  • 精绝古国中真的存在“九层妖塔”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九层妖塔

    《九层妖塔》是由盗墓小说《鬼吹灯》改编的一部电影,电影主要讲的是探险人员探秘九层妖塔的过程。于是有很多人好奇,精绝古国中真的有九层妖塔的存在吗?答案是存在的,那么在什么地方呢?小编来为大家揭晓答案。血渭一号大墓是青海古墓群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

  • 古埃及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咒语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间隐藏着什么秘密?咒语显灵在埃及金字塔幽深的墓道里,刻着一行庄重威严

  • 中国北纬30度为什么怪事频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纬30度

    地球至今仍有无数未被人类所认知的秘密,而其中北纬30°堪称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独特的纬线上,贯穿有四大文明古国、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洲、着名的埃及金字塔等等诸多独特的奇特自然及人文现象…………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

  • 三潭印月的来历和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潭印月

    西湖里有三座石塔,象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喜欢在石塔的圆洞里点上灯烛,把洞口糊上薄纸,水里就会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绮丽。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的来历,最初可以追述到北宋苏东坡治

  • 武则天登基后是怎么对付那些不满的朝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一位饱受争议的女皇帝,批判她的人认为她以女子之身窃国篡位,人神共愤。而称赞她的人认为她多权略,知人善任,开创殿试、武举,实现“君子满朝治天下”。事实上,在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这本身就是一个空前的传奇。更加传奇的是在她登基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让我们

  • 菩提玉斋是真的吗 菩提玉斋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菩提玉斋

    最近小编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这个有一种炒饭竟然叫“菩提玉斋”了,那么这个叫法到底有什么样的含义呢?这个菩提玉斋是真的吗?这个菩提玉斋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菩提玉斋是真的吗“菩提玉斋”的的确确是真的,真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