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登基后是怎么对付那些不满的朝臣的?

武则天登基后是怎么对付那些不满的朝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88 更新时间:2024/4/9 20:25:36

武则天,一位饱受争议的女皇帝,批判她的人认为她以女子之身窃国篡位,人神共愤。而称赞她的人认为她多权略,知人善任,开创殿试、武举,实现“君子满朝治天下”。

事实上,在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这本身就是一个空前的传奇。更加传奇的是在她登基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让我们认识到她是怎样一个集野心和才能一体的女人。

对于女人的宫廷斗争来说大家并不陌生,它在每个朝代都会发生,有人用自己的手腕来获得权势和金钱,有人落入冷宫就此结束一生,但不管在宫廷里是多么厉害的争斗,在政治上女人取得成就的永远寥寥无几。

而武则天,则是一个又善于宫廷斗争,又能够将国家治理得还不错的这样一个女人。

传奇一生的开始

武则天从皇后到皇帝,并非一帆风顺,相反,正因为她是女人,所以她的一生充满坎坷,可是武则天如何成功当上皇帝并直到晚年的呢,这一切都必须从武则天的非凡政治才能开始说起。

武则天从小天资聪慧,她喜好读书。而进攻之后,武则天先是在唐太宗身边待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她学习到了许多政治上的东西,这也为她后来的政治野心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十分的有政治才能,在他在位期间实现了贞观之治。

在这段时间武则天认识了许多官员,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

公元684年,徐敬业对武则天发起最直接的反抗,当时提出来公开的口号:推翻武太后专权,拥护李显复位。他们聚集了十万多人公然对武则天发动攻击,武则天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这些叛军最后下场则是被无情的镇压。

之后牵连的势力也被一一扒出。武则天则用大量的酷吏,对王朝内部的反对者进行洗底,此时的武则天手段狠辣。

公元690年,武则天决定亲临帝位,她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接着又一手上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好戏。至此,一切都准备完毕,武则天在欢呼中登上皇位,这也实现了她一直以来的愿望,武则天从此改唐为周,此时她已经67岁。

成功称帝

在武则天正式称帝之后,她逐渐开始不断削弱李唐朝的贵族力量。 对此,武则天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使用酷吏对反对者进行残酷的清洗。

在政局稳定后,武则天则不再器重酷吏,万岁登封元年(695 )十月,武则天颁发了《减大理丞废秋官狱敕》,重新提出了约法省刑、无为而治的主张。

对于不需要的酷吏,武则天手段同样狠辣,她在巩固江山之后,这些人的历史使命就结束了,同时,她认为这些人的存在会成为她的负担。因为首先这些人有损于她的皇帝形象,其次,这些人拥有的权利太过庞大。

著名的权臣来俊臣死后,礼部侍郎马上去向武则天自首,原来他以前迫于来俊臣的压力,甚至侵犯到了武则天的皇权,每年他都认命许多来俊臣的亲信。武则天十分愤怒,质问他为何如此。

礼部侍郎告诉她,谁不听来俊臣的话,谁就要死。可见当时的来俊臣甚至在某些地方的权利超过了皇帝。

对于追求权利的武则天而言,这种事情是无法容忍的,自然要将酷吏清洗干净。

从废黜中宗李哲到处死来俊臣,酷吏政治持续了十四年之久。唐朝以来,酷吏一直是人们用来批判武则天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一件相当大的罪证。

重视教育,改革科举

此时的武则天,让整个朝廷中的官位更加偏重于科举考试中的人才,他改革了科举制度,开创了许多形式的科举考试制度。在人才选拔中,她不注重出身,而是更加在乎才能。

同时她也会帮助那些大家族里庶出的子嗣,让他们有机会入朝为官,这些人才自然对武则天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武则天开创了”武举”制度,给武人能够升官晋级的机会。在她即位时,促进了教育的极大发展,使得人们以读书为荣。这也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她破格的使用人才,选拔出了一大堆杰出的人才管理朝政,这些人才后来成为政权的顶梁柱。这些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为积极的影响。

《制袍字赐狄仁杰》: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将皇位归“唐”的无奈

在武则天的晚年,她将皇位还给李家,也就是他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国号也同样改变,改为“唐”。其中是有很多方面的考量的,是因为她的野心减弱了吗?其实当时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那就是当时社会氛围认为她应该将皇位还给李家,同时加上上下朝野的压力,她不得不将皇位归“唐”。

结语

对于这位敢于推翻皇室并且如同男人一样登上皇位,泼辣的实行统治手段的女人,大部分的历史学家都报以敌对的态度,但是显然她有着过人的才能,她对政治极具天赋,能够操控朝廷里的政治。

武则天过人的决心和毅力非常人所及。像她这样的女人,后世对她的评价不断,可能每过一个朝代,都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们现在去评价武则天,同样是出于我们自己的角度。如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去探求真实的历史,从里面得到并知晓这位女皇帝传奇的一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菩提玉斋是真的吗 菩提玉斋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菩提玉斋

    最近小编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这个有一种炒饭竟然叫“菩提玉斋”了,那么这个叫法到底有什么样的含义呢?这个菩提玉斋是真的吗?这个菩提玉斋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菩提玉斋是真的吗“菩提玉斋”的的确确是真的,真的有一

  • 清朝努尔哈赤是病死的还是被炮击而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努尔哈赤

    说起努尔哈赤,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一个将后金发展强大的人,他的子孙将帝国扩展成为了之后的清王朝,可以说他就是清朝的缔造者。努尔哈赤在后金建立初级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正是努尔哈赤的付出使得他的后世子孙能猜此基础上将后金的版图不断扩大,最终成就了清朝。虽然努尔哈赤所创立的后金的地盘不是特别的大,他的

  • 汉献帝被废之后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献帝

    广义上的三国,要从东汉末年开始算起,直至西晋建立,前后历经近百年时间。从狭义上来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然后取而代之,建立曹魏政权以后,三国历史才算真正开始。汉献帝刘协挺可怜的,九岁继承皇位,三十九岁禅位,一共当了三十年皇帝,却几乎没有一天掌握实权,始终被权臣控制。原本是小王爷的刘协,日子过得还算不

  • 仓颉为什么会有四只眼睛?历史上重瞳的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重瞳

    仓颉是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造字的圣人,据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目,天生睿智有品德。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仓颉怎么会有四只眼睛仓颉又作“苍颉”,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他用祖传的结绳记事的办法替黄帝记载史实。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

  • 古人接旨全家人真的都要下跪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接旨

    清宫戏里面,经常有这样的镜头。太监拿着圣旨,到某人家中宣旨。进门口先说一声:圣旨到,谁谁接旨 。然后,接旨人慌忙率领家人跪下。太监继续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何如何。最后, "钦此 "两字结尾。接旨人要在最后高呼一声: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里,要讲几个知识点。第一,"奉天承运,皇帝

  •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权力纠纷有多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隆基,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麟德二年)前后,是唐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因太平公主的母亲是女皇武则天,所以,这也注定了她的一生要像母亲一样活在政治的风口浪尖上。武则天经常说:“我的女儿与我一样。”不

  • 官渡之战后袁绍为什么没有选择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后,得胜的曹操也是元气大伤。他和袁绍都为此战投入大量粮草,需要时间恢复生产,曹操没乘胜进攻河北就有“养伤蓄力”的意图。更重要的是,袁绍虽大败,但领地并没萎缩,占有河北四州,北靠关系良好的游牧部族,而曹操只是解除了袁绍在北部的威胁,自身实力并没增加。在综合实力仍强于曹操

  • 刘禅处死蜀汉刘琰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琰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多枭雄趁势而起,咸多良才应运而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那段历史才变得精彩纷呈。然而就算那个年代,汲尽了中华大地的灵气,也不可能将众生全部滋养成大才,所以三国时期,也出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庸才,例如蜀汉后主刘禅。他不但昏庸无能,沦为了亡国之君,还为后人留下了“乐不

  • 历史上的花木兰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木兰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我们学习《木兰辞》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花木兰理所应当的是一个汉人女子。事实上,这个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并不是汉人女子,而是一个鲜卑女子。这也许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但是这恰恰也是事实。在《木兰辞》里面有这么一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 谷道破裂是什么死法?北宋公主为何因谷道破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谷道破裂

    可能有人听说过这样一种死法,叫做谷道破裂而死,而历史上因为谷道破裂而死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公主,宋徽宗之女茂德帝姬。茂德帝姬的一生可以说也是很悲剧的,毕竟经历过靖康之变的公主,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而茂德帝姬据说是因为谷道破裂而死,那这个谷道破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死法呢?这样死的时候究竟有多痛苦呢?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