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末小明王韩林儿死亡真相

元末小明王韩林儿死亡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32 更新时间:2023/12/15 8:58:25

元末明初的小明王的离奇死亡的确是一桩奇案,这个奇字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他的死因是去应天的水路上翻船而死的。这本是不可避免的潜在因素,这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可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件事情的元凶被大多数人认定是朱元璋。能够直接证明的是:公元1366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去“接”小明王韩林儿,在途中翻船而死。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是重要的反元人物之一,他是红巾军的领袖。他死后,韩林儿被刘福通拥立为小明王,开国建元,当然此时的小明王是没有兵权的,但是朱元璋所统帅的起义军隶属红巾军,他的能力很强,在数年内发展到与张士诚、陈友谅,争夺天下。可是他始终是小明王的下属。

在这件事情上被大多数学者定义为韩林儿是被朱元璋授意廖永忠杀死的。这几乎已经成定论了,不过本人的看法是当时朱元璋并没有必要去杀小明王,这样只会让他刚刚建立起的民心瞬间跌到谷底。在朱元璋公元1364年授封“吴王”之前的一件事情,便让本人断定朱元璋是不会杀害韩林儿的,在韩林儿遇到危险后,几乎没有任何一路军阀理会他,可朱元璋冒着自己全军被灭的风险,去救韩林儿。

要知道朱元璋当时都快自身难保了,当时所有人都劝他不要去救韩林儿,原因是:去救韩林儿自己的大军很有可能会被当时包围朱元璋的陈友谅部队吞并掉。但是朱元璋义无反顾的率领一部分军队去救韩林儿,救了韩林儿之后将其安排在滁州。在朱元璋准备回援自己地盘的时候,发现包围的敌军已经被打败了。

这一次朱元璋收获了很大的名望与地盘,并且在三年后,他的老对手陈友谅被他打败。在当时有两个吴王,一个是自封的“东吴王”张士诚,另一个就是“西吴王”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开始准备对张士诚动兵。可是在此之前需要一个更大的精神领袖,因此小明王韩林儿成为了最佳人选。

可惜的是在路上发生了意外,韩林儿并没有到底朱元璋大营就死在了水里,这也就是今天的主题,本人的看法是朱元璋没有杀韩林儿的理由,接着就让本人来为大家解释一下这到底是为什么。

小明王只是一个精神领袖,根本影响不到朱元璋的统治

小明王是没有能力的,他能够成为起义军的精神领袖还是由于他的父亲韩山童。韩山童被元军杀害后,他是流亡了几年才被刘福通找到拥戴为小明王的,在朝堂上小明王根本没有话语权。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傀儡皇帝。当时朱元璋只是借用了小明王的名声,真正的天下还是朱元璋靠自己打下来的。

朱元璋是一个性情之人,他在选择了小明王之后,他是不会去投奔任何势力的。在小明王受到张士诚的进攻后,朱元璋不顾自身安危直接自己带兵去救。小标题已经解释清楚了,小明王只是一个精神的领袖,他没有实权、没有军队,朱元璋有必要去动他吗?何况在滁州的时候,小明王身边全部都是朱元璋的人。

朱元璋想要杀死小明王的方法太多了,他没有必要借廖永忠的手。而且这样的死法是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众口的。要想要杀死小明王,直接在他的饭菜里下毒岂不是更好吗?以朱元璋的能力他并不是做不到。而且这样的做法,小明王的死就不会变成奇案,更不会让世人将枪口直接指向朱元璋。

廖永忠自作聪明,使朱元璋背黑锅

廖永忠战功赫赫的将军,在即将要攻打张士诚前不久,接到了朱元璋的命令去接小明王的命令。当时在去的路上也没有多想,可是就在归途时,他联想到当下的局势,左思右想上位让自己去接小明王的深层含义。因此他想到了上位是想借自己的手来除掉小明王,他这才想办法让船漏水,沉入水中。

廖永忠本以为自己立了这么一大功会受到封赏,但是却遭到了朱元璋的一顿臭骂。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总结:

本人认为朱元璋让廖永忠去将小明王接到应天的原因是:让小明王充当精神领袖,在攻打张士诚时多加一份胜算。事后可以封小明王一个官职让其不参与朝政即可。可廖永忠的鲁莽与自作聪明害了他和朱元璋,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小明王韩林儿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首霸齐桓公为何结局悲惨: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争夺君位,取得胜利,做了齐国国君,即位后,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苦心经营数十年,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最富有的国家。在外交上,齐桓公首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借以团结中原各诸侯,受到中原各诸侯的信赖,他曾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任盟主达四十年之久,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实力的第一个霸主,被誉为作为一代霸王的齐

  • 为什么古代女子都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

    自古以来都说女子“红颜薄命”一次来形容女子长的漂亮,就比如说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个个都是薄命。那么为何古代女子为何大多数都非常的短命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这其中主要有着三大因素,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一、古代婚假的年龄。根据《礼记》中的记载,古代女子出家的年龄大多都在

  • 历史上真的有赢华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赢华

    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中,公子赢虔的小女儿也就是嬴驷的堂妹嬴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早年被接到太子嬴驷宫中。但是,到了电视剧第二部纵横当中,的嬴华公主竟然变成了驰骋沙场的猛将,号称秦国战神。这种男女身份的变化让观众。历史上是否真有嬴华其人,身份究竟是男是女呢?据史料记载,,即赢华。之子,之

  • 韩信和郦鸢在一起了吗 历史上有郦鸢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信,郦鸢

    说到汉朝其实故事太多太多了,能说的故事得说很久很久,但是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韩信和这个郦鸢的故事吧,看看这个郦鸢最后有没有和韩信在一起,话说在真正的历史上是否有这个郦鸢的存在,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在《楚汉传奇》里面,这个韩信和郦鸢并没有在一起,而这个郦鸢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剧中没有介绍,

  • 身为藩王的嘉靖帝是怎么继承大统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靖帝

    在明朝的这些皇帝中,嘉靖帝的身份非常特殊,因为他根本不是皇子,而是兴王世子!在嘉靖帝即位的过程中,他有两位恩人,一位是内阁杨廷和,另一位是当朝的皇太后张氏。按理说,嘉靖帝即位后,应该非常感激两位恩人,可现实却不是这样。可以说嘉靖帝是忘恩负义,将杨廷和免为庶民,张太后也受到冷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

    在中国民间,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七擒孟获则是他为后人津津乐道、充分体现他高深智谋的一个经典案例。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陈寿的正史三国志却对此只字未提,只简单写到“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最早提到七擒孟获故事的是《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比《三国志》晚成书六七十年;然后

  • 宋钦宗为什么成为宋朝唯一一个没有功臣配享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钦宗

    对于在朝堂上的大臣来说,死后能够配享太庙那是非常高的荣誉,因为太庙是祭祀皇帝的家庙,能够配享太庙意味着能够跟皇帝一起享受香火,而对于皇帝来说,给功臣配享太庙是拉拢大臣的一个手段,还有皇帝出于私心的表现,不想太孤独,最好有个大臣能够陪伴一下。功臣配享太庙之礼俗仪制,自古有之,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尚书

  • 樊哙为何惧怕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樊哙,韩信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汉高祖刘邦的一首诗,直抒胸臆,气势雄浑。看看他这首诗,再回想他起兵之前还是一个乡村无赖,人生的际遇无常,真让人感慨万千。刘邦之所以能从一个酒徒无赖,奋斗成一代帝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慧眼识人,善于识别驾驭人

  • 古代驸马的婚后生活是怎样的?驸马可以纳妾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驸马

    “驸马”这个称谓,本身就充满歧视,甚至屈辱。我们先讲一个罕见的故事,大致可以照见这个群体的尴尬生存状态。两汉有个伟大的家族班氏,出了若干名人。比如《汉书》的作者班固,女文学家、史学家班昭,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等等。本故事的主人公叫班始,班超的孙子。班始因为祖先的荣耀,娶了汉顺帝

  • 关羽樊城之围刘封为什么没有派兵支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封

    三国时期的许多故事都被我们所熟知,尤其是刘关张三兄弟他们之间的故事,相信很多重情义的朋友肯定都很喜欢他们之间的感情。虽然三人并不是亲生的兄弟甚至连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但是就在桃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却从那一刻开始,他们成为了比亲兄弟还要亲密的关系,可以说他们的故事影响着许多人,而三国演义也正是因为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