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魏忠贤一死明朝就彻底垮掉了?如何评价魏忠贤

为何魏忠贤一死明朝就彻底垮掉了?如何评价魏忠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67 更新时间:2024/4/13 13:36:31

明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心腹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自缢于煤山,成就了“君王死社稷”的身后美名。

临终之际,朱由检留下了一句推卸罪责的话:“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而陪在身边的王承恩,却给出了一句让人难以理解的感慨:“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崇祯皇帝殉国处

王承恩口中的“忠贤”,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九千岁”、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奸臣”之一、天年间的“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

历史上的魏忠贤有多坏?崇祯皇帝称其“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梁启超称其“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蔡东藩先生称其“恶贯满盈,中外切齿”。可就这样一位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的大奸臣,为何能得王承恩如此赞许,为何能影响到明朝国势的发展?

换句话讲:为什么刚杀了魏忠贤,大明王朝就垮了?

我们先来看下魏忠贤当权时,大明王朝的具体表现:

1、这一时期,朝廷的防御重点在辽东地区,“龟缩山海关”的决议被推翻,孙承宗率军向关外推进;而后,接替孙承宗督师辽东的袁崇焕,在关外打了几次漂亮的胜仗,甚至一炮将后金之主努尔哈赤轰到重伤不治。

2、这一时期,关宁铁骑满员满额,粮饷充足;皮岛军队不但不需要精简,毛文龙甚至还可以大肆开展黑市贸易,抢掠朝鲜边民商旅,硬是将皮岛打造成了军事重镇,有效钳制了后金东部地区的多座城池。

3、这一时期,袁崇焕构筑了著名的“关宁锦防线”,从宁远到锦州,几乎所有的城池都被翻新、加固。火铳、战车、地雷、炸弹,甚至连“红衣大炮”这等先进武器也被搬上了城头。

如此背景之下,大明军队几乎一直在压着后金的八旗军队打,努尔哈赤、皇太极、阿敏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败绩。这一时期,皇太极也只能暂时龟缩于盛京,不敢轻易出手。

如此一片大好的关外局势,自然离不开强大的财政支撑。那么,魏忠贤哪来的钱呢?

并没有像崇祯皇帝那样,从穷苦百姓身上掏银子,而是将手伸向了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恢复了万历末年被废黜的工商税、海税等。

如此举动,辽东地区的将士们自然欣喜,不用被搜刮殆尽的百姓自然欣喜,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为魏忠贤修建“生祠”的高潮。注意,这并非为魏忠贤翻案,在所有的“生祠”修建中,就属辽东将士和河南百姓修建的最为用心。为什么?就是因为魏忠贤保证了辽东将士的钱粮供应、一手打造了当时的大好形势;就是因为魏忠贤非但没有给百姓加赋税,反而在河南受灾时,下令“免除赋税、由内库拨款赈灾”。

只是,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伤害了当时最大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东林党”。这个由“江南士大夫”组成的势力集团,不为国家兴亡担心,不为战场局势担心,更不为朝廷财政担心,他们担心的就只有一个:不能让朝廷在江南地区收税,因为那里都是我们投资的企业。

于是,“东林党”和他们口中的“阉党”不共戴天,视魏忠贤为死敌。所以,崇祯皇帝刚一登基,“东林党”便借着新皇集权的天赐良机,一举将魏忠贤扳倒,重新掌控了朝廷的话语权。

“东林党”的圣地东林书院

“东林党”掌权后,大明朝廷又变成了什么模样?

江南地区的工商税、海税再次被废黜,朝廷的财政收入全部转移到了北方地区百姓的身上,在正常的赋税外,还增加了著名的“三饷”“辽饷、练饷、剿饷”。废除富庶的东南税收,却派军队到贫困交加的西北旱区、灾区加赋、征税,这就是被后世评价为“道德楷模”的“东林党”!

除此之外,“东林党”还主张对后金讲和,甚至认为辽东将士对局势的有效控制就是劳民伤财;对农民起义则是“得过且过”的暧昧态度,一力主张“招安”,让起义军逐渐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逢此乱局,“东林党”除了极个别的清官外,几乎人人贪腐,拼命捞银子、准备后路。

看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崇祯皇帝也不傻,为什么就非得听“东林党”的摆布,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国家、征收税赋吗?

别忘了“东林党”是干嘛的?他们可是靠“嘴”吃饭的文人、士大夫,久润官场的老狐狸,论讲道理,天下绝对难逢对手。但凡崇祯皇帝有点伤害到“东林党”利益的举措,这些人不把崇祯皇帝说的愧对“二祖列宗”、愧对大明江山都不算完。

于是,崇祯皇帝便被“东林党”限定在了一个圆圈内,在圆圈内,你就是千年难遇的英明君主;出了圈,你就是无道昏君,就是败坏祖宗江山的历史罪人。于是,崇祯皇帝变成了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可怜观众,眼睁睁地看着“东林党”上演着一幕幕祸国殃民的大戏。

有诸多后世学者认为,崇祯朝的大明军队之所以在辽东地区节节败退,无外乎一个“钱”字。因为财政困难,让崇祯皇帝畏首畏尾,甚至疑心重重,将唯一可能改变局势的袁崇焕凌迟处死;因为财政困难,辽东将士缺粮缺饷,难以为继,又该如何面对如狼似虎的八旗军队!因为财政困难,崇祯皇帝只能同意朝臣精简地方机构的建议,其中将明朝直接推翻的李自成就是这次精简范围内。

朝廷没钱,但几乎掌握着大明财政根本的“东林党”有钱啊!可等到崇祯皇帝向这些“忠臣”、“楷模”伸手要钱的时候,他们几乎全是一样的回答:

臣是清官,臣没钱;你杀了我,我也没钱!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周皇后的父亲,崇祯皇帝的国丈,“东林党”的代表人物周奎,面对崇祯皇帝的“捐款”要求,却向自己的女儿周皇后要来5000两银子,还自己扣下了2000两,向朝廷“捐助”了3000两。可等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却从周奎手中搜刮出三百万两白银之巨。国丈尚且如此,其余朝臣的表现,可想而知。

这就是魏忠贤和“东林党”之间的区别,魏忠贤从来“不讲道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哪里有钱,哪里能弄到钱,我就朝哪里伸手。什么忠奸、道义、名声、影响,大明王朝倒了,一切都是空谈。只不过,崇祯皇帝直到被逼上煤山,才想起自己的哥哥天启皇帝临终交代的那句“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才觉察到“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皆为奸臣所误”。

行文至此,不禁感叹,历史还真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如何书写、如何篡改,甚至如何抹黑,全由胜利者说了算。后世对于魏忠贤“奸臣”形象的认定,很大程度上来自《明史》;而《明史》则由清初文人集团书写;而清初的文人集团,原“东林党”又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魏忠贤到底是何种形象,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参考文献:《明史》、《明季北略》、《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标签: 魏忠贤

更多文章

  • 汉朝公主怎么被匈奴玩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公主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汉朝和亲的公主都是怎么被这个匈奴人玩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比较好解决的,分析下当时匈奴人的习俗就知道了,这个问题非常残忍,但是也是值得一说的,毕竟和亲这件事情真的就不用在发生了,真的是才残忍了。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汉朝公主怎么被匈奴玩的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搞清楚这个

  • 古代有谁娶了母亲还生儿子的?古代有古代儿娶亲母生后代事情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这个古代有没有谁趣了自己的母亲还生了后代,其实这个说法非常非常尴尬的,也非常非常变态的,是完全没有这个道德伦理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真的有发生嘛?其实这个说法还真的是有的哦,在历史好像也是真实存在的哦,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奇葩的事情吧!古代

  • 清朝妃嫔们的每月俸禄大概有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

    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紫禁城都是一个充满神秘、令人向往的地方。尤其在古代,很多女子都希望能够进入皇宫,有朝一日成为枝头凤凰。但是理想和现实总归是有差距的,想要成为宫中的嫔妃,如果没有足够的家庭背景,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困难。普通的农家子女,几乎是没有机会来参加选秀的。而一般官员家中的女子,想要进入皇宫,至

  • 清朝历史上唯有皇太子名分的胤礽为何被废两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胤礽

    我们在观看清朝时期的影视剧中,尤其是康熙年间,总会频繁的出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太子胤礽。在康熙王朝还有雍正王朝这些影视剧中,太子胤礽也被描绘成了胆小怕事,没有任何才能,只是凭着父亲宠爱和自己是皇后的血脉,才坐上了太子之位。影视剧当中虽然有一定的夸张因素在里面,但也并不是一点史实依据都没有,那么真实历

  • 董鄂氏去世后顺治帝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帝

    她18岁入宫,18岁成为贤妃, 18岁成为皇贵妃,19岁生子,孩子刚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但这个孩子的福气太薄了,生下不过数月就夭折了。自此董鄂氏变得郁郁寡欢,不能从失子的悲伤中走出来,身体本就虚弱,加上心情的不快,没过多久,宠冠后宫的董鄂氏就追随自己儿子而去,仅仅22岁。顺治帝算是一个短命的皇帝,既不

  • 诸葛亮和王朗对骂时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朗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知道,诸葛亮在与王朗对阵之时,两人相互辩论,最终诸葛亮获胜,王朗从马背摔下,气绝身亡。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骂死了王朗,但是很少有人会去了解诸葛亮和王朗当时在对阵中到底说什么,王朗为什么会气绝身亡?我们一起来往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件事很简单,看过三国演义的这部电视剧的时候

  • 周瑜死后小乔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瑜,小乔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便是喜欢霸占敌人的美妻。而在三国时期最知名的大美女,莫过于貂蝉、甄宓、大乔、小乔。大乔、小乔是东汉时期的一对姐妹花,他们的父亲是皖城乔公。根据《三国志》记载:孙策见到绝色美女大乔与小乔后,便对周瑜笑说:乔家两女虽然颠沛流离,但能被我二人娶为妻子,应该也

  • 古代皇帝无耻的取暖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古代的皇帝还真的是太有意思了,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他们为了所谓的皇权,享受了不知道多少能享受的东西,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古代皇帝最无耻的取暖方法吧,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真相非常残忍哦!古代皇帝无耻的取暖方法其实就是拿宫女的身体来取暖,看到这小编真的无语了,古代

  • 清朝为何多数皇帝的死因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

    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社会中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这个王朝,从一开始,似乎就笼罩着神秘色彩。就以大清王朝近三百年历史中的十二位帝王为例。这十二位帝王中,最终善得始终的竟然只有乾隆、道光和溥仪三位皇帝,其中溥仪还是只当了几年,就颠沛流离大半辈子,最后在新中国的关照下才得以

  • 三国蜀汉重臣费祎被刺身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费祎

    一、诸葛亮死后,大臣们不支持北伐蜀汉奠基人刘备在夷陵大败并死于白帝城,他带领的10余万精锐战死了8万,令蜀汉损失了大批久经沙场的上将和精锐士兵,军队元气大伤,再加上失去了荆州,蜀汉已经完全失去了“复兴汉室”的战略条件。可是,之后的蜀汉不仅没有退守益州进行防御,反而向中原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