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蜀汉重臣费祎被刺身亡的原因

三国蜀汉重臣费祎被刺身亡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73 更新时间:2024/2/24 3:15:15

一、诸葛亮死后,大臣们不支持北伐

蜀汉奠基人刘备在夷陵大败并死于白帝城,他带领的10余万精锐战死了8万,令蜀汉损失了大批久经沙场的上将和精锐士兵,军队元气大伤,再加上失去了荆州,蜀汉已经完全失去了“复兴汉室”的战略条件。

可是,之后的蜀汉不仅没有退守益州进行防御,反而向中原的攻势愈加猛烈。

在战略态势完全不利的条件下,辅政的诸葛亮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对他的《隆中对》战略进行了改版,在默认荆州属于东吴,坚决和东吴交好的情况下,先占领水草丰盛,盛产马匹的陇右,以陇右代替荆州的战略地位向中原北伐。

诸葛亮是蜀汉的翘楚,他本人在蜀汉乃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因此他的北伐可以得到蜀汉全国之力的支持。虽然刘备之后蜀中将才凋零,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讥讽,可是凭着诸葛亮过人的个人能力,依然可以抵消这样的弱势,使得魏军不敢轻视。

诸葛亮也明白他本人在蜀汉的位置,因此劝魏延在他死后采取防御态势,而不要再轻易进攻。但是诸葛亮并没有让后续的继任者放弃北伐,因为他活着要复兴汉室,他死后依然需要有人继承他的未竟事业。

只是诸葛亮死后,蜀汉内部不支持北伐的声音便突然大起。

也正因为如此的原因,试图继续北伐的魏延被继承诸葛亮衣钵的谋士们,如杨仪费祎蒋琬等人设计诛杀。之后,杨仪、费祎等人带着北伐大军全面撤退。

诛杀魏延,一方面是权力的争夺,另一方面,也是这些谋士们认为诸葛亮之后的蜀汉没有任何人有能力领军北伐,强行北伐只能加速国家的崩溃。

可是,魏延之后,并非所有大臣都不支持北伐,至少有一个人就不以为然,这个人就是诸葛亮在陇右收的武将姜维

二、姜维想北伐,可是蜀汉朝廷不让

诸葛亮去世时,姜维是诸葛亮身边的护军,是一位中级军官,却非常被诸葛亮看好。

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

诸葛亮的评价非常全面地概括了姜维的才华:人品好,思维缜密,忠于汉室,而且军事方面很强。

姜维是凉州天水人,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归的蜀。诸葛亮命丧五丈原时,姜维在诸葛亮身边仅仅6年,因此资历和地位都不高。可是,姜维却是最能实现诸葛亮梦想的人。

姜维是支持魏延北伐的,可是以他的地位还无法参与决策,只能看着魏延被杀。

诸葛亮死后,姜维也随大军回到成都,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也就是这个时候,姜维有了可以统帅诸军的军权。

诸葛亮死后第三年即公元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姜维多次带领自己的小部队越过魏国边境作战。此时姜维的军力完全不可能和魏国大军打大战,因此只能看做对魏国的战略侦查,目的是为以后的北伐做准备。

因此,姜维对魏国一直有北伐的雄心。

延熙六年即公元243年,姜维开始独当一面,手上也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可是蜀汉给姜维的名义却是镇西大将军。

镇西和征西有很大区别,镇西是防御,而征西则是进攻。诸葛亮北伐时的征西大将军是魏延,征西将军是姜维,就是为了向魏国进攻。

可是,此时朝廷给姜维的任务是防御,因此是镇西大将军。

朝廷给姜维的任务虽然是防守,可是姜维却时刻没有忘记进攻。

延熙十年即公元247年,姜维担任卫将军,和大将军费祎一同录尚书事。

这时候的姜维已经和费祎平起平坐,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因此,姜维以镇压汶山少数民族谋反的机会,突然出陇右,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路线向魏国大将军郭淮发起进攻,一战大破郭淮,招降大批依附于魏国的羌氐族人。

此后,姜维开始公开做北伐的准备,他本人出身凉州,深知凉州军马甲天下的根源,因此以凉州军的练兵方式对蜀军进行训练,并大力招抚凉州地区的羌氐人,准备有朝一日北伐时,先收复陇右。

可是,姜维的雄心却受到了来自费祎的制约。

谈费炜之前,先谈蒋琬。

三、蒋琬:有心北伐却不知兵

诸葛亮死后,蒋琬继承其衣钵。蒋琬是不懂兵法的文官,他精于内政和后勤,却完全不知道如何作战,因此他对北伐有心无力。

蒋琬并非不想完成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可是他对军事战略不在行,他以为诸葛亮北伐未成功是因为走了秦川,因此想走汉水,以水军拿下魏兴(今陕西安康)、上庸(今湖北竹山),然后直下荆州。

蒋琬走这条路线的战略是刘备和诸葛亮都不采纳的。当初刘封丢了上庸三郡,刘备没有能力夺回。而后孟达要带着上庸投诸葛亮却被司马懿诛杀。诸葛亮也没有能力夺回。因此蒋琬的战略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而且也招致众人的反对,认为“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意思是出去容易回来难。蒋琬认识到自己不是打仗的料,就着重推出姜维。蒋琬让姜维担任凉州刺史,负责对魏作战,他自己待在涪陵,为姜维的后勤。

可是,没多久蒋琬就生病去世。

四、费祎:最有力的北伐反对者

蒋琬死后是费祎主事,见识了诸葛亮北伐的费祎强烈反对姜维的北伐,他的理由是:

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费祎认为以诸葛亮的能力,尚且无法北伐成功,姜维更不可能,不如老老实实守成。

而对姜维的北伐行动,费祎常常进行制约掣肘:

(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意思是费祎给姜维的人从来不超过1万人,这根本没法和魏国打大仗。

复兴汉室是诸葛亮的毕生心愿,诸葛亮对姜维的看重也是因为姜维“心存汉室”。而此时费祎却阻止北伐,让姜维很郁闷。

于是,费祎主政时期,姜维几乎没有做为。直到延熙十六年即253年春天费祎死后,这一年夏季,姜维率领数万人北伐。

只用了一个季度的时间,姜维就完成了从无到有数万人的北伐准备,动作非常神速,可是非常不符合常理。

五、姜维:终结费祎者

身长在凉州的姜维,是个有侠士之风而且不甘寂寞的人。

姜维“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如果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功名走向仕途,姜维是要铤而走险的。

姜维以后向魏国钟会的假投降,也是大胆而冒险的行为。

因此,姜维不会在北伐的大事上无所作为,尽管有费祎掣肘。

费祎的死让人感觉非常突然而且费解:

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

在年初开大会时,魏国投降过来的郭循,趁着费祎喝醉时把费祎刺杀。

能参加如此高规格大会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这个郭循是什么来头,什么时候投降的,为什么杀费祎,完全找不到记载。

费祎的死,按照谁是最大的获益者谁就是最大嫌疑者的原则,这个最大嫌疑人就是姜维。

因为,此时费祎和姜维算是蜀汉除后主刘禅外一文一武的两位老大。费祎一死,老大就成了姜维一人。

而且费祎一死,姜维就率领北伐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而如果费祎不死,姜维根本集结不起超过1万人的大军,也不可能配置齐备数万人的粮草,更不可能战时依赖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支持。

费祎死后,姜维掌管了蜀汉大权,却看不到姜维对费祎的被刺做任何交代的记载。要知道,费祎乃是蜀汉的第二号人物。按常理,蜀汉当局要对刺客郭循进行审问,之后判刑,可是完全没有相关资料。

是疏忽还是有意?这个责任应该是掌管了蜀汉大权的姜维负的。

不了了之的最大可能,就是“魏降人”郭循乃是“阴养死士”的姜维的死士。而郭循刺杀费祎后,其本人也自杀身亡。

任何行为都是要有目的和结果的。刺死费祎的目的和结果,就是姜维掌握蜀汉大权,并可以全力北伐。

标签: 费祎

更多文章

  • 乾隆帝为何会主动禅位去当太上皇?乾隆帝当太上皇期间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帝

    自古以来,太上皇就没有好下场,乾隆为何还要主动禅位去当太上皇?关于雍正能够在九子夺嫡当中取胜,很多史料中都认为是康熙看好乾隆,所以将皇位传给了雍正,这种隔辈传位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康熙曾将乾隆养育在宫中。可以说康熙皇帝对于乾隆整个人生的启蒙是相当巨大的,而乾隆也十分敬佩康熙,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父亲

  • 孝庄太后的野史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孝庄太后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孝庄太后的野史问题,很多人都说了,这个孝庄太后的野史都有哪些呢?是不是只是单纯的只有这个和多尔衮的故事呢?其实也并非如此了,孝庄太后的野史其实是真的还有更多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都有哪些吧!孝庄太后 是个很出色的女人。是出色的女人就会有香艳的故事,孝庄也不能免。传说

  • 明成祖宠妃权美人到底是病死的还是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权美人

    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明成祖在他二十几年时间里,几乎都是在打仗中度过的。作为一个帝王,他对于自己的附属国是非常蛮横的,多次明目张胆的向归顺明朝的朝鲜国王索要美女,供自己享乐。而明成祖诛连后宫妃子三千余人,就是跟一个她非常宠爱的朝鲜妃子有关。这个妃子是朝鲜人,死后被谥于“恭献贤妃权氏&r

  • 乌台诗案是谁救了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乌台诗案

    1079年,何正臣弹劾苏轼,称苏轼上表的内容安讽朝政,还拿出了不少他的诗文举例,这便是乌台诗案。此案爆发,苏轼遭贬是免不了,但他能保住一命实际上已经非常不错了。那究竟是谁救下了苏轼呢?当时朝中有很多人替苏轼求情,包括宰相吴充、王安石等大臣,不过曹皇后的出面干预算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当我们在观

  • 宋文帝为何要错杀名将檀道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檀道济

    一、刘宋源起宋朝(非赵匡胤建立),因建立者为刘裕,故称刘宋,又称南朝宋,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刘宋的起源是因为东晋后期,朝纲腐败不堪,地方军阀割据,其中,桓玄率先反叛司马家族统治,攻入建康,建立楚朝。而出身草根的刘裕抓住时机,起兵平叛,很快就打败了桓玄,拥立晋安帝司马德宗。在之后的

  • 宋理宗赵昀本身是南宋皇族远枝属 为何能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理宗

    皇帝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们伴随了古代王朝的兴起与覆灭,当我们在讨论古代王朝的时候,皇帝自然而然的会被我们提及。说起宋朝有一位皇帝不得不提,因为纵观两宋这18位帝王,称其为最幸运的帝王也不为过,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一般来说一个王朝的帝王继位无外乎父死子继或者皇帝临终前选下继承人,宋理宗赵昀两

  • 汉武帝写罪己诏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罪己诏

    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晚年时期做了不少错事,尤其是听信小人的话,将太子逼到走投无路,皇后也因此而死,而知道真相的他下了轮台罪己诏,反思自己的错误,这一点一直都让很多人称赞,因为身为皇帝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所谓汉武帝的这个轮台罪己诏的真假了,不仅如此

  • 清朝皇帝的一天都是怎么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

    在古代,皇帝就是一个国家的大BOSS,最高领导者,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肯定是威风凛凛,高达帅气的形象,能够呼风唤雨、挥斥方遒。然而历史上真正的皇帝真的就是这么一个形象吗?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真是的皇帝可以说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民公仆。下面小编小编就来讲讲清朝皇帝一天的安排和生活是怎样的吧。大家心里会不会

  • 鲜卑人为什么长得俊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鲜卑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鲜卑人的故事,有的人说这个鲜卑人长得非常非常的俊美,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这个鲜卑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吧!鲜卑人拿现在人的审美来看,也的的确确是比较漂亮的,毕竟有白人血统,什么高鼻梁啊,什么这个金发碧眼啊,也都是

  • 皇后胡善祥为何被明宣宗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善祥

    1426年,朱瞻基即位,当时他册封了胡善祥为皇后。不过谁也没想到,看似恩爱的皇帝和皇后,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1428年,胡善祥皇后的位子被废,她也因此成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胡善祥被废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法师,得到张太后眷顾。很多人想不通胡善祥到底做了什么,朱瞻基要废掉她。其实她并没有做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