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称帝是自愿还是被迫?

赵匡胤称帝是自愿还是被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81 更新时间:2024/3/13 1:39:02

宋太祖赵匡胤,有关他称帝的故事,有一个人们都知道的“黄袍加身”,而在这件事情流传也非常广泛,虽然听上去总让人感觉有些不切实际,但是毕竟古代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比较奇特。不过,尽管如此,这一段还是有一些类似于“漏洞”的存在,让人对赵匡胤称帝的真实背景感到好奇,那么,究竟是一些怎样的事情呢?

在传统评书演义中,一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总是称赞“两个拳头、一条杆棒,打遍中原八百军州,开创大宋三百年基业”。赵匡胤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英雄好汉形象。然而,赵匡胤做皇帝,并非全靠威望,更多的是依靠军事实力和权谋。

赵匡胤称帝的重大事件,便是众所周知的“陈桥驿兵变”。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清晰地记载了这一事件的过程。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禁军大将,当时周世宗英年早逝,新即位的周恭帝年龄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禁军军权主要掌握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的手中。

公元960年春,边境传来战报,称契丹和北汉联合进攻,范质和王溥商议之后,派出赵匡胤带兵抵抗。赵匡胤先派出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带先头部队过黄河,然后自己亲率大军出征。

大军到达距离京城不远的陈桥驿时,突然发生了兵变。一天夜里,一些中层将领和士兵偷偷商量,认为自己拼命地打仗,幼小的周恭帝也不会知道他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长官赵匡胤做皇帝。

于是,他们把想法告诉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并亮出了刀子威胁。赵匡义和赵普“被迫”同意了大家,一方面让大家稳定军心,另一方面派人联络留守京城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

第二天清晨,士兵们叫醒睡梦中的赵匡胤,将准备好的黄袍批到他的身上,高呼“万岁”,请点检做天子。赵匡胤最开始“固拒之”,但将士们坚持,他“度不得免”,便答应了做天子。

赵匡胤发布了一系列命令,然后带领大军回京城,在内应石守信、王审琦的配合下,拿下了京城,举办了正式的登基仪式,建立了宋朝。陈桥兵变看似偶然,实际上则疑点重重,仔细阅读史书和一些重要的宋人笔记,就会发现,这一事件,并非是偶然发生,而是蓄意谋划。

1.第一个疑点,如前文所说,陈桥兵变的起因,是契丹与北汉入侵,赵匡胤北上抵抗,那么,当年契丹和北汉真的有入侵吗?

我们查阅脱脱所著的《辽史》,并没有发现在公元960年元旦,有进攻宋朝的记载。而且《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中,也是记载传镇州、定州传来契丹进攻的消息,具体进攻何处,多少军队,有没有交战,并没有记载。

而且,如果契丹真的在进攻,那么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怎么敢不去北上抵抗契丹,而是直接回京城?而且赵匡胤完成登基仪式后,也没有再派兵去边境抵抗契丹。

此外,派遣赵匡胤带兵北上,是王溥极力劝说范质决策的,而据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所著的《龙川别志》所记载,王溥早已私下投靠了赵匡胤,他是故意让赵匡胤带兵出京城,以便发动兵变。苏辙离宋太祖时期并不遥远,因而他的说法可信度较高。

2.第二个疑点,在陈桥驿兵变的时间前后,赵匡胤的亲信均处于关键的位置。

赵匡胤带兵驻扎在陈桥驿时,手下的将领,都是他值得信赖的部下。而且,在串联将领、士兵起事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胤、亲信谋士赵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桥的部队绝对服从赵匡胤,而与赵匡胤关系稍为疏远的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早在赵匡胤还没有离开京城时,就被命令带领先头部队提前出发。在陈桥兵变发生之时,慕容延钊身在黄河北岸,而陈桥驿在黄河南岸,慕容延钊根本无法阻止兵变。

另外,留守京城的大将大抵都是赵匡胤的亲信,如殿前司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候王审琦,二人是曾经和赵匡胤结拜的“义社兄弟”,正是他们做内应,赵匡胤的军队才能不费吹灰之力进京城。

3.第三个疑点,事变发生后,赵匡胤的迅速反映。

尽管史书中说赵匡胤最初是不肯答应做皇帝的,但他的反映却异常的冷静,行事有条不紊。

黄袍加身后,他马上颁布了三条纪律:不得侮辱周恭帝、太后和群臣,不得骚扰京城百姓,不得抢劫国库。然后,他一方面派出心腹潘美,回京城告知宰相等大臣事变发生,另一方面派出心腹楚昭辅保护家属。

布置完这一切,赵匡胤才带领大军回京城。一个正常的臣子,在突然被拥立称帝时,一定会情绪激动而惊慌失措,然而赵匡胤沉着冷静,把一切事宜安排得妥当,如果不是早有计划,是很难做到这样的。

4.第四个疑点,赵匡胤对于不合作势力的强硬态度。

陈桥事变并非后周所有大臣都有参与,事变发生后,一些大臣选择默认妥协,或被逼妥协,而仍有顽抗到底的,则被冷酷无情地镇压。

赵匡胤回京城当日,另一位禁军高级将领,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知道以后,立马从皇宫返回家中,准备组织军队反抗。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召集人手,赵匡胤的亲信殿前司散员指挥使王彦昇,便带兵追到韩通的家中,杀死了韩通。

杀死韩通后,赵匡胤彻底控制京城的军事,接下来就是要获取后周重臣的支持。赵匡胤派士兵把宰相范质、王溥带到殿前司公署。

起初,范质还是表现出后周忠臣的气节,质问赵匡胤,先帝(周世宗)待太尉您像亲儿子一样,现在尸骨未寒,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赵匡胤则是痛哭流涕地说,我深受先帝恩惠,现在是被将士们强迫的,已经辜负了天地,又能怎么办呢?

赵匡胤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然而他的手下,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环立马拔出刀,威胁范质说,“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看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而早就串通赵匡胤的王溥,也跪下拜天子,于是他也跟着拜下喊“万岁”。

通过对以上疑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赵匡胤嘴上说称帝是迫于无奈,但实际行为上,却是精心策划,安排妥当。

另外,把陈桥驿兵变放到五代十国的大背景下,也会觉得并不稀奇。大将发动兵变篡位之事,早已发生了不少起。后周太祖郭威,便是兵变上位,被手下撤黄旗披在身上,拥立为帝。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也是效仿于他。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北齐皇帝高洋真的是是疯子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洋

    古代历史上,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时期出现过很多奇葩式的皇帝,但是放眼数千年的历史,能够称得上“奇葩”的,绝不仅仅只有明朝一个朝代。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同样也很奇葩,但是他的奇葩,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他在历史上被称为是疯子皇帝,为何他会有这样的称呼?他到底做过些怎样的疯狂的事情呢?1

  •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在巡游途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尽管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始终不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毕竟结束一个纷乱的时代,开创统一的局面,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然而这样一位开创了伟大局面的皇帝,最终却是死在了他的东巡途中,这就令人非常不解了,秦始皇的真实死因是什么?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死去呢?过去,受&

  • 加勒比海盗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加勒比海盗

    从2003年开始,《加勒比海盗》这个电影推出后,世界对加勒比海的认识又多了一步。原先只是从书上和极少的影视作品中了解到关于海岛的知识,自从这部电影播出后,很多人就对加勒比海盗产生了浓烈的兴。那么加勒比还原先真的有海盗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很久很久以前,确实有加勒比海盗存在过。大约在17~18世纪的

  • 太监为什么要净身 古代太监为什么要割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监

    看过宫廷剧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男的想进宫当太监,就必须得先净身,净身的意思就是阉割掉小JJ。让探秘志记忆犹生的就是电视剧《神话》里的人物:高要,在进宫前被强行净身,用绳子捆绑起来,不能动弹,嘴里还被赛满了鸡蛋,之后小JJ就被宫里的老太监给割掉了,这就是所谓的净身。那太监为什么要净身?

  • 甄嬛是谁 历史上有甄嬛这个人吗?历史上的甄嬛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甄嬛

    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播出,不少网友对甄嬛这一角色有了浓厚的兴趣,电视剧刚播出没多久,就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八卦到处发帖询问,历史上有甄嬛这个人吗?历史上的甄嬛原型是谁?等等一系列和甄嬛相关的问题。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甄嬛这个人呢?网上有不少争议,大部分网友说没有这个人,说历史上只有个甄后,不叫甄嬛,

  • 鸦片输入的原因_鸦片输入的时间_鸦片输入的危害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鸦片

    当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时,中国正闭关锁国,逐步走向衰落。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就想方设法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去。然而谁有这么大的购买力呢?聪明的英国人把目光瞄上了当时的中国。中国人口号称“四万万”,也就是四亿,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英国曾经乐观

  • 古代的镖师走镖的时候为什么不洗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镖师

    镖局这种机构,经常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出现,甚至还有以镖局的生存兴亡为主要线索的影视作品,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镖局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不过,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再现,有一些有关镖局的地方可能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比如,镖师们在走镖的时候都不会洗脸,这是为什么?镖师不洗脸有什么讲究吗?今天给大伙讲讲咱们汉民族特色之

  • 中国人对于身体的裸露意识 对于女性要求相当严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裸露

    中国人自古以来是比较封建保守的,特别是对于女子更是严格要求,中国人忌讳裸露自己的身体。除了小孩子可以光着身体到处跑以外,成年人绝对不可以将肉体裸露人前。民间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俗语。可能是出于对男性干重体力时太热的照顾,也可能是出于男性上体无性刺激敏感特区的考虑,所以男

  • 古代婚姻最看重什么 有哪些严格的规定及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

    如今法律制度下婚姻法有众多的规定,而在古代,对于婚姻也是有严格的标准和制度,古代婚姻比现代更为复杂,条条框框也更加繁琐,那么古代婚姻中最注重的是什么呢?中国古代婚姻的标准是“门当户对”。西周时禁止贵族跟平民通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rdquo

  • 秦始皇为什么将扶苏赶到边疆?真的是不信任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扶苏

    了解秦朝时期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样一件事情,秦始皇的治国理念与长子扶苏推崇的理念不合,扶苏因此多次与秦始皇产生矛盾,于是某一次矛盾激发之后,秦始皇将扶苏赶到了边疆去,看起来似乎是对扶苏的失望与不信任。然而,真相当真如此吗,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当做继承人培养的扶苏,这样轻易就被赶出去,秦始皇会做这样不留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