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京兵变真的是袁世凯在幕后操纵的吗

北京兵变真的是袁世凯在幕后操纵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05 更新时间:2024/2/8 13:34:48

北京兵变内幕:1912年2月29日(农历壬子年正月十二),北洋军阀曹锟的第三镇一部在北京发生哗变,随即波及保定、天津等地,乱兵“放火行劫,通宵达旦”,京津一带一片混乱。此即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北京兵变”,因当时正是农历壬子年,故又称“壬子兵变”。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践行他的诺言,次日即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并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一职。在辞职的同时,孙中山还提出了三个附带条件: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不得更改;新总统到南京受任之日,本总统及国务员始行解职;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临时约法》,新总统必须遵守。孙中山的目的无非是让袁世凯离开他经营多年的老巢,以便于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孙中山的这三项提议。

为敦促袁世凯南下就职,孙中山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委派蔡元培、汪兆铭(汪精卫)、宋教仁、魏宸组、钮永建、刘冠雄、曾绍文、黄愷元8人作为专使北上迎袁。2月25日,迎袁专使团抵达北京,北京市政当局通知京城各家各户举行三天庆祝活动,以表对专使的欢迎。29日晚8时左右,正当蔡元培等人在迎宾馆准备就寝时,突然发生了兵变,外面枪声大作,夜幕中火舌蹿跃,专使住所“亦有士兵纵枪破门而入”。专使们被唬得手足无措,匆匆遁入六国饭店躲避。

对于这次兵变,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袁世凯操纵说;二是与袁世凯无关说。

第一种意见认为兵变是袁世凯具体策划和部署的。兵变发生后,英美两国表示调兵进京增强使领馆警戒,日本在秦皇岛登陆,俄国也调兵1000人由哈尔滨开到天津。袁世凯由此借口北方形势不稳拒绝南下,南方党人被迫同意袁在北京就职。由此可见,北京兵变是袁世凯为迫使南京方面就范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明眼人一看便知。再说第三镇是袁氏嫡系,统制曹锟又是袁之心腹,如无袁世凯的授意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哗变。

据后来担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回忆,兵变应为袁世凯所指使:“当时兵变发生,南方代表束手无策,促予黎明访袁。予坐门侧,袁则当门而坐。曹锟戎装革履,推门而入,见袁请一安,曰:‘报告大总统,昨夜奉大总统密令,兵变之事,已办到矣。侧身见予,亦请一安。袁曰:‘胡说,滚出去!予始知大总统下令之谣不诬。”唐绍仪的这段记录绘声绘色,时间、地点、人物俱全,兼之唐当时位高权重,知名度极高,故他的回忆后被广为引用,流传极广。

标签: 北京兵变袁世凯

更多文章

  • 古人读书与现代人读书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读书

    一、没有书读因为在纸张和印刷这两项技术发明的时候,所有的书籍都是要用手抄写在竹简上、或者木椟上,甚至于是锦帛上,所以就会出现不是麻烦就是昂贵的现象。后来发明了纸张,但是还是需要手抄,而且手抄一部书是很费事的,一般人也抄不了。这个明确记载的就是宋濂,当时他小时候穷,就跟别人家去借,然后还要计算着日子归

  • 古代穷人是怎么读书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读书

    古代旧社会一直都是世袭罔替,皇帝的儿子是皇帝,大臣的儿子是大臣,地主的儿子是地主,长工的儿子是长工。所以知贫富差距一直扩大,人的地位一直保持这种现状。古代穷人家的孩子读书的机会很少,所以一旦有机会去读书,都会努力地争取读好书,然后中举做官,出人头地。没有机会读书的穷人孩子只能农耕,做一些生意罢了。古

  • 作家为什么给自己起笔名 笔名的起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笔名

    很多作家在出版自己的作品时,都喜欢用笔名署名,而不是真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笔名的来历也有一定历史渊源。因为在明、清时期,小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著作,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作者为了自己的名誉就会起一个笔名,这样方便隐藏身份。不过到了现代,小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学载体,但笔名依然没有消失,反而很多著

  • 古代有哪些武器是可以惩罚昏君和奸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

    有句老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古代的政治往往过于真实,皇帝要大臣们办事,不论是对还是错,都是由大臣一人所承受的,所以在外处事的时候难免会畏首畏尾。不仅要担心自己越权,更要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影响皇帝心情,战战兢兢怎么可能完成任务?但是,所做所为都由皇上承担会不会好一些呢?这就必

  • 历史上的皇帝都是怎样报答乳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乳娘

    我们在很多电视剧中可以看得出来,在古代,很多达官贵人家中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乳娘,就是给孩子喂奶水,同时也在照顾孩子的人,不仅是贵族们,皇宫中,皇子公主们同样也是有的。而对于他们来说,乳娘就是除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之外,一个最为亲近的“母亲”了,历史上有名的乳娘也有不少,她们大多数

  • 盗墓贼为何都活不长?真的是因为损阴德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盗墓贼

    说起盗墓,相信大家对这个词不会陌生了,尤其是这几年一直以来都有着盗墓热,看过很多关于盗墓的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但是真正说起盗墓,其实里面很多细节相信大家都是一无所知的,在世人看来,盗墓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的,也是极其不道德的事情,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历来盗墓贼的寿命都不是很长,比较短命,很多人认

  • 宋朝宗室的官职是如何排辈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

    由于宋朝特殊的开国历史,宋朝宗室除了太宗后裔,当年太祖、秦王后裔全都被列入了宋室宗族之中。由于皇族宗亲规模过于庞大,宋神宗时代就让太祖、秦王后裔宗族离开京畿到外地居住。所以,除了原本管理皇室宗亲的大宗正寺之外,宋朝到了徽宗时代,加设西外宗正寺与南外宗正寺,用于管理外地的宗族。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宗室规

  • 古代真的有蒙汗药的存在吗 蒙汗药的解药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汗药

    央央中华,上下五千年。浩瀚典籍中记载着天下之事,有些繁复的工艺是今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制的。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觑,现代有的药品在古代很多就有了相同功效的替代品,这是中医驰名中外的原因。我们常在影视剧里看到一种让人失去意识的药"蒙汗药",多呈粉末状,《水浒传》里母夜叉孙二娘就是用蒙汗药的高手,那蒙汗药

  • 宋朝官帽为何有两根长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

    在宋朝时期,官帽上为啥有两根长翅?设计者真是别出心裁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凭借者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我们中国也一度成为了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封建社会在中国一共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其中也诞生了二十多个历史王朝,宋朝在历史上是享有盛名的一个朝代,接下来

  • 古代科举考试为什么要考九天六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科举

    在古代时,高考被称作是乡试,参加乡试的考生一共要考三场试,要用整整九天六夜,才能把一次乡试进行完。刚刚说了乡试,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所以对考生来说绝对是大事,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此时,朝廷对此也是非常重视的。就像我们高考时,连路都要被封掉。古代高考从开考那一刻开始,考生就被锁在了屋子里,直到考试结束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