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白居易写长恨歌的原因

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白居易写长恨歌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38 更新时间:2024/2/13 14:10:57

说到长恨歌大家应该还是非常的清楚的,那就是白居易写的,但是有的人说了长恨歌不是白居易写的,又有的人说长恨歌是白居易的写的,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是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意义在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网友可被错过了!

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篇传诵古今、脍炙人口的诗篇《长恨歌》。这是他在盩厔(今陕西周至县)任县尉时,和友人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而吟写的。

仙游寺原位于周至县城南三十里的 黑水峪口。隋代仁寿元年,隋文帝杨坚到这里消夏避暑,见此地风景优美,便下旨在这里修建一座行宫,名为仙游宫。

到了唐代,仙游宫改为三个寺院,一个寺院已经无存,留下的两寺分隔在黑河南北两岸。南岸的就是仙游寺,亦称南寺,明代曾改名为普缘禅寺。清朝康熙年间重修寺院,又恢复了仙游寺的旧称。

仙游寺四周山清水秀,峰峦环峙,环境清静幽雅,白居易任县尉时,常与文友到此把酒谈诗论文,纵谈天下国事。

据陈鸿《长恨传》记载,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为周至县尉时,与王质夫、陈鸿游于仙游寺,因话及昔年玄宗与杨妃的爱情悲剧,相与感叹,并请白居易作歌以传其事。

白居易应命写《长恨歌》,“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不朽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就在这里写成。

对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究竟是赞美唐玄宗与杨贵妃坚贞不二的爱情,还是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或者是谴责杨贵妃祸水红颜?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众多的评论中,方超和丁毅在《苏州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发表的《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将《长恨歌》是白居易借用对历史人物的咏叹,以寄托自己感情的作品。

该文根据《白居易世系家族考》和《白居易生活系年》等书中得知,白居易年轻时与一个叫湘灵的女子相爱。因为湘灵出身寒微,受当时社会的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而不能结婚,成为他毕生的“长恨”之事。

缠绵凄恻的相思和孤独苦闷的心境,使白居易在漫漫长夜中“孤灯挑尽未成眠”,仰望着“耿耿星河欲曙天”。

白居易用他的生花妙笔,沾着用热泪磨成的墨汁,写了《冬至夜怀湘灵》、《寄湘灵》的诗。还写过一首《潜别离》,其中说:“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难怪他的好友陈鸿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

方超和丁毅的文章中,认为白居易是在结婚前几个月写出《长恨歌》的,他是为失去湘灵而痛苦,于是就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诗句,来寄托自己对爱情的哀思。

白居易的其他诗作中,有许多是对爱情的冀求和赞颂。如《长相思》、《潜离》、《寄湘灵》和《冬至夜怀湘灵》等。这都可以认为是他对自身爱情憾事耿耿于怀的反映,而《长恨歌》则更是把自己带进其中。

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谈到白居易有几个侍姬,其中有桃叶、樊素、小蛮、紫绡、红绡等。他说白居易身体有病而遣返了侍姬樊素,因此写诗说: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老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攀素归去后,白居易不能忘怀,又写下了“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金羁骆马近贳却,罗袖柳枝寻放还”,“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等诗句。

洪迈说:“读了这些诗后,感叹白居易不能忘情,禁不住凄然于胸。”

由此可见,白居易是一个“多情种子”,所以说他以写《长恨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是不无道理的。

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意义

《长恨歌》主题的思想意义比较复杂,近代发展出来的讽谕、爱情两说各有所据,分歧巨大,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但我认为,《长恨歌》站在个体的角度与历史的角度上进行创作,没有回避历史事实对李杨美好爱情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具有爱情与讽喻的双重主题。

1、《长恨歌》对统治者的荒淫进行了揭露。

文章起首就写出了“汉皇重色思倾国”,这就为下文唐玄宗好色亡国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随后,文章步步深入,先写了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容貌,再写君主“不早朝”的作为,又写杨氏家族专宠的政治后果及“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怪异社会后果,最后终于写到安史之乱的爆发,杨贵妃被迫自杀。从这条事情发展的主线上可以看出,李杨二人的荒娱误国是与这幕帝王之家爱情悲剧的基本原因。作者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客观地评价了李杨二人不可免除的政治责任。

另外,作者在诗歌的前十五句中,使用了“赋”的手法,用华丽的笔法反复强调了李杨二人的奢靡与荒淫,“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等等,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皇家繁奢的生活,更加形象地说明了悲剧形成的原因。

2、《长恨歌》也对李杨二人的真挚爱情进行了歌颂。

《长恨歌》主要笔墨放置在贵妃死后唐玄宗哀怨悱恻的感情上,文章的抒情描写尤其值得称道。作者运用“秋雨”“梧桐”“落叶”“秋草”等多重意象,分述“蜀山”“行宫”“夕殿”多个凄凉的画面,从各种角度渲染生离死别的揪心的痛。这样描写,使故事具有悲剧的美感。这说明,作者对李杨二人爱情美的一面是给以了肯定的。

3、作者在描写完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想念之后,本来可以停笔了,但是作者并没有。

结尾,而是虚构了方士以“精诚致魂魄”的美好情节,使整篇文章更加曲折动人。如果不是作者对李杨爱情进行了一定的肯定,这样虚构的美好情节是不会出现的。

作者在描写李杨二人爱情时,把他们从原有的帝妃地位上释放了出来,把他们当成了普通的、感情丰满的人来写,这才使得李杨之间的爱情真挚而美好,使整个故事缠绵悱恻。

总体来说,作者既站在历史的角度上,陈述了“欢娱亡国”的历史遗憾,又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对李杨之间爱情以及人性的真与美进行赞颂。这样的写作方法,让文章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吴王夫差为什么要杀死伍子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不过他本人却并不是吴国人而是楚国人,但是家中遭受诬陷,伍子胥被迫出逃到了吴国,报仇之后掘墓鞭尸,他也是比较狠的一个人。伍子胥看事情看得很长远很透彻,他曾经建议夫差杀掉勾践,然而夫差没有听他的,最终导致吴国的灭亡。伍子胥最终也是被夫差赐死,那么他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以至于

  •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从来不虚,为什么面对颜良文丑就怂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许褚

    说到许褚其实他也算是很厉害的一位了,但是这个人却有一点小聪明了,怎么说呢?感觉他该怂的时候就会怂了,话说其实许褚在面对五虎上将的时候是从来不虚的,但是但是他在面对颜良文丑的时候简直就是虚的一匹,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这提问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曹操原来的贴身护卫典

  • 古代的男娼为谁服务 除了女性也为权贵男人所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男娼

    有女妓相应的就会有男娼,古代同样也有男娼的存在,就像妓女的历史是一样的漫长。 男人作娼,出卖自己的肉体,成为异性和同性的玩弄物,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就有,只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夫权意识积淀深厚,对男娼现象史翰不彰,其辞闪烁,稗海难寻。主流社会一直鄙视男娼,认为男人卖淫远比妓女倚门卖笑出卖色相肉体

  • 刘备假子刘封是怎么死的?只是因为没有救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因为刘备一直没有儿子,所以就收养了一个,一直到最后刘禅出生,刘备才最终确定刘禅是自己的继承人。而关于刘封之死,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刘封在关羽遇到劫难的时候,刘封明明可以前去支援,但是他没有,致使关羽死亡,所以才被赐死,不过历史总是没那么简单,刘封真的是因为这件事情而死的吗?《三国

  • 历史上的匈奴人究竟去了哪里? 匈奴族消失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

    欧洲人笔下画出的匈奴人匈奴的英文名是hun,也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怖记忆。公元1世纪,在东方已成为“丧家之犬”的北匈奴,逐渐向西逃亡,最后深入到欧洲腹地,不仅找回了昔日的荣耀,还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从而改变了欧洲历史。北匈奴退出蒙古高原匈

  • 摄政王多尔衮为何拥立6岁的顺治登基?多尔衮不称帝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

    皇太极死后皇位人选抉择公元1655年,是为大清顺治十二年。正月,副理事官彭长庚评价多尔衮说:“太宗创业盛京,同事诸王俱树勋劳,而睿王之功为冠。”(蒋良骐《东华录》卷五,顺治十二年正月。)当时,正值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之际,这番话对多尔衮来说,应该是公正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多尔

  • 为什么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要立即续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林徽因

    梁启超安排的婚姻:林徽因梁思成婚后充满矛盾林徽因毕生情感,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江湖传说,徐毕生为其神魂颠倒,金为其终生不娶,唯梁思成修成正果,才子佳人珠联璧合。江湖传说终究当不得不真。林、梁的结合,实际上不过是长辈设计好的结果,其中有多少林徽因的个人意志,颇值

  • 飞将军李广为何终生没得封侯?汉代飞将军难封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广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将李广一生写得悲壮激越,脍炙人口,李广因此成了一位传奇式的英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赞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维的《老将行》感叹:“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高适的《燕歌行》追怀:“君

  • 古代弓箭根本射不穿士兵的盔甲?弓箭的杀伤力有被高估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

    其实古代战争,双方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在科技方面也没有谁占据绝对的优势,但远程攻击似乎还是会比近身肉搏保险一些。只是有些时候会出现一种比较尴尬的情况,就是弓箭的箭头根本刺不穿士兵的盔甲,因为当时的工艺技术还没办法把箭头打磨的太锋利。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那弓箭的杀伤力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弓箭的命中率也是一

  • 唐朝和宋朝女性的妆容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容易被人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宋朝

    其实唐朝和宋朝都属于对女性比较友好的朝代,不过相对来说,女性在唐朝更加容易解放天性,特别是在武则天统治的时期。那这次我们准备和大家讲一个比较冷门的小知识,就是唐朝女性和宋朝女性的妆容到底有什么区别。当然古代女性能用的化妆品并不是很多,和现代五花八门的彩妆还有保养品根本就比不了。但每个朝代肯定都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