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什么官职?狄仁杰任职时有多大权力?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什么官职?狄仁杰任职时有多大权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4/1/22 6:15:08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什么官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武周时期的官衔,狄仁杰曾在武则天时期担任过此官职。

《新唐书.百官志》载:“光宅元年,改中书省曰凤阁”、“垂拱元年改门下省曰鸾台”,也就是说“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实就是唐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到底是什么官职呢?

唐初,唐随隋制,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全国最高的国家机关,总揽全国军民事务。三省最高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就为“宰相”之职,《新唐书.百官志》载:“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尚书省掌“典领百官”,负责政令的执行;中书省掌“佐天子执大政”,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掌“出纳帝命”,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并有封驳之权(退回诏令)。

而在当时,为了方便三省“宰相”的议事,唐皇就在门下省机构下设置了一个“政事堂”(后唐中宗时迁于中书省),用于方便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因唐太宗曾担任过“尚书令”,遂后世臣子都不敢居其职,于是尚书左右仆射就成了尚书省实际的长官)在此综理全国政事。

随后“政事堂”也就成为了协助皇帝处理朝政的最高议事机构,能进“政事堂”参预国事者皆为唐朝实际的“宰相”。

当然历代帝王都不会让相权完全的凌驾于皇权之上,也不会让几个人去垄断全国的朝政大权,皇帝势必会想尽办法让人去分他们的权。唐太宗时期,李世民除了让三省长官进入“政事堂”综理国事外,还让时任吏部尚书杜淹、秘书监魏征前往“政事堂”参预国事。

当然以他们本来担任的官职,他们是没有资格进入“政事堂”的,所以为了让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政事堂”参预国事,太宗并赐予了他们“参豫朝政”的临时官衔,而这个头衔就是后来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雏形。

到了贞观八年,尚书右仆射李靖因病辞官,但太宗不忍他就此离开官场,于是并下诏:“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就是可以让他辞官,但他需每隔几天去一下中书门下省指导官员处理政务,“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也就是说“平章事”的原意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国务院参事”,他没有正式的官职,却拥有参预国事的权力。

再之后到了贞观十七年,太子詹事李绩以“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官衔入“政事堂”参预国事,“同三品”之名也盖起于此。因当时三省长官侍中、中书令皆为三品,所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之意简而易概的说就是拥有与侍中、中书令一样的待遇和权力,也就是说他虽然没有做到三省长官的位置,但是以“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名头,他依然可以名正言顺的入“政事堂”参预国事。

后到了高宗年间,除了三公、三师、中书令入政事堂不用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临时官衔,其余的要想入“政事堂”参预国事的官员都需加衔“同中书门下三品”。 当然“同中书门下三品”只是加衔给本官品级达三品以上的,然后入“政事堂”参预国事的官员。

而对于本官品级四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员要入“政事堂”参预国事的,自高宗永淳元年,就会被赋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临时官衔,位在“同中书门下三品”之下。

不过自唐肃宗乾元元年,“同中书门下三品”就被废除,之后无论是几品官,只要是入“政事堂”参预国事的就都只会被赋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衔。

当然说了这么多,简单的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唐朝的“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这个“他名”就包含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所以作为改名而来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自然也就是武周时期的宰相之职,他负责协助皇帝统治全国,并与三省长官一起协商处理全国军政事务。

说到这里,我想不用多说了,作为宰相之职,“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不论是在权力,还是地位都显然要高于只是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的“刺史”的。

虽然刺史品级最高可达从三品(《新唐书.百官志》载“上州。刺史一人,从三品,职同牧尹。”),而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官员可能本官的品级只有正四品。但无论如何作为实际上的“宰相”之职,负责执掌全国政务的他,地位和权力显然是一定高于只是执掌一州政务的刺史的。

更多文章

  • 蒙古骑兵征战为什么要带母马?母马有哪些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骑兵

    蒙古骑兵征战为什么要带母马?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蒙古骑兵带上母马可以随时随地的喝马奶。母马的产奶量成吉思汗的铁蹄践踏之处通通是蒙古骑兵可掠夺之处,这并不是一句名言,也不是一句警句,却是切实可行的一套方案。在成吉思汗统领蒙古骑兵的时候,整个蒙古骑兵进行了一次大扫荡。这

  •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杆秤

    杆秤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堪称“国粹”。杆秤由几个部件组成:一是秤杆,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并且整个秤杆上镶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秤盘。秤砣也叫“权”,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杆称作“衡”,

  • 古代被抄家者的女眷有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抄家

    那么,古代犯了重罪的人没有被满门抄斩,只是被抄家,他们的家属侥幸不死的话,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呢?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

  • 唐朝时期的“梅花妆”到底源自哪位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梅花妆

    对上官婉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上官婉儿聪明伶俐,擅长写诗作文,十四岁时被武则天看中,负责掌管制诰事宜。唐中宗在位时期,封为昭容,故又称上官昭容,继续负责起草、发布诏书,一度权倾朝野。景隆四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上官婉儿和韦皇后等人被斩杀,留有遗

  •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孩子?秦始皇是怎么一步步独揽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孩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统计,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中国总共出了422个皇帝,如果要从中选出影响力最大、话题性最强的皇帝,相信很多人会把票投给秦始皇。因为这两个条件他都符合。秦始皇一生干了很多大事,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而且皇帝这个头衔就是他

  • 汉献帝刘协一生最痛恨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献帝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汉时期,吕后开启了外戚专政的先河,这使的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就成为了一个傀儡,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他的母亲做主,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是非常拿过大的打击,于是后来汉惠帝在梓州去世,临终前更是郁郁寡欢。但是比他更惨的还有一个皇帝,

  • 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铜人代表了什么?秦始皇为什么要造铜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千古一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给我们留下了大量难解的历史之谜。他在灭六国,一统天下后,曾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造十二铜人,这便是其中之一。但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十二铜人?其中有什么阴谋或者秘密吗?公元前221年,秦国消灭六国

  • 古代的通缉画像靠谱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画像

    古时候没有相片,所以想要寻人、或者抓捕罪犯只能通过画像把人的相貌给大致描绘出来。不过通过画画的方式难免会出现偏差,不能保证画像和要找的人完全一样,那古人通过画像抓捕罪犯的成功率到底高不高呢?如果抓错人了怎么办?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难免会出现抓错人的情况,但此举主要还是靠熟悉罪犯的人,以举报的形式进行

  • 大宋柔福帝姬真假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柔福帝姬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南下攻取北宋帝都东京开封,掳走徽、钦二帝,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被掳走的皇室里,有一公主名叫赵多富,又名赵嬛嬛,被封为柔福帝姬。母懿肃贵妃王氏,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靖康之变时,年仅1

  • 息肌丸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息肌丸

    赵飞燕作为汉朝时期的一大美女,在民间也流传着众多的传言,比如她跳的掌上舞,据说能在人的手掌上跳舞,不过始终是传闻,具体怎么做的,却并没有人了解。而还有一个传闻,赵飞燕虽然可以永葆青春,那是因为她使用了一种名为息肌丸的东西,顾名思义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停止生长,停止老化,但是也因此才没有孩子。这究竟是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