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四大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的真实酷刑

清末四大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的真实酷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832 更新时间:2024/1/9 19:45:07

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涉及到拶子、笞杖(板子)、天平踏杠和炮烙之刑等多种酷刑刑具,那么这些刑具中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呢?

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68,68,68); font-size: 15px;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1.拶子

是我们经在电视电影中看到审讯女犯时所用的夹手指刑具,在五根竹子上穿上绳子,用刑时把人的十个手指放在五根竹子中间,两边绳子用力一拉,竹子便收紧压迫手指。有书说:“拶子本是五根柴,能工巧匠造起来,虽然说它不是斩人的剑,拶得我十指连心痛难挨。”

2.笞杖(板子)

笞杖是古代使用得最广泛的刑罚。“笞”的本意是用竹条或木条对人进行抽打,杖的本意是拐杖。古时候,儿子不孝,父亲可以用拐杖打他。舜小时候是很孝顺的,他父亲用小杖打他,他就忍着,若用大杖打他,他就逃开。后来把笞杖作为一种刑罚,据说是沿袭了古代父亲打儿子那种教诲、训诫的含义,所以又把笞杖称为教刑。

汉代以前官方规定的五刑是墨、劓、宫、刖、杀,没有笞杖。汉刘恒下诏废除肉刑,改用其他刑罚替代,其中当用劓刑的改为笞三百,当斩左脚趾者改为笞五百,但是,笞三百或五百大多能把人打死,这比原来的肉刑还厉害。于是汉景帝刘连续两次减轻笞刑数量,最后颁布“定棰令”,规定棰长五尺,用竹子制作,行刑时抽打臀部。倒了唐时,把笞和杖分开,都长三尺五寸。笞的大头直径二分,小头一分半。杖分两种:一种叫讯囚杖,大头直径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另一种叫常行杖,大头直径二分七厘,小头一分七厘。用刑时,分别打在背部、臀部和腿部。

清末时使用的笞杖刑,行刑时男的大多打在屁股上,女的打在手掌上。这种两头黑红各半的刑具象征水与火,寓意犯罪的行为和国家的法律犹如水火不相容。笞杖的数量根据罪行严重程度多少不一,笞是从十到五十大板,杖是从六十到一百大板。

3.天平踏杠

又叫夹棍,由三根木头做成,俗称“三木之刑”。它主要用在大案要案,如人命盗案时,而且只对证据确凿而拒不认罪的人才使用。它可夹断人的腿骨,使人致疾致死,因此使用时必须经高一级的官府批准,并且限定在同一案件中对同一个犯人使用不得超过两次,否则就按酷刑逼供论处。

4.炮烙之刑

在杨乃武的案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杨乃武就是被此刑具屈打成招的。其实清朝并无此刑具,因此书中也称其为“非刑”。“炮烙”一词最早见于《封神演义》,为妲己所设计。《封神演义》第六回“纣无道造炮烙”中说“刑高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火叁门,将铜造成如铜柱一般,里边用炭火烧红……诸般违法者,跣剥官服,将铁索缠身,裹围铜柱之上,只炮烙四肢筋骨,不须臾烟尽鼻消,悉成灰烬。”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的炮烙与纣王时所用的炮烙也有所不同,按书中的描述,就是把烙铁烧红,放在受刑者的光背上烫烧。

标签: 杨乃武

更多文章

  • 1925年11月28日 (乙丑年十月十三) 李大钊领导“首都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大钊

    在92年前的今天,1925年11月28日 (农历十月十三),李大钊领导“首都革命”。李大钊1925年11月28日(距今92年),李大钊领导“首都革命”1925年11月28日(距今92年),在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爆发了以推翻段祺瑞执政府和建

  • 1943年11月28日 (癸未年冬月初二) 美苏英三国德黑兰会议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德黑兰会议

    在74年前的今天,1943年11月28日 (农历冬月初二),美苏英三国德黑兰会议开幕。斯大林(左)、罗斯福(中)、丘吉尔(右)在德黑兰为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于1943年11月28日(距今74年)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首次

  • 明代妖书案是怎么回事 妖书案与党争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妖书案

    明代妖书案是怎么回事明代的时候发生了著名的妖书案,《闺范图说》这本书的出版成为了妖书案的原因和引火线。那么明代妖书案是怎么回事呢?参与者都有哪些呢?影响又是什么呢?《闺范图说》作品明代末年,在明神宗时期发生了妖书案。这个案件是因为两本书的出版而引发出来的。这两本书都是《闺范图说》,一本是由明代大儒吕

  • 马日事变的真相:土地运动引发的反共情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日事变

    马日事变为什么会发生对于马日事变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史料上有众多记载。马日事变发动者许克祥剧照因为当时事变的发生地湖南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掌控之下,国共两党处于合作阶段。事变前共产党在湖南领导的农民运动开始兴起,当时中国的军官大多都是来自地主家庭,共产党在北伐时期引领农民们发动了土地改革,这次农民运

  • 金匮之盟是什么 金匮之盟真的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是什么金匮之盟是宋朝初期发生的事件,关系到了整个宋朝的领导者的选定。在金匮之盟中,主要参与其中的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和他们的母亲杜太后。那么金匮之盟是什么呢?其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赵光义画像在宋太祖赵匡胤死后,接掌他地位权力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这一点让很多人产生

  • 雍正帝为何除掉登基大功臣年羹尧? 年羹尧的罪状大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帝,年羹尧

    雍正为什么对年羹尧、隆科多翻脸?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年羹尧(资料图)本文摘自《帝国杀戮:宫廷斗争史》

  • 揭秘雍正帝驾崩无头案:刺杀 中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帝

    雍正皇帝(资料图)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据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的《自订年谱》中记载,雍正帝在临终之前,没有丝毫一病不起的迹象,张廷玉在雍正帝死之前不久,还曾“每

  • 郅都为何得罪窦太后 窦太后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郅都

    郅都被称作“苍鹰”,他担任济南太守后,济南郡路不拾遗,担任雁门太后后匈奴也不敢来犯,但因得罪窦太后而被其处死,他死后,匈奴重踏雁门关。郅都为何得罪窦太后 窦太后为什么要杀他?公元前148年,刘荣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汉景帝召刘荣觐见。临江王刘荣被召到中尉府受审问,郅都责

  • 乔治五世死亡之谜:医生对他实施了安乐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乔治五世

    1936年,乔治五世驾崩,享年71岁。当时,乔治五世一直被认为是自然死亡的,但是一份国王医生的报告在50年后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一份证据披露出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乔治五世被他的医生实施了安乐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乔治五世的医生又为何做出这样的行为呢?乔治五世(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祖父)在19

  • 张学良和宋美龄之间的秘密 宋美龄为救张学良威胁蒋介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学良,宋美龄

    张学良是一位多情男子,他和赵一荻的故事流传后世,然而他还有一段对宋美龄的未了情缘。羡于当时激荡风云,可家国情怀终究大过了儿女情长,多的是身不由己,不诉衷肠。1925年,东北军首次进入上海。初到十里洋场,张学良就结识了宋美龄。宋美龄当时没有结婚,家族势力庞大,自身也才貌双馨,而接受过洋派熏陶的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