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的时代背景 陶渊明为何被贬

陶渊明的时代背景 陶渊明为何被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08 更新时间:2024/1/17 0:25:12

陶渊明身世

陶渊明身世本来是个谜,不知生死年、不知何人氏等等。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学者凌诚沛等人将近二十年的研究才得以论证,解开了这个谜团。自此,陶渊明的身世之谜大白于天下。

陶渊明身世图片

陶渊明(前365年前427年),东晋杰出的诗人,中国历史上文学上首位田园诗派的创始者。因具有高尚的品德气节,世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是浔阳紫桑人,位于今江西省九江。陶氏一族在是个官位显赫的大族,自陶渊明父亲去世后,家族就开始衰落。根据凌诚沛的查证,陶渊明出生的地方就是在今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

前393年,陶渊明当时二十九岁,他带着妻子和儿子离开南山的陶家坪,搬迁到浔阳去居住,在浔阳一住就是二十四年。后来妻子王氏因病去世后,陶渊明在浔阳续弦,再次娶妻翟氏。翟氏贤惠有礼,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陶渊明的喜爱。翟氏还为陶渊明生下了一个小儿子。

前416年,,陶渊明五十二岁。可能因为上了年纪,陶渊明的思乡情结越加浓厚,他又带着妻子翟氏和五个儿子从浔阳搬回到宜丰县,继续居住在南山的旧居陶家坪。在故里平静悠闲的生活了十一年后(前427年),陶渊明在星子栗里去世,死后安葬在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位于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

陶渊明身世自考证后就有了详细完整的叙写,可供世人更加的了解陶渊明。

陶渊明时代背景

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在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这个时代时局动荡不安,虽有过短暂的太平时期,但是战乱还是十分的频繁。国家政治腐败,为了争夺权力私欲,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污贿赂之风。由于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悲愤不已。

陶渊明时代背景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是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组织建立起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朝廷,这个朝廷就是东晋王朝。东晋王朝虽然作为一个朝代记录在史册中,但是东晋王朝的统治范围非常的小,管辖区仅限于江南地方的半壁江山。在东晋王朝年间,北方的统治权一直是由赵国及前秦人等统治者掌管的。国家呈现分裂的状态,这个分裂的状态一直延续了两个朝代:东晋、南北朝时期,前后分裂的时间为三百年。

公元前316年,西晋王朝在西晋帝司马邺被俘下宣告终结。西晋灭亡,但仍有亡国奴不甘心,想恢复西晋王朝。他们在各个地区积极活动,为恢复西晋时刻准备着。公元前317年,在南渡过江的西晋遗臣江南及中原氏族共同拥戴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都城称帝为王,史称晋元帝,国家的国号仍旧是晋。由于建国帝都位于江南西晋的东侧,所以史称东晋

陶渊明时代背景经历了东晋王朝,又迎来了南北朝。这两个王朝所属年代的国家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分裂。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中国一直都是分裂的局面,没有得到完整的统一。

陶渊明仕途

陶渊明仕途生涯历经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他先后担任许多大大小小的官职。陶渊明的仕途之路走得非常的坎坷,一路上遭遇了不少的磨难和诱惑,但他仍能在纷扰诱惑的仕途上坚持自我。

陶渊明仕途

陶渊明追求仕途之路是受其家族的影响。陶氏一族自陶渊明曾祖父就是东晋威望显赫的开国元老,陶渊明曾祖父陶侃建立军功无数,官职越做越大,后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外祖父和父亲皆担任过太守职位,陶氏一族风光无限。陶渊明自小就受到家世风范的熏陶,又勤奋学习诗书礼仪,小小年纪心中就萌芽了安邦济世的念头。

陶渊明二十岁时就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这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东晋年间,权臣恒玄发动叛变战争,陶渊明身先士卒加入到平叛战争中去。在此次战役中,巧妙的运用计谋平定了战争,为此立下了你大功。刘裕非常赏识他,给他加封官职。此战役胜利后,刘裕的私利望欲迅速膨胀,引起了陶渊明的不满。为此陶渊明果断的离开他另寻高就。

陶渊明的仕途在安邦济世的理想中与抵斥灰暗的官场政治中徘徊不断,不断地辞官又恢复官职。最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果断抛弃了仕途之路,隐居田园。

陶渊明为了实现安邦济世的理想抱负,在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中抱着满心的期许不停地尝试,又不停的失望,最终心灰意冷走入了绝望的境地。

陶渊明被贬

在陶渊明任职期间,做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官职,因为人正直接受不了官场上的黑暗,屡次被贬辞官归家。陶渊明最后一次担任官职彭泽县令时,不满督邮刘云的贪贿收污之风,最终被贬回家中,不再出仕。

陶渊明被贬

陶渊明为人正直有气节,受外祖父的影响,自小有着救济苍生的宏伟之志。从二十岁开始,陶渊明就开始了他的宦官生涯,走向救济苍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陶渊明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和彭泽县令等官职,为了生活计谋更是担任过许多小官小职。这条道路且长且踞,挫折一路不断,功名成就终能成否?

陶渊明对灰暗的官场失望之极,不堪重任屡次被贬归家。直至义熙元年,在朋友的劝说下,陶渊明最后一次回归仕途。在职三个月期间,正巧正巧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到陶渊明任职的地方检察公务。派遣的督邮刘云是个十分凶神恶煞之人,其贪婪可恶之名方圆百里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美曰其名是检察公务,实际上是过来接受贿赂贪污的。如果不贿赂他,他就栽赃陷害。陶渊明看不惯此作风,在迎接督邮刘云时没有奉承贿赂,守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气节毅然离去。刘云为此怀恨在心,就栽赃陷害陶渊明,陶渊明因此被贬。

陶渊明虽然被冤枉,但他并不在意,他最失望的莫过于心死了。陶渊明被贬之后,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的追求抱负不过是一场空,还不如归隐田园生活过得潇洒自在。

标签: 陶渊明

更多文章

  • 刘兰芝为什么被遣回家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性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形象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不仅是一位美丽的女性,她还是一位敢于追求爱情,敢于挑战封建礼教的女性。在《孔雀东南飞》中可以看出刘兰芝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文章用了大量的短句来描绘出刘兰芝美丽温婉的形象。刘兰芝剧照刘兰芝遭到焦仲卿的休妻之后,她不甘以一副蓬头垢面的形象示人,即使在婆家

  • 鲁迅为什么骂蔡元培 蔡元培帮胡适伪造学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迅,蔡元培

    蔡元培对中国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他开始形成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力主教育改革,让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甚至还帮助过许多著名学者,让他们任教北大,发挥所长。鲁迅为什么骂蔡元培蔡元培对鲁迅的赏识和帮助是“没世不渝”的,郭沫若曾说过:“一直到

  • 夏姬之乱是怎么回事?夏姬的房中导引之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姬

    传说夏姬样貌出众,可谓是倾国倾城,然而拥有貌美的脸庞不算,她还非常懂得取悦男人,尤其是房中导引术非比寻常,所以让男人对她迷恋不已。到底夏姬擅长的房中引导术是指什么?由她引发的夏姬之乱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一道来……春秋四大美女夏姬图片夏姬之乱是怎么回事?话说,夏姬出生名门

  • 赵飞燕怎么死的 赵飞燕宠冠后宫为何无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飞燕

    赵飞燕,出生平民,家境平穷,父亲赵临,母亲不详。曾被父母抛弃,可是丢弃后三天未死,家人遂觉得此女必有成就,因此又抱回家抚养。后进宫做宫女,在阳阿公主家做婢女学习歌舞,其原名在正史中没有记载,野史记载为宜主,后因为赵飞燕舞姿轻盈犹如天上飞燕,故而得名“飞燕”。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赵

  • 褒姒身世之谜 历史上褒姒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褒姒

    褒姒作为周幽王朝的第一大美女,对于她的身世之谜,野史上也有很多奇怪的记载,有一种说法是说褒姒的生母是老宫女并且在腹中怀了33年。褒姒身世之谜褒姒据《东周列国志》,周朝末年,周宣王冤枉了一位大臣,并处以极刑。当时某一天,姜皇后报告说,一名老宫女怀孕四十多年,产下一名女婴,害怕是个怪物就扔到河道上。女婴

  • 邬思道为什么不见雍正 邬思道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邬思道

    邬思道是清代人物,曾经是田文镜的师爷,两人关系很好,辅佐还是皇子胤禛登基为帝。田文镜死后,众人重金聘请邬思道,但他不见了踪影。邬思道为什么不见雍正他只想辅佐做四爷的雍正,不愿意面对做皇帝的雍正。从雍正做皇帝的第一天,他就选择了离开。就这么说吧,雍正做四爷时,他和雍正是一种类似于朋友的幕僚身份;雍正

  • 宁都会议真相 宁都会议中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宁都会议,毛泽东,周恩来

    宁都会议中毛泽东的军权被剥夺,而当时周恩来是会议的主持人,所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毛泽东的遭遇周恩来有一定的责任,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是,周恩来曾在会议上为毛泽东据理力争。那么,宁都会议的真相究竟如何呢?1965年2月的一天,周恩来到毛泽东处汇报工作,其中谈到对经济指标党内有不同意见。毛泽东说,理无

  • 专诸刺王僚原因是什么 专诸刺王僚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专诸

    专诸本来是一名刺客,后来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的,成为公子光的专业刺客,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就是公子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的,相对于荆轲刺秦王来说,专诸刺吴王僚的过程要顺利许多,虽然专诸最后也死于非命,但是他死后公子光善待专诸的儿子,并封为卿。下面就来看看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吧。专诸刺王僚图片专诸

  • 和硕端静公主的丈夫是谁 和硕端静公主出轨被杀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和硕端静公主

    和硕端静公主从小精通诗词,又懂骑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康熙对她非常宠爱。公主37岁是逝世,关于其死因传闻是与侍卫有私情被额驸所杀。和硕端静公主的丈夫噶尔藏(16751722),乌梁罕氏。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月娶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设护卫长史,核贝勒例。于康熙四十三年(1

  • 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众所周知,中国宋朝发生了一起较大的文字狱,史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公元1079年,整个案件历史将近半年的时间,涉案人员不少,那么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受害人都受到了何种伤害?如何确认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都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作为乌台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