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川军打仗那么厉害

为什么川军打仗那么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433 更新时间:2024/1/30 6:02:17

在抗日战争中,川军装备是最简陋的;可是装备简陋的川军,却作战英勇,屡立战功,获得“无川不成军”的美誉。那么,装备简陋的川军,打仗为什么却如此英勇顽强呢?

一、羸弱之师出川抗日。

1911年清朝灭亡后,四川成立了军政府,但五个派系间谁也不服谁,天天互殴争夺地盘。当时的川军士兵使用的枪械,还是清朝留下的老瑟枪。由于年久失修,有的枪打两枪就拉不开栓了。每次开战前挖战壕,工兵营都要挨家挨户找老百姓借锄头。

当时的四川军阀都没什么化,手下的官兵更是连地图也看不懂。在老百姓看来,这些军阀间的内战,基本上和村民聚众斗殴没什么两样,士兵不仅装备拙劣,军纪涣散,战斗力也极其低下。

卢沟桥事变后,四川省主席刘湘在南京国防会议上,面对各军阀主战主和的争论,慷慨陈词道:抗战,四川出兵30万,壮丁300万,供给粮食数万石。

1937年9月5日,四川省各界人士,齐聚成都少城公园,欢送出川抗日将士。纵队司令唐式遵的誓言响彻云霄:“此行出川为国雪耻,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打内战时被人骂作“唐瘟猪”的唐式遵,此时成了悲歌慷慨的英雄。数万军民为之泪如雨下,掌声雷动。

二、备受歧视军备不足

川军出川之初,就被分散至各个战区,蒋公答应补充的武器装备,也不见踪影。士兵们所持武器大多为质量低劣的川造步枪,很多都不能使用,有些枪甚至没有刺刀。重型火力更是严重缺乏,每个师只有十几挺轻重机枪,几门小型迫击炮,大型的山炮一门都没有。

不仅如此,川军们到达各战区后,等待他们一腔热情的,却是对心灵和身体上的冷遇。特别是第二战区的阎锡山,不仅没有为远道而来,穿着单衣的川军子弟们补给御寒的冬衣棉被,最后居然连粮食都不给了,还指责川军“抗战不足,扰民有余”,并打电话给军委会,要求将川军调走。

第二战区的程潜同样拒绝了邓锡侯带领的这支川军队伍,并回复蒋公:阎老西不要的烂队伍,我也不要。

在歧视和冷遇之下,川军士兵们愤怒、失落、耻辱、后悔。最终,第五战区的李宗仁同意收留他们。1938年元旦,邓锡侯、孙震率领部队来到徐州。在见到李宗仁后,感激地握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除了补充服装粮食,李宗仁还为这支川军补充新枪500支,以及大批子弹和迫击炮弹。

三、死战报国扬名立威。

淞沪会战打响后,杨森率领的第20军,装备是整个川军中最差的。和其它地方军队更不可比拟,一个连只有一挺机枪,五六十条步枪。但正是这支装备寒酸的部队,和日军第7、第35联队在陈家行血战七天。战斗结束后,全师四千多人只剩下六百多人,营长全部阵亡,每个连活下来的只有五六个人。此战打出了川军威名。

1938年3月15日,台儿庄战役拉开序幕,首先和日军展开较量的,是驻守滕县的川军。而对手是有着猛烈炮火和空中轰炸支持的三万日军,双方展开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最终战损比达到15:1。在手下士兵伤亡殆尽,敌众我寡,城门被破之际,师长铭章率师部亲自和日军厮杀,最终以身殉国。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李宗仁指出:“若无川军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无用论”自此得到终结。

长沙会战中,第20军在通城、通山击溃日军第33师团,收复渣市、麦市。此后在影珠山全歼日军一个大队1300余人,击毙大队长山崎茂,川军威名远播。

抗战胜利后,据国民政府统计,未受日寇战乱所患的四川,近40万川军子弟出川抗战。此后8年中,加上各类支援人员,四川共350万人为抗战流血流汗。川军伤亡人数,达到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其中阵亡263991人,受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总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川军在抗战中的表现,也充分说明,装备并不是决定战斗力的关键,只要如川军士兵那样,面对牺牲毫不畏惧,那就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队,一支有血性有精神的部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931年5月27日:国民党反蒋派另立国民政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5月27日(农历1931年4月11日),国民党反蒋派另立国民政府。1931年5月1日,汪精卫通电国民党海内外各党部,称蒋介石祸党祸国,“暴横日甚,言之痛心”,现广东方面奋起讨蒋,“事已至此,宜即依据总章,召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解决一切”。3日,国民党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和师长余汉谋、香

  • 中国战场消灭了多少日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打败日本,真的只是美国和苏联的功劳,真的与中国军队关系不大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讨论。一、中国战场给予了日军最大的消耗。虽然中国军队在和日本作战的时候,总是败多胜少。但是,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也就是说,中国军队给日本军队带来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 同时,由于中国

  • 韩复渠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复榘开完会议之后,已经是傍晚,韩复榘正要走,旁边一位侍从官却走过来:“请韩主席留下,委员长等会就到。”还没到韩复榘回答,那人已经走开了。这个时候,韩复榘发现,来袁家园开会的其他人都走了,周围的警卫特务,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在不远处,正站着密密麻麻的特务。一股寒气,向韩复榘逼来。不久,又走来两个侍从:

  • 1990年10月2日:厦门航空公司发生劫机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90年10月2日(农历1990年8月14日),厦门航空公司发生劫机事件。1990年10月2日,厦门航空公司的波音737型2510号飞机8301航班,于6时57分自厦门起飞去广州,在飞行途中,坐在16排D座上的一名歹徒,突然离座冲向驾驶舱,以引爆炸药相威胁,将机组人员赶出驾驶舱,只留一人驾驶飞机,

  • 1935年9月24日:日本公开宣称要实行华北自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5年9月24日(农历1935年8月27日),日本公开宣称要实行华北自治。1935年9月24日,侵华的日本驻屯军新任司令官多田骏少将就华北问题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多田强调:“逐渐使华北明朗化,这是形成日满华共存的基础。”同时宣布了三条要则:“(1)把反满抗日分子彻底地驱逐出华北;(2)华北经

  • 1946年9月23日:我军开始使用“人民解放军”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6年9月23日(农历1946年8月28日),我军开始使用“人民解放军”称号。1946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开始陆续使用“人民解放军”称号。在此以前,中共中央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和表明对和平谈判的诚意,曾决定继续使用八路军、新四军的番号,中止一些部队(如山东)使用“解放军”的称号。

  • 1930年9月23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0年9月23日(农历1930年8月2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1930年9月23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第四个国民政府——北平国民政府。从1928年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内部的蒋介石系、桂系、冯玉祥系、阎锡山系、张学良系矛盾日益突出。1929年爆发了蒋桂、蒋冯等几次派系战争,桂系、冯玉

  • 1924年9月25日:杭州雷峰塔倒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4年9月25日(农历1924年8月27日),杭州雷峰塔倒坍。1924年9月25日,杭州雷峰塔倒坍。雷峰塔,975年(宋开宝八年)为吴越王钱倜所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净慈寺前。初名西关砖塔,后定名王妃塔;又因建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故称。1924年9月25日倒坍。倒坍原因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

  • 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3年9月25日(农历1933年8月6日),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集中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各红色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此次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这些兵力分成四路:北路以顾祝同为总指挥,以陈诚兼任前敌总指挥。指挥约22个师又两个旅

  • 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1年9月25日(农历1941年8月5日),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境内,在它的主峰棋盘陀上,高耸着一座“五壮士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聂荣臻的亲笔题词。抗日战争期间,有五位八路军战士在这里英勇地跳下了悬崖。这五位战士是: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滔滔易水河传颂着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