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祖刘邦临终为何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

高祖刘邦临终为何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5 更新时间:2023/12/18 11:29:25

秦末汉初,社会动荡,文臣武士或死于战乱,或死于内部斗争,活下来的不多,活下来又身居高位者为数更少。在这更少的一部分人里面,有个叫陈平的人值得一提。《资治通鉴》记述了他曲折多变的生命过程,文字冷静简略而又意味深长。

他的身份是农民,户口在乡下,家里很穷。他从小就好读书,长大后四处游学,可能还学了点儿黄老之术。秦末天下大乱,他先投魏王,又改投项羽,最后跑到刘邦麾下,从此得到信任,步步高升。全国解放后,陈平被封为乡牖侯,后又改封曲逆侯,官至丞相,公元前178年去世。

刘邦对陈平既欣赏,又有看法。临终前,他对陈平做出了评价,要点有二:一个是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另一个是只能当副职,不能任一把手。评价是中肯的,陈平的确太有才了,每次身陷险境,总有办法转危为安。似乎也是因为过于聪明,处置风险能力太强,所以让人有点儿不放心。至于为什么不能当一把手,这也和聪明过头有关,他喜欢走捷径,出怪招儿,不按规则出牌,所以,当副职尚可,任一把手就显得有失体统。孔子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意是说那样太危险。但陈平不然,在他看来,是否危险,不在墙,而在于墙下的人。

他是位智者,一个永远不败的大家。他的不败,是因为他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是一套处置矛盾、规避风险、谋求发展的生存策略,其策略要点有三:

策略之一就是追求实用。他不搞坐而论道,也没有花拳绣腿,无论解决个人问题,还是对敌作战,他都以实用为本。他长得很酷,家里却穷,因此找不到老婆。县里有位富人的孙女,五次嫁人都死了丈夫,无人敢娶,但陈平不怕,执意娶了这位女子,由此获得了经费资助。在他看来,这样做既有了老婆,又得到了金钱,经济实惠,何乐而不为呢!乡里祭祀,他负责分配祭肉,因为分得均匀而备受称赞,他借题发挥说:如果让我治理天下,也能像割肉一样公平,话说得有点儿大,但绝不是空穴来风。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数年中,他的实用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臣,善于分析大势,运筹帷幄。陈平常常隐在张良背后,做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他的强项不在于两军对阵,而在于战场之外。他善于用金钱和女人来解决战场胜负问题,很多计谋都直指敌人的弱点,成本低廉,相当实用。有例为证。公元前204年,楚汉相持,汉处劣势,陈平献反间计,让刘邦出钱,到项羽军中搞阴谋活动,离间上下关系。

刘邦拿出黄金4万斤交给陈平,不预算,不查帐,也不审计,任由陈平支配。离间计果出奇效,项羽对自己的谋士范增产生了怀疑,对部将钟离味不予信任,楚军战斗力严重受损。同年4月,项羽把刘邦围在荥阳城中,形势万分危急,陈平组织两千妇女从东门出城假做投降,乘着楚军跑来看热闹的机会,陈平领着刘邦从西门跳之夭夭。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40万骑兵围在平城,七天没吃没喝,城破被擒已成必然。这时候,陈平又施奇计,据说是让某画家画了个美女,送给匈奴首领冒顿的老婆,还说刘邦被打急了,想把画上女人送给你老公,到时你就等着吃酷吧。这女人怕失宠,说服了冒顿,匈奴自动撤围,让刘邦、陈平等人顺利出逃。《资治通鉴》说,陈平“从帝征伐,凡六出奇计”,到底是哪六计,司马光没说,但奇计必有奇效,奇效必出于实用的设计。

策略之二是精于脱险。他有办法预知危险的存在,也有能力化解危机,并借此获取利益。陈平从参军入伍开始,先后置身魏王咎、项王羽以及汉王刘邦门下,后来,又历经高帝、盈帝、吕后和文帝等四个时期。他洞明世事,机敏处事,多次身临险境,次次化险为夷,且屡屡得到升迁。最初,他投靠魏王,献过计谋,人家没看上,后又遭到小人陷害,他立马流之大吉。投靠项羽后,他奉命平定了一起叛乱,但随后叛乱者的地盘却被他人占据,项羽对此大为恼火,决定杀掉陈平等人。陈平嗅出了危险味道,赶在项羽动手之前成功逃离。其实,凭他的智慧,即便不开小差,也能平安无事。但陈平看出这两个地方生态环境太差,两个老板骨子里很庸常,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他就像个精明的打工者,精心地为自己筛选老板,走了一圈之后选中了刘邦。在这里,他受到了重视,也有过历险过程。投奔的当天,刘邦和陈平谈了话,很高兴,任命陈平为都尉、参乘,负责临护部队。

标签: 高祖刘邦临终为何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秦末汉

更多文章

  • 格罗皮乌斯妻子是谁 经历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格罗,乌斯,妻子,经历,怎样,格罗,乌斯,妻子,阿尔,一个

    格罗皮乌斯妻子阿尔玛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女子,阿尔玛出生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与格罗皮乌斯拥有五年的夫妻关系。阿尔玛一生经历很多次婚姻,第一任丈夫不是格罗皮乌斯而是马勒,马勒是维也纳剧院的总指挥,名声显赫,阿尔玛与他相差十九岁,马勒非常爱阿尔玛,二人婚前感情好得很,但是由于年龄的差距,婚后二人渐行渐远。格

  • 天津教案中李鸿章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津,教案,李鸿章,做了,什么,晚清,时期,屈膝,强的,清政

    晚清时期,屈膝列强的清政府麻烦不断。1870年,清政府又不幸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麻烦,天津教案中包括领事在内的20余名外国人被民众杀死,法、俄、英、美、意等列强纷纷以武力恫吓要求得到最好的处理。清政府派去的曾国藩判决虽然没有惹怒列强,却惹怒了中国一大片民众官员,压力之下,曾国藩被调走由李鸿章接手天津教案

  • 李鸿章遗折的由来 李鸿章的老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遗折,由来,老师,清朝,后期,李鸿章,已经,朝廷,重

    在清朝后期,李鸿章已经是朝廷的重臣,他曾经同时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这两个官职,在当时,这可都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官,同时他还被授予文学殿大学士。由此也可以看出,掌握在李鸿章手中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不仅是在光绪帝的眼中,李鸿章非常重要,就连慈禧太后都不敢把李鸿章不放在眼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朝廷重臣,由

  • 赫鲁晓夫倒台之谜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是什么 怎么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赫鲁晓夫

    解密赫鲁晓夫倒台之谜赫鲁晓夫是苏联的领导人,他在宫廷政变中赢得了胜利,并借此登上了苏联最高权利的宝座;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有何内幕?赫鲁晓夫旧照赫鲁晓夫曾让整个国家在全面改革中一步一步的发展,赫鲁晓夫倒台之谜引发无数人猜测、联想。其实,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当着高层们的面说脏话,

  • 亚历山大是怎么死的 亚历山大的儿子介绍 亚历山大和拿破仑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是怎么死的一生战绩累累,灭国无数,成就帝国之业的亚历山大唯一的败仗就是与死神的一战。亚历山大怎么死的?到现在都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因何事而亡。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染病而亡,从发病到死亡的的时间间隔也不过十天。亚历山大雕像也有人说,亚历山大嗜酒,由于喝酒过度造成的器官衰竭。英国专家则认为亚历山大

  • 呵呵;大多出自苏轼与友人的书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amp,ldquo,呵呵,rdquo,大多,出自,苏轼,人的

    苏轼作品中现“呵呵”字样在两年多的修缮时间里,三苏祠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馆藏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梳理,居然在《苏轼全集校注》中发现不少书信里有“呵呵”二字,难道现在我们网聊时最喜欢的俩字居然是他老人家发明的?没错,在眉山的三苏文化研究院他们居然查找到了45篇

  • 扶苏是谁 为什么要叫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扶苏,为什么,叫扶,amp,ldquo,公子,rdquo,扶

    扶苏是大秦的一位翩翩公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想必说的就是像扶苏这样的人。扶苏被称为“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扶苏在历史上是一个悲剧形象,司马迁《史记》:“扶苏为人仁。”因此,在文人笔下扶苏已经

  • 《王府井》里的老灵魂 老北京的凄凉曲似乎永远也讲不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府井,灵魂,北京,amp,ldquo,凄凉,rdquo,似

    话剧《王府井》剧照(资料图)词人纳兰性德有阙《采桑子》,开头一句“谁翻乐府凄凉曲”,而老北京的“凄凉曲”似乎永远也讲不完。鸽哨中温柔的呢喃、槐叶树影的婆娑、西皮二黄流淌的隐隐风情,还有京腔卷舌音的温柔余韵……不论是红墙碧瓦太

  • 古代孩子上学晚 小学也分快慢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孩子,上学,小学,amp,ldquo,快慢,rdquo

    清代的私塾学堂。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学龄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孩子几岁入学?学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怎么考试?如何评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哪些手段?1.古人几岁开始上学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

  • 诸葛亮的八阵图;到底有多厉害?可挡十万精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的,诸葛,亮的,amp,#039,八阵,到底,有多,厉

    八阵图传说是由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算得上是无敌阵法了。诸葛亮“八阵图垒”据传就在永安宫南江滩上,就坐落在金坛儒林镇东南的大鲁墅和小鲁墅村,因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