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之洞与李鸿章发生过什么事

张之洞与李鸿章发生过什么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91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1:28

张之洞是晚清名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为教育业和重工业做出杰出的贡献。鸿章也是晚清重臣,洋务派的其中一号大boss。两人同时入选晚清“四大名臣”。这两人关系如何呢?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张之洞与李鸿章照片

张之洞在政坛上的发迹要晚于李鸿章,两人虽同为慈禧工作且重用,但是两人在政见及思想上不一致,曾多有争执,但是从两人的私交来看两人既不是同党也不是政敌;但从两人对兴办洋务这一层,这两人是属于同一战线的。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领头羊,张之洞是洋务殿军。从外交方面来看,李鸿章是中法之战,中日甲午战中主各,张之洞则主战。

从各个角度收到的信息都是两人关系不融洽,两人可以算的上是死对头。洋务运动前,张之洞负责守内陆,李鸿章主要海防。从朝廷的角度更偏于李鸿章,到后期出面签约都是李鸿章出面的。后来洋务运动上,张之洞负责重工业,李鸿章负责北洋舰队。两人功劳不相上下,地位不相上下,但是李鸿章更深得朝廷的心。

但是张之洞有着一颗包容之心,张之洞先前任两广总督,后来被调为湖广总督,这个两广总督之职就由李瀚章接替(李鸿章的哥哥)。在交接工作的时候,发现省库有着200多万两的盈余银子,而张之洞则慷慨的让李瀚章用,这让他很是意外,此后不论是他还是他的弟弟李鸿章都对张之洞有所改观,李瀚章还帮助张之洞度过了一次弹劾。

张之洞墓在什么地方

张之洞墓的地址在双庙村北约500米处。说起张之洞墓可谓是一波三折,经过四次葬礼终于入土为安,张之洞死后可谓是“死不瞑目”。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尸体也被拖出棺材外曝尸荒野数日。

张之洞墓全景

1909年,张之洞去世,耗时一年多的准备将其安葬在张氏祖坟中(河北南皮县双庙村),张氏祖坟占地上千亩,共葬着48支坟茔,张家声望颇高,先后为官人数有数十人之多,这种名门望族的大家族其祖坟也是非常气派的。

张之洞墓是一个合葬墓,与其一起合葬还有他的三位夫人,这三位夫人去世的比较早。张之洞墓位于墓园的东北角,占地面积达百亩。张之洞墓封土高达3米,底部宽达7米,远远望去整个坟丘就如一座土山,墓前立着四通大墓碑(一通是纪念碑,两通是神道碑,胜于一通遗爱碑)。张之洞墓与他的父亲墓,堂兄墓是连在一起的,四周松墙,里面是郁郁葱葱的柳树,遮天蔽日。张之洞墓受到后人的保护,一直没有被盗墓贼所破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张之洞墓被列为捣毁对象,那天,一群红卫兵和造反派来到张之墓前,砸毁了墓碑,砸开了棺材,将张之洞的遗体拖出棺材之外,在其墓地发现的陪葬物品均被县财政局收走,其尸体则被任其堆在野外数日,风吹雨打。

后来这段时期过去,又开始重找张之洞遗体,帮其建公园,建纪念馆但是都因为资金原因搁置,直到2007年才正式着手寻找张之洞的遗体并为其主持了安葬仪式,就葬在张之洞墓的原墓地址上。

张之洞最忠实的幕僚是谁

赵凤昌曾是张之洞的首席幕僚,赵凤昌于1856年出生,常州武进人,于1938年去世,享年82岁。赵凤昌是清朝末年一位活跃的政治分子,是立宪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其早年时期,因担任张之洞幕僚而声名远播,后在辛亥革命时期,在《苏报》等案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赵凤昌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曾与政商教育等各界的高层人员接触,合辑《赵凤昌札记》,而这本作品成为了后人研究民国史的重要资料。

更多文章

  • 高祖刘邦临终为何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祖,刘邦,临终,为何,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秦末汉,社

    秦末汉初,社会动荡,文臣武士或死于战乱,或死于内部斗争,活下来的不多,活下来又身居高位者为数更少。在这更少的一部分人里面,有个叫陈平的人值得一提。《资治通鉴》记述了他曲折多变的生命过程,文字冷静简略而又意味深长。他的身份是农民,户口在乡下,家里很穷。他从小就好读书,长大后四处游学,可能还学了点儿黄老

  • 格罗皮乌斯妻子是谁 经历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格罗,乌斯,妻子,经历,怎样,格罗,乌斯,妻子,阿尔,一个

    格罗皮乌斯妻子阿尔玛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女子,阿尔玛出生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与格罗皮乌斯拥有五年的夫妻关系。阿尔玛一生经历很多次婚姻,第一任丈夫不是格罗皮乌斯而是马勒,马勒是维也纳剧院的总指挥,名声显赫,阿尔玛与他相差十九岁,马勒非常爱阿尔玛,二人婚前感情好得很,但是由于年龄的差距,婚后二人渐行渐远。格

  • 天津教案中李鸿章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津,教案,李鸿章,做了,什么,晚清,时期,屈膝,强的,清政

    晚清时期,屈膝列强的清政府麻烦不断。1870年,清政府又不幸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麻烦,天津教案中包括领事在内的20余名外国人被民众杀死,法、俄、英、美、意等列强纷纷以武力恫吓要求得到最好的处理。清政府派去的曾国藩判决虽然没有惹怒列强,却惹怒了中国一大片民众官员,压力之下,曾国藩被调走由李鸿章接手天津教案

  • 李鸿章遗折的由来 李鸿章的老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遗折,由来,老师,清朝,后期,李鸿章,已经,朝廷,重

    在清朝后期,李鸿章已经是朝廷的重臣,他曾经同时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这两个官职,在当时,这可都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官,同时他还被授予文学殿大学士。由此也可以看出,掌握在李鸿章手中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不仅是在光绪帝的眼中,李鸿章非常重要,就连慈禧太后都不敢把李鸿章不放在眼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朝廷重臣,由

  • 赫鲁晓夫倒台之谜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是什么 怎么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赫鲁晓夫

    解密赫鲁晓夫倒台之谜赫鲁晓夫是苏联的领导人,他在宫廷政变中赢得了胜利,并借此登上了苏联最高权利的宝座;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有何内幕?赫鲁晓夫旧照赫鲁晓夫曾让整个国家在全面改革中一步一步的发展,赫鲁晓夫倒台之谜引发无数人猜测、联想。其实,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当着高层们的面说脏话,

  • 亚历山大是怎么死的 亚历山大的儿子介绍 亚历山大和拿破仑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是怎么死的一生战绩累累,灭国无数,成就帝国之业的亚历山大唯一的败仗就是与死神的一战。亚历山大怎么死的?到现在都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因何事而亡。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染病而亡,从发病到死亡的的时间间隔也不过十天。亚历山大雕像也有人说,亚历山大嗜酒,由于喝酒过度造成的器官衰竭。英国专家则认为亚历山大

  • 呵呵;大多出自苏轼与友人的书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amp,ldquo,呵呵,rdquo,大多,出自,苏轼,人的

    苏轼作品中现“呵呵”字样在两年多的修缮时间里,三苏祠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馆藏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梳理,居然在《苏轼全集校注》中发现不少书信里有“呵呵”二字,难道现在我们网聊时最喜欢的俩字居然是他老人家发明的?没错,在眉山的三苏文化研究院他们居然查找到了45篇

  • 扶苏是谁 为什么要叫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扶苏,为什么,叫扶,amp,ldquo,公子,rdquo,扶

    扶苏是大秦的一位翩翩公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想必说的就是像扶苏这样的人。扶苏被称为“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扶苏在历史上是一个悲剧形象,司马迁《史记》:“扶苏为人仁。”因此,在文人笔下扶苏已经

  • 《王府井》里的老灵魂 老北京的凄凉曲似乎永远也讲不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府井,灵魂,北京,amp,ldquo,凄凉,rdquo,似

    话剧《王府井》剧照(资料图)词人纳兰性德有阙《采桑子》,开头一句“谁翻乐府凄凉曲”,而老北京的“凄凉曲”似乎永远也讲不完。鸽哨中温柔的呢喃、槐叶树影的婆娑、西皮二黄流淌的隐隐风情,还有京腔卷舌音的温柔余韵……不论是红墙碧瓦太

  • 古代孩子上学晚 小学也分快慢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孩子,上学,小学,amp,ldquo,快慢,rdquo

    清代的私塾学堂。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学龄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孩子几岁入学?学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怎么考试?如何评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哪些手段?1.古人几岁开始上学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