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完颜合周任宰相时为何被称作“雀儿参政” ?

完颜合周任宰相时为何被称作“雀儿参政” ?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15 更新时间:2024/1/15 2:19:16

金国末期,哀宗夙兴夜寐,一度颇有中兴气象。但他劝人进谏又不愿意别人指责自己的过失,而且没有知人之明,所提拔的大臣,多有昏庸腐朽之辈,最为后人唾骂的是白撒,其次则是宰相完颜合周。

完颜合周是金国的宗室,在宣宗朝位至元帅左监军。他出身军伍,但喜欢充斯,作诗用词粗俗,非但谈不上文采,往往还成为人们茶饭后的笑料。

与他写的诗相“媲美”的,是他的军事才能。中都被围时,宣宗命令他率军驰援,他却畏敌怯战,不但没有解围,反而与蒙古军一触即溃,白白损失了大批精锐,这使宣宗大为恼怒,削了他的爵位,痛责80大板。

可惜他记性不好,好了伤疤忘了疼。过了一年,合周奉命领兵去陕西抵抗蒙古军,他又畏首畏尾,坐失战机,使得军事重镇潼关被蒙古军收入囊中,从而使金国腹地完全暴露在蒙古军的威胁之下。合周一败再败,按律当斩,但他是皇亲国戚,上百个皇族成员纷纷上书为他开脱求饶。

宣宗余怒未息,大怒说:“合周上次救中都,还没到达中都就已溃败,导致祖宗陵园沦丧,所犯罪过就已当诛杀。我宽大处理,饶他一命。后来又委任他镇守陕西的重任,不料他再次丧师辱国。罪上加罪,国法难容。”但是宣宗时,因卫绍对皇族大加杀戮,人才凋零,因此宣宗对皇族特加保存,遂免从轻处置,削官回家了事。

被宣宗落后,合周在家赋闲了好几年,少做了一些祸国殃民的蠢事。哀宗继位后,他又蠢蠢欲动,耐不得寂寞,企图东山再起。哀宗末期,三峰山兵败之后,蒙古军的铁骑逼近汴京(今开封)。一番围攻后,金朝凭借着汴京强大的防御工事和军民的协作,勉强击退蒙古军的攻势。

但是金朝已到油尽灯枯的边缘,汴京城在大战后,由于人口集中,瘟疫流行,更可怕的是,城中严重缺粮,数万大军无以为继。于是,哀宗置局“括粟”,城中居民强征粮米。括粟官对居民说:“如果一旦粮尽,就拿你们的家人作军食,你们还能吝惜吗?”括粟18日,后改为“进献”。随后,令上党公张开等率步军保护陈留通许间的粮道,停止贫民献粮。

这时,百无聊赖的前御史大夫完颜合周终于找到了机会,他向哀宗建议说,京城百姓家中有粮,至少可以征得百万石小米,足够军需了。哀宗利令智昏,竟然采纳这一建议,任命合周参知政事,和左丞相蹊共同策划“括粟”事宜,大肆搜括汴京劫后余生的百姓存粮。

完颜合周亲自起草《括粟榜文》,要求每家自报存粮,并规定成年人允许定量存留粮食一石三斗,年幼者减半,余粮统统交公。各家都必须把存粮总数写在门口,如有虚报,将严惩不贷。在合周起草的榜文中,白字连篇,其中写道:“雀无翅儿不飞,蛇无头儿不行。”“儿”字本应写“而”字,合周不学无术,以“儿”代“而”。下属明知有误,却不敢擅自改动,就将错就错贴了出去。京城的人们看了后,哭笑不得,切齿痛恨,于是把合周叫做“雀儿参政”。

再次括粟开始后,合周下令每家自报存粮。城中36坊,都选严酷官吏主持,向居民括粟。其中又以完颜久住最为残暴。城中有寡妇两口人,交豆六斗,但余粮多出糠皮三升,被完颜久住发现,遂以为功,将寡妇捉去示众。寡妇哭诉说:“我丈夫战死,婆婆年老,为了奉养她,所以夹杂糠皮充饥,是以不敢用来充军粮。而且这三升,只不过是六斗的一点零头。求求你们可怜可怜我们。”久住毫不理会,不听她申诉,并当众把她活活打死。

京城居民为之战栗,有存粮的也都赶快扔掉。有人报告给合周。合周说:“言道‘花又不损,蜜又得成’。但如今,花不损坏,蜜怎么可能酿成?现在京师危急,是保存国家重要呢,还是保存百姓重要呢?”合周用大帽子压人,少数正直的官员有话也不敢再说。

尽管士兵到处搜索,最终亦仅搜刮到三万石粮食,而老百姓却人人自危,饿死的人横尸街头,到处都是,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最后皇帝不得不拿出国家粮库中的米,熬成稀粥赈济饥民。一位士大夫叹息道:“与其现在赐粥,怎如当时不要夺百姓的口粮。”结果被人告发,以诽谤朝廷罪抓入大牢。

合周疯狂“括粟”后,汴京从此家无余粮,甚至兵士也只能自己出城寻粮,全城军民都只有坐以待毙,再也没有了防御蒙古军进攻的能力。合周后被下狱处死。后来哀宗感到汴京无法防守,不得不弃城,逃到归德,后又逃到蔡州,被蒙联军重重围困,自杀身亡,金国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金朝灭亡跟白撒有什么关系 白撒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个王朝覆没的同时,会诞生很多力挽大厦于将倾的英雄,也往往会滋生出更多的误国奸臣。金国的灭亡,很多人便把它和白撒这个名字联系到一起。《金史》载:“内族白撒,名承裔,末帝承麟之兄也,系出世祖诸孙。”白撒自幼为奉御,累官知临洮府事兼本路兵马都总管等职,多次参与对宋和西夏的战争,担负金国西部防御几十年,依

  • 金末名将郭虾蟆:郭虾蟆的历史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国最后一座城池的守卫者郭虾蟆,其善射和不屈的民族气节可谓彪炳史册,功照千秋。郭虾蟆(1192~1236),会州(今甘肃靖远南)人,一说名郭斌。他家世代为保护家园的射手。金宣宗时,他与兄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兴定初年(1217),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事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

  • 如何评价完颜承晖 完颜承晖为何选择以死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完颜承晖,字维明,本名福兴。从小勤奋好学,贯通经史。承晖出身富贵,但没有沾染贵族子弟的不良习气。他的居室整洁、朴素,经常悬挂着宋朝司马光、苏轼的画像。他常说:“我以司马先生为师,与苏公为友。”平章政事完颜守贞,敬重承晖年少有为,与之成为忘年交。如果一直生长在盛世,完颜承晖很可能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坛人物

  • 金朝末期两大权臣胡沙虎与高琪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章宗死后,没有子嗣,他的叔父完颜永济继承了大统。是为卫绍王。卫绍王在位仅6年,便被权臣胡沙虎杀害。至此,金国的7位皇帝中,被逆臣、权臣擅杀的已有3位。权臣、谋逆者,为金国后期政治局势的动荡埋下了隐患,也加速了金国的灭亡。胡沙虎,汉名纥石烈执中。金世宗大定年间,陆续做过太子护卫、太子仆丞,鹰坊直长等官

  • 金朝崔立为人怎么样 崔立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运昌盛之时,政体完备,有能有德的人被选拔出来,掌握国家的命脉,奸佞之徒无所用其技;国势衰退后,英才凋零,奸邪凶残之人就有机会窃取高位,祸国殃民,进而加速一个国家的灭亡。金国末期,以市井无赖混至京城防御主帅的崔立,凭借手握重兵之机作乱,窃据高位,并拱手将汴京献给了蒙古军。崔立,将陵(今山东德州)人,

  • 金朝有哪些留名历史的帝后 她们各自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代帝后,大多都有氏而无名,然而自金太祖立国,除一二人之参权乱政后,多有母仪天下之能,匡扶君主之才。尤其是世宗昭德皇后、宣宗明惠皇后,可以称得上是金代贤后的典范了。金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1149),名不详。熙宗即位,册为贵妃,后晋为皇后,生皇子济安,不久夭折。熙宗在位的时候,大臣宗弼、宗翰、宗幹

  • 完颜亮弑君杀母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朝历史上,海陵王完颜亮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君主。《二十四史》之一的《金史》说他是“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把他说成是个一塌糊涂的残酷君主。清朝有个叫赵翼的著名史学家说完颜亮“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而过之”。齐文宣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以好杀淫乱出名;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一生穷奢极欲,最后将好端

  • 耶律大石:孤独的苍鹰翱翔西域难回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耶律大石的介绍耶律大石(1087-1143,一说1094-1143),字重德,契丹族,西辽德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晓契丹、汉文字,擅长骑射,中亚史书中记为大石林牙,为西辽的创立者。1115年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

  • 述律平:以断腕殉夫的狠辣辽国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述律平的介绍述律平(879年-953年),字月里朵,回鹘述律部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果断有智谋,多权变。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后,尊号“地皇后”。神册元年(916年),加号“应天大明地皇后”,史称辽应天后。应历三年(953年),去世,时年七十五,陪同耶律阿保机合葬于祖陵,谥号淳钦皇后。述律太后断腕的

  • 辽国的燕京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燕京是辽国的都城,那么历史上的燕京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燕京简介辽朝的燕京,指现在的北京。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及在一些古籍中、文学小说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