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行禅师简介

一行禅师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92 更新时间:2024/2/9 20:06:03

一行禅师(公元683-727年),俗名张遂,法号敬贤,号大慧禅师,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唐代高僧,也称为沙门一行、一行阿阇梨,唐人还呼为“一公”。他是唐代著名的天学家也是风水学家,真言宗将其列为传持八祖之一。

一行精通梵文,熟悉印度的宗教文献,同时了解印度在数学与天文学方面的成就,一行的研究充分利用了当时印度的三角学知识。一行曾祖是唐太宗的大臣张公谨,在初唐是极显赫的世族。其祖父张大素官至门下省东台舍人,后被贬为怀州长史,家道中落。父亲名叫张懔,任武功县令。

二十一岁时因父母双亡,遇见天台宗玉泉弘景大师,兴起了出家的念头。遂在嵩山普寂大师门下剃度为僧,因为深入“一行三昧”,故法名一行。后于嵩山、玉泉寺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隆基派专人将他接回长安,参与善无畏大师的译经,协助翻译《大日经》。开元九年(721年),经张说推荐,唐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法《大衍历》。同年,他和梁令攒一起,设计制造了黄道游仪、浑仪、复矩等天文测量仪器。

他利用新制成的黄道游仪测量恒星的赤道坐标,发现和汉代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变动,这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2年提出自行运动的观点要几乎早一千年。开元十二年(723年),一行主持大规模的全国性天文测量,测量了北到铁勒(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喀拉和林遗址附近),南到交州(今越南中部地区)共13个地点的日影和北极星高度。其中还测量了河南四个地点的距离。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结果推翻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传统说法。根据其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开创了科学史上用观测方法确定子午线长度的先河。《大衍历》定稿之年,一行病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鉴真东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鉴真(公元688-763年),唐朝僧人,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鉴真出生于扬州,俗姓淳于。702年,鉴真入扬州大云寺为沙弥,706年,受菩萨戒,7

  • 程咬金是什么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程咬金的经历倒是与演义有些相像,但他可没当过什么“混世魔王”。他先投靠李密,李密手下有八千勇士,分为四队,程咬金领一队。先是打败了王世充,待李密失败后又投靠了王世充。但他看出王世充并非人主,于是与秦琼一起投奔大唐。此后为大唐南征北讨,东挡西杀,以功封宿国公(演义中是鲁国公)。后被李渊猜忌,在著名的玄

  • 陈咬金后来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程咬金后来是怎么死的?程咬金的结局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

  • 程咬金为何被称为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程咬金年幼时正值隋末时期,隋末帝的荒淫无道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残忍手段激起民愤,最终爆发了这大规模农民起义,年轻热血的程咬金便加入其中为义军,后入李密的部队,成为瓦岗军被器重。程咬金未曾做

  • 唐玄宗李隆基的才华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出生于洛阳,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睿宗第三子(故称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李隆基工书,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旧唐书·本纪》称李隆基“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

  • 历史上的宣华夫人生平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文帝杨坚有个妃子叫陈氏,是南朝时期陈宣帝的女儿。是陈宣帝最宠爱的公主,成为文帝的宠妃,连个正宫都没轮上,实乃不幸。后来,随着陈氏地位的提高,又成为凌驾于其他妃子之上的特权人物。然而最后她也没能逃脱“儿子”杨广的魔掌,落入红颜薄命的悲剧性结局。陈氏自小聪明伶俐,颇具倾国倾城之貌,故而深得父亲陈宣帝

  • 宣华夫人为什么能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隋唐的史上有这么一首词,上阙是“红已稀,绿已稀,多谢春风著地吹,残花离上技。得宠疑,失宠疑,想象为欢能几时,怕添新别离。”下阙是“雨不稀,露不稀,愿化春风日夕吹,种成千万枝。思何疑,爱何疑,一日为欢十二时,谁能生死离。”而写下这首词的人是隋朝的隋炀帝杨广,因思念对宣华夫人所做的。宣华夫人就是陈

  • 程咬金的武器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程咬金年幼时正值隋末时期,隋末帝的荒淫无道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残忍手段激起民愤,最终爆发了这大规模农民起义,年轻热血的程咬金便加入其中为义军,后入李密的部队,成为瓦岗军被器重。 程咬金

  • 宣华夫人和杨广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是我国史籍中描述的典型昏君,尽管在位期间修建京杭大运河,为我国南北交流提供便利,但是他沉迷女色、压迫百姓,不仅将其父好不容易打来的天下亲手毁灭,还使几百年来难得的大一统趋于破灭。其中关于他的好色之说,主要是他将其父杨坚的妃子宣华夫人占为己有。对此有人提出他与宣华夫人早有不正当关系,但实际

  • 杨广死后谁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广死后的皇帝是杨侑。杨侑生于大业元年(605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大业三年(607年),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食邑一万户。隋炀帝亲征高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今陕西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杨侑跟从隋炀帝巡幸晋阳(今山西太原),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