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楚国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71 更新时间:2024/1/23 1:14:34

人才取用范围差异

秦国:惠文王他不仅重用王族公室的嬴华、赢疾(樗里疾)等秦人,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等……秦国唯才是举,秦国强大基本上都是引进的国外人才缔造的,前有商鞅(卫国),现有张仪(魏国),后有魏冉(楚国)、范雎(魏国)、李斯(楚国)楚国:楚怀王并不昏庸,但其可选用的人才却非常有限。

因为楚制的权贵世袭,军政要职都由屈、景、昭,以及一些贵胄氏族把持。外来人才要想突围上位,就意味着要有某个贵族让位。也许一个人让位并不难,但各大贵族绝不允许开这个先例,因为可能下一个让位的就是自己。可想而知这阻力有多大,外来人才基本上不可能拿到主政大权。(曾经的吴起做过,被众贵族乱箭射杀)

国力转化率差异

秦国:虽有封君封候,但都是虚封。比如把某个县封给你,那么你的俸禄就是这个县的租税。但是,这个县的民众不归你管,依然归国家,由官署依照国家法度来管理政务民生。征收赋税、招募兵员、执行法令……都由国家负责,你就吃你的地方租税就行。

国家需要人力、兵力,直接抽调。封主想保住利益,贿赂当地官署进行瞒报?你问问官员敢不敢,受贿被砍的可是他一家子。楚国:各大氏族皆为实封,尤其像屈、景、昭这种大贵族,把持这大片的富庶地区。贵族封地除了要尊奉国法以外,封主还对土地上的平民等具有高度自治权。

说白了,楚国的封地是连地带人都属于贵族的。国家需要的时候,贵族往往估计自己利益,不报、少报、瞒报,以使自己的封地尽可能少的损失人口和财帛。使的国家民众转化为国力的比率非常低。楚王知道了也没辙,贵族盘根错节,动不得。

制度差异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制规定平民可耕战授爵。也就是说,你在战场上杀敌,就可以记功,杀死的如果是军官(低级贵族)则会获得爵位,从平民晋升为小贵族。爵位有什么用呢?国家赏赐土地、奴仆、提高俸禄、身份提升,并可以出任军中职务。如果你家中有亲人因罪被罚没为奴,你可以退掉爵位赎回亲人的平民身份,去掉奴籍。

你的军功会由国家记录,并直接赏赐到你家,不用担心你战场上挂了赏赐就没了。也不用担心,你死了没人报,因为秦制规定军中五个人为一“伍”,同伴会把你的功劳上报的。别以为他们多诚实,是他们不敢瞒报,因为瞒报军功的罪很重。故有“秦人闻战则喜”一说,因为战争可以让这帮平头小民有机会翻身,让自家祖坟冒青烟。横竖都要服兵役,在战场上每个敌人的脑袋都是金矿,秦人当然战斗勇猛。

楚国:恢复旧制的楚国各阶级固定,贵族永为贵族,平民永为平民,奴隶永远是奴隶。战争胜利了,有功的赏赐些财物,甚至赏赐都没有。想当官?对不起,你的身份太低微,完全不考虑。虽然个别出色的人会受到贵族赏识,破格提拔,但凤毛麟角,且只能是低级职位。

这种制度比之一些已经变法改制的国家,比如:魏国、齐国、韩国。明显的无法有效激发士兵的战斗积极性。战死就战死了,打赢了,也都是贵族们的功劳,故民皆畏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国为什么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往古来今天来跟大家说说楚国作为诸侯国为什么要称王?成王时封楚为子爵,封地位于江汉区域,中原诸侯一直视楚国为蛮夷之地,并不待见楚国。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此时中原混乱,楚君熊通趁势攻伐姬姓诸侯随国(随国是侯爵)。随国不敌于是求和。因为西周那会儿楚国出了一个叫熊渠的大佬,他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

  • 楚国八百年观后感1000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部恶补楚文化历史的纪录片。“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作为一个湖南人,这应该是我关于楚国最直接、也最深刻的印象。央视播出《楚国八百年》完全刷新了我对于楚国的所有想象,除了为后人熟知的屈原,原来这个“王朝绵延了800年”,原来“楚人一直是以中原之民自居”,原来“老子与楚国还有关联”,原来“伍子胥与楚国还

  • 楚国为什么最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顷襄王熊横,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楚国自公元前312年丹阳、蓝田之役,被秦国打败以后,便一直受秦国欺压。楚怀王便想重新和齐国联合,而秦昭襄王则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尽管大夫屈原力阻,但楚怀王还是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去了秦国。但一

  • 楚国为什么被称为蛮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都是周天子分封的正牌诸侯国,为什么它们都被中原各国等国称为蛮夷之国呢?一、它们出身低,分封晚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实行分封制,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为诸侯。周武王和周公共分封了三百多个诸侯国,其中七成以上都是姬姓诸侯国,比如鲁国,燕国,晋国等,齐国则是功臣姜太公的封地。相比以

  • 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首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豪强林立,各个大人物们盘踞一方,形成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互相算计,为了最终的成功,一直坚持着不断的努力着。可是吧,大家的领地差不多,手下的人口也差不多,甚至谋士的数量都相差无几。于是乎,前前后后十几年,打了不少仗,也没没出来个谁是老大谁是老二来。直到齐国的崛起后,齐桓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努

  • 为什么齐桓公叫小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齐桓公名:小白,所以有小白一称。齐桓公的别称还有:齐桓公、公子小白、齐侯。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在位时致力于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

  • 齐桓公重用管仲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任用管仲的故事: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射杀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 鄢陵之战是哪两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长期争霸中原的楚国及其联盟郑国的两国联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

  • 为什么商代的青铜文化特别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历史上,夏商周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尤其是商代,开始出现了令世界为之一振的大型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造型古朴大方、纹饰优美,凸显了商代的物质文化的发达。那么,商朝的青铜文化为什么会那么发达呢?第一,历史的传承。在中国的历史上,青铜文化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发展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

  • 为什么商朝人要在龟壳上刻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商代的时候流行了一种文字就是甲骨文,其实甲骨文是在中国古代商王朝晚期和西周时期使用的,在乌龟壳或者牛肩胛骨上雕刻文字符号,其中有好多的符号是奇形怪状的,至今人们也不知道是代表了什么意思,那么把文字符号雕刻在乌龟壳或者牛肩胛骨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可以根据留下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周代人和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