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为什么被称为百家之祖

姜子牙为什么被称为百家之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95 更新时间:2024/3/19 4:30:15

姜子牙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而大多数人所熟悉的还是《封神演义》当中的那个肩负封神大业的姜子牙。但不管是真实的姜子牙还是小说的姜子牙,在后世人眼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甚至姜子牙还被认为是百家之祖。由此可见姜子牙的地位的确是非常高的,那为什么姜子牙会被称作是百家之祖呢?姜子牙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贡献,他对后世的百家有什么示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姜太公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国国君,定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区),成为齐国的缔造者和齐文化的创始人(齐鲁文化最早是由齐国首任国君姜太公姜子牙和鲁国首位国君周公姬旦奠定,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和周武王姬发的四弟,孔子主要是继承的周公的思想,所以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周公被称为元圣)。

而后姜太公辅佐周公旦执政,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为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姜子牙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也没有到临淄治理齐国,而是一直在镐京担任虎贲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齐国开国后的三十余年,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镇守。

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子丁公姜伋继位。齐丁公姜伋继续辅佐周康王,成为仅次于首辅召公奭的次辅,并掌管周王朝的精锐部队三千虎贲,保卫丰镐。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

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和历代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武庙就是来源于武成王庙的简称。宋真宗时,又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被民间百姓尊为“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神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管仲当初差点就杀了齐桓公 齐桓公后来为什么还称他为仲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齐桓公因为其卓越的功绩被誉为春秋五霸之首,众所周知,齐桓公的成功离不开管仲的扶持,在管仲的出谋划策之下,齐国才能够在纷乱的春秋诸侯之中脱颖而出,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但是,在齐桓公未登记之前,管仲与齐桓公可是两个派系的,并且齐桓公差点死在管仲的手上。齐僖公去世之后,留下了三个儿子,一个

  • 齐桓公叫什么 小白是真名还是外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齐桓公叫小白,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齐桓公叫小白的这个问题,一起来了解下。因为齐桓公名:小白,所以有小白一称。齐桓公的别称还有:齐桓公、公子小白、齐侯。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

  • 春秋首霸为什么是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春秋首霸是齐桓公?齐桓公何德何能能够成为春秋首霸呢?一起来看下文。春秋时期,豪强林立,各个大人物们盘踞一方,形成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互相算计,为了最终的成功,一直坚持着不断的努力着。可是吧,大家的领地差不多,手下的人口也差不多,甚至谋士的数量都相差无几。于是乎,前前后后十几年,打了不少仗,也

  • 齐国时期一共有两个齐桓公 一个妇孺皆知 另外一个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西周初期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氏齐国和田氏齐国两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大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

  • 齐桓公是怎么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齐国的国力是怎么衰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小时候,齐国发生内乱,他逃到莒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回到齐国登基即位了齐国国君。不久,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开始改革,使得齐国开始逐渐强大。齐桓公九合诸侯,最后在葵丘会盟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并得到周王的承认。然而在他晚年时期,齐国国力突然下滑,以至于几代齐国国君都无法复兴齐国。那么到底发生了什

  • 春秋霸主齐桓公有什么缺点 一代霸主为何会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带领齐国称霸东方。但齐桓公本人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一代霸主竟然被活活饿死,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我们肯定很难想象一位皇帝被饿死的情景,但齐桓公不是皇帝,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他们的权力并非至高无上。齐桓公落得如此下场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决策出现失误,也暴露了齐桓公的缺点,下面就

  • 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少数民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掌控分封的诸侯王,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林立,历经五百余年的战乱,终于由秦国歼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大动乱时期,甚至一些小国家在失去周王室的庇护后,如同薰华草一般朝生夕死。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为何那些不属

  • 春秋爵位最低的许国 它是怎么生存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许国在周王室大封诸侯时,只得到了一个男爵称号,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进入春秋后,一再受到欺负,先是被郑国灭了,在楚国帮助下,又做了几代傀儡,窝囊至极。一、许国封爵最低 许文书是姜姓,吕国后代,有传言说是姜子牙的儿子,在周文王时期,担任刑律要职;周武王时代,参加过牧野之战,建有大功。后来被封到河南

  • 中国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4300前2500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帝尧时期:尧命羲和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366日为一年。约公元前21世纪:禹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子启,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1前17世纪:二里头文化繁荣时期,二里

  • 毕姓起源(毕姓起源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鲜卑族出连氏为单姓毕。2、西域毕姓,本毕国胡人,以国为氏;匈奴屠各族亦有毕姓;达斡尔族毕力夹氏,汉姓为毕、杨;赫哲族毕拉氏,汉姓为毕;今彝、满、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