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武帝的书法成就有哪些

梁武帝的书法成就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73 更新时间:2024/2/24 23:14:50

梁武帝是一位重视书学的皇帝。经余康宁先生研究,萧衍在书学上的贡献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正本清源,发扬传统,倡导书艺。梁朝政权建立以后,继承魏晋崇尚书法遗风,大力倡导书学。梁武帝首先从正本清源着手,号召人们学习将要被遗忘了的魏晋朝代的著名书法家钟縣、王羲之书法,纠正当时人们学书“爱附近习”的风气,达到返朴归真。

他从内府收藏的王羲之真迹中拣出一个字,每字一纸,打散之后交散骑侍郎周兴嗣编成韵语以资推广。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王羲之书千字文》。又将它摹成拓本,因而他是我国书法集字帖的首创者。他在反复研究钟繇书法之后,写出了重要论文《观钟繇书法十二意》,总结出钟繇用笔、结字、变化、救应等12个特点,引起了人们对钟繇书法的重视。

梁武帝与“山中宰相”陶弘景私交甚厚,陶弘景也是一位造请很深的书法家,因此梁武帝经常和他切磋书艺。陶弘景曾向梁武帝索要钟、王书迹,本来只要几卷,不料梁武帝一次就给他送去270卷,使他“惋讶无已”,可见梁武帝为了倡导书艺,是不惜代价的。梁武帝不但提倡书艺,他自己也爱好书法、善写草书、楷书和虫篆。《淳化阁帖》、《大观帖》、《戏鸿掌帖》等丛帖都收有他的草书《脚气帖》和楷书《众军帖》,《三希堂法帖》也收有他的草书一帖。

第二,收藏历代书画,认真考证鉴别。梁武帝广泛收集天下遗墨,命侍中朱异、秘书郎徐僧权将收藏的周、秦、汉、魏晋书画整理装裱,凡78帙,767卷,以及各类图书14万卷,用珊瑚轴,织成带,金题玉躞,藏于内府,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免遭散失。

对于后世来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这些书迹都经过梁武帝亲自鉴定,再由徐僧权、唐怀充、姚怀珍、满塞等人押署。鉴定历代书画,不但需要高超的鉴赏水平和文化素养,还要有严肃认真的鉴定态度。如王羲之手书的《乐毅论》,当时已被尊为“秘宝”,经梁武帝鉴赏后认为:“逸少(王義之字)无甚板细书,《乐毅论》乃微粗修,恐非真迹”。他又将这个意见告诉陶弘景,请他作进一步鉴定,陶弘景仔细观摩后也“疑是模本”。

后来,经过考证,王羲之的《乐毅论》是直接定在石上书丹,并未写在纸上,而传世的写本为后人所,证实了他们鉴定的可靠性。他与陶弘景在研究王羲之书法时,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王羲之不仕之后,一般不再作书,多由人代笔,而这个代书人是谁?他们没有轻易作出结论。这个发现也得到了后人的肯定。自隋唐以来,凡有梁朝内府押署的书迹,至今无人提出过异议,由此可见,梁武帝是历史上最权威的书画鉴赏家之一。

第三,提倡书学理论研究,提高书法艺术水平。从汉末至魏晋,书法创作已成为一独立的艺术,并产生了一批著名书法家。但对书法和书法家的分析,则显简略和抽象。针对这种情况,梁武帝提倡书学理论研究,亲自撰写书法评论文章,除了《观钟繇书法十二意》外,又把从汉末至梁34位书法家的作品逐一加以评论,写出了《古今书人优劣评》(又名《书评》)。

他在书中喻钟繇的书法如“云鹤游天,群鸥戏海”,对王羲之书法评为“龙跳天门,虎卧风阙”,这些评论,成为千古定论。又如他对萧子云的书法赞为“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荆轲背剑,壮士弯弓,雄人射虎,心胸猛烈,锋刃难挡”。评王僧虔书法“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骨气”。对羊欣书法的评语:“奴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拟真”。

这些评语言简意赅,比喻生动,为后世所称道。他还在《芸陶隐居论书》中谈到作书技法时说:“运笔斜则无芒角,执手宽则书缓弱,点撤短则法臃肿;拘则乏势,放则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它既是书法创作经验的总结,又是一篇极有用的书学教材。他的书学理论著作还有《草书状》、《论书》等,后人辑有《梁武帝集》。在他的推动下,不少人潜心书学理论,提高了书艺水平。

南朝受魏晋禁碑余威的影响,碑刻不多,到了梁,已逐渐增多,且所有碑刻书写水平极高。丹阳城东三城巷梁文帝萧顺之(梁武帝父)的建陵,有神道石额一对一,一正书,一反书,文曰“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个大字,隶书而含篆意,笔法凝重,古朴浑厚,气势磅礴,决非一般手笔,书者失考。镇江焦山的《瘗鹤铭》,自宋朝以来,书家赞誉不绝,有“大字无过《瘗鹤铭》”、“大字之祖”之称。

宋朝书家曹士冕认为其“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历代临写《瘗鹤铭》者不乏其人,能够得其气势神韵的,有唐颜真卿和宋黄庭坚,颜真卿的《八关斋会报德记》,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全从此铭脱出。贝义渊所书的《始兴忠武王萧澹碑》被康有为奉为“峻美严整之宗”,“极品”中之“上品”,评其笔法“如长枪大戟,实率更(欧阳询)”。

认为此碑乃欧派之源清朝莫友芝亦认为此碑“上承钟、王遗风、下开欧、褚(遂良)门户”,由此可见梁朝书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一句,如果没有梁武帝全力提倡钟、王,可能唐朝以后就不知道有钟繇、王羲之,更不会出现全面鼎盛的唐朝书法。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禅为什么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禅是蜀汉最后一任皇帝,他的父亲刘备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母亲也是昭烈皇后,出生是非常好了。可是他本人却资质平平,被称为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么他凭什么能当皇帝呢?首先,刘禅既是嫡子又是长子。了解古代制度的人都知道古代是非常注重嫡庶尊卑的,而刘禅作为刘备的嫡长子,在出身上占尽了优势。一般这种出生下,只要不

  • 诸葛恪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长子,少年成名,“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孙权第一次见到诸葛恪时,就称赞道:“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由于诸葛恪反应快、善言辞,孙权对他很看重,因此有意在政治、军事方面培养他。到了孙权晚年,昔日东吴的元勋老臣早已相继过世,而太子孙亮年纪尚幼,“朝臣咸皆注意于恪”。孙权病重后,征召

  • 太史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太史慈陌生。太史慈是东吴名将,他曾在北海救出孔融,并帮助孙氏扫荡江东,把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太史慈原本是刘繇部下,后来孙策看上太史慈,将他招致麾下。不得不说孙策很有眼光,找来了一位既有实力,又值得信任的将领,在乱世之中能寻得此人可不容易。那太史慈究竟有多厉害,下

  • 真实的马超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到马超这个人物,我们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帮助刘备建立蜀国的功臣。很多影视作品还有游戏中都能见到马超的身影,而人们对他的印象往往是“战神”一般的人物,实力非常强大。不过仔细想想,多数人对于马超的认识好像都只停留在马超武艺如何这个层面上,对他的为人并不是很了解。当然,真实的马超可不是我们

  •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带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超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之一,后世更是将他列为五虎上将之一,他的战斗力和军事能力都是不弱的,但为何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却没有要把马超带上呢?马超的军事能力在当时都是很厉害的,虽然归顺刘备之后就很少受到重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马超能力很强,但为什么诸葛亮却不带上他一起北伐呢?这中间又究竟是有什么样的原因

  • 张飞的权利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飞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的形象,而且蜀汉刘备是皇帝,皇帝的地位和权力自然应该是最大的,因此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张飞在蜀汉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张飞的权力甚至比刘备还要大,是蜀汉最有权力的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张飞会拥有那么大的权力。1、张飞是什么职位建安二十六年(221),

  • 张飞在蜀汉的地位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飞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的形象,而且蜀汉刘备是皇帝,皇帝的地位和权力自然应该是最大的,因此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张飞在蜀汉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张飞的权力甚至比刘备还要大,是蜀汉最有权力的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张飞会拥有那么大的权力,张飞难道在蜀汉的地位比刘备还要更高吗?1、

  • 三国杜琼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就数蜀国人士最为出名,就算是没看过三国的朋友,相信也能叫出不少蜀国的将领和谋士的姓名。当然,蜀国不可能所有官员都被人们熟知,那今天我们就准备跟大家介绍一位冷门人物,他就是蜀汉官员、学者杜琼。杜琼自幼好学,是当时著名学者,其知识非常渊博,刘备拿下益州后,杜琼便跟随刘备任议曹从事,此后深

  • 东吴末代昏君孙皓最后为何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皓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纪四年(280年)5月,西晋发大兵分六路伐吴,龙骧将军率军连克西陵、夏口、武昌,不久直抵建业城下。吴主孙皓率群臣开城投降,立国五十八年的东吴灭亡,天下终于归于一统。孙皓这位东吴的末代皇帝与家人一起被解往洛阳,晋武帝司

  • 三国乱世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三国乱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朝历代对于外族入侵都是我国的一大难题,像是秦始皇为了防止北方匈奴入侵中原,耗费了无数的财力以及人力,不顾百姓的反对大肆修筑长城。到了汉朝为了安抚北方的和平,皇帝也会选择多次派出公主前往西域进行联姻。皇帝们费尽心血为的就是防止外族的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