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牧野之战结果和影响是什么?战争时间是哪一年?

牧野之战结果和影响是什么?战争时间是哪一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86 更新时间:2024/3/17 12:47:54

牧野之战是上古时期,周举兵灭商的一次决战。武王在姜太公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使得国富民强。之后,他率领军队讨伐无道的昏君商纣,在牧野大败商军。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商汤建立商朝,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但“好酒淫乐,嬖于妇人”。政治上帝辛耗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军事上帝辛致力于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空虚,无兵可守。

周部落本来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居住于今陕西中部的一些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姬昌时,对内重用吕尚、散宜生、太颠、闳夭、南宫适等一帮贤臣,国力日强;对外姬昌宣扬德教,积极调停各方国间的争端,使诸侯纷纷依附。姬昌趁机大搞统一战线,而各国由于要供应商朝攻打东夷的大量军队和物资,又受到商王的猜忌和钳制,早已苦不堪言,当然也乐于向“西伯”靠拢。据《史记》记载:“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姬昌及其幕僚又开始抓意识形态,为灭商大业奠定思想基础,商王宣称自己的王权得自“天命”,周人就讲“天命无常,惟德是辅”,说商王无德,西伯有德,所以天命已经转移到姬昌身上,公元前1056年,姬昌对内称王,即周文王。另一方面,文王对商朝仍然小心翼翼,殷勤贡奉,甚至在自家祠堂祭祀商朝先王(在周原还有相关的甲骨文出土),以麻痹帝辛的耳目。文王据说被关在里的时候作了

《周易》 ,自然深谙与时变化之道,知道如何把握出兵的最佳时机。

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翌年又讨伐侵凌邻国的密须,解除了伐商的后顾之忧。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东向攻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公元前1052年,攻邘(今河南省沁阳市);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宠臣崇侯虎的崇国。这三场战争胜利后,周切断了商朝同西部属国的联系。同年,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国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扰并更有利于向东进兵。至此,姬昌伐商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完成。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位后,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继续利用商朝暂时无暇西顾的良机向东扩张。公元前1048年,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曾观兵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史记》

中说“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其实不是“不期而会”,根据甲骨文所揭,此次出兵早有联络,关中和江汉间的许多方国都有参与,但诸侯恐怕并无八百之多,从牧野之战的情况看,基本上都是西南方的羌、戎各国。

而此时的商朝发生了激烈的内乱。帝辛杀了伯父比干,囚禁了另一个伯父箕子,另一些被牵连的贵族如微子等则审时度势,投奔了周国。武王无疑从来奔的殷商贵族那里得到了不少朝歌的机密情报。时机已经成熟,周武王决定出兵伐商,同时通知在盟津的与盟诸侯一起出兵。[6]

伐商的战略计划是:趁商朝主力军滞留东南之际,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王畿,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权,让残余的商人及其附属方国的势力群龙无首,然后各个击破。

《诗经·大明》 中记述此事,称之为“燮伐(偷袭进攻)大商”,或“肆伐(快速进攻)大商”,和二战的德国“闪电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标签: 牧野之战结果影响是什么战争时间一年牧野之战

更多文章

  • 封神榜魔家四将的师傅是谁 魔家四将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封神榜,魔家,师傅,怎么,死的,封神榜,魔家,版本,几乎,人

    封神榜魔家四将老版本的封神榜几乎人人都看过,并且封神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几乎都是童年的记忆。因为老版封神榜里的神话历史人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内心当中。封神榜从头到尾,想必大家的记忆依然是非常清晰的,其中封神榜当中的魔家四将,相信大家仍然记忆犹新。相信一提起魔家四将,大家一定会想起他们四个手

  • 难道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难道,历史上,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很多,人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东吴一代名臣诸葛恪被杀死的原因,除了他本人骄傲自负这个原因外,还源自孙峻与孙亮那滴水不漏的计划。事情真的就是如此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了吗?难道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了吗?在笔者看来,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至于为何,且听分析。东兴大捷以后,诸葛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

  • 明朝有多混乱:太监们都敢直接骚扰守寡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有多,混乱,太监,直接,骚扰,守寡,皇后,我国,古代

    在我国古代,选美其实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都有从民间挑选美女的习惯,例如春秋时期的西施和汉代的王昭君都是从民间选上来的。但真正将其拔到关乎国之安危这个高度,还是明清两朝的事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贱,自从君临天下后,事必躬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除了除功臣、废宰

  • 演义说史:谁才是曹营第一谋士?郭嘉PK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演义,才是,曹营,第一,谋士,郭嘉,荀彧,本文,讲解,演义

    本文讲解演义,和正史不同。罗贯中对《三国志》很熟,但未必很深,就比如对荀彧和郭嘉两个人物的理解,就和正史不同。当然,对于多数的普通读者,对于正史并不大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演义就是正史,正史不是演义,他们喜欢的是演义中的人物,至于历史中这两个人物关系到底如何?请看如下内容:演义第十六回写到一个情节,

  • 解析袁术为什么称帝失败 袁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解析,袁术,为什么,失败,怎么,死的,袁术,袁公路,公路,三

    袁术,袁公路,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诸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起初袁术的势力非常强大,但是在面对称帝的诱惑时,袁术没有忍住,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面对着全天下的反对,悍然称帝,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最后只能高呼“我袁术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吐血数升而死。袁术为什么称帝失败三国混战不休,一度把持朝政的也不

  • 钩弋夫人是被汉武帝杀死的?或许另有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钩弋,夫人,汉武帝,死的,或许,有可能,钩弋,夫人,汉武帝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最具传奇的一位妃子,相传她一生下来手就是握拳的,谁也打不开,连郎中也搞不懂原因。但是当她遇到汉武帝的时候后,手却被汉武帝轻易打开,还发现手掌有一块玉钩,这也就是为什么被称为“钩弋夫人”。也有说,这只是地方官员事先安排好的,不过是把她献给汉武帝的一个说辞。但不管怎么说,钩弋夫人深受汉武

  •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之说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别是,中国,书上,伏羲,女娲,神农,称

    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虽然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传说伏羲、女娲、神农是远古时代的大圣人,各有一些了不起的功

  • 陈阿娇为治不育花了九千万 怪不得汉武帝休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阿娇,阿娇,不育,花了,九千万,怪不得,汉武帝,陈阿娇,阿

    陈阿娇与汉武帝之间有个很经典的“金屋藏娇”故事,听起来很浪漫,可这样的浪漫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陈阿娇最终被废后,抑郁清冷的死在长门宫。陈阿娇与汉武帝刘彻其实是政治联姻,馆陶公主在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拒绝与陈阿娇联姻后,就将目光投向了刘彻。终于,在馆陶公主的扶植下,刘彻也确实做上了皇帝,陈阿娇也如愿做上

  • 孝子陈元方丧父时盖丝绸被子被嘲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子,陈元,方丧父,丧父,时盖,丝绸,被子,嘲讽,故事,陈元

    陈元方是汉代知名人士,出名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陈元方是个神童,从小就伶牙俐齿,在《世说新语》中有不少故事。另一个原因是陈元方是个孝子。要说陈元方,得先说他的父亲陈太丘。“太丘”本是河南一个地名,陈元方的父亲陈寔(shí)曾经是那里的行政长官,所以后人称他为“陈太丘”。这人为官清廉,家里简陋到连拉车的

  • 为什么说袁术竟是三国时期所有人的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什么,袁术,竟是,三国,时期,所有,人的,爸爸,三国,袁术

    三国袁术三国时期,袁术因为讨伐董卓出名,之后袁术与袁绍对立,但被袁绍曹操联军大败,之后袁术在建安二年的时候获得玉玺称帝,但是袁术无治国之方,让当时的江淮地区民不聊生,众叛亲离的袁术最终被吕布曹操所击迫,吐血身亡。三国演义袁术剧照袁术是名门子弟,是东汉世家的后人,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