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高阳公主为何杀死安定公主?安定公主死因

历史上高阳公主为何杀死安定公主?安定公主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70 更新时间:2023/12/22 23:23:47

历史上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一个女儿中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是太宗最宠爱的女儿,而安定公主武则天和唐高宗李志的第一个女儿,安定公主很小就夭折了,关于她的死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谜,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害死安定公主的是高阳公主,她这么做就是为了报复李世民,想要自己称帝,一起看下文揭秘安定公主死因。

萧淑妃派常孝通去面见皇上,常孝通称自己在夜观天象时发现宫中秽气涌动,武媚娘突然生病可能是巫蛊厌胜之术所致。皇上问他宫中秽气来自何处,他回答是百福殿以东。

皇上命内室监去离得最近的立政殿搜查,内室监常侍刘孝以宫中突然出现刺客为由来立政殿搜查,王皇后告诉他不仅要搜立政殿,也不能疏忽其他人,刘孝只好同时派人去查贤灵宫等嫔妃住所。

最终内室监在萧淑妃的寝殿里搜到了厌胜之物,上面写的正是武媚娘的生辰八字,常孝通告诉皇上只要把厌胜之物烧掉,武媚娘就能醒过来。当晚萧淑妃就被押入掖庭狱。原本萧淑妃派人日夜监视立政殿打算陷害王皇后,殊不知王皇后已经发现她的伎俩,让怜芝把厌胜之物放在了贤灵宫。

明道长实际上是武媚娘让许敬宗找来的道士,因为许敬宗对明道长的父亲有救命之恩,所以许敬宗才忠心耿耿地为武媚娘办事。

武媚娘醒了过来,她去掖庭狱看望萧淑妃,萧淑妃问武媚娘是否想知道皇上欺瞒武媚娘的事,武媚娘拒绝了她并警告她不要挑拨离间,萧淑妃大喊道皇上明明知道是王皇后害死了武媚娘的孩子却不说,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武媚娘留在宫中,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比先帝差。

有太监告诉王皇后,皇上因为照顾武媚娘一夜而风疾复发,王皇后赶紧叫上明道长一起去了蓬莱殿。王皇后在蓬莱殿里看到了安定,她用手摸了摸安定。高阳公主在暗中看到这一切,等王皇后走后,高阳公主走出来掐死了安定。

武媚娘回到蓬莱殿,发现安定已经死了,她抱着安定的尸体崩溃地晕了过去。侍女告诉武媚娘在此之前王皇后曾经来过蓬莱殿,高阳公主来探望武媚娘,并让她尽快揭发王皇后的行为。武媚娘抱着安定的尸体不撒手,她突然看到安定的脸上有印记,武媚娘想起来这印记与高阳公主手上的戒指吻合。

武媚娘开始怀疑是高阳公主杀害了安定,高阳公主无原无故嫁祸陷害皇后,武媚娘猜测高阳公主可能是为了报复皇后实现自己某种目的。瑞安本来怀疑是皇后杀害了武媚娘的孩子,经武媚娘提醒瑞安渐渐觉得确实是高阳公主杀害了武媚娘的孩子。

雉奴上门看望武媚娘,武媚娘难掩心中悲痛在雉奴面前失声痛哭,雉奴一脸无奈安慰武媚娘,安定也是雉奴的孩子,雉奴非常理解武媚娘的心情。

李世民祭辰到来,李恪带了一些兵马返回长安城,长孙无忌一直怀疑李恪想造反,李恪带了数千兵马返回长安城,长孙无忌劝说雉奴提防李恪。

雉奴非常放心李恪,提醒长孙无忌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李恪虽然带了几千兵马回长安城,雉奴提醒长孙无忌无需担心李恪造反,王宫里面驻守许多禁军,雉奴完全相信禁军的力量可以阻挡李恪带回长安城的数千兵马。

武媚娘将瑞安唤到身边,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关系较好,武媚娘计划派出瑞安跟房遗爱喝酒,如果房遗爱与高阳公主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房遗爱醉酒之后一定会向瑞安透露一些秘密。

李恪与雉奴忌拜死去的大哥,兄弟两人感概万分怀念多年以前在王宫成长的经历,李恪祭拜完大哥向雉奴敬酒,雉奴拿着酒杯没有喝酒,李恪猜到雉奴担心酒中有毒,只得当场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雉奴见李恪带头喝酒,心中松了口气喝下手中酒杯的酒水。

长孙无忌与武媚娘谈起李恪,李恪擅长用兵极有可能造反,长孙无忌多年以来一直担心李恪造反。武媚娘到冷宫探视皇后,皇后没有杀害武媚娘的孩子,武媚娘来到冷宫杀气腾腾逼问皇后杀害孩子的经过。

皇后不肯在武媚娘面前招供,武媚娘伸手掐住皇后的脖子让皇后也感受被人掐住脖子的痛苦,皇后难以喘气企图从武媚娘手中挣脱出来,武媚娘逼问皇后是否杀害了安定小公主,皇后坦承当初确实对安定小公主产生杀念,安定小公主被皇后掐住的时候露出可爱的笑容,皇后看着安定小公主可爱的笑容心肠一软没有再下狠手。

虽然没有下狠手掐死安定小公主,但皇后依然对武媚娘恨之入骨,武媚娘见皇后依然对她充满敌意,心中升起杀念决定报复皇后,皇后担心武媚娘伤及无辜,吓得面色大变哀求武媚娘不要伤害其它无辜之人,武媚娘冷漠无情没有再理睬皇后,皇后见武媚娘绝情离去,心中一急跌倒在地上失声痛哭。

武媚娘离开冷宫遇到高阳公主,高阳公主计上心来盘问武媚娘是否查出安定小公主死因,武媚娘虽然已经怀疑是高阳公主杀害了安定小公主,但依然像平时一样客气对待高阳公主。

标签: 高阳公主

更多文章

  • 武媚娘为何杀高阳公主?武媚娘和高阳公主是姐妹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高阳公主

    唐朝可以说是女人称霸的时代,为什么这样说呢?不仅有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问世,还有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把持朝政,号称“武则天第二”,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女儿高阳公主谋反。这三个女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太平公主是武媚娘武则天的最宠爱的女儿,还有电视剧中高阳公主和武媚娘本是好姐妹,不过后来武

  • 隋唐英雄王世充靠梦周公击败枭雄李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王世充自小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他曾带军到雁门勤

  • 唐朝女诗人鱼玄机因爱变成荡妇 因吃醋打死婢女绿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鱼玄机

    唐朝诗人鱼玄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鱼玄机一生命运坎坷,一心倾慕是自己的老师温庭筠,这段忘年之年碍于社会舆论无疾而终,后嫁给李亿为妾,但是不被李妻包容,反被抛弃,可怜的鱼玄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后来因为争风吃醋,一时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贴身丫环鞭

  • 李隆基喜欢太平公主吗?太平公主之死和李隆基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隆基,太平公主

    李隆基喜欢太平公主吗?众所周知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但是在一些电视剧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关系很微妙,他们之间的情感好像不只是姑侄这么简单,还掺杂了一些爱情。我记得有的书上说太平公主想要学她的母亲武则天成为女帝,后来被拥护李姓的大臣们杀了。有谁知道太平公主之死和李隆基有关吗?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

  •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丈夫薛绍?薛绍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薛绍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他的第一段婚姻是武则天安排的,武则天将太平公主下嫁薛绍,薛绍是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也是皇室宗亲,地位显赫,但是好景不长,太平公主正怀有生孕时,武则天却将杀太平公主丈夫薛绍活活饿死。这是为什么呢?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681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

  •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二任皇后冯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冯润

    孝文幽皇后(469年-499年),名不详,野史上说其名为冯润,字妙莲,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二任皇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枣强县东北)人,谥号为幽皇后]。为冯太皇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的侄女,比丈夫元宏长一辈,但是却跟元宏年龄相当。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北魏孝文帝第二次率军南征,当时的冯妙

  • 张作霖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作霖,什么时候,死的,张作霖,什么时候,死的,天一,个省

    张作霖是什么时候死的张作霖从奉天一个省开始做起,逐渐控制了整个东北三省。再接着担任了陆海大元帅,掌管了整个北洋政府,权力达到了巅峰时期。那么张作霖什么时候死的。这么一个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我们是一定要仔细的研究一下。下面就来张作霖什么时候死的。张作霖照片1927年,日本人向张作霖提出要东北地区的铁路

  • 揭秘风清扬是剑宗还是气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清扬,剑宗,还是,气宗,揭秘,清扬,剑宗,还是,气宗

    揭秘风清扬是剑宗还是气宗风清扬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在《笑傲江湖》中风清扬出场非常少,只有一次那就是思过崖上教授令狐冲独孤九剑的那次,从此之后再也没人见过风清扬,风清扬已经远离了江湖,但是风清扬的威名在江湖中已经成为了传说。谈到风清扬是剑宗还是气宗这个问题需要说一下到底什么是剑宗

  • 王夫之读通鉴论的深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夫之,通鉴,深刻,意义,王夫之,通鉴,深刻,意义,王夫,之

    王夫之读通鉴论的深刻意义王夫之先生的《读通鉴论》是一部思想巨著,这部书是王夫之先生集毕生心血而完成的。他从六十九岁才开始写作,一直到他去世前夕,这部著作才得以完成。当时他的思想已经非常成熟,所以书中的论道极为精彩,是其毕生所学的体现。著作封面照这本书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蓝本,对于先秦到五代之间

  • 东汉大将何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汉,大将,何进,东汉,大将,何进,末年,群雄,天下,纷争

    东汉大将何进是谁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不断,英雄豪杰辈出,说到这个时期,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曹操、孔明、赵云等人,提到何进这个名字,或许不少人会困惑,这人是谁啊?但是其实何进在三国开端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何进影视形象何进是谁呢?何进是东汉末年的大将军,是何皇后的哥哥,可以说是当时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