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宣太后什么时候开始执掌朝政的?

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宣太后什么时候开始执掌朝政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4/1/21 1:23:08

宣太后(?―前265年),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宣太后人物评价:马非百: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今河南禹州东北),长达五个月不能攻克。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秦国军队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动。韩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尚靳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尽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尚靳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和秦国又有什么好处?”韩襄王于是又派张翠出使秦国。甘茂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他主张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国闻讯后撤军。

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停战。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因为成阳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缘故困居于齐国,在他穷困的时候,秦昭襄王没有任用他,而成阳君受宠,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会使他满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阳君而韩、魏两国不同意,会有损于秦国与这两国的关系。秦昭襄王听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始称太后

太后称谓,始见于她。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其后赵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说。是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太后专权,也自她始。宋代陈师道《后山集·卷二二》云:“母后临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她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长达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发展了国力,“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史记·穰侯列传》)。

后妃掌政

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个“弱质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视女人的眼光来看她,必将自尝苦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国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时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三十六年(也有说是四十一年的)。

三十岁上下的她当上了秦国太后,称“宣太后”。为了巩固幼子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联姻——也就是为自己的儿子迎娶楚国的公主为王后,同时也将秦女嫁与了楚国。

与此同时,执掌了大权的宣太后开始任用自己的亲信。

不用说,亲信都是宣太后的娘家人。在楚怀王的推荐下,宣太后让自己母亲的族人向寿担任秦国的宰相。(从这项推荐来看,芈八子的母亲应该是姓向的)。同时为相并控制兵权的,还有力保外甥为王居功至伟的魏冉,他被封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邓州市),后来又加上陶邑(山东定陶)——这是宣太后的异父弟弟。还有一位宣太后的同父弟弟芈戎,被封华阳君,封地先是陕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变成了河南密县(今河南新密市)。

更多文章

  • 楚国琴师钟仪应对晋景公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国,琴师,钟仪,应对,景公,故事,怎样,钟仪,春秋,时期

    钟仪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也是史书上最早有记载的一位古琴表演家。而晋景公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两人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别。而当时,晋国一直跟楚国在争夺霸主的地位,谁也容不下谁。那么,一个是楚国的琴师,一个是晋国的国君,这两人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根据史书的记载,公元前597年即景公三年,楚庄王北伐,出

  • 卫良人和芈月关系如何 卫良人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良,人和,芈月,关系,如何,人的,结局,怎样,卫良人,并不

    卫良人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她是虚构出来的角色,她既充满心计、诡计多端,犹如一潭池水,不见潭底,捉摸不透却又善良、聪慧,富有远见,这个看似反面的人物,却异常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样一个女子处在后宫中,就像是一朵盛开在宫闱的一丛兰花,暗香盈袖。卫良人,作为弱国卫国的公主,身份高贵,为了保全母国,不得

  • 三国时期名士刘巴为何看不起仁德之主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时期,名士,刘巴,为何,看不起,仁德,之主,刘备,刘巴

    刘巴是位高人,天下知名。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归附刘备,为左将军西曹掾,后任尚书令,章武二年(222年)卒。刘

  • 孟赢是赢驷的女儿吗 孟赢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孟赢,赢驷,女儿,最后,给了,都说,红颜,祸水,孟赢,不甘愿

    都说红颜祸水,孟赢不甘愿当祸水,但是谁让孟赢长得如此貌美又倾国倾城。孟赢是秦国的公主,在《芈月传》里,她纯真、善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会奋不顾身。孟赢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电视剧里的孟赢的原型就取材于历史上的“燕易后”却又有着不同。历史上的孟赢比起电视剧里的孟赢,似乎更具有传奇性的色彩。孟赢在电视

  • 孟赢怎么不姓嬴 孟赢是秦惠王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孟赢,怎么,不姓,秦惠王,什么,关系,孟赢,大秦,公主,在最

    孟赢是大秦的公主,在最后的时候很多都没有将自己定位成公主。孟赢是大秦帝国身份尊贵的公主,她拥有着倾人倾城的外貌,气质过人,被众人宠爱、追捧,却永远都是政治场上的一颗棋子,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人生,更不能随意变更人生的轨迹,孟赢的一生在一开始就 弥漫着悲剧的色彩。自古红颜多薄命,似乎是美人们永远都逃不脱

  • 八世祖司马错论伐蜀,司马迁《史记》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世祖,司马错论,伐蜀,司马迁,史记,怎么,记载,史记,一部

    《史记》是一部通史,其地域范围不仅包括中国,还囊括了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因此,在有限的篇幅中,司马迁对于成都历史文化的记述不可能是面面俱到,而只能是重点突出,写下了成都历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

  • 孟赢和芈月是什么关系 孟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赢,芈月,是什么,关系,孟赢最,后的,结局,历史上,孟赢

    历史上的孟赢和电视剧里的孟赢还是有差距的,历史上的孟赢是秦哀公的妹妹,她自幼长相出挑,使楚平王的妻子,而原本孟赢是要嫁给楚平王的儿子的。为了抱得美人归,楚平王不惜驱逐自己的儿子,多少也有点荒谬。电视剧《芈月传》里,孟赢是秦惠王赢驷的女儿,作为嫡长公主,她拥有的不仅只是高贵的身份,她有一个爱她的父亲、

  • 中医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故事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元素

    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

  • 古代重税:论汉朝百姓生子辄杀不是因为贫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

    核心提示: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3岁小孩根本没有劳动能力,一个子儿也挣不到,还要交税。汉武帝太过分了,逼得老百姓“生子辄杀”。在《汉书.贡禹传》中,对汉武帝时代有这样一个记录:“武帝征伐

  • 帝王心术之过河拆桥 所谓伴君如伴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帝王

    从秦始皇建立起大秦王朝,到清朝统治末期,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下,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对于帝王而言,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守住自己皇帝的宝座,牢牢握住自己的权力,使得自己的皇权不容侵犯,这才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古代的帝王们要如何动用心术来守护自己帝位呢,今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古代皇帝的&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