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陈师道

陈师道——“苏门六君子”之一

陈师道

陈师道的资料

本 名:陈师道

别 称:陈后山

字 号: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彭城

出生时间:皇祐五年(1053年)

去世时间: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廿九(1102年1月19日)

主要作品:《后山先生集》《后山词》

主要成就:苏门六君子、江西诗派重要作家

信 仰:道教职 业诗人、词人

陈师道的介绍

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人物生平

陈师道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陈洎,官至三司盐铁副使,赠工部侍郎;父亲陈琪,官至国子博士通判绛州。到陈师道时,家境已衰落,“先君以家赀让群弟蓄孤振穷,欲死恤终。夫人同之,不以累其夫。先君卒贫,不能家,夫人以大家子就下养,人以为忧,夫人安之,不以累其子,年高而家益贫。”《先夫人行状》的这段记述,是他童年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陈师道早年娶郭概之女为妻,迫于生计,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16岁师从曾巩。当时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陈师道不以为然,不去应试。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属员,因其布衣而未果。太学博士正录荐陈师道为学录,他推辞不就。当时的执政大臣章惇曾托秦观致意,让陈师道去拜见他,准备加以荐举,他却回答:“士不传贽为臣,则不见于王公。”(《与少游书》),拒不谒见。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苏轼与傅尧俞、孙觉等推荐他任徐州州学教授。四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陈师道到南京送行,以擅离职守,被劾去职。不久复职,调颍州教授。当时苏轼任颍州太守,希望收他为弟子。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婉言推辞。但苏轼不以为忤,仍然对他加以指导。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他被朝廷目为苏轼余党,罢职回家。他家境贫寒,但仍专力写作,欲以诗文传于后世。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启用为棣州教授,赴任途中,改除秘书省正字,未上任,即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卒。

有关“陈师道”的历史故事

  • (一祖三宗是指谁)一祖三宗是什么:方回观点指杜甫黄庭坚陈与义陈师道

    一祖三宗其实是江西诗派传人方回的一种看法。他认为杜甫、黄庭坚、陈、是江西诗派的三大流派,其中杜甫是江西诗派的始祖,其余三家是江西诗派的三大流派。受黄庭坚影响,江西诗派发扬较早。到了宋末,诗派成员向杜甫学习的多了,所以方回称杜甫"Zu",另外三个叫做"宗"。杜甫简介杜甫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珙县,自称少

  • 陈师道

    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

  • 《咏乌代陈师道》原文、译文及注释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 陈师道简介:北宋时期大臣,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师道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

  • 陈师道的生平经历与文学成就

    陈师道简介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

  • 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是哪里人? 陈师道代表作

    陈师道是北宋官员、诗人、词人,被誉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是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词》等,他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诗歌创作上。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是哪里人?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

  • 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生平经历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

    陈师道简介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

  • 江西诗派重要作家陈师道生平介绍

    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成为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人物生平陈师道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陈洎,官至三司盐铁副使,赠工部侍郎。父亲陈琪,官至国子博士、通判

  • 陈师道的一首名作,寥寥14个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唐诗博大精深,宋词精彩纷呈,每当我们吟咏这些饱含激情和沧桑的古诗词,心中就有如波涛翻滚。回想那些诗人们也许正在羁旅生涯,也许走在贬谪的路上,也许还遭受着病痛的折磨,但越是生活艰难、人生多舛,就越显出这些不朽诗篇的璀璨。十七日观潮宋代: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

  • 陈师道:娃呀,人家是皇上他妈拾麦——岔个心慌,你可不敢学

    次韵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宋 陈师道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贵人。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有个流传已久的故事:说两个老农正在地里干活,歇息的时候说闲话,想这大热天的皇上的日子过得如何。一个老汉说:那肯定是在地里干活歇息的时候,旁边有个丫鬟给扇着蒲扇,前面摆着西瓜

  • 为你读诗|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吕本中于崇宁元年(1102)至二年之间,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选入黄庭坚、陈师道等25人之诗,因“其源流皆出豫章”,称江西诗派。大江新闻《诗意江西》专栏“为你读诗”今日分享陈师道的《绝句》。海报由AI生成当时陈师道困居徐州,生计维艰。知心朋友一个个被

  • 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北宋词人陈师道词中的相思情怀

    《西江月》楼上风生白羽,尊前笑出青春。破红展翠恰如今。把酒如何不饮。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晚云将雨不成阴。竹月风窗弄影。读这词,我眼前总会浮现一幅江南图:潇潇春雨,飘飘洒洒,随着阵阵春风的鼓动,陪伴着不老的翠竹,点红了人世间的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青山绿水,踏遍了神州,细细读这词,尤其喜欢这

  • 陈师道:谁配给我当老师?

    登快哉亭宋 陈师道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陈师道都不知道自己是官几代了,不过到他的时候,却已经穷的不得行,好在家里虽然没有遗传金银财宝,却遗传了一个好脑子。他自己又勤奋好学,娶了一个好媳妇,因为穷,妻女就吃住在岳父家里。16岁时

  • 为怀念老师,陈师道一首“爱情诗”成千古名作,却被骂:不伦不类

    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许多学生开始“谢师”。在古时中国,最受尊重的人是谁?是皇帝?是父母?还有一个人,超越权威血缘关系的存在,受到世人的尊重,他就是老师。古人最是尊师重道,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古人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宋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老师去世了,他写下一首爱情诗,却感动世人900年。

  • 陈师道,李清照的姨父,为一件衣服被冻病亡,孤芳自赏地凄凉谢幕

    陈师道: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他的名气很大,但凭良心说,真正识得他的人应该是很少,这不仅仅说他的诗文,即使人生也少有人关注,这似乎与他的“苏门弟子”的身份不太相符,此人便是陈师道。提起苦吟诗人,头脑中便立即会想起“郊寒岛瘦”这个词,但好像没人知道宋代也有一帮苦吟者,而最具代表性的则非陈师道莫属了。书

  • 瀛奎律髓107·卷42寄赠类,陈师道寄岳父五律,方回评价学杜逼真

    前言方回在瀛奎律髓第42卷中,选录了38首五言律诗,唐人五律有23首,宋人五律有15首。在宋人的这些作品中,最受好评的是陈师道写给岳父的一首诗。一、穷人陈师道陈师道《寄外舅郭大夫》: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陈师道江西诗派的代表诗

  • 陈师道在冬日里写下的这一首诗,尽显豁达情怀,不愧为苏门学士

    季节摇落繁华,岁月渐行渐远,时光带着我们走进了深邃沉稳的冬季。菊暗荷枯,北风猎猎,清霜飞雪,季节深处,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寒凉萦绕心间。很喜欢北宋诗人陈师道在冬日里写的一首诗,“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写尽了冬日的温暖宁静。陈师道三十八岁时,由徐州教授改任颖州教授。这次调动,是由于他私送被贬杭州的苏轼

  • “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生平简介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有哪些(苏门六学士)

    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

  • 陈师道的《绝句》表达了什么?一首诗道出无数人的心声!

    陈师道的《绝句》表达了什么?一首诗道出无数人的心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对于唐诗而言,重在“情韵”。而宋诗,则由“理趣”代替了“情韵”。这是因为宋人在思想上,倡导儒、释、道三家的合流,从而造就了理学的昌盛。所以宋代诗人往往会以冷静的态度来观察客观事物,善于把带哲理性的认识写入

  • 陈师道的生平轶事,后人是如何评价陈师道的?

    陈师道属于江西诗派代表作家 诗学黄庭坚 以拙朴为特征的艺术风格 简洁精炼 质朴无华 外表浑朴意味深长。人物轶事师道述贫陈师道日常生活拮据困窘,甚至穷到无力养家的地步,不得不让妻子带着三个孩子投奔岳父。《送内》、《寄外舅郭大夫》、《东阿》、《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别三子》、《示三子》等诗篇描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