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才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背后的原因

这才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背后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88 更新时间:2024/3/13 5:55:42

读《三国志》,你会发现,被后人寄予了无限希望的西蜀帝国,在一连串无以言述的错误之后,悄然间走向它的覆亡。这些错误,每一个都是那么让人揪心,那么让人伤神。因为这都是些伟大的错误,是人生无可逃避、必须要犯的错误。有些错误,是专属于伟大人格的。英雄就是在这些错误之上挺立起来,赢得后人尊崇。西蜀阵营中,第一个犯错的,是关羽

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布局,刘备夺取西川,兼拥荆州,等待天下时局变化,届时: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刘备自取西川,选择关羽镇守荆州,等待配合他兵出秦川。两路夹击,再战天下。当时的关羽,正处于体能与智慧的巅峰,承担这一使命,并不在话下。历史也是这样,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阳大战,水淹七军,斩庞德,俘于禁,曹兵降者,大约两三万人。如何处理这些降兵呢?如果这些降兵落入到曹操手中,那就简单了尽坑之!

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时,袁绍兵有八万人投降,曹操一个不留,把这八万人统统杀掉了。其手段之残暴,骇人听闻。但如果从冷血的军事成本角度来说,曹操的做法对自己有利。虽说是八万降兵,但管理成本高昂,要给他们吃给他们喝,八万人的粮食需要庞大的人力运输,还要派生力军严密监视以防他们造反。这样做的结果,就会牵制曹操的相当部分兵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战局。释放是个更人道的办法,但这些士兵都是袁绍地盘上的人,曹操不敢保证他们回去之后,不会被袁绍重新组织成军队再打回来。所以对于曹操来说,宁肯我负天下人,绝不给天下人负我的机会统统坑杀之,这样最安全。

但是关羽并没有选择曹操的方式。关羽把所有的降兵,全部收容了起来。这样他就必须要考虑,解决这些士兵的吃饭问题。去哪儿弄粮食呢?羽尽擒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关羽的做法是,把孙权囤于湘关的粮草,搬过来给降兵吃。此举激怒了孙权。此前,由于刘备夺得西川,和东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扭转。实际上已经从盟友转为敌对,双方龃龉横生,冲突不断。

但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孙权咽下屈辱,始终在隐忍。但关羽擅取湘关米,这件事成为压垮孙权容忍力的最后一根稻草。盛怒之下,他决定对关羽展开报复。纵东岳大帝,也抵挡不住曹操与孙权两大军事巨头的联手夹击。东吴名将吕蒙白衣渡江,径抄关羽后路,夺取了荆州地区。关羽孤兵难立,不得已匆匆西走,至麦城,遇伏兵,一世英名,留下了千古悲歌。倘若关羽不是心存慈悲,效曹操之法杀尽降卒,虽说未必能够改变整体战局,但至少会甩掉包袱,为自己带来更多机会。但在自己的机会与更多人的性命面前,关羽选择了后者。

这是关羽的错误,这个错误让诸葛亮的战略落空,从此西蜀失其先机,埋下了覆亡的种子。但这是个伟大的错误。关羽正因为这个错误,彰显了伟大人格,成为带给人希望的武圣、财神,垂万世而受人景仰。接下来犯错的,是刘备。刘备在张飞遇害之后,宣布伐吴。但这是个错误的决定。蜀川帝国真正的敌人,是逼迫汉献帝禅位的曹魏政权。这个时候正是诸葛亮之《隆中对》所言的“天下有变”……诸葛亮出山,就为等这一天。刘备苦心经营,也是为了这一天。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理应按《隆中对》的布局,提师出秦川,问罪于曹魏。届时刘备必然会赢得绝对的道义资源,其对天下人的感召,足以让蜀川获得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标签: 才是关羽大意荆州后的原因三国志你会发现后人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那么爱哭 揭秘刘备爱哭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什么,那么,爱哭,揭秘,历史,真相,看过,三国演义

    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的小说的人,大家都认为刘备比如说哭哭啼啼啊,爱哭,但是我们把这些都表现得尽可能的恰到好处,他的那些别人认为的所谓有心计的那些东西,其实我觉得不是那个意思,他是很真诚地对待他的那些部下,他确实是个有英雄志、英雄梦和英雄情怀,但是一个没有英雄命运的人,不得志,所以他才会一直投奔这边投

  • 三国东吴孙氏家族的“死亡魔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东吴,孙氏,家族,死亡魔咒,是什么,孙氏,一族,可怕

    孙氏一族可怕的“死亡魔咒” 人的长相虽然也能透露出一些健康信息,但总的说来长相与寿命之间并无特定关联,与孙权长相很相近的杨广不到50岁就死了。 孙权的父亲孙坚只活到38岁,哥哥孙策只活到26岁,他们都死于意外事件,或被伏击、或补暗杀。孙权还有一个弟弟叫孙翊,也死于一次暗杀事件

  • 阿房宫到底有没有被项羽一把火烧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房,到底,有被,项羽,一把,火烧,被誉为,天下第一,阿房

    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始建于秦朝,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阿房宫是被项羽烧掉的,但是在阿房宫建造2000多年后的今天,却有两位考古学家提出: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也没有被烧掉……项羽并没有烧了阿房宫史书记载,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看到如此奢华的秦朝

  • 舌尖上的唐朝:唐朝时人们都爱吃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舌尖,唐朝,人们,爱吃,什么,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

    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

  • 关羽之死的真实原因 三大致命弱点断送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死的,真实,原因,三大,致命,弱点,断送,自己,不论

    不论是小时候看小人书,听评书,还是现在读《三国演义》原著,凡看到关羽败走麦城时,都不禁扼腕叹息。历史上关于关羽的死,一直疑点重重。关羽明知前有曹操,后有孙权,却还不自量力的独自领兵攻打北伐,这点刘备怎会不知,还让关羽冒这个险。所以,关羽的死,刘备是有责任的。关羽不是战死,而是被蜀、魏、吴联合谋杀。当

  • 刘备为何一定要出兵讨伐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为何,定要,出兵,讨伐,东吴,关于,刘备,伐吴,对错

    关于刘备伐吴的对错和真实想法,刘备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非伐吴不可?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刘备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同老战友关羽张飞建立起了非常非常浓厚的友谊,且不说《三国演义》里的渲染,仅从正史的描绘来看,我们都足以相信刘备会为了两位情同手足的老部下的死而拿刀子去同孙权拼命。自从和孙权结盟以来,由

  • 夏侯杰在长坂坡被吓死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侯杰,长坂,吓死,是因为,这个,原因,喜欢,研究,三国,网

    喜欢研究三国的网友都知道,有一种说法,讲的是张飞是曹操的侄女婿,因为他娶了夏侯渊的堂侄女夏侯氏。 关于这两人是怎么认识的,魏略说:夏侯氏是建安五年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这夏侯氏本是夏侯渊堂侄女、夏侯霸之妹。论起辈分来,张飞算是夏侯渊的堂侄女婿。曹操是夏侯渊的族兄,而张飞是夏侯渊的堂侄女婿,那么

  • 为什么说刘备很仁义 为何大家都同情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刘备,仁义,为何,大家,同情,刘备,三分,天下,里面

    刘备是三分天下里面最让人同情的,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只有刘备是出生在没落的贫困家庭白手起家,也有很多人说他是假仁假义,至于是不是假仁假义,我们后面逐回读去自见分晓。“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孩童之语,说明了他幼年时就有壮志,人无志不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志向的人能

  • 刘备病死白帝城 为何好多人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病死,白帝,为何,多人,落泪,说到,三国,仁兄,是最

    说到三国,有位仁兄是最勤奋的,不管收获如果,他总是往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副打不死的小强的样子。当然,要想在战场上打不死,那只能加强自己的跑功,而我们今天这位主角的跑功强得让人叹服。这位仁兄堪称三国时代的“跑步冠军”:论身手之矫健,他好比博尔特;论耐力之持久,他好似王

  • 《芈月传》中的孟赢是谁 孟赢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芈月传,中的,孟赢,最后,怎么,死的,红颜,人多,薄命,莫怨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这是欧阳修《再和明妃曲》中的末二句,用来形容孟赢再恰当不过。历史上的孟赢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在《芈月传》中也是个十分出彩的角色。有观众对孟赢明明是秦国公主为何不姓“芈”不姓“嬴”,我们要知道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