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什么那么爱哭 揭秘刘备爱哭历史真相

刘备为什么那么爱哭 揭秘刘备爱哭历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39 更新时间:2024/3/13 5:55:32

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的小说的人,大家都认为刘备比如说哭哭啼啼啊,爱哭,但是我们把这些都表现得尽可能的恰到好处,他的那些别人认为的所谓有心计的那些东西,其实我觉得不是那个意思,他是很真诚地对待他的那些部下,他确实是个有英雄志、英雄梦和英雄情怀,但是一个没有英雄命运的人,不得志,所以他才会一直投奔这边投奔那边,不断去寻求新的希望。

一千多年的历史过去了,实际上,刘备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哭,今天我们谁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却是真的,那就是最初的刘备名头大、地位低、力量弱。如果说这些特点分散到不同的人身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一旦归于一人,其内心必定是很纠结、很痛苦的。不巧的是,刘备先生就是处在这样的矛盾状态下,埋没山林总是心有不甘,振臂一呼又没那个实力。因此,为了凝聚人脉,成就霸业,必然会时时渴望别人的帮衬和提携。

这也怨不得刘备。自古成大事者,从来就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纵观曹孙二人,在用人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曹操靠“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手下自然是人才济济、追随者众。这些人,大都是冲着曹操的正统地位来的。因此在招揽人才的问题上,曹操不存在“请”,而在于怎么“纳”。这种格局决定了,曹操理政治军一向森严,属下多有畏惧。孙权与曹操有所区别,主要靠的吃老本,尽管与曹操不能相提并论,却也勉强说得过去,父兄基业,老中青三代贤臣,尽在麾下。有老底子,想干点事也不是很困难。什么都没有的刘备,当然只有靠人和了。

刘备不仅有知人之明,跟属下也倾心相交。夷陵之战后,在江北防备魏国的黄权回蜀不得,遂投降魏国。有关部门请求将黄权的家眷关押监狱,刘备不允许,他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后来黄权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陈见杀”。(《蜀书·黄权传》)。更加难得的是,在魏国的黄权也不相信刘备会杀了他的妻儿。黄权投降后,有传言说他的妻儿已经被刘备杀害,“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曹丕这种恨不得搅起一滩浑水的人要给他妻儿发丧,他对曹丕说“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刘备善待黄权的妻儿已经很难得了,更加难得的是黄权从内心相信刘备会善待他的妻儿。可见君臣彼此倾心相交如此。比起汉武帝妄听虚言杀害李陵一家,刘备这样的君主在这方面不知道高了多少档次。

刘备对待糜竺也是如此。吕蒙偷袭荆州时,糜芳投降。作为哥哥的糜竺,自然担惊受怕,自己去给刘备请罪,刘备安慰他“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反倒是糜竺自己过意不去,“惭恚发病”,不久就去世了(《糜竺传》)。领导对待属下如此,可谓古今罕见。他跟他们,除了君臣关系,更多了一层朋友之间的友谊啊!刘备寄寓在刘表帐下时,又一次与许汜、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登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刘备虽然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对不对?”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假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刘备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么根据吗?”许汜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当时他毫无客主之礼,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顾自地上大床高卧,而让客人们坐在下床。”刘备应声道:“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却向元龙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假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记于《张邈传》后)可见他与陈登也是倾心相交。后来陈登并没有追随刘备,大概是因为家族的缘故吧!否则我相信陈登也一定会舍身相随刘备。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孙氏家族的“死亡魔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东吴,孙氏,家族,死亡魔咒,是什么,孙氏,一族,可怕

    孙氏一族可怕的“死亡魔咒” 人的长相虽然也能透露出一些健康信息,但总的说来长相与寿命之间并无特定关联,与孙权长相很相近的杨广不到50岁就死了。 孙权的父亲孙坚只活到38岁,哥哥孙策只活到26岁,他们都死于意外事件,或被伏击、或补暗杀。孙权还有一个弟弟叫孙翊,也死于一次暗杀事件

  • 阿房宫到底有没有被项羽一把火烧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房,到底,有被,项羽,一把,火烧,被誉为,天下第一,阿房

    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始建于秦朝,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阿房宫是被项羽烧掉的,但是在阿房宫建造2000多年后的今天,却有两位考古学家提出: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也没有被烧掉……项羽并没有烧了阿房宫史书记载,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看到如此奢华的秦朝

  • 舌尖上的唐朝:唐朝时人们都爱吃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舌尖,唐朝,人们,爱吃,什么,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

    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

  • 关羽之死的真实原因 三大致命弱点断送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死的,真实,原因,三大,致命,弱点,断送,自己,不论

    不论是小时候看小人书,听评书,还是现在读《三国演义》原著,凡看到关羽败走麦城时,都不禁扼腕叹息。历史上关于关羽的死,一直疑点重重。关羽明知前有曹操,后有孙权,却还不自量力的独自领兵攻打北伐,这点刘备怎会不知,还让关羽冒这个险。所以,关羽的死,刘备是有责任的。关羽不是战死,而是被蜀、魏、吴联合谋杀。当

  • 刘备为何一定要出兵讨伐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为何,定要,出兵,讨伐,东吴,关于,刘备,伐吴,对错

    关于刘备伐吴的对错和真实想法,刘备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非伐吴不可?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刘备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同老战友关羽张飞建立起了非常非常浓厚的友谊,且不说《三国演义》里的渲染,仅从正史的描绘来看,我们都足以相信刘备会为了两位情同手足的老部下的死而拿刀子去同孙权拼命。自从和孙权结盟以来,由

  • 夏侯杰在长坂坡被吓死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侯杰,长坂,吓死,是因为,这个,原因,喜欢,研究,三国,网

    喜欢研究三国的网友都知道,有一种说法,讲的是张飞是曹操的侄女婿,因为他娶了夏侯渊的堂侄女夏侯氏。 关于这两人是怎么认识的,魏略说:夏侯氏是建安五年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这夏侯氏本是夏侯渊堂侄女、夏侯霸之妹。论起辈分来,张飞算是夏侯渊的堂侄女婿。曹操是夏侯渊的族兄,而张飞是夏侯渊的堂侄女婿,那么

  • 为什么说刘备很仁义 为何大家都同情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刘备,仁义,为何,大家,同情,刘备,三分,天下,里面

    刘备是三分天下里面最让人同情的,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只有刘备是出生在没落的贫困家庭白手起家,也有很多人说他是假仁假义,至于是不是假仁假义,我们后面逐回读去自见分晓。“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孩童之语,说明了他幼年时就有壮志,人无志不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志向的人能

  • 刘备病死白帝城 为何好多人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病死,白帝,为何,多人,落泪,说到,三国,仁兄,是最

    说到三国,有位仁兄是最勤奋的,不管收获如果,他总是往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副打不死的小强的样子。当然,要想在战场上打不死,那只能加强自己的跑功,而我们今天这位主角的跑功强得让人叹服。这位仁兄堪称三国时代的“跑步冠军”:论身手之矫健,他好比博尔特;论耐力之持久,他好似王

  • 《芈月传》中的孟赢是谁 孟赢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芈月传,中的,孟赢,最后,怎么,死的,红颜,人多,薄命,莫怨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这是欧阳修《再和明妃曲》中的末二句,用来形容孟赢再恰当不过。历史上的孟赢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在《芈月传》中也是个十分出彩的角色。有观众对孟赢明明是秦国公主为何不姓“芈”不姓“嬴”,我们要知道古人

  • 西路军竟然是毛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路军,竟然,毛泽东,周恩来,阴谋,关于,西路军,历史,大多

    关于西路军的历史,大多数人都是从徐向前的回忆录里找的材料。原来的结论是说,西路军是在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下所犯的错误,西路军的同志们并没有责任。到2001年徐向前诞辰百年的时候,江青还在讲话里说过,西路军的同志们在绝境中顽强奋斗,艰苦作战,虽然失败,却仍然是悲壮的。这应该说都是定论。可是偏偏有些吃饱了没